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韵·相遇】重返这片热土(散文)

精品 【文韵·相遇】重返这片热土(散文)


作者:樊卫东 白丁,2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0发表时间:2024-06-21 09:29:21
摘要:二十二年后我再次踏上曾经工作和奋斗的420这片热土,因为有太多太多的情感留在这里。不觉感慨万千,遂以此文纪之!

由于公司实行人员优化,二十二年后我再次踏上420这片热土。公司技改项目——钢轧项目建设在这里正如火如荼进行。熟悉设备、盯守工程节点,是我目前的主要工作。塔吊林立,车辆穿梭,设备安装调试,420工地繁忙的景象,再次将我带到二十二年前……
   2003年5月,我从新兴铸管公司参加完炼铁产前培训回来。第一次踏上420高炉这片土地。那时公司为了应对市场挑战,完善产业链布局,决定上马一座420立方高炉。解决公司生产铁水不足的困局!
   我到达这片热土时,正赶上炼铁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当时非典疫情肆虐,天津电气传动所调试人员受疫情影响不能足额到位。在单位的安排下,我配合天传所技术人员进行调试。为了精准定位炉顶放散阀门限位,一晚上我往返28米高的炉顶平台八次。当时年轻力壮,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工作服被汗水浸湿了又干,干了又浸湿,身上“白云”朵朵!为了调试上料皮带正常运转,主控室、配电室、皮带通廊来回穿梭。由于全身心投入,就连做梦都喊:“不能送电,现场人员还未撤离!”,把妻子从睡梦中惊醒。为了解决设备调试中的问题,不知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我们摸爬滚打,设备调试提前完成。2003年7月31日,我们的高炉顺利出铁。铁水奔流的时刻,我们无不流下幸福的热泪!
   难忘记那次子夜抢修时:那时在2007年7月的一天下午,公司7#高炉主卷扬电机更换完毕正常启动时,主卷扬突然不能动弹。于是大家再次启动,还是不行。并且出现通讯总线开关跳闸,主卷扬电机控制柜变频器故障报警,以至于高炉现场通讯总线系统瘫痪,生产不能正常恢复!当时,市场形势很好,公司正全力以赴创高产,以求效益最大化,在这个节骨眼上,高炉不能正常生产,将严重影响后续的炼钢、轧钢生产。市场不等人!于是,公司立即成立了现场抢修小组,公司生产副总王保国亲自在调度室进行总体协调指挥。炼铁车间主管设备的付海涛、石艳花副主任带领电气人员分头迅速查找故障,为了保险起见,公司还邀请集团公司炼铁技术人员进行会诊。
   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天,白天毒辣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家,晚饭也没顾上吃,直到晚上10点多,总线系统才恢复正常。可主卷电机依然纹丝不动。这时,抢修人员已经连续奋战六个多小时,我是从早上开始上班,到现在已快工作20个小时了!领导安排轮流休息,可大伙说:“快了,再坚持坚持。”没有一个同志离开现场。凌晨3点钟,一群饭没吃好,没有睡觉,体能已接近极限的检修队伍仍旧没有一个人掉队,还在仔细查找故障。当付海涛主任爬到主卷电机上,打开电机接线盒,测量阻值,检查接线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主卷扬电机故障终于找到了。我和王二明迅速处理了故障,主卷扬电机终于正常启动了!将近一明一夜,故障终于被彻底解决,现场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集团公司炼铁厂副厂长洪连城同志也被我们这种坚韧不拔、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工作作风而感染,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点赞!这件事虽然过去十七年了,但已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每当在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只要想起那个难忘的不眠之夜,那激动人心的人和事,我就会平添一股力量。
   由于工作出色,我多次被推荐为公司先进个人。业务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2007年10月取得电工技师资格证书!公司还安排务农的妻子来厂里做临时工——打扫厂区道路卫生。
   十多年里,在420高炉厂区内,我和妻子顶着星星来到厂子。以道路为纸,扫帚为笔,挥洒着人生四季。一笔笔的点滴收入,改善着家庭的经济状况。孩子的学费、父母的赡养费,都有我和妻子一扫帚一扫帚的身影和汗水!无论风霜雨雪、无论寒来暑往、无论节假日期,420这片热土,都见证过我们夫妇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夫妻人生!
   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洒落,我与妻,手持扫帚,肩并肩站在马路之侧,准备迎接新的一天。非为显贵,非为名利,只为这一片土地,为了那一份简单而真挚的责任。
   扫帚起,尘土落,一路的喧嚣与杂乱,在我们的双手下逐渐变得整洁有序。妻的笑容,如春风拂面,温暖而明媚,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执着。而我,在她的感染下,也心生欢喜,仿佛这扫地的苦差,也变得诗意盎然。
   夏日的炎热,冬日的寒冷,春秋的变幻,都未能动摇我们坚守的决心。那些日子里,我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妻的手,因长时间的劳作而变得粗糙,但我深知,那双手,是支撑我们走过风雨的力量之源。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收拾好工具,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下,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在诉说着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那些辛劳与付出,那些汗水与泪水,都化作了此刻的宁静与满足。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我们虽身处底层,却拥有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坚韧的毅力。我们不求荣华富贵,只愿这一路的尘土,能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更加美好。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420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共 19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变革的浪潮中,个人的命运往往与企业的兴衰紧密相连,交织成一幅幅跌宕起伏的时代画卷。本文以重返420这片承载着记忆与梦想的土地为引,深情回顾了主人公二十二年间与企业共成长的历程。从技改项目的火热施工现场,到2003年非典期间的坚守与挑战,再到紧急抢修中的昼夜奋战,每一个瞬间都是对“责任”二字的深刻诠释。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勾勒出了一线工人的辛勤与坚韧,更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尤为感人的是,文中穿插的家庭叙事,让这份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显得更加立体而动人。夫妻并肩作战于同一片土地,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家庭的希望,共同见证了从艰辛到收获的全过程。这段厚重的回忆不仅是个人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一个时代精神的致敬。它告诉我们:无论是面对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还是突如其来的外部危机,坚定信念与不懈努力始终是通往成功的基石。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产业工人的光辉形象,他们是社会发展背后不可或缺的力量。文中洋溢着对平凡岗位的尊重与热爱,展现了一种简单生活中的诗意与幸福。作者笔下的妻子,不仅是生活的伴侣,更是精神的支柱,她的笑容和眼神,成为了艰苦环境中最温暖的光亮。这种相濡以沫的情感,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累积,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家庭堡垒。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样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并不来自于外在的物质堆砌,而是源自内心的富足与对社会的贡献。它教会我们珍惜身边人,感恩每一份工作带来的尊严与意义,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劳动,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小编希望通过这篇回忆录,激发更多读者对于敬业精神、家庭价值以及社会责任的共鸣。在快速变化的今天,让我们不忘初心,珍惜每一份努力,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与温情。本文立意深远,结构完整,描写生动,布局精巧,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赐稿文韵,祝创作愉快,佳作频传! 【文韵编辑:流泪的飞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62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4-06-21 09:30:28
  欣赏佳作,问好敬茶!
岁月从来不斟酌谁得到更多,笑看人生最洒脱。
回复1 楼        文友:樊卫东        2024-06-21 10:30:07
  一篇精心编按,顿使文章增色!遥问安好。
2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4-06-21 09:31:07
  让我们向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致敬,感谢他们用平凡的双手,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闪光的部分——爱与责任,这是任何时代都不该遗忘的宝贵财富。
岁月从来不斟酌谁得到更多,笑看人生最洒脱。
回复2 楼        文友:樊卫东        2024-06-21 10:03:41
  谢谢老师的精心编辑和精彩留评,辛苦啦!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4-06-21 12:29:34
  虽然在看似普通的岗位坚守,但这些勤动奋献的人,敬业的他们抛洒汗水,闪现着人性光芒。时光中,青春消逝,但那份热爱与初心永不变色!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3 楼        文友:樊卫东        2024-06-21 12:43:19
  感谢社长留评,虽然文笔欠佳,但我也想尽力为社团助力!
4 楼        文友:竹石秀女        2024-06-26 10:14:36
  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夫妻两个人,爱与责任双肩挑,顶起社会和家人的责任,多年的坚守和努力,换来幸福一生。
回复4 楼        文友:樊卫东        2024-06-26 10:32:56
  多谢老师精彩评论!因为这片热土有我和妻子太多的情感,所以重返热土,不党感慨万千。向老师遥问安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