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难以忘怀的布苏里

精品 难以忘怀的布苏里


作者:王晓东 举人,4834.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95发表时间:2013-06-18 22:33:19
摘要:通过对曾经战斗过的军事要塞的回访,当年的惊险施工片段,有让知青们回到了当年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那个特殊的年代,在前苏联重兵压境的紧张形势下,值班一连始终绷紧着准备打仗的弦。紧张的军事化作业,紧张的军事训练和紧张的军事化生活,让每一个值班战士都生活在即紧张又激情满怀的气氛中。每天早晨出操时,每个班都要留下一个值日的战士,整理内务。被子要像正规部队一样,叠成豆腐块,还要捏成四棱四角的,床单要抻平,毛巾要挂成一条线,牙缸要摆放整齐。每天,值星排长都要到各排检查内务,月末全连要进行评比。晚上睡觉时,衣服和背包带,都要放在枕头旁边,鞋子要摆放在自己的铺前,一旦发生情况或夜间紧急集合,摸着黑要在五分钟内穿好衣服,打好背包。知青们为了能快速精致的打好背包,一有空闲时间,便练习打三横两竖的井字型背包。
   在紧张的工作和训练之余,战士们也会自发的搞一下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每天晚饭后,战士们有的在写家信,有的在写日记。而炊事班的刘茂君拿出他的二胡,调好弦,先拉一个过门。随后,不是如泣如诉的拉一段《白毛女》中的北风吹,就是充满激情的拉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这时候,知青们都不说话,静静的享受着这优美的曲调。特别是他演奏的《花好月圆》和《步步高》曲子,他演奏的如痴如醉,知青们听得也如痴如醉。有时候在天天读时间,知青们会讲一些笑话,调节学习气氛。特别是四排的齐齐哈尔知青吴玉田和王诚文,他们俩你一句他一句的跟说相声的似的,常常逗得知青们捧腹大笑。有一次,吴玉田说起值班一连刚组建时,一个知青写给母亲的家信。信的开头是:某某同志您好:我现在在值班一连,我们连的生活很好。我们住的转(砖)房,睡得火坑(炕),吃的吨吨(顿顿)有肉,一吨(顿)五毛钱。引得全排知青笑成了一团。这大概就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特征,写家信时,对父母不称大人,而称同志。写信时写几个错别字,也是六九届初中毕业生通病,也不足为怪。
   大概最能宣泄知青心里情感的,就是连队搞活动时,各排之间互相拉歌。拉歌时,领喊的人,扯着脖子喊:“二排,来一个。”全排知青也都扯着脖子跟着喊:“二排,来一个。”唱歌的时候,也是一个个挣得脸红脖子粗的吼喊着唱。尤其是陈战,他要是领着他们排拉歌,就把各排领喊得知青,全都压下去了,那可真是有点张飞喝断长坂桥的架势。
   知青们在拉歌唱歌时,一个个激情满怀,情绪高昂,在处理险情时,也都争先恐后,争着抢着把最艰苦最危险的任务抢到手。
   那是七零年三月份,由于天气突然变暖,值班一连负责掘进的六号洞库的二号洞口,山石突然大面积塌落,支撑洞口门的松木全部被压折推倒。一时间灰土飞扬,洞口门被谁碎石乱木堵得严严实实。
   为了迅速打通洞口,排除险情。晚上,值班一连召开全连大会,连长张伯成提议,把全连的共青团员组成抢险突击队,拉上去抢险。干工作一向稳重踏实的二排长陶凯,用眼睛扫视了一遍二排的战士,全排战士都用求战的眼神回应着他们的排长。陶凯当即向连长请战,要求把二排拉上去抢险。张伯成连长答应了陶凯的请求,并随二排来到二号洞口。陶凯有条不紊的把四个班分在洞口的两侧,
   并安排了观察哨。战士们手搬锹铲,干得热火朝天。经过一夜的奋战,天边露出曙光时,顺利的排除了险情,把洞口门打通了。战士们怀着胜利的自豪感,忘记了疲劳,在收工回营地的路上,高唱着《工程兵之歌》。
   值班一连在布苏里奋战了两个冬天,经受住了严寒和施工条件的考验,与三二四一部队十二连并肩奋战,提前完成了六号洞库的施工任务。
   大兴安岭受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冷空气的影响,冬季是非常寒冷的。每年的十二月份到四月份,崇山峻岭都被皑皑白雪覆盖着,那可是真正的林海雪原。当气温降到零下四十度左右时,树干都被冻得嘎巴嘎巴响。战士们穿着黑色的苏式扎杠子棉衣服,进洞施工穿着它,出操训练也穿着它。特别是关内几个城市的知青,在高寒的大兴安岭磨练出一种能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严寒的冬季,战士们不能洗热水澡,换洗的衣服又少,每个战士的内衣里,都开了动物园,虱子在身上自由自在的爬来爬去的。敞开的吮吸着战士们青春的血液。大概是被虱子咬的受不住了,曾经有一个战士,在自己的内衣上抓了一百多个虱子,内衣上的缝隙里全是一溜溜的白色的虮子。连长张伯成曾经让各排用烧水的大锅,烧了几大锅水,让战士们把内衣放到大锅里,用开水煮来消灭虱子。
   布苏里难熬的冬天过去了,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还是来了。布苏里的春天,是一种毫无修饰的那种自然的美丽,布谷鸟的叫声,让知青们想起大西江麦播时节的繁忙。那开在山崖上的达紫香,远远的看去,像天边玫瑰色的云霓。喜欢大自然的知青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后,利用星期天,经常到营地周围的山上,欣赏布苏里毫无修饰的自然美景。
   五月的一天,炊事班副班长盛殿木,带着几个喜欢上山的知青,高上海、刘茂君、王晓东,拿着麻袋,到林子里采集引火用的桦树皮。当他们翻过营地对面的山腿,一大片玫瑰色的达紫香,展现在眼前,那可真是花的海。淡淡的芳香扑鼻而来。他们从花丛中穿过去,用手抚着柔软的花瓣,手上都留有余香,进了密林里,走不多远,就看见一棵死掉的桦树,枝桠都没有了,像一个粗大的木桩立在那里。刘茂君过去用力一推,桦树“哗”的一声倒下了。几个人把里边的木头渣子倒出来,就是一个两人高的桦树皮筒。大家七手八脚的把桦树皮筒撕碎了,装到麻袋里,装了满满一麻袋。随后,又找了一棵一人多高的死桦树,又装了半麻袋桦树皮。往回走的时候,几个人一人折了一把达紫香。
   当大家翻过山腿时,刘茂军忽然蹲下来,从草棵里薅了几棵十几公分高嫩绿嫩绿的草说:“你们看,这里还有山韭菜呢。”几个人围过来,盛殿木从刘茂军手里拿过一棵草,仔细的看了看说:“是挺像韭菜的,要不,咱们采点回去尝尝?”几个人分散开,在草地上搜寻山韭菜。忙活了一个来小时,把几个人采的山韭菜凑到一起,也就有个六七斤。盛殿木看着堆在一起的山韭菜说:“这点玩意,还不够全连塞牙缝的。行,拿回去吧,今天晚上用它炒土豆丝,借借味吧,也给战友们换换口味。天天吃大头菜土豆子,也真把人给吃的倒胃口了。”
   这天晚上,盛殿木用山韭菜炒了一锅土豆丝。他尝了尝,虽然带点土腥味,可比起光炒土豆丝好吃多了。他把菜铲到一个大盆里,站在食堂门口,高声喊起来:“开饭啦,今天有韭菜炒土豆丝。”各班排值日的战士,拿着打饭的盆,一边走一边敲打着,嘴里哼着歌,进了食堂。一个战士看见大盆里的韭菜炒土豆丝,高兴的说:“这么新鲜的的菜,看着就有食欲,我得多打点。”刘茂军拿着勺子说:“谁也别想多打,一个班一小盆,管了不管饱。”看着战士们高高兴兴地把菜和馒头端走了,炊事员们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布苏里短暂的夏季到了,茂密的大森林,绿的都能淌出绿色的汁液来。
   为了检验半年来军事训练的效果,摸摸战士们军事技术的底。值班一连在离营房五六百米的草甸子上,选好了靶场,准备进行实弹射击和手榴弹实弹投掷。
   实弹射击进行得很顺利,无论是步枪,还是冲锋枪或机枪射击,全连战士基本上都过关了,还有不少达到了优秀。
   手榴弹实弹投掷时,四个排和文书班,进行的都挺顺利,有的战士投出了四十多米的成绩。该炊事班上场了,前几个人都投掷的不错,曹锡阳和雍连琦也都投掷出四十几米的水平。轮到王晓东上场了,不知道他是要领掌握的不够熟练,还是第一次投实弹怯场,心里发慌。只见他往前跑了几步,脚下就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似的,踉跄了几步。手榴弹是扔出去了,却是翻着跟头飞出去的,眼看着手榴弹就要落在十几米远的地方,一场意外事故就要发生了。站在旁边的连长张伯成,大喊了一声:“卧倒!”随后,他一个虎扑,把惊呆了的王晓东,按倒在地上。手榴弹炸起的弹片,从他们身上飞过去,散落在他们周围。余悸未消的战士们,全都围了过来。几个战士把张伯成和王晓东扶起来。朱留锁关心的问:
   “连长、小王,你们伤着哪儿没有?”陈战高喉咙大嗓门的问:“王晓东,你今天怎么搞的,平时训练也没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呀,多悬哪!”张伯成看了王晓东一眼说:“行了,都别说他了,他自己心里也够难受的了。”果然,王晓东沮丧地站在那里,一个劲的用手揉眼睛。
   值班一连在布苏里的一年零四个月,只有从春到秋的四个月,是战士们最轻松愉快的日子。特别是大兴安岭的秋季,那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被这原始的次生林渲染得淋漓尽致。而且那时候,紧张的战争形势,已经稍有缓和。
   秋季,大雨过后的森林里,一夜间,就会冒出数不清的各种颜色的蘑菇小伞,遍布在林间和草丛里。为了改善伙食,连长张伯成和指导员王文学,亲自带着战士们到密林中采集可以食用的蘑菇。为此,还特意安排能识别蘑菇的大西江青年任明亮、姜得友和宋加文,帮助知青们识别可以食用的和有毒的蘑菇。一上午,知青们采回来的蘑菇,就堆满了操场。那可真是喜获丰收的日子。正赶上连里春季开荒种的土豆也收回来了,土豆虽然长得不大,可也溜光水滑的。那段时间知青们可真开了胃口了,土豆粉条炖蘑菇,让知青们食欲大增。很多知青都是在这年秋季学会了识别蘑菇。
   天津战友石树华在他回忆布苏里的诗里,有这么一句“连队禁闭室,关过史洪山”史洪山是四排的战士,哈尔滨知青。他于六九年春节前夕,利用夜间站岗的机会,携枪走到布苏里车站,爬上运货的车厢,跑回哈尔滨的家里。第二天,连长和指导员知道这件事后,觉得很难处理。当时,临近春节,知青们想家想父母亲人是普遍现象。连里几个干部商量后,觉得这件事既不能声张,又不能不处理,最后决定安排两个哈尔滨知青和副指导员一起到哈尔滨把史洪山带回来。
   史洪山被带回来后,指挥部要求值班一连对这次携枪逃跑事件,要严肃处理。连里先是关了史洪山三天禁闭,然后在四排帐篷里,召开了批判史洪山的大会。在会上,一部分知青情绪很激动,认为史洪山丢了值班一连的脸,甚至有人动手打了史洪山。后来,还是连长张伯成和指导员王文学出面制止了打人的行为。不过,这次携枪逃跑事件,还是给知青们的心里罩上了阴影。史洪山被批判后,情绪始终比较低落,大概是在七零年春天的时候,被调回十二连。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春节前后的布苏里,平均气温都在三十八九度,即使是走着走,人也冻得够呛,更何况坐在货车里。火车在运行时,带起的风,那种贬骨的寒冷,没把史洪山冻残废,真是他的幸运。
   从山花烂漫的春天,到色彩斑斓的秋季,只有短短的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随之而来的,是布苏里寒冷漫长的冬季。
   随着冬天的到来,七一年的征兵工作开始了。连长指导员到指挥部开会,带回来一个让全连知青都兴奋异常的消息。工程兵三二四一部队要就地征兵,在两个值班连的知青中,征召七一年的新兵。随后,二零一医院的军医来到工地医务所,对两个值班连的知青,进行了严格的身体检查。
   在那些等待的日子里,值班一连的知青们,都处在高度的紧张和兴奋中。如果这次体检合格,就会被征召入伍,带上红色的领章帽徽,成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还真不错,全连知青基本上都体检合格了。那时候每个知青都期盼着那张入伍通知书,能够顺利发到手中。等到十二月末,部队征召的新兵已经开始训练了,知青们才知道,沈阳军区取消了这次决定。一时间,失望和被欺骗的感觉,笼罩在知青的心中。好长一段时间,知青们都情绪低落,显得无精打采。
   春节过后,全连知青已经恢复了自信,又情绪高昂的投入了紧张的施工。很快,六号洞库就在值班一连和工程兵十二连的共同奋战中,贯通了。
   就在全连准备迎接新的施工任务时,接到了调回四十七团的命令。
   写在后面的话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青本身就是个特殊的群体,而值班分队在那个特殊的群体中,不仅仅是特殊,而是极其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不带领章帽徽的解放军战士,是真正的兵。他们所承担的修水库,进深山老林伐木,抢险救灾,都是非常艰苦和危险的工作。而值班一连在布苏里配合工程兵所承担的国防工程施工任务,是比修水库,进山伐木,抢险救灾,危险性更大,更艰苦的工作。他们在短短的一年零四个月的施工中,以超常人的毅力,承受着施工任务重,劳动强度高,危险性大,物质生活艰苦,文化生活单调的种种困难。以高昂的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激情满怀的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去。他们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口号激励自己。把青春和汗水乃至鲜血,抛洒在布苏里这片土地上,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和祖国的安全,构建了中国北疆最大的军事要塞。他们所经受的苦难和压力,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激情燃烧的青春,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谨以此文悼念已经逝去的老连长张伯成和排长程来福,以及其他早逝的值班一连战友。怀念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共 10165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特殊的年代,有了知青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全国动乱的年代,到达北疆。把青春、热血、汗水,在这块大地上挥洒。为国家的安全、战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者以自身亲身经历,深情的为我们回忆了在布苏里的青春岁月。让我们感慨、感叹。又肃然起敬。【编辑:海林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2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