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石门游记(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石门游记(散文)


作者:白尚礼 秀才,107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60发表时间:2015-12-10 22:02:52


   当天,据天水师范学院历史系雍际春教授现场介绍,1986年6月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局党川林场建设职工宿舍时,在放马滩曾出土战国秦汉时期的木板地图、竹简、纸地图等一大批重要文物,而被当时的考古学家誉为“先秦考古文化的圣地”。经多方专家对比研究,该墓时代当在秦晚期至西汉初年,故该纸图的产生年代,其下限最迟在西汉初年。放马滩秦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证明西汉初年已有书写用的纸张,而且质量较好,工艺成熟,达到了较高的生产水平。以此推测,纸的出现应能早到战国时期。
   当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年纸质地图,据考证此地图用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也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对我国研究造纸起源、造纸用料、造纸技术等具有重大价值。据相关资料介绍,纸质地图出土时置于死者胸部,因受潮图呈碎块,无法复原。其中绘有图线的最大残块,长5.6厘米,宽2.6厘米。出土时呈深黄色,逐渐干燥后,褪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有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纸质薄软而有韧性,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纤维排列杂乱,比现代纸厚,碎片边缘起毛,不规整。研究后知其制造过程经过切割、捣舂、制浆、沉淀过滤、挤压整平等工序。制纸原料为大麻,是早期麻纸,纸上用墨线绘有山脉、河流、断崖及道路,绘法与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驻军图》《区域图》相似。从笔迹看,山、水、断崖用软笔绘成,道路则用硬笔所绘。在这里累笔引之,仅作旅游宣传而已。
   天水放马滩地图的发现,具有三大重要意义。第一,放马滩地图是当前所见世界上最早的实物地图。根据文献记载和铜器铭文,我国早在西周初期可能已有地图,但一直苦于没有实物证据.放马滩地图的出土,继马王堆地图之后,又将我国现存古地图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将近一个半世纪,距今已有两千三百余年.更重要的是它填补了先秦战国时代实物地图的空白。世界上最早的古地图是公元二世纪托勒密《地理学》一书中的地图,它比放马滩地图已晚了将近五个世纪。所以,放马滩地图是当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实物地图,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史,地图学史,增添了新的篇章。第二,地图内容丰富,精确度较高,代表战国时代地图学的科学水平。放马滩地图的出土,以实物地图的形式,充分证实了先秦典籍《周礼》《管子》中关于当时我国地图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记载是完全可信的。而且,放马滩地图所示的地域和政区,又有良好的精确度。第三,具有较高的制图技术,代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放马滩地图虽然还比较粗糙,不如马王堆地图那么精美细致,但后者继承了以放马滩地图为代表的战国时代的制图艺术,是十分清楚的。马王堆地图采用的一整套制图规则十分先进,这在放马滩地图上已初具规模。而放马滩地图中水系,居民点,道路,地貌以及关隘,庙宇等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不但大都为马王堆地图所继承,而且也成为后世地图之典范,基本符合现代制图思想,极其可贵,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图方法。在制图艺术方面,接合图的应用是其一大创造;而闭合山形曲线的试制成功,更是一大发明,它已具投影概念的意义,近似等高线的性质,相当先进。
   总之,放马滩地图的绘制特点与历史地位证明,早在2300多年前,我国先秦时期地图绘制水平,已经居世界领先地位。
  
   四、结束语
   人们常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在闲暇之际,我们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到大自然的乐趣,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走进大自然,领略一方的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不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
   走进大自然,只有亲身实践,乐在其中,才会有切身体会。游一处风景,寻一处特色,见一处特色,悟一片心得,也照应了“一花一世界”,这句很有禅意的诗句。在此,我愿携得一片真心,与诸友分享我采风的所得所获,陶然也,怡情也!
   石门之游,匆匆一天时间,它毕竟是暂短的,有限的。这么多年来,静下心来,寻得一点闲暇,走过一些山山水水,掩卷沉思,真正把旅行当一生追求的,好像只有一个徐霞客。途中的美景,正如我们的人生,可以欣赏,可以驻足,却不必流连。每当完成一次旅行,抑或一次远行,回味这段人生,其实还有更好更多的风景,远远向我们招手,等着我们,朝着美好的未来,勇攀高峰,一往无前。

共 688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由甘肃著名景区,麦积山石窟衍生了一系列的旅游观光带,包括仙人崖、石门,都算是麦积山旅游群的一处,但却各有千秋,又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为天水的旅游文化着上了重彩的一笔。本文讲述的是作者随同苏惠文化研究会的成员组织的文化采风活动中的众多文朋诗友,一起游览石门景区的过程,交代了“飞来峰”“聚仙桥”“映月湖”“石门夜月”等的由来及民间传说,然后具体讲述了映月湖、五阳观及石门山的秀丽风景和作者自己总结的感悟,并结合历史和文化学者的经验,就部分区域的历史文化意义作了详尽的介绍和说明。一篇很有文化内涵的游记散文,语言成熟,思想淳厚,有很好的文化研究的参考价值,问好作者,倾情推荐!【编辑:陌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傀魅诗灵        2015-12-12 15:46:26
  石门?没读之前还以为是我们家乡的那个呢,原来不是一个地方。美景美文,拜读!
甘为耕耘者,宁做穷书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