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乡】我们村的故事(散文)

精品 【江南乡】我们村的故事(散文)


作者:桃李人家 秀才,297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6发表时间:2015-11-19 20:56:21
摘要:阿辉每天在荷田里弯下腰,硬是用双手把一根根莲藕挖起来,弄得一身泥浆,像个泥人,可他黝黑的的老脸却溢满喜悦的笑容。那笑容,就像夏日的荷花一样灿烂。阿辉瘦小的身影被秋日的阳光拉得好长好长……

一条弯弯曲曲的鹅卵石老街,像一条弯曲的长龙,长长地延伸着;一间间青砌成的客家老房子,散落在老街的两旁。这就是我们的老村庄——江口街。
   岭南水乡,湖泊河流随处可见。我们临河而居,村前,一条哗啦啦的河流,日夜不停地欢呼着,流淌着。河滩上,一层河卵石一望无际;河坝上,一堆堆沙滩,渺渺茫茫。我们村的房前屋后,绿树环绕,修竹林立。菜园边,一簇簇生意盎然的绿色芭蕉伸展宽大的叶子,迎风招展……
   我们村属百家姓,李、王、刘、邓、侯、卢、饶姓至多。据我推算,大约在清朝末年或民国时期,许多外乡人流经江口,见江口街位置优越,便在这儿安家落户。
   流经村前的河流叫浈江。烈日当空,阳光普照,河面波光粼粼。那闪闪发光的波光,就像上天撒下的千万金银,铺满河中,夺人眼目。
   一九七六年,一场特大无比的洪灾暴发,汹涌的洪流如千军万马顷刻杀到,让村民们措手不及。慌乱之中,村民们跌跌撞撞爬上楼顶,狼狈地被困在洪峰之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情景,当真叫人心惊肉跳,肝胆俱裂。放眼四顾,黄浪滔天,声威吓人。一间间闲屋被洪水浸泡,轰然倒塌;一只只猪狗牛猫被急流恶浪冲走,口中发出凄厉绝望的哀鸣……
   亲历过洪峰的村民心有余悸。一九七七年,在公社领导的帮助下,我们整个村搬迁到了一座名叫猪公岭的山脚下,距离河边的老村庄约有一公半里。
   当时,猪公岭是一座乱葬岗。远远看去,高高的坟头一个紧挨一个,竟望不到尽头。动工兴建新村时,一辆辆发怒的堆土机在猪公岭上日夜轰鸣着,嚎叫着。堆土机开足马力,奋力堆开了一层层黄土,推出了一片开阔的工地。
   那一年,我还在读小学。那时,父母哥姐在工地上干活。我听从父母的嘱咐,带着妹妹在老房子煮饭。我把煮好的饭菜收拾好,装入箩筐之中,随手挑了一根竹扁担,把箩筐挑在肩膀上,去给父母哥姐送饭。我挑着担儿,行走在杂草丛生的乡间小道,正午的阳光异常猛烈,我不时用衣袖挥去了满头大汗,催促身后的妹妹加快脚步。妹妹年小,迈不开大步,远远地落在我的身后。妹妹手里捏着一根狗尾草,细声嫩气的喊道:“哥哥,等等我——”
   仅花费一年工夫,一条长数百米、宽三米的笔直街道建成了;街道两旁,两排整整齐齐的客家泥砖瓦屋拔地而起,立在猪公岭山脚下!
   我们村是全县建立起来的第一个新农村!多年以后,仍有大批领导前来参观我们村的村容村貌。领导们对我们整齐的村庄赞不绝口。
   新建的村庄远离了河流,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那令人色变的水患了。但也有老人说,我们村是在乱坟岗建立起来的,阴气较重,鬼怪较多,万一鬼神怪罪下来,那如何是好?村中有得高望重者用手杖敲打着地面说:胡说!向来,都是阳气压着阴气的,哪有阴气压着阳气的!我们这儿人口众多,阳气重,不用怕,鬼怪们自会退避三舍!
   我听村中的老人说,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村是个好地方。南面,是连绵起伏的猪公岭,是一道天然屏障,拱卫着村庄;北面,是一大片一平如镜的稻田,视野开阔。也有人形容说,我们村的位置倒像一把太师椅,背有靠山,可支持长久。更妙的是,村口处,有一条小溪流绕过村庄,带来了无尽的财气。
   我是个无神论者,我坚信,之所以说我们村的位置好,一是因为它的处于高阳地带,不怕洪灾侵袭,二是因为它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猪公岭上大片的樟树林已经长得枝繁叶茂,岭上的一株株樟树比水桶还要粗大。樟树林里,那是鸟儿真正的天堂。从天刚亮到日暮时分,成群结队的鸟儿在樟树林呼朋引伴,相互鸣叫。远远近近,鸟声一片,极为热闹。
   我们村总共有四五十户人家。我们村在历史上并没有出过出类拔萃的大人物,没有什么值得引以为豪的地方,但在小小的县城里,倒是出了几位有头有脸的小人物,在村里成为村民们茶前饭后的话题。
   我家右邻住着一个刘老头。刘老头在解放前从事革命工作,是一位革命家。在文化大革命前期,他当过县里的革委会主任。文革后期,他受到冲击,被红卫兵批斗过。文革结束后,刘老头出任过县重点中学的校长,也当过县委党校的校长。刘老头共养了五个女儿,个个漂亮,村人称之为“五朵金花”。刘老头爱美,有艺术欣赏能力。我小的时候,见他请了美术老师在他家里的衣柜上和墙壁上作画。我在他家的窗前踮起脚跟,睁大眼睛,瞧见美术老师画了一个个漂亮的仙女,穿着薄薄的衣衫,驾着一朵朵祥云,飞向天庭的美景。那一次,我看得呆了。我甚至动了念头,等我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把天下最美的景色一一收在我的灵动的画笔之下……
   刘老头身上具备了老革命家的气质,虽然手中有权,但他两袖清风,刚正不阿,令人刮目相看。改革开放后,刘老头任党校的校长,按他的资历和关系,他完全有能力安排好小儿、小女的工作。可他没有私心杂念,把女儿和小儿全放到家中,做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多年后,县里招聘民办老师,刘老头的小儿参加了考试,好不容易才成为一名教书匠。
   我跟刘老头的大儿子聊天,发现他有点愤世嫉俗。提起五六十时代,他总是说那个时代好,那个时代社会公平,没有贪官。提起今天,他的头摇得像拔郎鼓似的,愤愤不平的说:“现在的社会,贪官太多,你看看,每天都有贪官被揪出来。”我跟他争辩说,抓了贪官好啊,说明我们党从严治党。再说,我们今天生活幸福富足,那个时代又怎能相提并论呢?
   我家的左邻姓李,主人家俗名叫四狗,我则叫他阿公。听村中老一辈人说,阿公年轻的时候,风流成性,居然娶了一个戏子做老婆。阿公的老婆,我叫阿婆。阿婆年轻时浪迹江湖,擅长唱戏,人又长得美。不过,我十几岁时,阿婆已经六十多岁了,她老态龙钟,耳朵又聋,跟她说话时,要扯开嗓音大喊大叫,不知道她聋的人呢,还以为在跟她吵架呢!瞧阿婆的那副老态,完全想像不出她年轻时美貌的样子。
   我很小的时候,知道阿公成天在岭上放牛。不管天晴下雨,阿公腰间都挂一顶老旧的斗笠,他在山上一边在放牛,一边观察鸟儿出没的地方,然后在那儿放下套子。每天,放牛回家时,阿公都有斩获,他总是把扑腾扑腾的雉鸡、锦鸡、鹧鸪等野鸟带回家。
   阿公阿婆养了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三在家务农。最有出息的是老二。老二原是公社的干部,先后做过民兵营长,副镇长、镇长、镇党委书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老二被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后来又任政协副主席。现在,老二已经光荣退休了。老三没有上过学,脾气粗暴,为人骄横,有一身的蛮力。年轻时,老三在村里经常偷看人家闺女洗澡。有一次,听说强奸了幼女,被公社的民兵捉住了,把老三五花大绑地押走了。公社为此召开了专门的批斗会。老三被戴了高帽子,跪在主席台下,被群情激愤的群众一齐声讨。分田到户后,阿公家分了家,老三娶了一个嘴长的村妇为妻,夫妻俩除务农外,在自家的院子里开了个豆腐坊。每天,老三的老婆把熬好的豆腐在附近的几个村庄叫卖,赚取生活费。不过,老三不争气,他喜欢动辄跟人斗殴。他手里有钱了,即跟人赌博,往往是十赌九输,输得一塌糊涂。
   我家对门邻居姓卢,主人家叫安安,他原在县水产局从事鱼业工作,为人极其老实,平时一般不开口说话。他膝下养有二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卢家的两个儿子年龄跟我差不多,他们不是读书的料,勉强读完了小学,便死活不肯读初中。卢家兄弟极善游水,在河水中来去自由,如履平地。兄弟俩筹钱买了鱼船、鱼网和电鱼机,在浈江河捕鱼为生。每天,天刚刚蒙蒙亮,兄弟俩便摇着船在河里捕鱼,兄弟俩熟知那段河道的鱼儿最肥最多。他们每天能捕获许多活蹦活跳的新鲜鱼儿,然后用胶桶装着鱼儿到镇上去卖。若鱼儿大多,在镇里卖不完,他们便驾着摩托车赶往县城,送到酒家去。县城的饭店酒家很喜欢他们捕的鱼儿,称赞他们的河鱼肉质细腻而鲜美。数年之后,兄弟俩便积攒了不少钱,买了小车,建了新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天有不测风云。某一天,兄弟俩照常在河中用发电机电鱼,不知啥缘故,老二站在船头上一不留神,一头坠入河中。老大回过神来,赶紧关掉电源,施救小弟。老大跳入河中,潜入河底搜寻了好几个小时,仍一无所获。
   直到第二天,有人在河流下游发现了老二的尸体。那一年,老二刚满三十,养有一女,年方四岁。可怜卢家本来过上了好日子,却不料一场飞来的横祸,硬生生夺去了老二的生命。卢家上下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
   从此,卢家笼罩在一片阴云密布之中。那段时间,三更半夜,经常听到卢家的哀哭声。哭得最伤心的是老二的媳妇,她方才二十八岁,还挺着一个大肚子。过了数月,老二的媳妇生下了遗腹女。老二的媳妇擦干了眼泪,发誓不嫁男人,一生一世守在卢家,无论如何要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
   关于卢家老二的死,村里传着这样怪异的说法。有人说,那是老二遇上了怨死鬼,怨死鬼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替身,终于可以投胎去了。要不,以老二出色的游泳技术,他就是跳进长江黄河,也会相安无事的,他怎么会平白无故地被河水淹死呢?
   我听了这种传闻,断然否定说,那是迷信的说法,不足为信。我猜测,老二之死,很可能是被电晕的,然后再被淹死了。只是,我不敢随便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老二出事后,卢家向镇里的派出所报了案。派出所的人也前来卢家了解具体情况。最后,派出所所长下了结论:“你家两兄弟一直合作捕鱼,并不存在谋财害命的动机。这件事也不用处理了。这是你们的家事,你们看着办吧!”
   安安也有三个兄弟,安安年最少。老大分了家,在家务农。老二说起来可有点来历。卢家老二当过国民党军队的营长,据说还是炮兵营的营长。在解放战争中,在战场上被解放军俘虏,最后被遣送回家。我小时候见过这位营长大人,他身体中等,略有驼背,性情温和。村中有人打趣地问他:“那时你为什么不阵前起义,投奔共产党呢?如果你那时投奔了共产党,那么你就是有功之臣。今天,你就是一位大官,不用跟我们一样,在山沟里放牛!”
   卢营长淡淡一笑,回答说:“其实,那个时候,共军与国军正在激战之中,我们也没有料到,数百万国军竟被共军打挎,不是我们不愿投降,而是我们对形势判断不准,最后只好做了共军的俘虏。”
   卢营长是位鳏夫,在村里跟着哥哥生活,八十岁时,寿终寢止。
   我家斜对门一家姓邓,主人家叫邓文。邓文原在县里的大林场做过场长,算来也是一位领导干部,他长得肥胖,肤色白晰,总是有点咳嗽。退休后,老人家一直在县里居住,平时很少回乡。邓文的儿子叫阳,原本也是农民,他把阳接到身旁,让他学会了开车。阳每天开着大卡车,跑长途,运货物,赚了不少钱。十多年前,邓文谢世。村人说,有一回,阳在县城行走时,被陌生人拦下问路,抽了一口陌生人的烟,阳抽烟后,竟鬼使神差的回到家里,翻出了存折,到银行里取了几十万给了陌生人。邓家发现后,向公安报了案。可人海茫茫,陌生人已了无踪影。
   阳上了年纪后,再也没有开车,他把开车的技术传授给儿子,带着老伴回到了村里耕田种地。
   前些日子,我回乡一趟,瞧见阳在晒谷场上收了七八十斤的黑麻。我发现,阳已经是满头银发了。我笑问:“阳哥,你今年多大了?还如此卖力气!”
   阳叹了口气回答说:“我已经六十二岁了,老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每家每户都是赤贫,大家穷得叮当响,穿着褴褛的衣服,不少家庭,哥哥穿了的破衣服,弟弟接着穿,直到衣服无法修补,这才舍不得扔掉。每家的家庭收入没有多大的差别。
   改革开放后,村里终于拉开了贫富差距步伐。村头的邓忠率先买了拖拉机,自己跑长途搞运输,脱贫致富后,举家搬进了县城,租了房,从事河粉的生产与销售。不出数年,邓忠发达了,在县城买房了,洗脚上田,成为一个城里人了。邓忠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县城大饭店大酒家河粉供应商。邓忠赚得盆满钵满,腰板也硬直了许多。
   我听说,邓忠如今每天需要大量的大米,他总是进越南大米,每次拉十数吨的大米回来。邓忠在村里可说是创业成功的典范。
   村里有一王姓人家。王家共有三兄弟,老大俗名叫汗汗。汗汗原在大队任书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汗汗辞去了书记之职,外出承包建筑工程,赚了许多钱,率先在镇上建了新房,并在县城为教书的大儿子买了新房。
   汗汗的大外甥叫咏,在八十年代读完职中,走种养之路,并开了间碾米厂,也挣了一些钱。咏原是我小学、初中的同学,我对他了如指掌。他在山上建了养猪场,也建了别墅,一家人守在山里。我曾经去他那儿溜达过,那儿青山绿树,环境幽美,一条山道直绕到他的家门口,那儿像世外桃源的感觉。令人称奇的是,咏身材瘦小,却有一套驾妇之术。咏或明或暗娶了两个老婆,两个老婆同居一室,跟他共睡一床,居然相安无事。这真是一件奇事!

共 759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我们村子的由来,村子里的人与事。在这篇文章开篇作者讲述了一场洪灾,让整个村子的人都搬到了一个叫做猪公岭的地方,而一年的时间让新的村子建设了起来,这个村子也成为了全县第一个新农村。作者用朴实的文字,详细地描写了村子里的人和事。人物饱满,故事生动,同时,作者对于细节地把握也十分到位,让读者见证了关于一个村子的变迁与人们生活的逐渐改善。浓郁的乡土气息,贴近生活的好文章。问好作者,倾情推荐!【编辑:樱水寒】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121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11-20 01:21:49
  白天一直忙碌着,编辑出来晚了,望见谅。为了做推荐,先把文章发出来,这时候才补上按语,先生勿怪!
樱水寒
2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11-20 01:23:03
  挺不错的文字,朴实的文笔,流畅的叙述。问好先生,感谢赐稿江南,期待更多精彩!
樱水寒
3 楼        文友:陌然然        2015-11-21 07:05:09
  村里的那些人,那些故事,轻描淡写,却又透着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时代的交替过程。欣赏学习了,问好。
陌然然
回复3 楼        文友:桃李人家        2015-11-21 07:34:17
  感谢社长的留评!感谢江南举办征文比赛,让我有机会创作了这篇文章。谢谢!
4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5-12-02 15:10:32
  文字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息,欣赏阅读,问好作者
河南雪儿
回复4 楼        文友:桃李人家        2015-12-02 15:41:54
  感谢河南雪儿的留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