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第一章:怪圈与问答

精品 第一章:怪圈与问答 ——《中国式教育》系列杂文(1)


作者:宋达威 举人,371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37发表时间:2013-09-19 22:28:30


   《易经》里也提到过:天地人为三才;一曰能也。所以才有了“天才、人才”的说法。
   还有很多解释,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说起来,“才”,就是一个人身上显露出来的能力——能被人看重、使用的能力;或者说,超过大多数人的、有用的能力。
   那么,这个解释就非常有意思了:只要是有用的能力,都可以称为“才”——除了天才、大才、贤才、良才这些正面的“才”之外,鬼才、怪才、歪才……这些也统统可以称之为“才”。连“鸡鸣狗盗”之才,也是可以算成是“才”的。
   其实,“鸡鸣狗盗”的故事,对“才”字的判断是很具有参考价值的:战国时期,四君子(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之一的齐国孟尝君门客曾有三千。他出使秦国时被秦昭王扣押,因为有孟尝君在,齐国就不会被征服。孟尝君为了活命去走夫人路线——他得知秦昭王得宠的妃子喜欢白狐裘皮大衣,就想送礼;可自己的那件儿已经送给秦王了。这可怎么办?正没辙的时候,有个门客说:这事儿我去办,咱偷回来。这个人现在看起来是练过缩骨功的,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于是白狐裘皮大衣就被偷回来,送给了秦王妃子。所以耳边风生效了,秦王答应放孟尝君回齐国,可半路后悔了,又决定派人去追杀孟尝君。孟尝君也害怕秦王反悔,一路急赶到秦国边界函谷关;这时候已经半夜了。虽然孟尝君非常想现在就出关函谷关离开秦国,可函谷关都是每天都是鸡叫后才开关,这大半夜的出不去啊。孟尝君这个愁啊,这时又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然后学公鸡打鸣儿,这在现在应该算是口技了。守关的军士们一听,公鸡已经叫了,可以开门了。就开了城门,孟尝君也就跑了出去。等秦王的人追上来,孟尝君已经没影儿了。
   在这个故事里,孟尝君的三千门客那么多各种各种人才,都没起到决定性作用,起作用的反倒是两个下九流的人物。虽然后来鸡鸣狗盗这个词属于贬义,指代没什么真才实学、更没有出身和门第的本事底下的人,但非常值得讽刺的是,孟尝君这次逃跑事件里,真才实学也好、出身高贵也好、风度翩翩也好,这些人,都没起到真正的作用。
   那么,现在问题又来了:究竟什么叫成才?你希望的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才”呢?
  
   3、我的孩子我做主
  
   相信家长们一定不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做“鸡鸣狗盗”之才的。自己的孩子么,还是做天才最好;哪怕不够天才,起码也要做个人才吧?贤才、良才当然也是非常希望去做一下的,实在不行,歪才、鬼才、怪才做做也好啊,对不对?
   所以,我们就非常主观地按照我们的意愿,为孩子们指定了一条成才之路——上学、考第一、学钢琴、学跳舞、学美术、学书法、加分,好考上好大学,去成才。更有的家长是非北大、清华、复旦等等等等各种各种名校不考的。为什么要这样呢?
   分析一下,大概家长们是有一下三种心态的:
   第一种是自己这娘老子都是名校出身,孩子若是考不上名校,那实在是太丢人了的事情,即使不能青出于蓝,总不能不如蓝吧?所以,孩子是必须考上名校的。嗯嗯,孩子压力很大啊。
   第二种则是自己当年没考上名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去完成自己没能完成的愿望。当然,内心里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青出于蓝的。只是转嫁遗憾的层面更大一些。孩子的压力依然很大啊。
   第三种家长就纯粹是为了面子了。因为这些名校名气大了,别人家孩子都考上了,家长的面子那个涨啊,各种羡慕嫉妒恨啊。所以肯定就是一定、肯定、必定要考名校的。反正都是为了孩子好,而且自己也多有面子的,对吧?于是孩子的压力加倍大啊。
   有人说了,现在大家不都这样吗?有什么不对吗?
   对吗?
  
   以上这些所有的一切想法,都是谁的想法?——是做父母的我们的想法。可是我们问过孩子们的想法了吗?在我们中国,孩子们的道路,历来是由家长、父母们来决定的。我的孩子我做主吗!
   可我们也是从孩子的时候成长到今天的,我们也都应该知道,在每个孩子童年的时候,都曾经有属于他/她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如何如何、怎样怎样,希望自己能去做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可现实总是在抹杀孩子们童真的憧憬——因为孩子们的人生道路已经被父母安排好了,只需要按照家长们制定的道路去走就是了。至于什么梦想和希望神马的,那得是多奢侈的事情啊。现实点儿吧,孩子!别想那些没用的了,乖乖听话,按爹娘的吩咐去做才是正理!什么?孩子,你说你感觉很失落、很失意、很失望?孩子啊,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可更严重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等孩子们按照父母制定的道路一路走来,走出校门去投身社会的时候,才发现现实是那么残酷——一切都和父母们当初描述的愿景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这时候的孩子们才发现,自己二十多年来放弃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和希望,按照家长父母们的安排走过来的道路,竟然是如此地令人绝望,绝望!
   当然,我们不否认,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按照父母的安排,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但比例会是多少呢?
   各位家长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你学生时代的好学生们——你的班长、学委、课代表们,现在他们在社会上成就如何?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班上那些永远考第一、考前三的学霸们,现在在社会上地位如何?你们同学会喝酒吃饭的时候,究竟是你当年班上的哪些人现在趾高气昂、得意洋洋?
   就笔者的个人经历来说,在社会上混得不错的人,在学校里是好学生的比例,远远低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坏学生。大家可以自己对照一下笔者这个认知是否符合实际。在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案例中,前面第一节里曾经提到过的大学校园问题学生和毕业后的啃老族们,当年的好学生和学霸们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之高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
  
   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回去,在第一节中,我们隐藏的几个问题:
   你为孩子安排的成才之路,是孩子喜欢的道路吗?
   你为孩子安排的成才之路,是孩子适合的道路吗?
   你为孩子安排的成才之路,是孩子需要的道路吗?
   你为还是安排的成才之路,究竟是你的未完成意愿,还是孩子自己期待的意愿?
   如果您的答案是“是”,那么笔者必须向您表达敬意,因为您是一个开明的父母,相信你的孩子会在你这种高素质的教育思想下,有方向、有目标、有意识的引导下,真正地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而且事半功倍。
   如果您的答案是“否”,那么请您反思一下,若是有人强迫你去做你不喜欢、不适合、不需要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吗?你会如何应对呢?无论是您选择忍受还是反抗,一个在心理学领域里很重要的关键词——逆反,就会这样很直接地摆到您的面前来。
   其实我们大家对于“逆反”这个词都不会感觉陌生——我们的孩子们都会有逆反的青春期,我们自己也都曾经经历过逆反的青春期。如何应对处于孩子们逆反的青春期,这个话题我们后面会专门讨论。
   但一个和青少年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有关联的现象,却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在我们中国,大部分好学生、学霸们都不太会在青春期表现逆反状态;他们都把这种情形隐藏起来;直到步入大学或者走向社会后,就非常有可能会在某一个特点的情况和环境下,做出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是个好孩子啊,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陌生呢?怎么会突然做出这样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其实这是逆反情绪在长期压制、压抑后的爆发。因为好孩子们要服从父母“听话”的指令,做个“懂事”的孩子;不可以反抗和做不“该”做的事情,所以好孩子们缺乏释放心理压力的途径和渠道,更缺乏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一旦遇到情绪累积到极点并出现诱发条件的时候,就会出现“子弹延迟效应”的总爆发。
   而那些坏孩子们,在青春期里则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逆反状态:对抗家长、对抗老师、对抗权威。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坏孩子们,通过逆反这种对抗模式,不但学会了运用各种手段和办法,强化对抗力量、强化面对逆境和不公平局面的抗压能力,更是学会了妥协、隐藏、伪装等社会适应性的技能,并强化了自身的性格,待这些人步入社会的时候,就会体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适者生存——很自然的,这些坏孩子们在社会上就会比那些好孩子们混得开。
   一个压抑,一个释放。未来的道路也几乎完全会是南辕北辙的两个极端。
  
   所以,我们以为我们给孩子安排了一条坦荡光明之路,可孩子们未必这么想。而因着我们的主观意愿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孩子们的本意和真心,由此造成孩子们的心理被埋藏了一些定时炸弹,并会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不定时引爆,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难道是我们的初衷吗?
   想想吧,我们大家都以为我们可以主导和负责安排我们孩子前二十年的人生道路,并想当然地以为孩子按照我们安排的道路走下去,人生必将是幸福美满的。可现实一定会按照我们设想的路线行进吗?一旦现实脱离了预定的轨道、出现意外和偏差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是应该自己去应对,还是跑到我们身边、哭哭啼啼地让我们去处理?我们又能替孩子处理多少年的问题?当我们离开人间的时候,谁来管孩子们,他们后二十年甚至四十年的道路该如何去走呢?我们在前二十年里给孩子留下的隐患,谁来承担?谁来负责?现在大家应该明白“我的孩子我做主”这个观念究竟隐藏了多大的危机了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我们都懂。可真正落到实际中,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关心则乱、当局者迷”这些成语,可不是白有的,都是古人在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后,才发出的感慨。
   其实,说到底,孩子们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家长们的问题。所以,要解决孩子们的问题,就要打破思维怪圈,跳出关系误区,真正去了解如何教育好孩子。

共 896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围绕教育谈了三大问题,第一,是人生的目的意义问题,就是学生读大学的目的问题;第二,是人才观念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才;第三,孩子的人生问题,孩子的人生应该由孩子做主。每一个部分,有分析,有故事,语言活泼,笔法多样,内容具体,使文章具有了阅读的价值和趣味性。文章以教育观念的探讨为话题,论述具体,有很强的思辨性,看完文章,能引发我们对教育观念的思考。好文!【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92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9-19 23:02:57
  文章以观念论述作为线索,阐述具体,有很好的教育启迪意义。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宋达威        2013-09-19 23:36:14
  谢谢编辑。您辛苦了。本文是系列杂文,全文大概超过十万字,我正在续写中。其实我是想投稿到长篇栏目里的,结果在长篇栏目里没有找到相应的投稿栏目,只好按照短篇投稿到杂文栏目。给编辑们添麻烦了,再次感谢。第二章草稿已完成,原本已经投稿,但发现还有些粗糙,所以目前正在修改中。大概明天就会再次投稿。希望这个系列,能由一位编辑专门负责,并给予指正。谢谢。呵呵。
2 楼        文友:玉心        2014-08-20 13:23:10
  这文章,有见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3 楼        文友:妙琴        2015-03-13 15:34:59
  好文章应当推荐大家看!我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不论家庭、社会、教育工作者,教育孩子不能只把目标放在如何生存上,要让孩子们有个好的德行,不论放羊娃或是大学生,思想意识存在问题,这个社会不管多么富有也会动荡不宁!钦佩先生!
热爱文字是我一生的嗜好!
4 楼        文友:妙琴        2015-03-13 16:01:38
  还有一个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因材施教,有些选择让孩子们自己做主,比如培养孩子的特长爱好!呼吁大家都来关心教育,献计献策!
热爱文字是我一生的嗜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