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行走温县(随笔)
今年夏至的前一天,有幸前往温县参访。
印象中,这是第三次到访温县了。温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滋润了古温大地这片沃土,养育了勤劳勇敢的温县人民。提起温县,很容易让人想起太极拳圣地——陈家沟,想起四大怀药温县铁棍山药,想起‘温麦•中国种子’品牌,想起卜子夏、司马懿等历史名人。有人说,太极拳和铁棍山药是温县的两张名片,真是名副其实。如今,本土民营企业大咖国际有限公司生产的蜜雪冰城更是誉满全国,更是走出国门,极大地提升了温县的美誉度。
当天上午从修武出发上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抵达了温县。下了高速公路,直奔第一站赵堡镇南保封村。车子在县城穿行,看到了当地以卜子夏命名的子夏大街、子夏公园,不由感叹厚重温县的文化底蕴。出来城区东行,刚开始,以为先到申亮亮纪念馆,谁知等到了南保封村才知道,此村是清朝廉吏李棠阶故里。源于自己孤陋寡闻对于当年这位李尚书知之甚少,更不知道他是温县走出来的朝廷重臣。李棠阶纪念馆就在南保封村党群服务中心大院里,并不是单独的院落。服务中心大门楼里的墙上挂有温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全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的牌子,旁边还有石刻“拱辰”两个大字拓片。进入服务中心大院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古式样的文化舞台,李棠阶纪念馆则在院子东边一排房子里,看上去像两三年前新建的。
怀着虔诚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由温县走出来的先贤。该纪念馆房间不大,但布局紧凑,内容详实。第一展厅墙壁上布置有前言,正对门安放有李棠阶全身雕塑,只见他身着官服,头戴顶戴花翎,两手背后,直视前方,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雕塑后边是仿竹简式样的背景板,其上写有他的生平简介。李棠阶(1798-1865),字树南,号文园,谥号文清,今温县赵堡镇南保封村人。他出身寒门,清朝道光年间壬午科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读、太常寺少卿、工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是清代焦作地区最后一位宰相。道光年间,因违例录取老年武生,部议降三级调用,后来李棠阶任教武陟河朔书院达十三年之久。同治皇帝登基起用旧臣,李棠阶奉旨进京并上疏治策,官位连升,加太子少保衔,授课宫廷,论历朝兴衰之事,深为同治帝和慈禧太后所赏识。李棠阶为官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热心公益,帮助困难邻里,朝野口碑甚佳。《清史稿•李棠阶传》中评价他“尤平实持大体,可谓体用兼备”,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李棠阶曾在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做过官,被称作三朝元老、三代帝师。展厅东墙壁上挂有李棠阶撰写的三副对联,字迹像是后人临摹的,其一:心氣和平事理通達;德性堅定品節詳明。其二:率素履攸行耕良農讀良士;學古訓有獲儉養廉親養身。其三:居敬存誠節文以禮;崇德修業尚友于書。对联的背后彰显了李棠阶的深厚学识和为人处世原则。在雕塑两边,题写有“两袖清风”“一片丹心”,这区区八个字即是后人对李棠阶最中肯的评价。
在第二展厅,正面是三代帝师李棠阶画像,画像上的李棠阶身着一品朝服,头戴顶戴花翎,一脸肃穆。两侧张贴对联为:清廉为民保社稷,克己省心济苍生,也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西墙壁上有他的诸如《救寡惩恶》《拒当监工》《力斩胜保》等图画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他刚正不阿、凌然正气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过道门旁的两块匾额,一块是同治二年十二月,慈禧太后亲书赏赐的“砥德砺行”匾额,以表彰李棠阶为国披肝沥胆,为官清正廉明;另一块是同治三年十二月,同治皇帝感念李棠阶老骥伏枥,勤勉尽责,呕心沥血,忠心为国,手书“笃行不倦”以赐。史载,同治皇帝赐匾的次年冬天,李棠阶积劳成疾,病故任上。当然,这两块匾额均不是原物。展厅一角落里,陈列着刻有“拱辰”的石碑,据知情人讲,此字是李棠阶手书,上款为:大清同治元年三月吉日。落款字迹模糊,似乎被人刻意破坏过。拱辰二字写的遒劲有力,据了解,拱辰意思是拱卫北极星,喻拱卫君王或四裔归附。出自《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此石碑称得上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了。
接下来的展厅,陈列着关于李棠阶的书画作品,其中引用李棠阶的一句话给人印象深刻,道是:“我终生不敢忘忍饥待米之时也”。想必当年李棠阶年幼时家境贫寒,生活举步维艰,遂发奋读书,尽管后来功成名就,但他始终不忘本,用这句话鞭策自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有时贫困也能激励人奋发图强。时至今日,李棠阶身上所蕴含的清廉正直,一心为民的情怀,仍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另外,他在河朔书院潜心教育十余载,奖掖后人,用一生所学回报桑梓,这种精神值得传承和弘扬。
下一站,前往太极圣地陈家沟看了看。不知何故,景区游人不多。陈家沟,当地人称之为陈沟,古时叫常阳村。太极拳祖祠是陈家沟核心景点,这次故地重游,感觉跟前两次来差不多,变化不大。在祖祠内先后游览了拳谱堂、祖师堂、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景物依旧。太极拳起源于温县陈家沟,创始人陈王廷功不可没。拳谱堂前安放有陈王廷的铜塑像,系台湾太极拳协会敬赠的,这还是第一次听说。随后,又到杨露禅学拳处参访。小时候,父亲就曾给我讲起杨露禅在陈家沟偷拳的故事激励我。那时候,也看过《偷拳》的小人书,时隔多年依然对杨露禅偷学太极拳的事记忆犹新。该处也是当地知名景点,到陈家沟不能不来此看看,毕竟,杨露禅后来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立了杨式太极拳,为弘扬太极拳做出了贡献。诚然,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传统武术在促进国人强身健体、打造健康中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2年9月5日,温县举办了首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后来从县里承办到市里承办,越来越多拳师走出国门,把太极拳种子撒向世界。
最后,又乘兴前往温县大咖国际有限公司参观,同时它也是4A级工业旅游园区,近距离体验了一下现代食品企业的勃勃生机,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展示了温县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短短半天的温县之行,不仅走近了三代帝师李棠阶,感受了他的清正廉洁;领略了温县厚重太极拳文化,加深了对中华武术文化的认知;并了解了以大咖国际为代表的现代化食品工业企业,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生产园区令人赞不绝口。太极圣地,厚重温县,真是不虚此行。
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