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的暑期培训会

精品 我的暑期培训会


作者:蝴蝶的涅槃 秀才,181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0发表时间:2014-09-20 19:26:12


   现在想起来,那时老师的课堂模式就三个字,念,背,打。每天早上,我们一起拉长声念,“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那时我们的普通话总是怪怪的。一个名叫红哲的总是鼻涕流过嘴唇,背课文写字总有小组长检查,背不会写不会就被老师赶在教室外,拿冰棍里的硬木芯和一种粗短的黑炭条在地上画写。我们边背书边偷看老师用巴掌扇几个昨天下午没有做家庭作业的同学,他们或许太贪玩,而忘记做作业了……
   随后他们个个哭丧着脸,拿着笔和作业本站在窗外补起作业。但奇怪的是,他们现在想起说起那时挨老师的打骂却没有怨恨之意,还说那时多亏了老师的教育。而且小学学过的东西,我们过目不忘,历久弥新。但对知识的渴望,对教师的敬畏,精神上的满足,是现在的孩子永远无法企及的。
   【四】
   接着便是课改总流程的示范课。从一所学校几百名5年级学生中挑选36位学生上台,分为六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年轻的老师比上午年长的导师更具有煽动性,几句话,就把气氛掀向了高潮。
   这下,人们顿时来了兴趣。随着多媒体上的截屏片段,六组人员分别选出了组长,然后确定了组名、组训,围绕一个问题,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台下的我们在干着急者有之,漠不关心者有之,谈笑生风者有之……
   小组式,先讨论,后汇总,然后就个性意见达成共识,组员展示,然后各组互相总结评价,最后检查验收,为“五步三查法”。其实,这样的课程形式教师们在互联网培训中、心理学培训中都学习且实践过了的。最大的好处是师生角色互换,给学生的时间多了一半,合作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个性化、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课堂带来的智慧高效,使各个层面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小班额,小组式,讨论发言,人人参与,鼓励个性发展。旁边马上有人跟着,那咱是大班额,70人的课堂,坐也没有地方坐,咱们分组?分几组合适?光分组就得很长时间,显然不合理……还想听他们多说几句,旁边玩手机人嘘了一声,只好作罢。
   台下人便显得无所事事起来,大家放松地小声闲聊,眼盯着点名老师偷跑,更多的人拿出手机,低头看。手机是现代人无聊时最忠实的伴侣。我收拾起笔记,开始思想上的漫游:
   初中时课堂因“信其师,授其道”变得泾渭分明起来。老师都很敬业,但不像小学老师那么唠叨了,也很“懒”,但大多数学生是在拼命的学,对自己的美好前途充满希望。希望自己能在班上称为佼佼者,成为村里人眼中的那块“念书的料”。
   语文老师是个高个子,一般上课不讲,只是让我们自己读写背,但讲起来真是神采飞扬。他讲《背影》,范读时自己潸然泪下,他讲《岳阳楼记》前,先给我们有感情的背诵了一遍课文,让我们个个咋舌。尤其他讲起唐诗宋词来能滔滔不绝,从此我们对语文非常感兴趣,感觉自学也没什么障碍;英语老师很是幽默,说话风趣,脾气好,赢得所有学生的崇拜。他常常在讲完某个知识之后,突然停下,让我们合上书,给我们欣赏他表演的陕西快板或秦腔道白。同学们个个兴奋,教室中不断传出掌声。表演完了又言归正传;有时他上课到兴奋处,故意不说中文,我们就认真地听着天书;但同学们很喜欢他的课而且也爱学让不少学生所讨厌的英语了。政治老师老了,皮肤松弛,腰弓背驼,没有一点脾气,起初上课大家谁都不怕,他一转身,同学们就偷着换座位;有几个调皮的男同学一次在政治课上玩起了“粉笔头仗”,不知是谁,一个粉笔头竟打在老师的额头。同学做好了挨骂准备,我们也都捏把汗,可老师一点也没有生气,依旧笑眯眯地上课讲题。真是个好老师啊,从此我们再也不好意思在他课堂上捣乱,教师的人格魅力大约就是如此吧。
   ……
   忽然掌声四起,我被吓了一跳,抬起头来,见一小组已派出学生在展示成果。都是选拔出来的精英,自然在各方面表现不错,无论是表达还是展示均游刃有余。大家非常有兴趣地听,看,说,评价。
   小组活动正在进行,短信一个接一个,台上人说得不能收场,台下人心急如焚,六点半了,大家等着回家。终于要结束了,人们已走得差不多了。
   【五】
   第二天培训还在继续。
   年轻讲师说得太多太快,表达总是不太清晰,又是一通高声演说,带领大家继续畅想未来,做励志做鼓动。你们是课改的中坚力量,是最应该坚持改革的。有你们,我们的课改就会成功一半。首先要完全彻底相信改革,只有从思想意识深处完全改变,才会将课改继续到底。做教师,默默无闻一辈子就是终点,要有成为名师的欲望。如果想让自己成名,就得借助课改机会走出去,走遍全国,让世人都知道你的成功。一席话,使人无端想起苏东坡“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慨叹。
   大家开始讨论,提出的问题非常实际,心情也很迫切。比如大班额问题,近80人的教室里,平时挤到最后一排都很困难,现在必须分组进行,空间太狭窄,学生坐不下,如何解决;比如一年级学生,识字拼音完全需要教师教,怎么样实现学生自学在先的理念;再比如初中文言文教学,长篇大论的文本,学生在没有资料没有辅导书的情况下,单凭自学能学到什么;还有教学进度,小升初,中考高考,总之各个层面的老师们都提出了自己最困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的二级培训因没接到通知,四个人集体迟到,气喘吁吁进门。年轻的局长大声呵斥,以后再也不准你们参加新课改的任何项目,我们不需要这样不负责任的教师……他扬起手,往下砍了一下,恶狠狠。人们一时都愣住了,谁也不说话,谁也不动,默默坐着。多年来,面对这样的呵斥和当面侮辱,大家总是沉默以对。社会不尊重,家长不尊重,学生不尊重,有时自己都不想尊重自己。
   终于结束了。出了校门,夏夜真凉爽啊。文化广场灯火辉煌,到处是跳舞、走步、闲谈的人,城市的夜景如此美好,一时犹如电视画面,有些虚幻。
   大家边走边论教育的困惑和瓶颈,讲师们的身份阅历经验。有人笑笑,那些坐在研究室里的空想家,多少年都没有教过书了,或者没上过一天中小学讲台,到底把我们的教育引到何处去?也有人猜测,说是划算的买卖,一个小时多少钱,一早上多少钱。意识深处,人们早已习惯了用金钱衡量一切正常不正常的行为。
   又一个清晨,睁眼,又迟到了。火速赶到礼堂找座位,前排已坐满,只好坐在最后一排。怎么样?我问旁边同事,他笑笑,听不来,你听听。我竖起耳朵仔细听,真听不懂。大约是讲师方言太重,也因为坐到了后面。负责点名的老师回头看,点头示意签了名。整个礼堂里嗡嗡嗡,大家都在开小会,或者拿起手机看电视剧。
   继续有全场起立跟着喊励志口号环节,有各种游戏环节,还有找台下人对导师讲课内容进行复述发奖品的环节。大家勉强跟着喊,跟着做游戏,戏谑问发了什么奖品,大多数人昏昏欲睡,少数人睡得正酣。
   想对着课件抄笔记,可惜还是看不见,我有些懊悔,只好坐着,无聊得紧,才理解学生听不进去课时的滋味。复制粘贴昨天的话题,接着回忆自己的课堂经历吧,人生中的很多经历,需要时间滋养,慢慢才能明白其中趣味。
   初中时的数学老师中等个,红脸膛,分头,微胖,外号“喷壶”,一张口说话,口水四溅。我们几个坐在第一排,深受其苦,偷偷拿课本做“伞”。上课讲得忙写得忙,一节课写几黑板,写了擦,擦了写,不一会就变成粉尘人,蓝衣服变成了白衣服。他讲课绝不拖堂,只要下课铃声一响,不管说到哪里,均齐齐斩断,斩金截铁说两个字,下课。老师还有一首绝活——画圆,在黑板上随便点一点,退后一步,眯眼看看,旁边再点一下,抬手便能画出一个半径相等的圆。单凭这一点,我们就敬佩得五体投地。至今我还记得他教学圆的知识时说过的:相交两圆要添线,常常就做公共弦。
   地理老师是一位秃顶的老老师人,马上要退休了,上课特别认真,脾气特别好,说话慢腾腾,一板一眼,一口“关中话”。小个子、圆圆的人抱着圆圆的地球仪,提问:XXX,你给我说“中归(中国)处在哪个半球”“得(dei)归”(德国)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孪帮得(dei)归”(联邦德国)在哪个洲,“额螺丝”(俄罗斯)有哪些矿产,“苏孪”(苏联)共由哪些共和国组成,袋鼠是不是“闹大利亚”(澳大利亚)国旗上的图案?我们边回答问题边跟着学。他一点也不笑,一点也不生气,稳稳地说,“嫩可斯”(恩格斯)说过,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班里顿时静悄悄。记得为了帮助我们记住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他让我们记下面这句话:地理老师爱女生。听到这儿,我们笑得前仰后合。我每天最盼望上地理课了,回家给家人复述。如今我还牢记着着阿根廷的“地理老师爱女生”想起课堂上的一幕幕,历历在目……
   人们哄堂大笑。原来又到了提问环节。一位老师铿锵有力在发言,作为一名讲师,您方言太重,一早上云山雾罩,浪费了时间。全场顿时掌声一片,大家端坐起来,认真地听。表达也不太明晰,您只讲教育要改,只说改了的好处,到底我们要怎么做,做什么,怎么改还是没有讲清楚。另外,改革的弊端也应该说说。全体老师集体鼓掌,哗哗哗,有人大声叫好。台上老师变了脸,用方言大声呵斥,但谁也听不懂。工作人员连忙跑上前,示意互相尊重。
   身边的座位越来越空,很多人偷偷溜走了,小同事回头苦笑,听说明天的老师讲得好,期待期待。一会儿,负责老师急忙走上台,拿起话筒,提醒各学校领导注意点名签到,而且必须是本人签到。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这是三毛的话,说的是梦想。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不也是千山万水吗?
   夕阳西下,教室里涌出来一堆堆人,边走边说笑,大家发着感慨,课堂就应该是这样的开放激发式,让学生们高高兴兴上课,高高兴兴学知识,我们平日里把孩子当羊一样“圈养”,囚禁控制、不敢放手,也真不对。接着有人叹息,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中高考,高考制度不改革,所有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其实都是虚谈。高考体制下,追求升学率和名校效应成为时尚,教师的绩效工资奖金职称和学生成绩挂钩,谁敢这么做,谁又能这么做呢?人们连连符合,点头称是。
   回归理性细细想,千说万说,花样繁多,落实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商榷。首先是时间,课改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显现效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实践验证,需要一届甚至几届学生做“实验田”,可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学生要的是眼前成绩,家长要的是考上学,还要考个好大学,学校要看升学率,社会要看升学率,课堂再热闹,再遵循尊重差异、注重过程,淡化竞争、崇尚合作的理念,如果教学内容完不成,进度不一致,成绩越来越差,升学率下降,后果不敢想象。哪个老师敢冒着学生成绩一再下降的危险,拿学生自己的前途做实验呢?
   【六】
   接下来的一天,也是培训最后一天。每个一线教师都面临如何上课的困惑,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哪里,好像都很迷茫。
   课间休息,几个年轻人在门口抽烟,议论纷纷,一开始是有效教学模式,轰轰烈烈不到几年,又开始是高效课堂,李炳亭模式,天天学习天天试行,不到几年,现在又回到杜郎口新模式,(最近又听说杜郎口模式是教育的泡沫,不知是真是假?)教育改革真是一轮一轮进行,东风一阵,西风一场,越改我们越不会教了。想当年咱们老师讲课,好像也没有多大变化,就是听说读写,讲练结合。可我那时是真爱念书啊。课本上的每一课几乎都能背诵,我们哭着喊着要去读书,现在的学生呢,哭着喊着不去学校,真是今昔两重天。一长头发的年轻小伙很愤慨,社会大环境如此,学生厌学教室厌教现象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导向失衡导致的后果,当所有成功的标准都是钱钱钱时,理想信念目标就是空谈。我们教学生三年,不如他们走上社会看一天,只说要改,不知道要改到哪里去,改到何时才能停止?
   四点钟,见楼上已有学员课毕往外走,同事们有些不耐烦,急着要走,本来是假期,培训了整整一周,大家有些厌倦劳累。提包出去的人很快被负责人拦挡回来,说四点半要填写完一个关于课改的调查表后,才能下课,人们攒在一起说闲话,说得最多的还是教育教学老师学生。
   提起本次课改,有人不以为然,政府推行什么样的模式,我们便遵循什么样的模式,怎么改怎么做不是你我这些普通教师考虑的,上面怎么要求咱就怎么做,上面说怎么上课我们照猫画虎就是,怎么教才能得到利益最大化咱就照着来,只要学生成绩有所提升,管他哪种模式呢。也有人深深担忧,不管别人怎么说,咱们还得想想,改不好又是几茬学生,教育人的事和种庄稼一样,教书是个良心活,耽误了孩子们真是良心过不去。几个老教师坐在一起,凝神静听,满心忧虑,说起一周前在本市另外一所学校,听取了魏书生老师报告,核心是“不折腾,不动摇,缓缓来,慢慢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马上有人反驳,一百年,也太夸张了吧。如今的社会,都是立等取现当面消费式,谁能等得及一百年呢?我站在一旁,思绪如丝,教育到底要怎么搞,谁是谁非,孰错孰对,好像也没有什么具体标准,东风徐来,西风渐进,几种思潮并进,也是好事。一个新的教育概念提出,意味着在几年之内,理念做法形式会发生一些变化,但从根本上来说,万变不离其宗,无非还是课堂学生教室三要素,似乎每次课改都有不同的口号,但“课堂承载希望,教师引领未来”这个口号永远不变。面对改革,普通一线教师们也真切企盼改,但更多的是理性思考,担当责任,单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值得尊敬。
   教室里吵吵嚷嚷,其他人三个一堆,两个一组,男人们谈说国际风云、政治动向,女人们说老公孩子美容衣服,热闹又寂寥。终于等到四点半,一张张表格放在手中,有人慌慌张张看忙忙碌碌填,然后拎包便走。也有人认认真真看,斟酌再三填,一笔一划写好交上来。
   人群从教室涌出来,又从校园涌到门口,四下散开,洒进车流人流市井声里,消失在滚滚红尘中,再也不见。
   雨过天晴,晚阳正好,一缕缕阳光穿过云层,西边被罩上桔红金黄色彩,整座城市都变得美丽而虚幻,温暖而诱人……
  

共 10708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教育的困惑和瓶颈,教育要改,只说改了的好处,到底我们要怎么做,做什么,怎么改“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这是三毛的话,说的是梦想。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不也是千山万水吗? 一篇暑期培训会的文章,有会议内容,有教改要求,有历史的回顾,有几十年之间教育内容和状况的对比,更有一位老师的疑虑和责任、良知的自问。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中高考,高考制度不改革,所有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其实都是虚谈。课改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显现效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实践验证,需要一届甚至几届学生做“实验田”,可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学生要的是眼前成绩,家长要的是考上学,还要考个好大学,学校要看升学率,课堂再热闹,再遵循尊重差异、注重过程,淡化竞争、崇尚合作的理念,如果教学内容完不成,进度不一致,成绩越来越差,升学率下降,后果不敢想象。哪个老师敢冒着学生成绩一再下降的危险,拿学生自己的前途做实验呢?改不好又是几茬学生的苦难,教育人的事和种庄稼一样。教书是个良心活,耽误了孩子们真是良心过不去。面对改革,普通一线教师们也真切企盼改,但更多的是理性思考,担当责任,单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值得尊敬。【编辑:欣雨文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921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4-09-20 19:29:25
  结合实际的心里话,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当前教育的深入思考和对于将来的担心。也希望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的教改推动者认真读一读这样一篇发自一位基层教师的肺腑之言。拜读。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