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花园一号(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花园一号(散文)


作者:龙飘飘 秀才,234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87发表时间:2015-12-03 07:17:47
摘要:据传,唐朝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们时常在昆明池里游戏泊舟、吟诗作赋,还在昆明池北岸边的这个地方踏春赏花。据说这里曾是唐室的皇家花园,其盛大的场面可想而知,自当与大唐一样,欣欣向荣、辉煌无比,令后世的人心向往之、几番梦回……


   在一个有苍松翠柏拱卫的大门前,我用电话向他核实聚会的地点,他说:“再向前,村委会!”
   他果然在卧着两樽巨型石狮子的村委会大门口接到了我,且亲热地拉我上了二楼宽阔、华丽、时尚的会客厅。我对他如此的热情也回报了应有的谢意和礼貌的赞叹:“好!老同学这排场可不小,看来为咱同学聚会连村委会都动用了!”他乐呵呵回道:“小菜一碟、小菜一碟。再说,这不也是应该的么?”有人揶揄道:“看把你牛的,好象这儿是你家?”而他却作出一副正经的表情道:“这儿就是咱的家,大家尽管随意,尽快放松,放开!”
   我忽然记起当年在初一二班时他的形象:清清瘦瘦的,话不太多、个子也不算高,就坐在我的前排。印象里,他有些内向,不太淘、不太捣,只是也不太学。他平日里不急不躁、不卑不亢,很友善,因此他的人缘不错。然而他有时却也能猛然间搞出一些诸如给自己用纸条粘上胡子这样的冷幽默,会让人笑得岔气。
   虽说对他的印象并不浅,但基本却只是当年那个初一二班时的印象。由于我们坐在同一座教室的时间只有一年,故而关于他后来的情况,大多就只能是靠听说了。
   从学校回村以后,他先是当了电工,随后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摸爬滚打、艰苦奋斗了好些时日,终于拼搏出了自家的一片天地,有了自家的厂子,且还经营得有声有色。自他有了经济基础,渐渐就有了名气,随后也就聚了不小的人气。再后来,他就水到渠成地成了村干部、成了村长、还成了人大代表。
   这一来二去匆匆忙忙的,转眼就过去不少岁月。
   眼前的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清瘦而内向的他了。老辣与干练自不必说,眉宇间依然很清,但形象上已不再瘦,有些睿智、有些稳重,举止间更多了些儒雅的气象。当今的他虽大形上还能隐隐找到当年的意思,但事实上似乎要比当年生动多了、也厚重多了。若是再回到教室排座位,他应坐在后面,或许还得坐在靠墙的最后一排。
   我以前听别人说过,花园的这个新村和这座位于新村中心的村委会大院,都是他这个村长一手弄起来的。还听说他把家也安在了村委会。一个整天要承上启下、迎来送往、甚至婆婆妈妈的地方,他却当成了家,图方便?图畅快?还是图热闹?不管图什么,反正他在那里呆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也已有不少年头了。也听人打趣地说过:他家就是村委会。这么些年,无论公事还是私事,上村委会找他,保准没错。据说,有人还进来揭过他的被子。还据说,有个别的人曾经一脸正经地奉劝过他:能不能搬出那地方?老住在村委会不合适!容易引出许多猜想,影响不好!他一句:“问心无愧”便打发了事,并不作过多的纠缠。村委会该住照住,一应事情该办照办。
   就说今天,村委会照样还是他的家,不少同学也都是一路寻问着村委会过来的,很顺当。
   至于初一二班在花园村的这个“行政一号”二楼会客厅相见甚欢的感人场面和具体细节,用“相逢是首歌”可一语概括,在此不再多叙。
   且说当大家在村委会会客厅聊累了、谝美了、乐透了,然后由他作向导,同学们把陈老师簇拥在中间,大家又说又笑地向他那个“花园一号”悠去。
   这天气也作美,早起一直有些朦胧的雨雾,不知何时已褪得不知去向。雨后的天很净,路边树上的叶子许多已经泛黄,虽说前几日有冷雨侵浊,但到底还是存留了一些秋的韵味。有鸽子从空中飞过,空回响着悠扬哨音。只是雨后乍晴,南天极边的雾气太重,可惜难见悠悠南山的影子。此时,这秋后的阳光虽说偏了点西,但照在人身上着实有些暖洋洋的。
   就这几步路,大家也没闲着,笑声也没停过。头前的他也不甘寂寞,时不时转过身来与大家凑趣。他除了介绍花园村的前身后世,还会时不时地撇几句冷腔,进而引来一通嘻笑。
   转眼到了那个两旁有高大的松柏拱卫着的大门旁。迈步进入门内,但见两边秀木夹道相迎,蓊蓊郁郁的,有些生动。正前方有一丛修竹,那丛修竹簇拥着一袭伟岸的南山石,而那袭南山石显然是有着南山灵秀的神韵的,傲然、悠然、雅然。其正面还飘飘洒洒地嵌了几个行草,“花园一号”。
   园内的道路游走在树荫中,曲曲弯弯的,确是幽径。两边也有些花和草,有些浅淡,也有些孤单。这里的风光显然是被那大片的更加浓彩重妆着的树木占据了的。北头向东转弯的路边上有几株桂树,虽说并不高大,也早过了飘香的季节,但不知哪株的枝上却还是有着迟开的桂花,溢放着沁人的桂香,老远都能闻到。听说这桂树是女主人从她娘家、一个离“韶山冲”不远的地方移植过来的。这么说,这的确是有几分灵气了。
   靠东边有几排杏树,看上去应该是挂果的年龄了。
   那几排杏树的前边是一洼绿水,临水有一栋三四层的钢架建筑,最下一层空着,看上去有些吊脚楼的形象。这幢巨型的吊脚楼似乎还未交工,此时还有工人正在工作。从其高大的形状可以判知:这个吊脚楼的顶上应该是这地方的制高点,站在顶上是可以俯视这园子的全景的。
   从吊脚楼向南,在水的那一方,还有一处建筑群,一座小桥弯过水面,把南北两岸勾通起来。走在小桥上,可见粼粼绿水中婆娑着的杨柳的倒影,那倒影的水光里似还有些金鱼的踪迹,一群一伙的,在追逐、在游戏。
   他导引着大家过到小桥南边的餐厅用的餐。那顿餐似乎很丰盛,但大家却一直以相逢、相聚为主题,并没太留心那餐的内容。但在那个不算小的餐厅里他一时激动站在了桌子上,大家却是忘记不了的。站在高处的他似乎有些喝高了的样子,有几分妄、也有几分飘。其实,他那是在借酒造势。有人以为他没少喝,事实上他鬼精着呢!不露声色地玩了个偷梁换柱,并没多喝。这不,有人却才与他踫杯时不经意间发现他杯里的白酒却掠出了几丝热气。他一见有人盯上他的杯,就马上低声讨饶:“包涵、包涵,只想烘托一下气氛。”
   未开言诳醉,开了言却毫无醉意。但见他抱了拳向大家转着圈谢了又谢,谢大家光临、谢大家赏脸。接着,他请大家以后把这里当成“据点”、把这里当家,随时回来观光、散心、消遣!最后,求大家多提意见。另外,也欢迎前来合作、前来投资。外加一句:往后,这个“花园一号”就是大家的乐园、大家的后花园。
   一顿餐聚了几个小时,却并不记得吃过的内容。可他瞅准时机出演的那简短的几分钟,也就片言只语,效果却奇佳!调笑之间,却让人记住了一个地方:“花园一号”。这家伙,虽说当年数理化他不大好好学,可如今却一套一套的。经过生活的淬炼,如今的他已经成钢了,或者说都成精了!其实,这世界并不在于你先天拥有多么高的资质,也不在于你后天读了多少书,更不在于你身体有多强壮,一切要看你有没有心!有心为实,无心则空。经这一番相聚,让人不尽感叹:他是个有心人。有雄心、有信心、还有野心。
   在周镐京、以及汉昆明池故地的那座千年古镇,虽只不过是西京城西边、沣水东岸的一座仅大于村的镇子而已,但其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有些高高在上的优越感,镇子上的人对四周的村子里的人显然是要俯视的。
   酒足饭饱闲谝时,他问一个镇子上的同学:“听人说你前不久曾在一个场面上摞出了一句本地名言:随便从镇子上牵只老鼠出去,都会比任何一个村里的猫大、得把猫吓得到处胡钻!”
   那同学道:“那名言咋能跟你这个村长、董事长、人大代表比?你如今可是咱当地的大红人,有权、有钱、有势,上上下下谁不知道你是个人物?你啥时候把这个镇子往眼里踅过?”
   他夸张地作出一副惊恐状,双手齐摇、口内连谦道:“咱是同学,千万不敢这么说,千万不敢!”
   那同学对道:“你啥事不敢?当初你要是啥都不敢,哪能把世事闹得现在这么大?”那同学三说两说还来了劲,灵光一闪又冒出一句俏杂话:“你真个是拿个刀朝天上比划---装模作样地刻(客)气呢!你今日要是表现不好,操心我给你也摞几句好话!”
   “告饶、告饶!。”他又是一副谦恭的态度。
   私下里,他低声对我说:连一间老房子都找不到的古镇,也就找不到任何的底蕴了。即使花大力气再恢复了原先的样子,人也会说那是假的。但花园就不一样了,如果再现出一派皇家花园的景向,谁还会再说那花是假的?
   他说他已有了个粗略的计划,想以镐京遗址文化为主题,以曾经有过历史记载的皇家花园为依托,把这里打造成一个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身,具有浓厚的田园风情,兼顾商贸、美食,以及文化、娱乐的休闲中心。我以为这盘子可够大的,怕他扛不起!他却有些肃然地说:个人、集体、政府一起扛!他说他已向政府提请立项,也多方沟通,寻求各方的支持,决心把这花种成、养大,开成片、连成景!
   我也听说过社会上一个传言:前不久习总书记因国事来陕,在私下闲聊时曾询问过:那个丰镐遗址是不是还是那个老样子?
   这事情保不定他也早就听说了,因此就动了要在这镐京遗址上大养其花的念头。他终归是个有心的人呐!或许,今天这个同学聚会,说不定他也会从中获得不少有益的信息呢。这也许正是他当年虽没学好数理化,但却依然生活得丰富多彩的真正原因。
   说话间,但见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子来到他的身旁,且向着大家彬彬有礼地点头致意。他起身拉了那小伙子向大家介绍道:“这就是我们的大学生村官,很有能力、也很有思想,工作也十分出色!”
   那小伙子连连说:“不敢、不敢。这些也都是老领导带领有方啊!”谦过之后,那小伙子面向了他说:“上面把茶点都预备好了,你看是不是请大家都高升一步?”
   他这时就有意清了声嗓子,接着朗声宣道:“老同学们,那咱们就一起高升吧!”
   水边上的那座吊脚楼顶部并非普通意义上楼顶,而是一个颇有讲究的露台。这露台从东端的楼梯口向西是一段廊庭,廊庭绿色的地毯上一字排放了几张桌子,桌上摆放好了一应的茶杯、茶点等。露台的四缘栽了绿植,廊庭两边的廊柱上挂有彩灯,还挂了汽暖炉。虽说此时西边半天上的太阳还在,这高处却是有了几丝冷意,但两边汽炉的暖风向中间这么一吹,让人觉得依然如故地暖融融的。自廊庭伸出的绿地毯一直伸展到了西边围栏的尽头,似乎那彤红的秋阳就挂在露台西南角的上空,给这片天地增添了几分色彩,显得有些生动。
   我们初一二班那幅“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那张显得圆满和幸福的全家福,就是在这夕阳辉映下的露台前摄下的。那情景很生动,似乎要醉人。
   也是在这幅或将会被永远珍藏的全家福中,他虽说是站在了最后一排,但这回脸上挂着的笑却很真切。
  
   【后记】
  
   从他那个吊脚楼的露台上望去,西南方夕阳的余辉下是古镇的影子,似乎有几分朦胧。正西方该是有着“关关雎鸠”的沣水,向北还有古阿房宫的旧址,只是这些都被绵延的厂房或村庄遮挡住了。
   向东,在西京城那片新区的座座高楼与脚下的“花园一号”之间,就是那座也有“七夕”故事的发源地之称的石婆庙。而在这“花园一号”与石婆庙之间,则是一片绿意葱葱的田野了。这也许就是西京城这个大都市里最后的一片田地了。
   正南的天边应是南山,按说应可见悠悠山南的身影,或许因了连日的阴雨相扰,雨后乍一放晴,反而使得南山那边的云雾更浓,到底也把南山结结实实地遮挡住了。即便如此,这块天地还是让人觉得接了地气,很悠然呢!
   忽然闪出了这么个念头:若是没这聚会,大概也不会上到他“花园一号”吊脚楼顶上的露台,自然也就没有这番独特的体验了,这也是一番难得的享受呢。
   我也问过他:咱这地方随后会不会也被动迁?他说:不会!如果说是真有人打这主意,他这个人大代表是不会赞成的。他觉得把折迁作为发展和致富的手段已实在没什么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了。闹出点能长远的事情才更有挑战性。到这时,我以为是该为他点赞了:
   他才是实实在在的“花园一号”!至于那座园子,也只是他实现其野心的一个道俱而已。
   记得他的电话铃声是段广告,其中有一句:“田在城中,城在田中”!这理念有些新奇,听了以后人居然还会生出几许期望和向往:但愿明年夏天能吃到他的“花园一号”那个杏林里的杏。也许大家还会唱起那首歌: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共 9905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洋洋万言,抚今思古,抒同学相聚之喜悦,唱老村发展之赞歌。写同学相聚是“托儿”,叙老村发展是“的儿”,借“托儿”引“的儿”,自然通畅,顺理成章。文字的朴实的,情感是真挚的,主题是深邃的。一个千年古村,几经风雨,几经兴衰。它有过百草丰茂、花开鸟鸣的皇家花园的盛时,也有过草枯花谢树倒湖涸的一片废墟的凋零,如今能发展建设成生机盎然远近闻名“田在城中,城在田中”的“花园一号”,凭借的不单单是几分实力、几分底气,更是时代的好气候好政策。推荐阅读。编辑:邵魁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5-12-03 11:27:24
  很多与花园有关的文字,写出不同的风景,不同风景不同的人们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变迁,文字记录了这些瞬间。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5-12-05 11:44:32
  老鸟、老朋友,常来就好。远握!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