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第三章:教需文载道

  第三章:教需文载道 ——《中国式教育》系列杂文3拆解教育(中)


作者:宋达威 举人,371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7发表时间:2015-03-20 14:07:01


  
   最后简单谈一下“文明”。
   文明的概念,看似更大,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文化相互混淆的。只不过文明的指向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状态;而文化的指向则是存在方式。
   “文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的《文言》中:“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拉丁文的“文明(Civilization)”,本意为城市里的居民。而文明的标志,则以拥有文字、出现城市、建立制度这三个的现象为依据的。
   与文明对立的词汇是“野蛮”。
   我们国家强调的“精神文明”,就是要求我们在精神上,要符合进步的“文明”状态,拒绝野蛮。归根结底,还是要有文化。
   不过,“文明”这个词比较形而上,本文就不过多讨论了。
   关于“文”这个字,笔者絮絮叨叨、长篇大论写了这么多,是想告诉读者和各位家长们——教育的“教”字拆开,一个“文”字,蕴涵了多少知识。
   所以,做一个“文人”,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做很多的“学问”,要承担起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要有属于“文人”的精神文明,要保持文人的气节和风骨……
   文人,是个很庄重的字眼儿,容不得虚伪和欺瞒。不要以为认识文字,会码字儿了,就算懂文学了;也别以为了解文学了,就是文化人了。要知道,文学,并不简单;而文化,更加深邃。习文,是要不得半点马虎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因为“文人”二字有另外一个对应的称呼:“儒”。
   《说文解字》中对“儒”的定义是:“儒,柔也,术士之称,需音。”汉代学者刘歆在《汉书》中提到,“儒”的产生,最早可能源于“司徒”之官;是协助人君调顺阴阳教化,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要懂祭祀,通礼仪……
   拆开“儒”字:人需——人类需要的知识都掌握,才能称“儒”。这得掌握多少知识和学问啊?仰望啊。
   所以,笔者是没资格称“儒”的,也从来不敢说自己是文人,只承认自己是一个学习过文化的“武夫”——笔者行伍出身,现在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做文化的商人而已。离儒万里。
   讲到这里,拆解“教育”二字中的“教”字,算是讨论结束了。
   “教”之一字,我们拆解成“孝”、“文”二字。“孝”字我们讨论了一章,“文”字我们也讨论了一章;而且也仅仅是粗略概括地讨论。这两个字合起来,其内涵和外延的深度、广度、高度,具备多少知识含量,在这两章的讨论中也不过是可见一斑。
   所以,教,首重德;次重文。德,是形而上的;文,是具而微的。两者结合,才能言“教”。因此,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是说你拿了张师范毕业证,就够资格做教师的。同时,教育,也不是考了高分,得了毕业证就算成功的。而是要让孩子德才兼备,做个真正有知识、有文化的、有道德、有能力的真正的人。
   下一章,我们会继续讨论“育”字。这个字,也很有意思……
  
  

共 6236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多个角度,论证了文章的主题:文以载道。首先从文字的内涵和对文字的解读中,论证了文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要用认真的态度正确去善待它。不能丢掉中华民族的核心汉字的精髓。接着,作者又从高层次的概念上,解读了文学的内涵,呼吁人们喜欢文学就要真正去了解文学,不要把文学弄成堆堆砌的文字,根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去培养孩子的特长,不要给孩子填鸭式教育。作者最后谈起文化的概念,警示人们中国的文化,正在被外来的各种文化同化,这不能不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是教育体系僵化的遗毒,是汉文化传承的隐患。作者还谈到了文明,要求我们在精神上,要符合进步的“文明”状态,拒绝野蛮。用拆字的方式,进一步论证了文章的主题。文章论点鲜明,论证严密,很有见识度,精辟深刻,富有哲理,深入人心!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5-03-20 14:09:04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春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5-03-20 14:16:45
  文章很让人受启发,受益匪浅!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5-03-20 14:17:09
  祝2015精彩不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宋达威        2015-03-20 22:00:44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了
4 楼        文友:宋达威        2015-03-21 02:09:44
  本文还是写得仓促了,很多地方没有展开。教的“文”部首,早期是“攴”字,(扑音)执鞭轻轻击打的意思。教训之意。
.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