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云水】板凳不坐蹲起来(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云水】板凳不坐蹲起来(散文)


作者:淡淡的云彩 进士,10883.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87发表时间:2024-06-23 09:38:45

走在关中乡村的大街小巷,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现象,多个人蹲在一块,抱着茶杯或端着饭碗,谝得热火朝天,甚至有时一蹲就是一两个小时,而凳子却放在一边。这也成为街头一景。“板凳不坐蹲起来”,这是陕西八大怪之一,这种现象在外地人看来甚为奇怪,但对于陕西人来说,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据说关中人喜欢的蹲姿是从古代甲骨文的象形字“坐”演变而来的。古人“坐”的本意是跪,将膝盖并拢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压在脚后跟上。司马迁《史记》中记述了荆轲刺秦王,秦王席地而坐,无法拔剑,这一细节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正确坐姿。这种习俗在晋朝以后有所变化,但陕西人保持了“坐”的本意,只是姿势有所改变,膝盖不着地,只是将大腿压在小腿肚子上,形成了蹲姿。这种蹲姿逐渐成为关中地区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陕西人把蹲叫圪蹴,关中地区有句俗语:“站着累,坐着窝,圪蹴休息最受活(舒服的意思)。”老陕人性格豪爽粗犷,钟情于蹲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蹲着在很多场合比坐着更方便、更随意、更舒服。
   农忙季节,老家人在田间劳作累了,就弯腰直接蹲在田埂上休息片刻,喝口水,抽支烟,望着生机勃勃一望无际的庄稼,一边和周围人闲谝几句,一边享受着辛勤劳作后丰收的喜悦,疲劳感得到缓解,体力很快恢复。然后,他们很快又投入到紧张的劳动当中。
   常听母亲说,以前在农业社的时候,地里种着大片片的棉花和瓜果蔬菜,棉花从育花苗到生产期间的田间管理,从下种、育苗、掐枝掰杈到除治病虫害,人们都要俯下身子,蹲着一步步做到位。种瓜、种菜也如此,从育种、移栽到生长期的管理,甚至果实的保护都要蹲下来一丝不苟去完成。长期劳动实践使农家人养成了蹲的习惯,同时又让人深刻体会到蹲姿的优势和好处。
   相对于坐姿来讲,蹲的姿势挪动起来相对要灵活自如得多。上小学时,女孩子课余时间流行抓石子,男孩子则痴迷蹦玻璃球,这些活动需要双方在蹲的状态下进行,这种姿势既锻炼了小伙伴们手和眼的协调能力,又方便他们随时调整姿势,舒展筋骨,轻松去完成。
   小时候,我们村三天两头放电影,地点就在大队部旁边的空地。因为那里开阔平整,经常有村民要盖房,提前用水泥钢筋预制楼板,楼板晒干后整整齐齐摞在一起。一听说要放电影,村里人别提有多高兴了。放学后,天还没黑,小伙伴们相互吆喝一声,三五成群去大队部那边玩,男孩子在空地上抽打陀螺,滚铁环;女孩子们比赛跳绳,跳方格,玩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天黑后,小伙伴们就蹲在楼板上看电影,因为这个位置,居高临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妙不可言。有一次,小刚蹲着蹲着瞌睡虫来袭,一屁股坐在楼板上,旁边二虎大声提醒:小刚,你妈来了!小刚条件反射似的清醒过来,赶快又蹲好。其他小伙伴哈哈大笑。其实这是二虎逗小刚的。原来,小刚妈妈对小刚要求很严,平时不允许他随便乱坐,以免弄脏裤子。
   在老家,冬季农活少,是难得的清闲时光,人们早上起来先打扫卫生,然后开始做饭。母亲和奶奶每天起来最早,熬玉米粥,剁好的咸菜和酸菜,经热油一泼,香气扑鼻。我端着饭碗,朝对门大妈家门口走去。她家坐北面南,冬天大门口人气最旺,尤其是吃饭时间,街坊邻居喜欢聚在大妈门口晒太阳。因为大妈家凳子数量有限,有的妇女就自带小凳子。男的端着粗瓷大碗,自觉靠墙蹲着,聊着他们自认为有趣开心的事,即使粗茶淡饭,也吃得津津有味。有意思的是,女人们刚开始端端正正坐在凳子上,说到尽兴处,竟然不约而同,身子离开凳子,蹲下来凑在一起,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才能听明白和领会对方话里的深层含义。吃饭时还有一个动人的场景,三四岁的小孩模仿能力强,他们也跟着大人学会了蹲着吃饭,他们笑嘻嘻,一手端碗,一手拿着筷子,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午后两三点,冬日的太阳最温暖,照在身上暖融融的。李二叔一手端饭,一手提着一条矮长凳放在大妈门口,他喜欢蹲在凳子上咥饭。他一边有滋有味地吸溜着裤带面,一边和周围人谝闲传,他笑着说,蹲在板凳上吃饭,有种把碗和饭揽在怀中的惬意和幸福,吃起来得劲,饭菜也更香。
   “蹲景”成为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一大特色。其实,蹲也是讲究功夫的,只有长年累月的历练,才能久蹲,气定神闲,腿不累脚不乏,实属不易。
   对于陕西人来说,蹲姿简单自然、舒适惬意,也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孙俪饰演的清朝末年关中女首富周莹,是一个能蹲就不会坐的主,随时随地,喜欢蹲着是她的一大爱好,吃饭时蹲着,想问题蹲着,心情愉悦蹲着,伤心时蹲着,甚至一言不合就蹲下,有时还会蹲在凳子上。各种霸气蹲的画面反映出她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性格豪爽的一面,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作家木心描述的这种慢生活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很多现代人心驰神往,梦寐以求。其实,陕西人的蹲姿也展现出一种慢半拍的生活。蹲下来,降低身体重心,身心放松,生活节奏也就慢下来了。也就能全神贯注,细细品尝可口的美食,体味亲情的温暖,让灵魂回归,烦恼消散。蹲下来就是放下身段,降低姿态,不好高骛远,看淡功名利禄,看淡得失。心中也会豁然开朗,原来人生也能高能低,能站能蹲。
   依照现在卫生保健常识,蹲着吃饭压迫五脏六腑,也不利于消化,是站、坐、蹲三种进食姿势中最不利于健康的。可在陕西关中人看来,蹲着吃饭,轻微压迫肠胃不过七八成饱,恰巧符合健康进食要求,从而避免过度饮食带来的身体负担。也有研究表明,对于久坐的人来说,蹲一蹲有利于全身各个部位运动,血液循环更平稳,全身关节更灵活,腿部肌肉更发达。
   不得不说,蹲的习惯已经成为老陕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热情直爽,心胸豁达,随遇而安。爱蹲的关中人,看重埋头苦干,低调做人,也最会享受生活,尽心尽力过好每一天。
   行色匆匆,忙碌不停的你,不妨放慢脚步,蹲下身子,和路边盛开的美丽花朵对视,聆听枝头清脆的鸟鸣,抬头望一望蔚蓝的天空,让身心愉悦,去感受美好生活。
  

共 24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抒写关中的一道习俗“板凳不坐蹲起来”的精彩散文。板凳不坐蹲起来,这是关中地区延续下来的一种习俗。几个人蹲在一起,喝茶、吃饭、聊天,好不惬意。这些蹲姿是从古代甲骨文的象形字“坐”演变而来。陕西人把蹲叫做圪蹴,既不是站,也不是坐,而是圪蹴着最舒服,更随意。农忙时节,人们劳作累了,就蹲在田埂上休息片刻,抽支烟、喝口水,或跟周围人谝上几句,缓解一下疲劳,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劳动中。农业社时,人们在田间做各种农活,都是蹲着,这样干起活来更方便。相对于坐,蹲的姿势更灵活,女孩子抓个石子,男孩子玩个玻璃球,随时起身,随时调整姿势,舒展筋骨。老家人吃饭时围蹲在一起,既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热闹又开心,连小孩子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围蹲在一起聊天、吃饭、嬉笑。李二叔吃饭时蹲在凳子上,边吃边和邻居谝闲传,感觉幸福感满满。蹲姿,也是一种表达情意的方式。演员们的一个蹲姿,将喜怒哀乐的情绪全都演绎出来,也反映出演员们性格豪爽的一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蹲,能放松心情,生活节奏也慢了下来。细细品尝美食,体味心情,消散烦恼忧愁。蹲,也是放下身段,不好高骛远,看淡功名利禄,踏实做人,方得始终。从健康方面,蹲压迫五脏六腑,不利于消化。但在关中人眼里,蹲着吃饭,能控制食量,避免过度饮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蹲的学问这么多,我们也学会蹲下身子,感受世间的一切。文章构思独特,语言生动活泼,将陕西人喜欢蹲的特别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感谢云彩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23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23 09:47:33
  板凳不坐蹲起来,被云彩老师写得趣味十足,写出了蹲的由来及传说,关于蹲的一些事例,事例也反映出蹲的不同意义。蹲的文化与传承,描写生动,富有感染力。
梦在何处
回复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23 11:46:40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认真细致地阅读,解读深刻,编按精美,给原文争光添色,辛苦老师了。给老师敬茶!
   从小到大,经常看到老家人爱蹲着,尤其是中老年人喜欢。他们说,蹲更舒服自在,全身放松,好像卸下千斤重担,一下子轻松许多。这是老陕人祖祖辈辈的生活习惯。
   再次欣赏梦的鼓励和支持,祝老师六月安好,生活愉快。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23 09:51:50
  板凳不坐蹲起来,没想到陕西的一道习俗,在云彩老师笔下竟然有这么多学问,真是涨见识了。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
梦在何处
回复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23 13:00:13
  梦在何处老师说的对,陕西历史底蕴厚重,丰富多彩的习俗展现出深刻文化内涵,需要去挖掘、学习和传承。感谢老师真挚动人的精彩留评,感谢老师的鼓舞和激励,感动不止一瞬间。老师文笔也越来越好,期待更多精彩美文。祝老师清凉一夏,佳作不断。
3 楼        文友:华为        2024-06-23 16:52:13
  一篇精彩的佳作,不是立足于大而精,而是以小切口,大视觉。云彩社长的文章就是这样,以小博大,在看似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中,采撷到影响一个区域的传承和根脉。并以妙典横生的事例和自己的切身经历去感悟这一传承。板凳不坐蹲起来,题目即问题,题目即中心,让读者在这一巧设题眼的促使下,不由得想去读,想去思考和探究。好文共享,期许多多,祝创作快乐,清凉一夏!敬茶!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24 06:31:36
  华为老师谬赞了,让人惶恐和惭愧。谢谢老师热情鼓励与大力支持,给老师敬茶!
   蹲姿可以不受位置限制,简单自在,惬意,气定神闲,还能锻炼身体,确实非一日之功。
   感谢老师百忙之中认真阅读和精彩留评,祝老师清凉一夏,工作顺心,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4-06-23 21:12:15
  本来,板凳是用来坐的,可老关中人偏要蹲在上面。老陕,关中,哪哪都是历史与文化。文章取材出奇,纵横捭阖。蹲姿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情调,一种属于关中地区的独特文化。好文章,祝社长文章摘精。
回复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24 15:47:06
  每篇征文,都能看到老师的热情赞许、鼓励和支持,让人倍受鼓舞和感动,让我写作信心倍增,给老师敬茶!
   就像老师说的,老陕人的蹲姿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情调,更是一种传统习俗和文化的传承。
   再次感谢老师精彩感人的留评,祝老师文丰笔健,生活愉快!
5 楼        文友:乡笛        2024-06-24 08:12:37
  这不仅是一种地方习性,还有养身健体作用。文幸生动有趣,描写细腻,引人如胜。好文章,拜读了。祝社长六月安好,工作顺利,创作愉快,佳作不断。祝社团蒸蒸日上,不断进步!
回复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24 15:36:03
  再次感谢乡笛老师的鼓励和支持,让人倍受鼓舞。祝老师清凉一夏,开心每一天。
6 楼        文友:乡笛        2024-06-24 08:14:08
  是文章,不是文幸。特纠正。
回复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24 12:41:10
  乡笛老师细心,感谢老师不变的支持和认真细致留评,感谢老师鼓励,给老师敬茶。
   老师的文章构思精巧,笔触沉稳自然,越写越好,值得学习。
   再次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六月清凉,生活愉快,佳作不断。
7 楼        文友:啊秀        2024-07-01 13:04:40
  板凳不坐蹲起来,云彩老师的文章,书写流畅,结构严谨,主题明确,富有感染力。祝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
回复7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7-07 10:55:10
  啊秀老师到来,荣幸之至,蓬荜生辉,让人开心,倍受鼓舞。最近工作忙,没有及时回复老师留言,不好意思啊!给老师敬茶!
   老师文章别具一格,很有开头,让人回味不断,是云彩学习的榜样。
   再次感谢老师支持和鼓励,祝老师文丰笔健,夏日快乐。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