
【西风】王板栗与贾书记(小说)
一
贾书记是从省直机关空降到这个山区贫困县来当县委书记的,到任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县委扩大会议,是关于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贾书记对着麦克风作报告,会议进行到一半,麦克风从支架上啪地一下掉在桌面上。原来,这个麦克风用的时间比较长,支架杆烂了,断成了两截。县委办主任立即停下作记录的笔,转身招呼会务人员马上换一个新的上来。贾书记摆摆手,阻止了,拿起断成两截的支架看了看,又左右转着头朝会议室扫描了一遍。贾书记的意思是这个支架可以修就不要换新的,县委办主任心领神会,走到会议室外找来一截小竹杆和胶带,回到会议室,用胶带把支架绑在小竹杆上固定起来,麦克风又可以立在会议桌上了。贾书记伸手轻轻拍击麦克风,扩音效果没受任何影响,就说道:“这样好,这样很好,省下一笔钱。或许有的同志会问,堂堂县政府,连一只新的麦克风都用不起吗?的确,买一只麦克风花不了几块钱,但是,养成铺张浪费的陋习,就不是小事了,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后果就相当严重了。说到这,我想起了焦裕禄。当年,焦裕禄把群众的讨饭篮挂在自己的办公室,为的是告诫自己以及身边工作人员,不要忘了遭饥荒的人民群众。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焦裕禄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无论什么时候,心里都要装着人民群众。我代表县委县政府表个态,我们县是个穷县,以后一切需要花钱的地方,能节省的就节省,能凑合的就凑合,能从简的就一律从简。等到山区贫困农户脱困了,过上好日子了,再买个新的麦克风,在这里开个庆祝会……”贾书记的即兴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随后,继续作工作报告。在作报告的过程中,时不时地伸出一只手扶着麦克风,以防它再次脱落。
“麦克风”事件经过县委宣传部一番包装炒作,很快上了报纸电视新闻。县电视台反复多次播出后,全县的老百姓都知道,新来的贾书记是一个心里装着人民群众、一心谋发展的好书记,在贾书记的领导下,脱贫致富有希望了。他们喜不自禁,奔走相告。
二
王家沟乡是全县最偏远最贫困的乡,乡民大多外出打工讨生活。王板栗不信家乡的山水养不活人,四年前返乡创业,承包了三十亩荒山种植板栗。现在,已经长成一握粗的小树了,亭亭如盖了,再过两个月就要挂果了。今年是第一次挂果,产量不大,明年、后年、大后年……挂果量逐年增大。到了成熟期,树干可长到二十多米高,一棵树就可产两百来斤去壳的干果。他憧憬着未来,一门心思扑在果园的经营管理上,对果园之外的事概不过问。因而,他从来不看报纸电视上的新闻。那天,他从果园劳作回家,开电视机纯粹是听听音乐解解乏。吃饭的时候,看到县电视台播放“麦克风”新闻,突然张大了嘴巴停住了筷子,眼睛盯着电视屏幕楞了好久。末了,他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假的,就继续吃饭。他去县城的次数不多,不知道县衙的大门朝哪开,但从电视上看,县衙办公大楼盖得不错,办公室、会议室的装修也挺气派。他在沿海发达地区打过工,见过世面,知道本县作为山区贫困县,是相对沿海发达地区来说的,不是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都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县衙体面的办公大楼也盖起来了,他绝不相信,县委书记开会,连一只新的麦克风都用不起。
第二天上工,经过村口樟树底,遇见了来福老爹。来福老爹是留守老人,这几天特别兴奋,逢人就打招呼。他问:“板栗,你说说,咱们的好日子是不是要来了?”
“平空白地,哪来的好日子呀?昨夜做到好梦了吧?”
“新来的贾书记对咱山区农民特别上心,能不过上好日子吗?”
“那是假的。”
“电视都播了,来福在外省打工都看到了,还能有假?既然留在本乡本土也能发家致富,还用得着跑那么远打工?来福电话上说了,也要返乡创业,种地养猪,能过上好日子。”
“来福返乡创业,也能过上好日子,这话我相信,但这与贾书记有没有关系,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呀。我倒是觉得,他当他的县太爷,咱种咱的地,不相干。”
“怎么会不相干呢?咱种地不假,总会遇到一些难处的吧,去找贾书记,贾书记懂得国家大政方针,帮咱克服困难呀。”
王板栗不置可否,去果园干活了。
三
正是夏收夏种的黄金时节,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暴雨的袭击下,王家沟瀑发了山洪和泥石流。洪水退去,贾书记来到王家沟乡视察灾情。当他看到大片大片的农田被毁、整坡整坡的旱地绝收时,他对王家沟乡的乡长说:县里要给乡里拨一笔专项救灾资金,另外,发动全县机关干部捐赠点钱物,帮助灾民度过难关。乡长代表全乡受灾的乡亲表示感谢。贾书记不知道的是,近些年由于乡民大多外出打工,本乡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量田地山林抛荒,因而,荒田荒地被洪水淹了、被泥石流埋了,损失并不大。
当贾书记一行视察到王板栗的果园时,王板栗正在废墟上拉一棵被泥石掩埋了一半的板栗树,全身呈四十五度斜角向后仰倒,浑身溅满了泥浆。乡长招呼道:“老王,停一停,县委的贾书记看你来了。”
王板栗头也不抬一下,气喘吁吁地回应:“不管是真书记还是假书记,不要站在旁边看了,快过来搭把手,帮我把这棵树从砂泥里连根拉上来。”
乡长立刻上前,但不是拉板栗树,而是掰开王板栗抓住树干的手。贾书记看着,也没有阻止。王板栗手一松,这棵拉上来一半的板栗树,哗啦一下,重新栽入泥坑。不仅如此,一块本来压在树身上的、已经被王板栗从泥坑中搬到坑边高处的大石头,重新滑入泥坑,压在树干上,树干压断了。乡长牵着王板栗的手,把王板栗带到贾书记面前。贾书记问道:“你是这片果园的经营户吧,损失怎么样?”
王板栗抬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泥浆,喘着粗气说:“泥石流掩埋了二分之一的果园,还没有来得及清点,估计完全被掩埋的板栗树有五十来棵,半掩埋的有八十来棵,没有受损的有一百三十来棵。”
“有人员伤亡吗?”
“三个帮工都跑出来了,人没事。树干或者树根被砂石扎断的,活不成了;树干树根没断,只要拔出来移栽到别处,还可以挂果。可惜了,刚才那一棵,本来是可以成活的,结果还是被大石头压断了树干。现在最要紧的,是从砂石下面抢救没有压断树干树根的板栗树,抢救一棵是一棵。”
“人没事就好。把砂石淤泥清理掉,把倒下的小树扶起来,把死树留下的树坑补种回去,也就是基本恢复到灾前的状况,需要多长时间?”
“大概要两个月吧。但补种回去的如果是树苗,那到第一次挂果,起码要等三年。”
“要不要调两台挖土机推土机过来?两天就完工了。”
“不需要。这不是盖房子或者修桥铺路的工地,砂石淤泥中能够成活的板栗树,只能用镢头铁锹把它连根刨出来,用双手把它拉出来。如果用挖土机来挖,用推土机来推,它们可就活不成了。”
“要不要调派救灾志愿队来救急?不用支付工钱的。”
“也不需要。我长期雇用三个劳力,救灾志愿队不熟悉果树被埋的具体情况,反而帮倒忙,刚才压断一根果树就是个例子。”
“我是县委的贾书记,你现在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
王板栗想:为什么不趁此机会多包些荒山荒地,扩大种植规模呢?就说道:“贾书记,您能不能帮我解决一车树苗呢?板栗树苗没有的话,油茶树苗、香榧树苗、银杏树苗、松树苗等等,生长期长的都可以,我出钱买。”
“生长期长的见效慢,为什么要生长期长的?”
“因为抛荒的山地越来越多,劳动力却越来越少。”
贾书记想:周边几个乡镇都受了灾,且不知受灾情况怎么样,树苗不一定能调剂过来,这个要求不能随便答应。就又问道:“除了调剂树苗,还有需要我帮助解决的困难吗?”
“没有了。”
“真的没有了吗?”
“真的没有了,贾书记。”
贾书记觉得就这样结束对灾民的慰问,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想了想,就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全掏了出来,数了数,一共是三百五十八元。他把仅有的三百五十八元钞票,当着陪同人员的面,尤其是当着记者的采访镜头,塞到王板栗满是泥浆的手里。王板栗坚决不要。于是,三百五十八元钞票你塞过来我推回去的拉锯场面,就被记者的采访镜头摄了下来。
贾书记救助灾民的事,及时上了电视新闻。两次新闻宣传起了作用,贾书记被誉为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四
三个月后,贾书记被免去了县委书记的职务,调走了。消息一传开,全县的老百姓都很疑惑:任职才半年时间就被免去职务,只有犯了错误的干部才会受到这样的处理。可贾书记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是干部的典范呀。王家沟的乡亲们更是不解,由不解而生不服,来福老爹联络几个在洪灾中受到过贾书记关照的留守老人,准备上书请愿,要求恢复贾书记的县委书记职务。他们找到王板栗,要求王板栗也在请愿书上签个名字。王板栗就把他们带到了果园参观。
果园里,一行行一排排三四米高的板栗树长势喜人,秋风起来,微微掀动着略有泛黄的枝叶,一篷一篷还没有成熟的板栗果,便从掀开的枝叶里,探出浑身长刺的球形身体来。两个帮工在除草施肥,一个帮工正背着个喷雾器,给板栗树逐行逐棵喷药杀虫。来福老爹等人行走在果林间的小路上,左右转着头考察参观,哪里还能找得到三个月前经受过一场浩劫的印迹?来福老爹问:“板栗,咱村里一多半的低洼田地都受灾了,这片板栗园贴着河沟,难道老天特别照顾这片板栗园,泥石流不曾漫过这里?”
王板栗笑而不答,继续带他们参观滑塌下来的半面山坡,以及靠近河沟一侧新砌的石堰。参观完后,他说:“那面山坡滑塌下来,泥石流掩埋了半个果园。贾书记要用挖土机推土机来帮我清理砂石淤泥,被我拒绝了。贾书记又要派救灾志愿队来帮我从废墟中抢救树苗,也被我拒绝了。我天天带着三个帮工,楞是用铁锹锄头清理砂石,用双手拔拉树干,从废墟中抢救出三十来棵板栗树。砂石清理掉之后,挑来淤土回填,上了草肥,再造出这么一片新地来。”
他们又问:“抢救出来的三十来棵移栽回去,远远不够啊。从别处买来树苗栽种,不可能三个月时间就长成能挂果的小树啊。这片新地上的板栗树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当年插种幼苗时,为了除草施肥方便,按照百分之七十的成活率,栽得比较密比较多。现在长到一握粗,为了保证每一棵树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就要疏拔出一半来,我把那边旧地里疏拔出来的小树移栽到这边新地上来。”王板栗顿了顿,继续说,“如果让挖土机推土机开进来碾轧,让救灾志愿队踏进来糟蹋,这里能有成片的一握粗的小树吗?”
来福老爹沉默了一会,又问道:“又把我弄糊涂了。贾书记也是一片真心为咱好呀,一听说这里发生了山洪泥石流,就赶来救灾了。他难道不知道挖土机推土机会轧死苗木、调派志愿队会帮倒忙吗?”
“当然知道呀。”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这样救灾呢?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听听汇报不好吗?”
“这您就不懂了。”王板栗压低声音,凑近来福老爹的耳朵说,“人家做官的要装样子给咱老百姓看,要作秀呀,就像坐在县衙会议室里开会、连只新的麦克风都舍不得用一样。”
“作秀,原来是作秀!”来福老爹恍然大悟。
他们中间有一人叫嚷:“如果继续让他当县委书记,咱山区农民还能脱贫致富吗?我不去请愿了。”
“我也不去了。”来福老爹说着,把已经起草好的请愿书掏出来撕了,“我要跟来福说清楚,返乡创业是好事,但不能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会作秀的县太爷身上。咱这山区有山有水有田有地的,有啥不好?要说种田种地,年轻人还不如我这把老骨头。来福回来,我和他一起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