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梧桐赏析】对诗歌的一些浅识

精品 【梧桐赏析】对诗歌的一些浅识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46发表时间:2014-04-22 08:48:04

【梧桐赏析】对诗歌的一些浅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一共只有20个字,却在音韵上排列得十分工整。所谓的仄起仄收,首句入韵,就是诗的第一句第一个字和第五个必须是入声、去声,或者入声字。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绝句以及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对格律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可以说,一个字不能错,出现差错就叫出律。律是什么?规矩,出律就是违反规矩了。
   像这首看似非常简单,也是传诵了千年的唐诗,严格执行着这种规矩。第一句两个仄声字后面是两个平声字,然后再一个是仄声字。我们在诵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音韵变化、跌宕起伏的效果带来了很好的感染力。
   第二句的平仄变化,恰恰与上面第一句完全相反。这也是古诗重要的音韵特点。我们通俗一点的解释是,句子内部平仄要两两交替,上句与下句则要求上下相对。再就是最后一个字是整首诗的韵脚。
   第三句发生了变化,不是两个平声字连用,而是三个平声字连在一起。为什么不是三个仄声字,就因为这句必须是仄声收尾字,这样四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才会同样出现富有变化的音韵节奏感。
   第四句又是与第三句完全相对,就不需要多解释了。最后一个字要和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同韵部的,就是押韵。
   这首诗有两个韵字,是二、四句的流和楼。
   第一句最后是仄声,第二句是平声,第三句是仄声,第四句又是平声,形成平仄平仄的交替。
   考虑到我们这节是研讨诗歌的节奏和古诗的平仄关系,对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其他意境,修辞方面就不做分析了。
  
   诗歌文字的凝练与高度想象力的结合表现。
  
   诗歌需要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才能有效地集中表现出诗人需要反映的内容和思想,这也是诗歌这种语言艺术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的地方。比起其他文学体裁,诗歌则要短小无数倍。寥寥数字,短短几行,就要表现出许多内容,甚至表现庞大的战争场面。这就决定了诗歌艺术需要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以一种极为凝练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内容。谈到这个问题,想到一个词语“推敲”的故事。
   这个故事源于贾岛的诗句,是一首五律,《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因赴考到京。一天,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道:“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自己觉得这两句还不错。可是,又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觉地随着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
   这时,韩愈恰巧从这儿经过,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过来了。按当时规矩,大官经过,行人必须远远回避让路,否则就要犯罪。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竟没有发觉,等到近身,回避也来不及了,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
   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
   这个关于“推敲”的典故,不论是否虚构,都可以说明一点,古代诗人在用词方面非常严谨,可谓做到字字推敲。这样做法又叫炼字,也就是诗歌语言必须凝练,一句诗,一个词,甚至一个字,要表达极为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再来看看一首连三五岁的小朋友都会背诵的名诗,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仅仅只有20个字,如果我们就用这20个字表现出来的内容,来写一篇散文,恐怕至少不会少于三五百字吧?否则怎么也无法完美地展现诗歌中,明月如霜,诗人客乡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景交融的场面?
   当然,要很好地炼字,用最为洗练的文字,来表达诗歌要表现的场面与意境,很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需要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我国古代那些成就斐然的大诗人,不论属于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的风格,都有共同特点,那就是超凡的想象力。
   我们还是先分析上面这首《静夜思》。如果第二句的地上霜,换个写法,一定无法完美表达这种效果。诗人看见月光洒在床前,马上联想起秋霜的景象。这就是一种想象力和联想力的突出表现。
   我们可以再看一首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是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描写的庐山瀑布,就像一道从天而下的银河一般。诗人有瀑布可以想象到天上的银河,还有更加超凡的想象力可以与之比拟吗?
   我们可以再来看看另外两位诗人的作品。白居易是被公认为诗歌最通俗易懂的唐代大诗人,故而很多人认为诗歌也可以很直白来表现。其实通俗易懂并不代表直白。我们不妨看一首他的诗——长歌《琵笆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几句诗中展开的丰富联想力和想象力,谁敢说不是极为超凡的?急促弹奏琵琶的声音,想大大小小的玉珠丢落盘中发出的清脆声。像黄莺在花下低声鸣唱,像冰下的冷泉流淌的声响,像一只银瓶突然爆破发出的巨响,像战场上战马嘶鸣,刀枪相互撞击的声响,像猛然撕裂了一匹丝帛……诗人一连串精彩的比拟,丰富让一首纸上的诗歌,变成了有声的动画场景,所有的画面和声音都如身临其境。这是简单的直白可以做得到的效果吗?
   我们再看一首毛泽东的词。有人批评毛泽东根本不算诗人,也没有一首好诗,都是大白话。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词人也许写得的确通俗易懂,但是却有着惊人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去做什么?“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怎么做答?“吴刚捧出桂花酒”然后是寂寞的嫦娥仙子,在万里长空上为两位烈士舞动长袖。当听到人间胜利的喜讯,忍不住流下热泪。这些飞泪竟可以化作倾盆而下的暴雨!我想象不出有几个诗人可以有如此大气磅礴的浪漫主义精神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诗歌,是需要极为凝练的语言,和极其丰富想象力与联想力的。关于这一点无论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一样的。现代诗中同样有很多这方面例子,就不再赘述了。
  
   “诗言志”
  
   经常有人提到“诗言志”,究竟什么叫诗言志?出于何处?怎样去理解“诗言志”?
   先来看看“诗言志”,这句话出自哪里?
   最早《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
   《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
   其实上述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左传》中所谓“诗以言志”,是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的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的观点和抱负。《尧典》的“诗言志”,是说诗表达的诗人的志向。《论语》中突出政治倾向。庄子“诗以道志”是指人的思想、意愿和感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先秦“诗言志”的内容是有发展变化的。
   直到汉代,人们对“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这个诗歌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基本上趋于明确。《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很明确地指出了我们今天说的“诗言志”的理论,指诗应当表达人们的志向与愿望。
   我们今天去理解什么是“诗言志”,还有一点要搞明白,这个志,不仅指志向、抱负、理想、梦想等,还有情感、情怀,亲情、友情和爱情。我们都知道许多诗人,许多优秀的诗篇,都会去表现美好的社会,和美好的感情,特别是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吟诵。
   关于亲情和爱情的诗歌太多了,就不举例子了,我们不妨看一首关于友情的名诗,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前两句叙事,记述了自己远行前,友人汪伦特地赶来相送的事情。后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水深三千不及友情。这就是典型的“诗言志”,这个志,就是抒发心中的友情。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在诗歌创作中,采用什么手法来“言志”?是直抒胸臆,还是通过形象思维的象征手法?其实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要看诗人自身的需要和文学修养的,不需要一概而论。当然能采用形象思维,用更加具有象征意义的方式来描述,诗歌一定会增加美感。诗歌毕竟不是战斗口号,文学样式的东西,还是应该多一些美感。所谓文以曲为高。一般散文和杂文尚且如此,何况诗歌?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一个宫人双目盯着看的是梁间燕子窝,对着一盏油灯,却拔出头钗去救一只扑火的蛾子,全诗没有一句在直抒胸臆,发什么感慨。可是却在述说一个可怜的宫女,一入深宫不见天日,对家庭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所有一切都隐隐暗含在全诗中。这就是形象思维,就是所谓赋比兴的效果。铺陈描述的过程中,以燕巢暗喻家,用飞蛾扑火,比喻自己入宫的情景。这是唐朝诗人张祜的《咏内人》。
   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就是诗歌美之所在。
   再看看下面的名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大文学家,大政治家曹操的《观沧海》。最后一句明言“歌以咏志”。什么是曹操要歌咏的志?全诗一字没提。诗中始终在描述的都是一个大好中国的壮丽景色,那么又为什么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意在言外,就是这么壮丽的国家,需要有一个胸怀大志者来一统江山,此人非操莫属。
   这就是大诗人的手笔吧?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前面描述了中华大地上一派壮丽的江山如画之美丽,后面列举了,历代无数成功的帝王将相丰功伟绩,最后却笔锋一转,一句说出了诗人真正要所言之志:真正的风流人物,还是要数今天的我!
   可见诗歌的言志不是直白的喊口号,一首爱情诗中,翻来覆去都是直白的“我爱你”,绝不是一首经典好诗。《诗经》中的《邶风·击鼓》,全篇20句,80个字,没有一个爱字,却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爱至千年的画卷。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关于诗歌的一些浅识,写到这里就算结束了。这篇粗糙的文字,是老朽对诗歌的个人看法和理解,不是什么名家观点。无论对大家有没有帮助,至少对老朽自己也是一个认识诗歌的总结。

共 976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一位对现代诗、近体格律诗、古体格律诗、词,以及来自西方的十四行诗等各种体制都颇具造诣,并皆有建树的集大成者。过去对诗歌的起源,乃至古今中外的诗赋做过全面的探讨与深入的研究,写过不少,关于诗歌创作方面见解独到的精彩辞章,以及论述深刻,影响深远的论著。是一位德艺双馨,学高可为师,德高可范人的长者。在本文中,作者还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自己的论点的基础上,提出学诗要以识见为主,取法要高。认为习诗必通晓诗300的风、雅、颂;作诗应谙熟唐李杜“诗言志,”;立言须知赋、比、兴;作文须显蓬莱文章建安骨云云者,便是学诗的正路。并指出了具体的方法门径是多咏读作品,吸取营养,涵蕴于胸,自能领悟。文中作者还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从以往的经典中类推出诗作例子,并从体制、格律、平仄、气象、兴趣、音节等方面推导出作诗可借鉴的多种方法。为了让读者对辞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作者还采用了归纳论证的方法,从“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等方面归纳出诗的多种风格。为了有力论证自己的见解,作品还大量采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名家、名言、名篇等作为论据。这种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加强了论证的力度,增强了论点说服了。概而言之,本文是一篇精辟的以诗立言、以赋论道,穷通诗理,形神俱论,以诗、歌理论,以演绎论证辞章的上上乘之作。既为前人立文,又为后人开路,高屋建瓴,言之凿凿,实乃辩善之至,不刊之论。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尛韵莼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423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尛韵莼苏        2014-04-22 08:51:00
  在本文中,提出学诗要以识见为主,取法要高。认为习诗必通晓诗300的风、雅、颂;作诗应谙熟唐李杜“诗言志,”;立言须知赋、比、兴;作文须显蓬莱文章建安骨云云者,便是学诗的正路。并指出了具体的方法门径是多咏读作品,吸取营养,涵蕴于胸,自能领悟。感谢赐稿,问好作者,祝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2 21:10:00
  谢谢莼苏精心点评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4-22 20:14:42
  论证严密、论述深刻、旁征博引、条理清晰、内涵丰富、欣赏江社经典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2 21:10:39
  晚霞太过誉了吧?
3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4-04-22 21:58:24
  非常有见解的诗歌欣赏佳作,对诗歌创作有很程度上的指导意义。欣赏学习了,遥祝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3 00:03:59
  个人见解而已
4 楼        文友:丹枫醉晚        2014-04-22 22:38:48
  学习朋友的优美大作。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3 00:04:17
  客气了。
5 楼        文友:草堂莽夫        2014-04-22 23:48:51
  文品即是人品,倾听世界的声音,感动的日子是牵挂和思念,是用诗情写意,喜爱欣赏高人的文字,用心灵品读,用真诚感知魅力空间,优雅的文字让灵魂净化。拜读精美范文,祝创作丰收。
回复5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3 00:04:36
  谢谢你朋友
6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4-23 09:01:06
  祝贺江社佳作荣获精品,恭喜、恭喜。问好,祝创作丰收!
回复6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3 12:50:40
  谢谢晚霞鼓励
7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4-23 09:02:49
  祝贺江南铁鹰老师获得精品!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7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3 12:51:11
  谢谢你朋友
8 楼        文友:风雨飘飘        2014-04-23 09:15:09
  祝贺作品获得精品!
喜爱诗歌,古韵诗词,
回复8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3 12:51:44
  谢谢风雨朋友
9 楼        文友:诗画        2014-04-23 10:56:49
  一篇作品凝聚着作者的一份心血,本文对诗歌的创作有很深的造诣,有幸品读如此佳作如获至宝。遥祝快乐。
回复9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3 12:52:18
  谢谢诗画
10 楼        文友:清风丽影        2014-05-03 12:06:19
  读了老师的文科章,有一点点进步。
回复10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5-03 15:44:11
  谢谢你朋友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