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白族风情录

精品 白族风情录


作者:晨之风 白丁,3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79发表时间:2013-03-08 13:52:13


   正月初二,是白族人走亲戚拜年的日子,所有的亲戚要一天走完,好在都不远,一般都是一个村的。
   白族人过春节另一大特点就是赌钱。打麻将,执骰子,玩纸牌,一场输赢三两千块钱那是常事,赢者高兴,输者不悔。他们说,不赌钱就不叫过年。劳累了一年,放松一下,被看成理所当然。最奇怪的是亲家拿出一千块钱,让女儿、女婿去学赌。于是我就私下里告诉侄子,千万不可学赌,他心里明白。可是在白族的村子里,好像没有人反对赌钱。我想:在这一方面政府应该疏导教育,毕竟他不是一个高尚的风俗。
  
   百鸟朝凤
  
   中国传统的唢呐名曲中有一首《百鸟朝凤》,其旋律婉转悠扬,美妙动听。大家都用来烘托喜庆的气氛,鸾凤和鸣,百鸟呈祥。千百年来,常奏不衰。可是听了当地人的介绍,使我对百鸟朝凤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距我所在的兰林村向南五公里,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的凤羽镇。据说是凤凰殁时羽毛落在了这个地方,故名“凤羽镇”。凤羽镇坝子西部的云岭山脉是罗坪山的主峰,被当地人称为“鸟吊山”。山顶白雪皑皑,寒气逼人;山腰森林茂密,百花盛开;山下油菜翠绿金黄,野花飘香。形成一山分四季、上下皆不同的自然景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都有大批的候鸟云集这里,成千上万,铺天盖地,五彩缤纷,灿若朝霞。遇见火光就会集体投向火堆自杀,以祭奠鸟王凤凰。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百鸟朝凤”的奇观。我深深地感到震撼,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地人利用这种现象点起火堆,用网诱捕鸟类以获利,一网下去就是几百只,成筐成筐的鸟被捕杀,惨不忍睹。我想: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爱护鸟就是爱护人类;爱惜生命就是爱惜自己。如今,当地政府已经明令禁止以各种手段捕鸟,让这一景观自然地发展,让更多的世人来这里领略这一景象。
   有关鸟吊山的奇观,早在唐代《蛮书》里就有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云:“叶楡县向北八十里有鸟吊山,众鸟千百为群共会,呜呼啁晰。每岁七八月至十六七日止。雉雀来吊,夜燃火而取之。其无嗉不食,似特悲者,则不取也。”前些年,联合国科考队协同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工作者,深入鸟吊山考察,才基本上弄清楚了这个千古之谜。原来,鸟吊山正好坐落在候鸟南迁的路线上,当远在青海湖鸟岛的候鸟向南飞行时,大约在中秋节前后正好飞到鸟吊山一带。由于此地山高林密,气候适宜,就成了候鸟南迁理想的“中途站”。
   鸟类长途迁徙,夜晚以月光、星光导航。秋季是大理地区的雨季,多雨,多雾,夜晚星光被遮挡,鸟儿飞行视线不清,容易迷航。这样一来,只要在鸟吊山上点燃篝火,鸟儿就会按照趋光的本能,偏离向南迁徙的路线,沿着鸟吊山喇叭状的山谷逆风向山顶的火光飞来,盘旋于火光上空,不时跌撞于山岩草丛中,有的扑进熊熊的火堆,这样就形成了百鸟赴汤蹈火祭奠鸟王凤凰的鸟会奇观。
   不管这种说法上是否准确,“百鸟朝凤”的现象确实出现了,而当地人则更相信祭奠鸟王之说,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凤凰是正义和光明的化身,它带给人们光明和温暖,它带给鸟儿食物和自由,他在烈火中涅槃,又在烈火中重生,所以,凤凰是吉祥和富贵的象征,百鸟来朝,人们敬仰,这就是它长盛不衰的原因。
  
   寻访“上关花”
  
   到了大理,不领略风花雪月,那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风、花、雪、月”,是大理最著名的四大景观,无论是谁,都不能拒绝这样的诱惑。名之曰“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的下关是一个风口,清风徐来,舒爽惬意。传说观世音菩萨在天生桥打翻了风瓶,所以风大。尤其是在气候温暖的大理,风吹海水更为适宜。更为神奇的是人迎风行,风揭人帽落于身前。这就是奇异的“下关风”。雄伟的苍山,横亘在大理境内,山顶白雪皑皑,终年不化。早晚阳光照射,更显得璀璨夺目,十分壮丽,被称为“苍山雪”。洱海风光秀丽,每到月夜,水色如天,月光似水,倒影如盘,金光闪耀,称为“洱海月”。可惜这次行程在大理逗留的时间很短,赶不上欣赏洱海月的美好机会,苍山雪也只能远远遥望,而我对花却情有独钟,寻访“上关花”就成了我这次游大理的主要目标。
   可是,“上关花”一直都生长在耳听虚闻的传说中,想见它的真容难乎其难。
   一说古时候上关有一棵名为“朝珠花”的奇树,它花大如莲,开十二瓣,闰月的年份开十三瓣,香闻十里,果实可做朝珠。由于花的奇异,常招来贪官污吏的骚扰,百姓苦不堪言,便忍痛将花树砍了。从此人们对这种神秘的花更加向往,“上关花”也就成了大理地区珍奇花卉的代称。
   一说山茶树高六丈,其质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闰月则十三瓣,俗以仙人遗种,在大理府苍山之麓,土人以其名之。
   一说上关花就是“龙女花”,是国家级保护濒危的珍稀植物,每年农历三月开花,花与叶同时开放,下垂,花为乳白色,蕊大清香,花瓣十二,闰年的月份开十三瓣,花瓣因年而增减。据清人《滇海虞衡记》载:“龙女花止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花以龙女相喻,可见其美。”另据《徐霞客游记》载:“感通寺前有龙女树,树从根挺三大株,各高三四丈,叶长三寸半,阔半之,而绿润有光,花白,小于玉兰,以木类而异其名。”而大理县志稿亦记载“此花花瓣如同玉兰,花蕊殷红,云南此一树。曾经埋枝分种都不能活,毁于战火。”在徐霞客《滇游日记》里,还有这样的文字,“问老妪,指奇树在村后田间,------其花黄白色,大如莲,亦有十二瓣,按月闰增一瓣,与省会之说同。”
   由此可见,上关花确实存在,只是芳踪难觅。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据传说和记载已经有了清晰的模样,它很可能是木莲花的一个变异,只不过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而已。然而,木莲花也已经濒危,千百度寻它而不得,又何处去找上关花的影子呢!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目睹了一个奇迹。
   在兰林村做客期间,出于热爱和好奇,总想多了解一些风土人情。说到大理的四大景观,亲家的二哥跟我说:“上关花就在我们这儿,村后的田间,吃过饭我领你去看。”我很吃惊,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说的和徐霞客寻访老妪的话,惊人的相似,“村后的田间”。真会这么巧合吗?难道当年徐霞客寻访的就是这里,可惜他没有注明地方。
   整个吃饭期间,我的心思都在花上,不知不觉,一碗青稞酒下肚了。饭后两眼迷离,迷迷糊糊跑到后山,忽然一阵香风吹来,但见眼前苍翠碧绿,花枝招展,一白族少女迎面走来。吾上前问道:“姑娘可知龙女花否?”只见她轻启丹唇:“汝前岂非龙女花也?”言毕,消失在百花丛中。我怅然所失,醒来见自己倒在客厅的沙发上,急忙背起相机与客去村后看花。
   在亲友的陪同下,我见到了这棵古树。离村子大约一里多路,长在田间的田埂上。看上去有十米多高,树冠蓬大,非常茂盛。树根隆起,生很多侧株。树干倾斜,两人合抱方能合拢,树干上生满了斑驳的疤痕,由于人们的攀爬,块块的疤痕显得光滑,人们可以抓住树枝,爬到树顶,树龄估计有三四百年,村子人称它是最古老的树。叶子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十公分,宽五公分左右,叶面丰厚,墨绿有光泽,常绿,与记载和传说的样子特征相符,和我见过的广玉兰相似,但肯定不是广玉兰,至于木莲花,我没见过,无法比较。只是现在不是开花季节,我问他们开什么花,多大。他们说开白花,很大,很香,花蕾早早就被人掐掉了,没有人注意它是多少瓣。我无法断定它就是被称为上关花的龙女花,但我相信,它,就是上关花,即使它开花不是十二瓣或十三瓣。因为上关花就开在人们的心中,它填补了四大景观的空白,满足了人们的观赏欲望。我当时就提出了一个建议:把这块地买下来,把旁边的杂树去掉,建一个园子,好好保护,园名就题为“上关花苑”。“兰林”加上“上关花苑”,不火才怪呢。
   因为我的文字,给人们带来欢乐,我不虚此行矣。
   (通联:河南省淮阳中学语文组466700手机13838632209)

共 840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不仅介绍了白族人居住环境和自然风貌,还以很大的篇幅介绍了白族人的风土人情、礼仪礼俗、宗教信仰、趣闻轶事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整篇大多文字简约,但材料丰富,文史相涵,为了解白族少数民族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推荐阅读。欢迎新朋友来到江山文学网,祝写稿快乐!【编辑:红尘无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09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3-03-08 13:59:43
  文字简约,风情万种。有的读来感觉趣味盎然。
2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3-03-08 14:00:39
  虽然是新来的朋友,但行文、排版等等都相当规范。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