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殷殷知青网 大写掌门人

精品 【梧桐散文】殷殷知青网 大写掌门人 ——纪《北京知青网》创始人姜成武


作者:宁夏何老三 举人,3709.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53发表时间:2014-04-10 12:37:57
摘要:一个花甲老知青,一个人出资,办起了北京地区屈指可数的知青网站。

【梧桐散文】殷殷知青网  大写掌门人
   在继辽宁、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立之后,北京的知青文化研究会也正在积极的筹备和申办当中。我们会积极地吸取辽宁、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申办立的有益经验,尽快通过批准早建北京知青文化研究会。研究会成立后,对知青历史文化的研究,要充分利用历史档案的作用。目前,据我们所知,市区档案还很多,但有不少资料已大量流失,如果再不积极及时地去抢救挽救,知青的历史资料恐怕都不全了。另一方面,应当看到,整理这些历史资料任务相当繁重,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如何做好这项研究工作,落到实,我的看法是,以现有的专家学者为核心,尽快扩充队伍。
   另外,对于知青文化研究也应要有些明确定位。原来很多人谈起知青山下乡运动,总是争论“对与错”的问题,以及“有悔、无悔”的问题,而对这段历史所产生的知青文化知青精神认识梳理和研究得不够;有些人总是从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出发谈知青问题,因此未能从历史客观的角度来认识研究这个问题。怎样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和历史审视者的我们,不应带着个人的感受和情绪来评价这个问题。这个研究会,在我看来,就应是个单纯的社科学术课题研究项目;这样才能从个人情绪中摆脱出来,细致地划分和整理。按区域划分来进行整理和研究。1993年时我曾提出个建议设想,做中知青史的研究编辑出版项目。当时中国作协的领导对我说,做历史研究不是写小说,需要有相当的时间和毅力,要有大量充分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那时我就意识到做这个工作的工作量会很大,同时需要一个很大的团队才能完。不但要持之以恒,也要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和研究能力。
   知青文化历史的研究是一门很深的学问,“50后”是我国建国以来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群体。返城时期,知青面临生存问题;改革中期,大部分知青下岗待业,这些都是关键时期。第一个阶段是山下乡阶段,78年到88年是返城阶段,第三个阶段是88年到98年的“再奋斗”阶段。这三个阶段应当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时期。知青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怎么细分?内涵是什么,表现形式又有哪些?这些,都需要我们很好地去深入研究。
   姜成武懂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有意无意中,他总是在不断修炼自己,提升自己;他要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达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境界。
   在他看来,北京知青网所取得的这些绩,只能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更大的考验还在后;正所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在他的心里,有一个“小精灵”,永远在鼓噪他:“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看到了,这个小精灵,就“超越”。于是,2011年8月13日,我们在庆祝北京知青网立五周年联欢会姜成武的致辞里,我们听到了他代表北京知青网所发出的铮铮誓言:
   “五年前的2006年7月28日,北京知青网正式诞生了,这是拥有近百万北京知青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因为在此之前,北京没有一个能够联合纵横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云南乃至新疆、宁夏、甘肃、河北以及京郊下乡插队的所有北京知青的知青网站。北京知青网成立后,打破了原下乡区域的界线,使知青朋友们在一个共同的名称与情感下迅速地汇集到了一起,使原来区域、小范围的知青活动逐步扩大到北京知青互有联系而又体现有整体活动规模的发展趋势,从而把北京知青的联谊活动与知青文化研究活动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五年多来北京知青活动迅速发展的事实证明,北京知青网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达到了它所预期的目标。五年多来,在北京及全广大知青朋友们的支持下,北京知青网尽管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坎坷,但由于始终坚持“和谐、团结、快乐、向上”的宗旨和方针,以及“实实在在为知青服务,踏踏实实努力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并在社会产生巨大而良好影响的大量事例与活动,从而取得了北京乃至全国知青朋友们的信任与支持,网站也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现在,我们的会员已发展到七万多人,我们的朋友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
   我认为,一个人,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家,在其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根”,一个“魂”;如果“根”、“魂”不在,那么,具有再华丽的名称和外表也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知青这个群体,它之所以存在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它的“根”和“魂”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知青这个群体的“根”,是扎在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国情这块土壤,扎在广大中国老百姓实际生活中的特有的人性与情感;它的“魂”是什么呢?是在经过风雨磨难深刻反思后的“儿不嫌丑,狗不嫌家贫”,与共和国“患难与共、顽强不息、共谋生存与发展并能与时俱进”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的具体体现。因此,知青这个群体,尽管没有像当年老红军那样爬雪山过草地,也没有像老八路那样经历过抗战争残酷的炮火与硝烟,但是,知青这个群体用她顽强的意志和精神,以及在和平年代为共和发展所做出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牺牲和贡献,依然博得了历史与当今社会人民群众的尊重与敬仰。因此,我要说,我为我是一名“老知青”而感到骄傲自豪。 北京知青网的“根”和“魂”就是如此。
   而且,不仅如此,北京知青网在多年坚持搞好知青各项丰富多彩联谊活动的同时,还在竭尽全力,把归属于知青这个特殊历史群体的历史文化研究果活动坚持开展到底。我们的宗旨和目标是:既不给我们自己留下遗憾,也更不能让历史留下空白,让真实的历史留下知青这一代人真实的奋斗史与充满艰辛的生活史;让我们这一代人为家与民族艰苦奋斗的“亮剑”精神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并能励年轻一代继续发扬、弘扬下去。
   这,就是北京知青网现在与今后要做的事和具体工作目标。在此,我衷心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知青朋友同我们一起,共同完这项具有重大特殊历史意义的工作。
   姜成武对我说,做人应当正直,应当要做一个“有情、有义、有信、有徳,并且有责任感,有信念有追求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活得光明磊落,才能活得有尊严、有人生价值。作为一个知青,姜成武不仅生活很简朴,非常平易近人,而且做人很低调。他的所作所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然而,一说起知青活动,一谈起知青文化历史研究与北京知青网,他就有说不完的话题;他的音调,就会提高八度;他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纯爷们儿劲儿就会显露无遗。他的心里,永远有一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他永远有那么一“十年磨一剑,霜刀未曾试”的跃跃欲试的不服输的劲儿。
   我们不要问:姜成武,你是要“仰天大笑出门去,欲上青天揽明月”呢,还是要“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不止一次地听到了他背诵美诗人朗费罗写的《人生礼赞》:
   “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天每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大概,这就是姜成武心中的座右铭。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写的姜成武,他以他的人格魅力,在广大知青中,竖起了一座无言的丰碑。

共 18274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有史料显示:“知青”,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热的一个新名词,“上山下乡”应该是那个年代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以及随后掀起的进返城风,组成了“广阔天地炼红心”的知青命运三部曲。本文作者以满腔的热情,深情的笔触,讴歌了一位叫姜成武的知青,他出于“对知”这一弱势群体的关爱,自出资金几十万,几十年如一日,建网站、出刊物,搞活动,伸张正义,扶助弱小,组织各种娱乐等活动。他把知青当着亲人,把网站当着舞台,舍己为人,兼济天下,使知青情有所寄,心有所往,魂有所依;让知青网成为知青的“精神家园”与“精神乐园”, “他以他的人格魅力,在广大知青中,竖起了一座无字的丰碑”。欢迎赐稿!推荐共赏。【编辑:晚霞晓文】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411005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4-10 13:00:05
  欣赏何社美文,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10 13:05:11
  社长的评论非常到位,原来,我们知青就是想争取一点自己的话语权,别无他求。现在,知青一词出现了转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心足矣!
2 楼        文友:润笔关河        2014-04-10 13:00:43
  很佩服何社驾轻就熟的涉足如此厚重的题材,晚霞社长评的到位!欣赏两位老师的文字。
骏马秋风冀北, 杏花春雨江南。
回复2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10 13:05:59
  谢谢关河文友的点评与问候!
回复2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10 22:56:19
  感谢关河友的点评!点评很到位,辛苦了。
3 楼        文友:紫陌淡然        2014-04-10 13:55:38
  何老师洋洋洒洒数万字,深情的讴歌了,伸张正义、辅助弱小、舍己为人,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让人为此而感动!欣赏!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10 18:56:42
  紫陌友,你好,拜读过你的大作,又看到你亲切的点评,很是感动,也祝你妙笔生花!
4 楼        文友:无粮        2014-04-10 14:30:56
  三千多万知青中的一员,被即将遗忘的一代名词——知青,吸引了过来。一个常人被人遗忘是常有的事,一个特殊时代,特殊坏境中同成长的人,想忘记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知青如鹰的翅膀,从来就没有停飞过,哪怕受过无数伤,除了死亡。
不在意自己是否会崛起,只在意自己是否会堕落。
回复4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10 19:11:14
  无粮友好!看到你的网名,不由得一阵心酸。我们当知青的时候,经常“无粮”,一天要挖八方河泥,完不成任务还要从24元工资里扣。我们更没有油水,吃田鼠、野猫,甚至吃过猫头鹰,我们活到今天不易!谢谢你的理解和祝福。问好。
5 楼        文友:穷高        2014-04-10 15:19:34
  欣赏何老师的美文,知青一个很熟悉的词汇,从我十二三岁时起,一批北京知青就来到我的生活里。他们一口京腔,改变了平静的乡村,却了许多故事。何老师用文字从心里排列出一段激情的岁月,和岁月里一些可贵的精神,真是用心良苦啊!怀旧岁月,也就是怀旧我们自己,为何老师的美文所感动,送上我真诚的祝福。
岁月中走来,感悟沧桑风雨。于是,潜入文字中,寻找人生诗意;
回复5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10 19:15:58
  穷高友,你好!看到你的留言,很感动。我们知青最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我们在不断地争取自己的话语权。我们欣喜地看到,知青二字终于有声音了。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致以知青的敬礼!
6 楼        文友:彩石桥畔        2014-04-10 16:08:55
  激情的岁月,怀旧的赞歌,时代的变迁,国人的血泪史。欣赏何老师佳作,祝精彩不断。
回复6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10 19:17:09
  彩石友,你好!谢谢你对知青的认同和关心,致敬!
7 楼        文友:书萱墨香        2014-04-10 17:15:30
  很欣赏何老师的厚重力作了!拜读学习!遥祝老师安康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10 19:18:44
  墨香友,你好!谢谢你的祝福与问候。也向你表示问候。远握。
8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4-11 11:20:26
  祝贺何社作品荣获精品,谢谢!问好,祝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11 11:24:04
  谢谢社长!老朽还要努力,为梧桐、为自己争光!
9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4-11 12:07:27
  祝贺何老师又获精品!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9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12 06:27:24
  谢谢吴社!问好。
10 楼        文友:马上立刻        2014-04-11 12:17:13
  祝贺何社又有精品!辛苦没白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欣赏佳品。
怕忘了,马上立刻记下来。 马上源于马年马上体。 立刻的汉语拼音与英语的喜欢形状一样,like。 马上+like=马上立刻。
回复10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12 06:29:09
  马上立刻友,你好!谢谢你的祝贺与问候!也祝你写作愉快。远握。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