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岳华山攀登记

精品 西岳华山攀登记


作者:一苇 布衣,33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6发表时间:2013-03-14 15:08:16


   直到现在,那个小手电筒还在家里樵的那一堆杂货里放着呢,这是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战利品。
   当我们历经千辛万苦越过了千尺幢和百尺峡,坐在平台上小憩的时候,几乎都是深夜两点多钟了,擦擦汗水,定定神,简单的补充了一点食物和水,继续向上攀登。此后的路上大大小小的险峻之地还有很多,但是一旦经过了刚才那里的惊险磨练,便也视若等闲。
   山道旁,小憩,补充粮草。
   华山穷天地之险,极天地之峻。在来华山的路上,有很多关于华山的旅游标语,其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到太空漫步,上华山练胆!开始我甚至有点好笑,有那么邪乎吗?但是,从华山下来后,我对那条标语充满了敬畏,真形象啊!
   “山海经”说:“华山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说的就是整个华山的主体其实就是一块完整的巨型花岗岩石,岩体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7.5公里,最高峰顶距地面2154.9米,堪称天下第一。历经地壳运动,兀自岿然不动。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大主峰,南峰称落燕,东峰叫朝阳,西风曰莲花,,三峰鼎立,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北峰云台,中峰玉女及其他36小峰环立,千姿百态,气势万千,壁立千仞,虎踞龙蟠。
   诗曰“太华峙西方,倚天如插刀。”无不感叹华山之奇险峻峭。
   等到我和樵拖着疲惫的步子快要登上东峰的时候,天色也麻麻亮了,沿途看到的游客也多了起来,这个时候觉得异常的寒冷,怪不得在山顶看到那么多的出租大衣和帐篷的摊点呢。我们把包里所有能穿在身上的衣物都裹在身上,还是冷得有点哆嗦。
   还有累,累得简直都麻木了,整整行走了将近七、八个小时啊。在一条长凳上,我看到有两个人挤在一起睡觉,虾米一样蜷缩着身子。我给樵在刚开张的小摊上弄了一小碗稀粥,热热的让他喝着,我一头倒在旁边的长条石上,浑身酸胀,累得几乎睁不开眼睛了。
   迷迷糊糊之中,看到一个和樵差不多大的男孩子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就那么随地一躺睡了,他的家人急忙叫着搀他起来。还有披着被子的、裹着大衣的,似乎到处都是蓬头垢面的残兵败将。
   远处传来女孩子欢喜的叫声,有人在喊着看见日出了,我们对看日出本来就无所谓,就慢悠悠地继续往上爬,这样身上也能暖和点。
   樵冷的有点瑟缩着
   我突然觉得我的左腿有点不对劲,沉闷的疼痛袭来。这是一条有老伤的腿,是那年在昆山工作的时候,踢足球出的小事故的后遗症。一般平时没事,可一旦走路时间过长,不定在什么时候就有了反应,我知道这下麻烦了,一会我几乎就无法动弹了。
   这让我不禁有点沮丧,甚至有点害怕。假如我在这华山顶真的动不了了,这可怎么办?这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啊。我让樵找了一块平坦的地方坐下休息,打开背包吃东西,补充力气,我借机让双腿歇会再看看如何。
   啤酒、火腿、黄瓜、西红柿、牛肉干、矿泉水......我们确实有点饿了,这些食物也要尽快消灭掉,也能减轻随身的负荷。不时地走过疲惫的游人,有点羡慕地看着我们俩大吃大喝。
   我试着起来走了走,还能走,但是我心里很清楚,也许过不了多久,我的左腿可能就疼痛难忍,一瘸一拐的没法走路了。眼下我们马上就要到东峰山顶了,看起来,坚持上去没任何问题,但问题是我怎么下山去?漫长而险峻崎岖的山道,还有十四岁的樵,我心里暗暗叫苦......
   我靠着那脚前根拐杖,终于一瘸一拐的登上了华山之巅,背后就是万丈深渊。
   太阳已经明亮地照耀着着大地万物了,不过,在峰峦叠嶂,危崖耸立的华山顶上看着太阳,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豪迈,沧桑,与天齐,小天下,这种感觉很奇特!
   我很想非常气壮河山般的吼一嗓子,偷偷四下看看,却始终没敢把内心的豪情发泄出来,我可不想让这前前后后疲惫的游人疑似我为神经病而吓一跳,这些可怜的游客和我们一样已经被折腾了一夜了。
   登华山而小天下,而眼前有景道却不得,这种感觉折磨着我,痒痒得难受。灿烂、悲壮的感觉实在忍不住了,就低着头沉闷地从胸腔发出了一声低吼,使劲地甩甩拳头,竭力压抑着情绪的爆发。
   前面的樵被吓了一跳,回头问我“:爸,怎么了?你没事吧?”
   嘿嘿,我怎么说?我能有什么事?我只能说有点腿疼。
   不过,确实腿疼,而且越来越疼了。每走一步,几乎都要让我的心噗嗵噗嗵的抖一抖,我暗暗地咬着牙,手扶着腿喘着粗气支撑着。终于坚持到了东峰顶。
   在峰顶有很多卖纪念品的小摊点,一般游客都会在这里买一些小纪念品带回去,我对其他东西不感兴趣,唯独觉着那些用华山藤做的拐杖既实用又有收藏价值。坚韧的华山藤拐杖,微微地闪着油漆的光泽,一片片经火烘烤过的焦黑色,古色古香。
   更重要的是,我现在急需要一根结实的拐杖帮助我可怜的左腿行动。事实上后来也确实多亏了这根拐杖,否则,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坚持走下山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我拄着拐杖,头发散乱,竭力保持着镇静,凌风站立在华山之巅的时候,那种感觉妙不可言!
   年轻的樵在华山顶也是疲惫至极了。
   峰顶只有几平方米大小,四周围着齐腰高的一圈手指粗的铁链子,游人在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铁锁和红布条,据说这是许愿锁,很多历尽艰辛攀登上来的男女都喜欢在华山这险峻之颠挂上一把锁,相互悄悄地许了愿,再使劲把钥匙扔进远处的万丈悬崖之下,寓意此情不渝,决不动摇。
   这种情境有点像那首著名的汉乐府情诗中所写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让我却无端的有点好笑。人在某一种特定的情境下,发发誓言,洒几滴热泪,执手相看朦胧泪眼,似乎是一件颇为唏嘘感人的事情。可是,沿途我看到华山上这样的许愿锁何止千千万万?那些誓言随着时光的流逝真的会长命无绝衰吗?无情的岁月会让很多海誓山盟变得苍白、无力、空洞而滑稽......
   据说每年都有走不出感情漩涡之人在华山殉情,就是从华山顶鸟儿一样飞越下去,无影无踪......这深不见底的万仞绝壁见证了多少悲情与苦难?
   自古以来,不知情为何物,直教那么多人奋不顾身,粉身碎骨......这是多么让华山伤感的事情。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可曾见今月?同样的道理,我所站立的地方有多少古人先贤曾经站立过啊,他们在这里和我现在一样看到过同样的峰峦景物,沐浴过同样的山风和阳光,可能还抒发过相似的情思,可他们而今安在?俱往矣,一切灰飞烟灭也!
   与大千世界相比,人的一生何其短暂,转瞬即逝,蝼蚁一般,可笑的是人自己却经常给弄得生活充满了风花雪月、飞短流长的故事,自欺欺人,陷入自我束缚的谜局中不能自拔。
   与这静默而冷峻的华山相对话,人,是多么的轻飘与渺小!
   靠在无数个许愿锁和红布条上,喘口气儿,背后就是绝壁悬崖。
   华山松是松族中的著名品种,苍翠而挺拔。那些生长在悬崖峭壁甚至石逢中的华山松令人敬畏,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哪一只鸟衔来了一棵松籽,很多华山松就斜斜地顽强地生长在绝壁之上,郁郁葱葱,沐浴风雨,俯瞰天下,孤傲而清高。
   山树相依,松树因为华山而增一分伟岸和刚劲,华山因为松树而多一点妩媚与灵秀。
   沿途看见很多松柏已经很是有些年头了,那些有数千年树龄的松柏被冠之以“大将军”等称谓,用一圈铁链保护起来,人们膜拜的在上面也挂着很多铁索和吉祥的红布条。粗壮挺拔的树身,整齐昂扬的树冠,需要仰视才见,厚重而沧桑。
   其实,最能和这些华山松一样令人动容的,是在这一路的登山途中见到的那些华山挑夫。
   以前华山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靠那些挑夫一背篓一背篓的背上山去的。后来虽然修了缆车,但缆车也只是到华山的半山腰,缆车所到之处上面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和各种建筑材料都是靠人工蚂蚁搬家一样搬上去的。很难想象华山如果没有这些挑夫会变成什么样,正是这些挑夫让华山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具有旅游价值。
   在登山途中,随时随处可见体形瘦削,衣着破旧,头发散乱,喘着粗气,佝偻着腰,背负着巨大的背篓,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的挑夫。
   他们一般都沉默着不说话,一手牢牢地抓着台阶边的铁链,胳膊上青筋鼓起,一手拄着一根类似拐杖似的东西,低着头沉闷地登那些似乎看不到头的青石台阶。偶尔停下来歇歇,就用那根拐杖似的木棍支撑在背后的背篓上,由于山道太狭窄,他们只能紧靠在山道一侧,把大部分山道让给登山的游客走。
   喘口气儿,擦一把汗,喝两口自己用矿泉水瓶灌的山泉水,没有特殊情况不到目的地,背上的货物绝不能落地。因为一旦货物着地,没有外力帮忙很难一个人重新那些沉重的背篓背回肩上。
   上山的游客以及工作人员所有吃的喝的用的都是这些挑夫一点一点搬运上去的。一般从山下运大约近百斤的东西到目的地要爬8—18里的山道,一趟挣20—40元钱。
   可以说这些挑夫们挣得都是血汗钱,拼命钱。
   去华山之前我在网上查相关信息时,偶然看到了一篇关于华山独臂挑夫何天武的报道。可惜我和樵去华山的两天没能见着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何本人,但看见了其他很多挑夫。
   据说20年前,何天武的妻子患重病去世,给他留下巨额的债务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了挣钱养家,他来到河南平顶山小煤窑挖煤,不幸的是矿难降临,事故中断裂的钢丝绳瞬间就切断了他的左胳膊。而他一条胳膊只换来了4200元的赔偿金。
   为了自己生存并养活幼小的孩子,那些年拖着一条胳膊的老何干过很多零工,辛酸度日。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决不下跪乞讨”的尊严底线。直到偶然间来到华山谋生,没有其他特长的老何只能做起了卖力气的华山挑夫,这一干不知不觉就是十年。
   自古华山一条道,万丈悬崖间,他是唯一的独臂挑夫。
   华山很多地方山道两面都是悬崖峭壁,万丈沟壑,更有地方山路窄得只能容一个人经过而且脚步要踩踏得恰到好处。老何就这样每天背负重达近百斤的饮料、蔬菜、面粉、煤气罐甚至水泥石板等货物往返在华山险峻的十几里崎岖山道上。
   算起来,这10年间,他大概有3000余次登临华山之巅,拼着命用血汗养活着一家老小,艰难地支撑着残缺的家。
  
   独臂挑夫老何
  
   这个坚强的独臂挑夫是华山挑夫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认命,乐观,忍耐,坚韧,善良,不怕苦难......这是他们共有的标签。
   没有一个游客见到重负着货物,几乎匍匐着爬山的他们不肃然起敬的。而我甚至还看见背着巨大背篓的挑夫在游客走不动的时候伸出手相扶过游人一把。他们看似瘦弱的身体里蕴含着极其坚韧的力量。
   在他们小憩的时候,很多游客碰见了挑夫还关切地和他们说说话,和他们照个合影,也有的游客会诚心诚意地给他们一瓶水、一支烟或一点吃的,甚至一点钱。一般情况下,他们会礼貌而客气地说声谢谢收下矿泉水或小吃、香烟等而拒绝有点施舍意味的金钱。
   尊严,这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
   我和樵看到挑夫的时候正是在攀爬最为危险的苍龙岭一段,这苍龙岭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韩愈投书处”。
   据说,唐朝大文学家、诗人韩愈当年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至苍龙岭时,见苍龙岭道路如履薄刃,两边绝壑千尺,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因恐惧而坐在岭上痛哭不已,给家里人写信诀别并投书求救。华阴县令闻讯派人把韩愈抬下山。
   对大自然的敬畏暴露出了诗人特别感性、孩子气的一面。
   我们当时在苍龙岭看到的这个挑夫面色黝黑,身材单薄,他的背篓里高高地装着三个大大的纸箱子,呼哧呼哧的喘着气,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通过那一段陡峭狭窄的山道。
   看见了有点狼狈地爬山的我们,他要给我们让道,我急忙拉着樵往一边稍稍挪了挪,示意他先走。他微微向我们咧嘴笑笑,慢慢地从我们身边走了过去。我看见汗水已经湿透了他薄薄的衣衫,胡子拉碴的,满脸是汗水,一只手里还捏着大概是捡来的五角钱纸币。
  
   沉重的华山挑夫
  
   樵靠在铁链子上,呆呆地看着挑夫的背影不作声。我弯着腰喘着气,汗水从额头洇了下来,眼睛突然间湿润了......
   我没法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只是觉得心里难过,堵得慌。
   佛说,人世轮回,天定缘;主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道曰,天地之间人为贵......可是,同在一片天空下,人和人的生存方式怎么会有这么巨大的反差呢?
   阿弥陀佛!阿门!无量天尊!
   半天无语,华山依旧静默。
   实际上这些挑夫还并不是最让我动容的,后来我在陕西凤县的紫柏山旅游的时候,竟然还看到了女挑夫,他们和男挑夫一样背着水泥沙石蹒跚在山道上,那一刻,我简直不忍看那个场景......下面这个是女挑夫,她和男人一样背负着沙石水泥上山。
   在灯红酒绿、浮华喧闹的城市里,我们很多人整天怨天尤人,骂骂咧咧,说自己活得多么的辛苦、多么的不容易。偶尔还很小资的一边听着音乐,喝着小酒,吃着牛排,一边发着牢骚和感慨,感叹生活对我们不公平,命运多舛。
   可是,与他们相比,与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相比......我们能与他们相比吗?有多少个人真正见过在社会底层挣扎着的人?有多少人用着良知与善心关注过这些用血汗糊口的群体?
   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的不为我们所知道的辛酸与悲苦......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尤其对华山,下山的惊险一点也不逊上山。好在我们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而那根华山藤制作的拐杖帮了我的大忙,使我能一瘸一拐的坚持走到了缆车上站。
   毕竟瘸着一条腿行动不便而且非常疼痛,我们没去鹞子翻身等几个特别危险刺激的景点,有点遗憾。
   华山是一座英雄山,自古以来无数英雄豪杰都侵染了华山的雄奇与灵秀,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以华山作为故事背景。
   “智取华山”的电影说的就是1949年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阴市群众的帮助下,打破“华山自古一条路”的传说,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盘踞在山上的国民党残匪,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给这座英雄山更是增添了传奇色彩。
   当年智取华山的勇士们就是从这个山口摸进去的。
   被称为谜碑的五岳真形图含义深邃,属传世神品。“虫二”石刻,寓意风月无边。字谜“二月二”石刻寓意苍龙行云布雨,恰如其分,匠心独有,精纱绝伦。
   而流传久远的大禹治水、沉香劈山救母、吹箫引凤、华岳仙掌、雨雾弧光、飞燕衔表等传说和自然现象无不渗透着中国悠久而厚重的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趣。
   华山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中华、华夏皆于华山有关。《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传说;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和传说,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而建于汉武帝时期的西岳庙被称为是陕西的故宫,这是五岳中建制最早和面积最大的庙宇。中国历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游或举行祭祀活动。
   别了,华山,文化山,英雄山。
   我坚信,在今后的某一天,我还会再攀登一次华山!
  

共 10995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演化可追溯到1.2 亿年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 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记载;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数十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华山不仅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同时还是道教名山。作者细腻的笔调,描写了华山几个不同的景点和与友人在一起的舒畅心情。感谢您投稿,期待更多的稿件。【编辑:诗人夏红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14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诗人夏红雪        2013-03-14 15:10:26
  作者的散文,语言流畅,描写细腻。
夏红雪,六九年生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在各大城市报刊发表诗歌二百余首,散文五十篇。
2 楼        文友:杨忆军        2013-03-14 16:42:00
  我特别佩服登山之人,我有恐高症,登上山,下山时会头晕目眩。尤其是登华山之人,我更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不起的勇敢者。文章描写的也细腻,传神。
一个人静静地走进写作的氛围,这样的孤独不会寂寞。
3 楼        文友:吕苇        2013-03-21 13:47:14
  谢谢雪编辑。华山去一次是不够的,应该多去几次感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