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村西头记事(散文)

绝品 【山水】村西头记事(散文)


作者:朱明东 童生,605.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25发表时间:2014-08-26 17:16:46
摘要:提到了村西头,自然就有村东头。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村东头没有什么痕迹,至少寻不到清晰的印象,不提也罢。乡村自然有乡村的美,

【山水】村西头记事(散文)
   夕阳落了下去,余晖淹没在夜幕中,村西头终于安静了下来。按照惯例,在哪个村放映电影,哪个村的领导都要讲上几句,尤其是要讲讲当前的政治形势。大队长刘大背头是全村的最高首长,最喜欢出风头,对于这样难得的机会,他不会轻易放过的。大背头整理了一下身上灰不喇唧的中山装,踱着方步来到放映机前,扫视了一下院子里的群众,才端起了预先接好的麦克风。院子里,前来看电影的男女老少黑压压的一片。刘大背头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长篇车轱辘话。他从国际形势讲到国内形势,又从外村形势讲到了本村形势,反正概括就是一句话:形势大好,大好形势。前来看电影的当然是本村的多邻村的少。本村群众都畏惧刘大背头,可邻村能赶来的多是年轻人,谁还在乎你什么大队长不大队长的呢。终于,不知谁喊了一句:“别他妈的穷啰嗦了,赶紧放电影。”本来安静的场面,被这一嗓子给打破了。人们捂着嘴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暗笑起来。刘大背头装着没听见,继续讲着,可人群中已传出一阵起哄声。放映员老李走到刘大背头一旁小声劝道:“算啦,差不多就行了,两部影片要放三个多小时呢,太晚了,大家伙儿都吃不消。”刘大背头这才放下麦克风,沉着脸回头对老海叔说:“你讲吧。”老海叔心里这个气啊,你都讲那么多了,我还讲个屁。老海叔忍着气,接过麦克风,大声宣布:“今晚的影片是《南征北战》、《看不见的战线》,放映开始!”第八生产队院里发出一阵前所未有的热烈掌声。
   村西头放电影,次数并不多。很多人家连晚饭都没做,囫囵吞枣对付了几口,就跑来看电影。条件好些的,带着几张黄面饼子或几块小米面发糕之类的吃食,也有的揣着刚刚下园的香瓜和浑身带刺的鲜黄瓜,待电影放映时就旁若无人地开始大吃起来。坐在前面几排的孩子们呢,瞪大了眼睛入迷地看着电影。即便要小便,也不忍起身离开,实在憋不住了,就往膝下预先用小刀挖好的小土坑里撒,撒完了就用土再埋上。
   绝大多数人都在村西头的生产队院里踏踏实实地看电影,然而,也有个别青年男女,趁看电影的机会,偷偷地躲在村西头的杨树趟子里谈起恋爱来。对此,老杨树们知道,第八生产队的看青员宝叔也知道。
   6
   西北风刮了一阵后,老杨树的叶子就掉落了一地。天空阴沉着,村西头萧瑟成寂寞的风景。
   几辆马车挨家挨户分送着玉米秸,来了一辆又走了一辆,村西头少了散淡多了一分忙碌。车老板子们拼命甩着鞭子,把空马车从村西头赶向早已赤裸的庄稼地。大平原一片荒凉,不见了夏日里一望无际的绿色,不见了初秋时节的一片金黄。粮食都已颗粒归仓,剩下的只有成堆成堆的玉米秸和众多的老鼠洞散落在田间。人们终于结束了一个春天、一个夏天而后一个秋天的忙碌,等把这些玉米秸拉回村来,堆成一个个柴火垛后,就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孩子站在沙石堆上向远方不停地眺望着,他眺望着原野,眺望着原野之外的远方,眺望着远方那个陌生的世界。沙石路执着地向北方延伸着,延伸到一眼看不到边的地方。过了很久,一辆票车终于若隐若现地出现在孩子的视野里。它的样子足以让孩子感到振奋,感到亲切。那是孩子苦苦眺望的结果。真的,这个结果,不亚于一个光明使者的到来。票车的样子越来越清晰了,越来越大了,就像孩子心中那美丽的愿望一样,渐渐有了可以触及的轮廓。村西头是入村的第一个客运站,那堆沙石堆就是客运站的站牌。票车停了下来,孩子一眼就看见了母亲。母亲也看见了孩子,她慈爱地微笑着,拎着从孩子姥姥家带回来的好嚼骨缓慢地下了车。孩子一下子扑到母亲的怀里,又用小手紧紧抱住母亲,唯恐母亲再突然离开。
   家家户户在糊窗户。白纸、报纸还有黄烟纸,都是糊窗户的主要选材。孩子找来了几张旧报纸,按照母亲要求的尺寸,开始用小刀细心地裁着。母亲点了点头,欣慰之余抹了抹眼里的泪花。孩子懂事地给母亲递来毛巾,那毛巾上印的是一朵向日葵,向日葵笑着,母亲的脸上也浮出了笑容。孩子述说着母亲离家后的苦楚,并向母亲告了父亲的状,说父亲整天对孩子没有好脸色,还说父亲从供销社扯了几尺小花布,就没扯军装布。母亲听着听着,就笑出声来。她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脸上写满了怜爱。不知不觉中,窗外的风小了,窗棂也糊完了。厨房里,母亲已生火做饭,热了的除了整个屋子还有孩子的心。孩子高兴地跑出了屋,痛快地呼吸着清冷的空气,他感觉整个村西头一下子变得暖洋洋的。
   男人们在家门口争相恐后地码着柴火垛。又高又大的柴火垛是生活红火的象征,不可马虎,也不能马虎。整个村西头重复着一种动作,人们都较着劲儿把自家的柴火垛码得又高又大。人口多的,当然能分到很多柴禾,那人口少的,分的柴禾却很难码高码大。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堆小咱不怕,怕就怕没办法。有的人家弄来几根木头支起了见方的木架子,再将柴禾码在上面。离远一看,这家的柴火垛还真高真大。可走近仔细一看,它就露出了马脚。重码重码,这家的男人撅着嘴,把刚堆得整齐的柴火垛推倒了,又重新开始码起来。这回码的还算凑合,虽然形状不周正,但至少将木柱子遮盖了起来。男人看看自家的柴火垛,又看看左邻右舍的柴火垛,不禁长出了一口气。
   黄昏前,各家门前都码起了柴火垛,他们就像一道富足的风景恰到好处地点缀着村西头。孩子的父亲从屋外走了进来,发现妻子已从娘家探亲回来,疲惫不堪的脸上立即露出了一分欣喜。窗外,飘起了霜降后的第一场雪。
   7
   村西头最热闹的时候,当数正月十五这一天。
   太阳还未升到高处,头屯和后屯的秧歌队,就不约而同地扭到了村西头。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化了妆的男女青年舞动着彩扇和红绸子,唱着笑着扭着,恨不得把村西头掀上了天。村西头摆着两条长条桌,上面放着瓜子、糖果、热茶和烟卷。老海叔率领李眼镜、刘瘸子、徐大个儿、张大嘞嘞等多名村西头的知名人士,热情地招待两村的秧歌队。怎奈两支秧歌队的队员们都很投入,谁也没接一颗烟、一碗茶、一块糖、一把瓜子,继续忘情地扭着秧歌。
   村西头到处都是人,男女老少穿着新衣服,喜气洋洋地观看两支秧歌队的热情献艺和真情表演。一些人边看边点评,这个说:“你看人家姑娘长得,粉白粉白的。”那个说:“你看那个小伙子多帅啊,扭得多带劲哪,给你闺女介绍介绍准成。”还有的人比如徐大个儿,感觉看秧歌不过瘾,竟情不自禁地跟着秧歌队扭了起来。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锣喧鼓闹萦绕不绝。人们正忘情地观看着,人群外面又想起了一阵清脆的唢呐声,原来是大队长刘大背头领着本村的秧歌队一路扭了过来,村西头顿时就像开了锅的水一样沸腾起来。越是人多,刘大背头越能装,见长条桌上茶水凉了,瓜子糖果也不多了,就朝老海叔指手画脚起来:“啊,那谁,赶紧再备一些热茶和糖果,别寒碜了自己。”老海叔见刘大背头牛哄哄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人家两个村的秧歌队扭到家门口了,你却姗姗来迟,多被动啊,还有脸要吃要喝呢。老海叔心里虽然不满,但还是喊刘瘸子去换来热茶,填满盘子里的糖果和瓜子。
   三支秧歌队,在村西头扭来扭去,气氛甚是热烈。可不一会儿,刘大背头又不安分起来,他盛气凌人地找来那两支秧歌队的领队,提议要进行秧歌比赛。头屯和后屯的秧歌队领队的也是所在村的大队长,见刘大背头这样提议,谁也不示弱,都将自己的秧歌队领进了生产队大院,拉开场子准备与刘大背头的秧歌队一决雌雄。按照礼节,第一个出场的是头屯秧歌队,第二个出场的是后屯的秧歌队,最后才轮到本村秧歌队。刘大背头又弄出个比赛规定:每支秧歌队表演时间15分钟,秧歌队员都要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姿势优美、节奏欢快、服装鲜艳。老海叔心里这个气啊,人家来村西头扭秧歌完全是一种友好的表示,怎么能去挑战人家的一份感情呢?太不礼貌了。可胳膊扭不过大腿,刘大背头想折腾就折腾吧。老海叔心里憋气,就趁刘大背头不注意溜回了家。任凭村西头锣鼓和唢呐震破了天,老海叔躺在热炕上还是呼呼地睡着了。
   正月十五最丰盛的晚饭吃罢后,天就黑了下来。各家各户悬挂在院子里的红灯笼都竞相亮了起来。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小灯笼,三五成群东家走西家串开心地玩起来。一会儿,这院儿放起了烟花,一会儿,那院儿又响起了爆竹声。大人拎来半桶柴油,倒在了预先摊在大门前的玉米瓤子上,再小心地划着了火柴,大门前顿时一片火光。这火光尽情地燃放着,预示着新的一年会有好的光景。
   孩子们玩累了也跑不动了,就一同来到村西头的压井旁,把手中的小灯笼搁在地上,在早已刨碎了的冰上滚了起来,边滚还边喊:“一滚金二滚银三滚五谷都进门。”村西头入夜时的最后一道欢乐演出,终于落下了帷幕。
  
   2013年10月5日
  
  

共 860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村西头,从清晨,到正午,到黄昏,再到入夜。日升月落,岁岁年年。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再平凡不过的人间烟火。日子就是流水中渐行渐远,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那么多的生活场景,给一个淳朴美丽的小山村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文章熔精美的构思,精深的立意,精炼的语言为一炉,亮点夺目,令人叫绝:①独则散文,连则小说,人物、故事、场景就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一般清晰,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令人依然感觉到了那曾经的美好。文章在极其朴素而又娓娓动人的语调中开始叙述,一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宁静古朴的村西头乡村景致,更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作者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往事悠悠,情思幽幽。笔力的确不凡,而且饱蘸对故乡的感情,否则怎么写得引人入胜?读明东老师的文字,总有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人欲罢不能。真喜欢这样朴实无华,却又直抵人心的文字!对于我们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看一小段心就被紧紧揪住了心。好一幅东北农村风情图,那情,那景,那人,那事,文笔细腻、活灵活现。②大架构的模式,将村西头村风民俗和生活事理电影镜头般放映,叙事质感,具象清晰。那一座座整齐的土坯房,一户户朴实的乡邻,是定格在我童年时的故乡镜像。似乎闻到了浓浓的烟火味。这才是乡村,这才是令人心驰神往、令人放松惬意的地方。风俗人情,北方气息,亲切感人,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朴实的语言,道出的是温暖的回忆。真实典型的素材,朴实形象的语言,鲜活浓厚的乡村气息,把人带到了遥远的童年时代,文字间流传的,是人人难忘的故乡和童年。③看似事无巨细的描述,实则是作者深厚功底的体现,文笔厚重中透着深深的温情。不知村西头演绎了多少故事,有相似的,也有不相似的,祖祖辈辈延续着。语言似山间小溪汩汩流淌,满是乡音乡调乡韵,文章展现的是一幅田园牧歌似的乡村生活,很美很意境,很生活,很立体,很画面。通过孩子们的眼睛看村西头的春夏秋冬,展示了一副那个年代人们在辛勤劳作当中艰苦但乐观的生活场景,内涵深刻。④ 通过回忆式的描述,再现了那个年代风土人情与时代的变迁。遥远而亲近的乡土生活,在作家的笔下静静流淌。好一个村西头,朴实感人,有好浓郁的乡村气息,有好淳朴的村里风俗。字里行间洋溢的是浓浓的乡土气息,亲切的童年回忆。展现他们与自然和乡人的和谐关系: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淳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与那温柔的河流、清凉的山风一起,构成一幅像诗、像画、更像音乐的优美意境。⑤从思想内容上看,作者极力状写村西头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人的心灵之明净。这些村西头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重村西头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⑥从表现手法上看,文章采用了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村西头特有风土民情。主要表现在细腻的景物描写,诗画般的环境描写。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的情感沉浸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而且为我们展示出村西头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作品的朴质的基调没有削弱作品的可读性,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与魅力。⑦有场景有故事有细节,有鲜明的风土人情。村西头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是一幅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卷。作者以纯净的笔触展示给读者的是村西头和谐的生命形态,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村西头的风情美和人性美,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故乡的赞美和眷恋之情,谱写出一首村西头爱之歌,人人活跃其中,各个巧作安排。好一幅充满激情的,现代农耕文化群生象。群生象最不好写。人物众多,每一个人物要鲜活的跃然纸上,让读者记忆深刻,并且喜欢,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十分必要。用口语化的简单对话,塑造出个性人物,对驾驭语言的功力是严峻的考验。有场景有故事有细节,有鲜明的风土人情。人人活跃其中,各个巧作安排,岂非易事,非生活体验丰富,思路清晰不乱,耐心细致有加而不能为之。真真大手笔,倾情推荐共赏!【友情编辑:纸墨飞花】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8270032】【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41010第226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中天香月        2014-08-26 17:19:53
  问候朱明东老师,美文佳作,令人击节而赞!真非大手笔不能为之!
俺九九八十一岁了,试着用各种口吻描绘自己心中的感受,想的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低调的生活,就象一只卷缩在窝边的小鸟,一边舔着伤口,一边惊恐的看着外面的世界,且将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加入自己的思想,融
2 楼        文友:九井居士        2014-08-27 11:16:59
  好文、佳按!读好文章,读绝妙按语都是一种学习和享受!
走进柳湖,走进生活,沉浸在梦境之中。恬淡安静,关注民生,品味社会,让灵感插上翅膀。
3 楼        文友:竹儿        2014-08-27 16:10:07
  细品老师的文字,乡村气息扑面而来,
   村西头的朴实风土,淳朴人文,无不在文中详实展现,
   从晨,到午,到黄昏,每一处都是绝妙的风景,每一处都是景观美画,
   让人畅想,让人沉醉在田园景观中!
  
   受益匪浅的佳作,祝老师写作快乐!
  
   好强大的编按,香月,太赞了!
   看到香月,竹儿很开心!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4 楼        文友:贤子        2014-10-10 21:26:08
  祝贺朱老师作品荣获绝品称号!再次品读,依然沉醉其中……贤子拜读学习了,祝安!
5 楼        文友:万少枫        2014-10-10 21:28:07
  恭喜朱明东老师斩获绝品!再次品读,又醉了一次!
只是晚唐秋
6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4-10-11 00:29:52
  当怀旧成为描写乡村的话题,我们读过的小河流水,青山白云,袅袅炊烟,便不再是美好,因为我们分明看出了一丝无奈,惋惜。如果乡村还是那样美丽清新,我们不会怀旧;如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也不会怀旧;如果乡村人丁兴旺,农事繁忙,我们也不会怀旧。只是当怀旧成为对现实的集体不满,那些呲牙咧嘴的枯树,乌七八糟的臭水,满身秃癞的小狗,向我们昭示的就一定是自然的报复,绝无例外。看着这文,我们体会的何止是美好,也是对自然践踏的控诉,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爱护自然,保护农村,她是我们的生存之母,为眼前利益祸害她,就必将贻害子孙。通过美好的怀旧让我们保护农村的自然、人文环境是文字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良知。是以推荐。
7 楼        文友:孤漠一尘        2014-10-11 07:08:13
  恭贺朱老师佳作荣获绝品称号,实至名归。问好!山水人的自豪!
宠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世间花开花落。
8 楼        文友:平凡文刀        2014-10-11 07:18:14
  文章千古事,妙手偶得之。
我是个喜欢文字而没有文凭的农民工,我喜欢民工码砖一样码字,在江山这个文字乐园构建属于自己的心灵花园。
9 楼        文友:萧关雪影        2014-10-11 10:58:18
  一幅乡村生活全景图,再现了那时民风的淳朴,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佳作拜读!祝贺朱明东老师作品获得绝品。
10 楼        文友:君之竹        2014-10-11 16:06:05
  祝贺朱老师散文作品获江山绝品殊荣,为山水社团再添光彩。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