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海蓝·散文】从她们中寻找我们

精品 【海蓝·散文】从她们中寻找我们 ———读啼妃的小说《她们》


作者:锦妤 榜眼,2980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21发表时间:2012-10-26 15:18:20


   啼妃:姐姐好,在吗?
   锦妤:在,妹妹有事吗?
   啼妃:我想在社团连载一部长篇小说,我忘记怎样建立文档发表了,请姐姐帮我好吗?
   锦妤:好的,大约多少万字?
   啼妃:五万多字。
   锦妤:五万多字算中篇小说,你一次性发完好吗?我对你的文章一般都很有信心,我想再争取一下绝品。
   啼妃:好,我听姐姐的。这部小说我是用了心写的。
   锦妤:好,发完就告诉我一下,我去编辑。
   这是前几天我和社团作者啼妃的一段对话,老实说,做编辑也有三年了,除了特别吸引我的文章,会让我驻足细品,一般的文章我都以“一目十行”来处理。不要说我多不用心,那些和主题毫无关系的景物描写和过场的文字,我确实是“跳跳答答”迅速略过,知道个大概,挖出主题也就可以了,因为现在的写手们大多十分的自信而善良,总怕读者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一遍又一遍连篇累牍地反复说明,这让我想起母亲常年的唠唠叨叨。妃子的小说,我总是格外关照,她不同于一般的作者,她是一个用心写作的成熟作者。
   她的小说《她们》我在大概地看了一遍后,就被深深吸引,当时实在没有时间细致点评,就写了一个大概然后上班去了,我留言给她,一定会细看……
   啼妃是我从其它网站拉来的优秀写手,当初就是看中她文字中纯粹的自我和独特的行文特征。我从来不掩饰自己对她和她笔下文字的喜爱。在私底下我喜欢叫她妃子,她也如同这个名字一样,用文字上的美丽来映衬这个如花的名字。
   妃子的文章从骨子里有一股令人钦佩的品格,那种高傲与孤独,自闭与挣扎无一不透露出内心的彷徨与矛盾。我欣赏她的文字,敬佩她为文字付出的心血,我知道,我无法成为她文学世界里的伯乐,那么我愿意成为她文字上的知音。
   第二天的下午,我才有空,我打开电脑,关闭QQ,抛开一切可能打扰我的事物,跟随着妃子,一同走入《她们》的世界。
   说实话,第一遍尽管是用心去读,可还有部分没有读懂,我选择放下,然后尽量不去想文章中的任何细节,可那几个女子去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成为她们中的一员,用她们的心思去解读曾经的过往。我无法抵御这种召唤,不得不一遍又一遍静坐在电脑前,打破“常规”看法,认认真真仔细解读每一段文字。我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甚至一句话……
   这样做的结果,还是令我脸红,因为我还是不敢说真正地读懂了。我想,无论是三遍还是三十遍,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我只能管中窥豹,独享自我的感受。反过来说,我觉得自己看懂了,至少她们在我的内心扎根了,让我在不经意之间重温她们的生活,并在她们的影子中寻找自我。
   小说写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子,而我和作者一样,对银贞情有独钟。
   “一九三八年。她是徽州歙县县城里长得婷婷似玉的一个女子,这一年,她十七岁。虽说逢着乱世,可乱世中的徽州水土,依然丰丰饶饶养出这样妩媚动人的女子。
   江南三月,烟正濛濛,雨正濛濛。偶有一个晴天,走出重门深锁的闺阁,便发现田埂上、山坡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如火如荼疯长出一片铺天盖地的金黄。像是一张苍天恩赐的奢美婚床,也像是一片早早等候着她的华丽坟场。
   喜庆的唢呐。鲜红的花轿。就在离开歙县不远处的苍茫天际,似乎偶尔也滚过一声半声战火惊雷,但这一切,与她又有何干系?暮春时节,油菜花开得盛极而衰,一片酴釄。她开了脸,梳起发髻,穿上娇艳的红嫁衣,她袅袅娜娜拜别生养双亲,眼里流着作嫁女的心酸泪水,心里却又揣着当新妇的懵懂欢喜。
   作者在行云流水之中,我跳过头段现实的对白,从回忆中开始,这个年少的徽州女人从旧时代慢慢走来,我们不知晓她的过去,我们更不敢预测她的未来,她就这样鲜活而生动地走到我们的面前。
   一九三八年,正是时局最动荡不安的年代,每个现实中的人都无法抛开社会的大环境,徽州女子银贞也是如此。
   都说海上狂风暴雨来临之前,海面格外平静,生活也是如此,你看,小小的银贞,在经历了短暂的美好时的幸福景象:
   也曾春花秋月,也曾朝云暮雨。也曾镜中画眉,也曾阶下拾花。新婚的生活,因为夫家底蕴丰厚家世富足,她没有感到半点新妇操劳。闺中的娟秀,依然娟秀,闺中的寂寞,却又早已远走。他陪着她,她偎着他,是天上少有人间无双的一对佳偶。翁姑盼着他们早点开枝散叶,后继有人,她也真真争气不辜负,头一年残春新嫁翻到来年早春锦绣,一只喜鹊便叽喳欢腾着,跃上了这家庭院中的一棵柳树枝头。
   虽然也知道是乱世,偶尔也有出过远门的亲邻脸上变颜变色在说,“日本人从北边往咱们南边杀过来了……”
   小小的歙县城里一片鬼哭狼嚎,巷子里时不时响起呼儿唤女的凄惨喊叫,又立刻给“啪啪”的枪声弹压下去。有时候,是一阵凄惨的安静,突然的,却有几只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寒鸦盘旋在昏暗的歙县县城半空中,它们冤魂索债似地“哑——”“哑————”一声递一声叫唤着。再后来,夹着几声“八格”的牲口怪叫,又是一阵枪声,寒鸦们前赴后继自高空栽落。家家抢夺,户户烧杀。
   幸福的生活如同小鸟一样,长了翅膀,扑棱棱飞走了,她从此进入了苦海无边的等待中……
   小说行走的过程中,突然来了一个大的转变,幸福生活刚冒头就烟消云散,从此一个小女子,望着贞洁牌坊,开始了独处的等待中。
   她像孩子一样盼过年。因为,每年岁末二十九他就回家了。但来年正月初五,他便又出门走了。儿子盼爹,她盼夫。一年到头,就这么盼,就这么守。
   作者自己是怎样理解这段的呢?她也做了详细的说明:
   银贞的丈夫在初离家时,就冠冕堂皇以徽州男人历来四方游走经商的惯例和表彰徽州女子持家守节的牌坊来谈压她,“我走天下,看天下,赚天下银钱,一厘一毫还不都是要交回来给你?我的屋建在哪,落叶归根的家就在哪。世世代代,哪一个徽州男人不是这样四海跑马的?你就好好守着我们的屋子,守着我们的儿女,也守着我们的钱财……歙县城里那些牌坊,都是表彰徽州女子的哟……”而实际上,银贞作为一个刚经历了背井离乡战乱罹难不久的年轻新妇,她内心怎么想的呢?“他是要去腾龙四海了。她一句话也不说,因为明知拦不住。她没有告诉他,从小,她就害怕家乡那些为表彰女人而设置的牌坊。而今,他用这牌坊来安慰鼓励她。她像被一块冰冷的石块压住,口不能言。”
   从这里,我看出了作者的迷惘、厌恶、诅咒和愤怒,以及隐藏在这些情绪后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在作品中所提供给我们的除了混乱的战争场面就是死气沉沉的等待,那种暗无天日的等待中,令所有人绝望和窒息。
   灾难到此还没有结束,终有一天,他手上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回家了。在徽州老屋的大门口,她抱着那只毛色油亮的大黄猫倚门站着,她听见他温和地调教着孩子,“燕儿,这是你娘,快喊娘!”娇滴滴脆生生的声音,便不认生地喊了一声“娘”。她热泪滚滚,转而笑容满面。她什么时候开始养猫,他就什么时候在外面和别的女人生了这燕儿。
   这真是一段精彩绝伦的描写,你养猫是大逆不道,我养小天经地义。我还把在外面的结晶送到你面前,你不仅要息心接纳,你还要尽妇道、有爱心……在扭曲的环境中,她开始蜕变,她掐人有一种本事,让皮肉不伤筋骨伤,任是大人也吃不消,何况五六岁一个小姑娘。她都不知自己怎就在这天长日久的熬煎中练就了这门独家秘术。这独家秘术用起来,让她有快感,也有愧疚感。再加上儿子半大不大在边上一仗义,“娘,够了,您别对着燕儿一个孩子……她懂什么呀,她还不够可怜的哇!”她就又咬牙切齿恨上了自己!我这是个什嘛东西!我这叫干的什嘛事情!恨不得摔上自己几个耳光!她的眼泪泉水一样涌出来,又蹲下身子,把那件伶仃无辜的小花衣衫往自己怀里一揽,“燕儿,燕儿,是娘不好,娘对不住你,娘不该……”
   她厌恶着燕儿,恨着她;她又心疼着燕儿,爱着她。燕儿就在这深宅大院里,沐浴着这位好看的娘这份复杂的情感,一天天慢慢长大了。
   银贞的复杂与矛盾从此开始了,她分裂着自己也分裂着整个家庭,她一遍又一遍厌恶着燕儿,又一遍又一遍诅咒自己,她的精神开始分裂。作者所写到的大部是人的潜意识所为,而这些潜意识内容,又显然是由于受到某些压抑而生出的变态反映。这些变态反映经过作者的自由联想,那些几乎被凝固了的情结得以稀释,得以渲泻,于是,就在作者的笔下出现了一系列闪闪烁烁的幻觉与幻象之中,作者在什么样的状态下,用笔将这些幻觉与真实交织在一起,真实与虚幻相互转换,她无法定位自己,就象无法定位她笔下的银贞一样,好与坏、善与恶、实与虚都无从说起,似真如假之中,这个矛盾体显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同作者一样,迷失在银贞的世界里……
   读到这里,我觉得这是一个有点“怪”的小说,它的“怪”来自于她的写法,作者抛弃了“常规”的写作方式。它不按常规的现实作品那样,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不象现代某些作家那样,将人物与情节给以变形,突出作者本身的意念,而本文作者,用了些并不连贯的细节和事物,把一些形象的碎片甚至把有些读者觉得有些“荒诞”事物揉搓进来,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念,从而强烈地表明出作者的某种观感和情绪,于是,这只猫适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这只与女主人相互取暖的猫,而后又设计出与儿子的“亲密无间”,这些事物或事件从整体上让读者有了意识中的转换、移位、象征、凝集和影射……
   关于“淫猫”、和“乱伦”的描写,作者这样解说道:
   投既然“淫猫”、“乱伦”这样的情节在故事编辑中并非不能立足,这一点我已经解释清楚了,那么,我又为什么在极其渴望自己的创作能登大雅之堂时,却又非要写这样极其小众面、非常不讨喜的故事情节呢?银贞难耐孤寡,写她多勾搭几个邻居男子也就可以了——潘金莲不是帘子一撑开,窗户棒就砸中西门庆的头了么?如果实在要效仿《雷雨》,又何妨将银贞的儿子汪仕骏改成是她抱养来的呢?——对不起,我不会为了迎合和均衡读者阅读感受的理解承载能力,而在我自己痴心热爱的创作规划上做妥协和让步!我这么设置故事情节,一点一滴,都是有原因的,连一句对话,一个标点的设置,我都是花了心思的——
   从这一点上说,既然作者连一个标点符号的设置,都是花了心思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是什么样的经历,使她把这个完美女人写得如此丑恶?是怎样的生活,将她用X光一样的眼睛,透过繁华与虚假解剖人的内核?她用笔做剑,剖开赤裸裸的人,让我们看到千疮百孔的内在……
   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丑到极端就是美。银贞这个小小女人,倾尽一生渴望爱,追求爱,她的情感越饱满,她的追求就越疯狂,她的表现就越扭曲。作者用丑陋来揭示一个女人内心的美丽,用这种绝望的呐喊来表达对爱的追求,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执著与绝望的追求。
   表达美很容易,揭露丑却很艰难,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丑陋的一面,而作者是用表面的丑,揭示内在的渴望,她主观上所要表达的还是某种范围里或某种程度上的本质上的真实。
   我喜欢作者自己对这个人物的评价:
   银贞,这个角色的塑造,从最初,我就给她打上极端分裂的烙印。读者可能只读到她的淫荡,她的变态,她的丑陋,但她内心其实也是善良的,柔软的,她的个性也是刚烈的,凄惨的,她的整个人生是万千沉沦万千挣扎却无法救赎的——直到她年迈临死,我才给了她一条在阳光下全身净裸张开躯体的自救之路!
   《她们》表现了人性的追求,人性对禁锢的抗争。她们在绝望的等待中忍受着外在和内在的双重压抑和摧残,她们不得不欺骗自己,逃避自己,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求得情欲上的补偿和慰藉……
   妃子的小说有时总是面临着非议,比如打击这样的小说,是极其容易的。里面有悖常伦的描写就足够遭人诟病。这是一篇写在靶子上的小说。如果我们用惯常的眼光来解读这部小说,不用细看就可以批判了,你不必看懂就可以说三道四。但是,我要武断地说,你绝对没有用心去品读这部小说,你没有用心去体会书中的世界,你没有和她笔下的人物息息相通,你没有设身处地地与她笔下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你没有绝望的呼喊过,挣扎过……她的小说,只有用心去读,用心去品,调动你所有的思考去还原一个本真的世界,你才有可能体味她笔下的精彩和用心。
   啼妃是一个有才华的女性,不是因为看不懂才算有才华,在她的小说中,结构和情节的设置、铺陈经典案例比比皆是,我们暂且将这些搁置一旁,单说她的遣词造句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花而不丽,黑白分明的幽默,以及平平淡淡的字里行间所浸透出来的那种貌似无动于衷的复杂情绪,就让我们叹为观止。
   我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恨,啼妃的小说,总是用相反的手法来解读内心的渴求。我们描写恨,甚至诅咒恨,其实往往是为了心中怀有的爱。大爱,甚爱!一个有才华的作者,她用心体味社会的百味,当她看到、听到甚至是亲自体会到正直而善良的心受到伤害时,那么,她就会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曲折又恶狠狠地表现自己的爱,发泄自己的爱!并从这诅咒中顽强表明自己并未丧失信心,还在勇敢地追求。不然,她怎么会有兴趣来写这样的小说?
   生活原本就涵盖爱与恨,美与丑。描写高尚未必高尚,描写丑恶未必丑恶。我们习惯于描写高尚,其实是为了掩盖丑恶。当有人揭示了丑恶时,我们不要大惊小怪,这不是作者的责任,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在这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中,我倒是特别希望多出几个如妃子一般的作者,让我们认清这个纷纭复杂的社会。
  

共 536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心去品读一篇文章,并将自己的感受付诸笔端,一定是这篇文字有特别的地方打动了读者。在《她们》这部小说中,作者怀有深深的同情,解读者也抓住了这一要点来进行强有力的说明,如何品评他人的小说,除了用心还要理解作者的用心,我们从表面上得到了只是浮云,只有用心去品读,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生活原本就涵盖爱与恨,美与丑。描写高尚未必高尚,描写丑恶未必丑恶。我们习惯于描写高尚,其实是为了掩盖丑恶。当有人揭示了丑恶时,我们不要大惊小怪,这不是作者的责任,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我无法成为她文学世界里的伯乐,那么我愿意成为她文字上的知音。”就让我们成为文字上的知音吧,用心去体会作者的用意与用心。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嫣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26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嫣儿        2012-10-26 15:18:58
  作者用心去品读一篇文章,并将自己的感受付诸笔端,一定是这篇文字有特别的地方打动了读者。在《她们》这部小说中,作者怀有深深的同情,解读者也抓住了这一要点来进行强有力的说明,如何品评他人的小说,除了用心还要理解作者的用心,我们从表面上得到了只是浮云,只有用心去品读,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生活原本就涵盖爱与恨,美与丑。描写高尚未必高尚,描写丑恶未必丑恶。我们习惯于描写高尚,其实是为了掩盖丑恶。当有人揭示了丑恶时,我们不要大惊小怪,这不是作者的责任,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我无法成为她文学世界里的伯乐,那么我愿意成为她文字上的知音。”就让我们成为文字上的知音吧,用心去体会作者的用意与用心。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嫣儿。
回复1 楼        文友:锦妤        2012-10-27 10:07:09
  多谢嫣儿,最近辛苦了。
2 楼        文友:啼妃        2012-10-26 17:06:00
  情盛至无语。伯牙鼓瑟,而子期知音,在这江山。只有这简单的一句:胭脂常泪,妃常啼,多谢锦妤姐姐……
如果他朝得到宝剑在手,扬威于天下应是我。
回复2 楼        文友:锦妤        2012-10-27 10:07:28
  妹妹好,发自内心的欣赏,呵呵。
3 楼        文友:不语        2012-10-26 18:53:40
  难得有人用心去读一篇小说,评到细微处,说到它的独特之处,文字的知音。
回复3 楼        文友:锦妤        2012-10-27 10:07:50
  谢谢朋友关注,问好妹妹。
4 楼        文友:清泉之韵        2012-10-26 20:03:24
  令人景仰的编辑,携手朋友们的知音。问好社长!
回复4 楼        文友:锦妤        2012-10-27 10:08:05
  谢谢朋友。
5 楼        文友:清泉之韵        2012-10-26 20:04:01
  写手朋友的知音。
回复5 楼        文友:锦妤        2012-10-27 10:08:23
  喜欢朋友的文章。
6 楼        文友:霞中子        2012-10-27 08:12:44
  做访友文字上的知音,是访友的幸事。
但写真情与实景,管他埋没与流传。
回复6 楼        文友:锦妤        2012-10-27 10:08:51
  嗯,一如既往做社团朋友的好朋友。
7 楼        文友:铁禾        2012-11-17 23:01:49
  拜访文友,为作品献上一点积分,祝写作快乐,期待新作品!
铁禾
回复7 楼        文友:锦妤        2012-11-19 18:07:23
  感谢你朋友,谢谢了。
8 楼        文友:铁禾        2012-12-20 23:02:24
  好一篇精致的品文,笔墨娴熟,读感十足,欣赏则个。
铁禾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