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走近娘娘山

编辑推荐 走近娘娘山


作者:湖北武戈 进士,10571.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71发表时间:2016-01-02 17:29:55
摘要:我虽然不喜欢游山玩水,却对这些珍稀植物和物质文化遗产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平时就喜欢采写一些社会新闻,间或研究一下古代碑文之类的东西,我觉得娘娘山上可能有我需要的玩意儿。


   王福升笑罢之后说:“这个故事编得有意思,典型的谐音效果。”在三个多小时的穿越过程中,我们为了鼓劲,便断断续续地讲着一些有趣的人文故事,有的是真实的,有的纯粹是瞎编的,目的是为了逗乐,反正是为了营造一点热闹气氛,没有谁去追究故事的真实性。但是,当我讲到娘娘山下石婆沟村老治保主任黄仁华的故事后,王福升却很认真地向石沟村的村干部作了进一步证实。
   黄仁华是个塌鼻子,说话不怎么清楚,只有当地农民才听得懂他的话。1992年秋季,我在石婆村搞社教时,老黄是石婆沟村的治保主任。我一直想不通,就是这么一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人,居然还能当上治保主任,而且老百姓还特别服他管!王福升问我,老黄说话是怎么个不清楚?我就给他举了一个例子:黄仁华在酒席上跟人划拳时,老是把五喊成“虎”,把三喊成“汗”,把六喊成“欧”,他一上场,就那么“虎哇,虎哇,汗啦,汗啦……”跟他掰扯不清楚。逢着老黄找我划拳时,我便跟他提议:“我敬你两盅算了,不划拳行不行?”老黄又总是用他那独特的语言说:“乎嗯,要乎仪一窝嗯喝昂会才嗯。”我一时听不懂他说的啥,吃惊地望着他发呆!村书记胡立宗赶紧给我翻译:“黄主任的意思是说,不行,要不你一个人喝两杯才行。”我就只好喝两杯算了,坚决不跟他划拳。
   那天晚上,在涧池乡财政干部王太全家里吃晚饭时,王福升问王太全和村主任常正喜,是不是这么回事?王太全说是真的,黄仁华的话,有一多半都听不清楚,只能靠猜,当地百姓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我还讲了一个黄仁华老爱闻脚丫子的故事,王太全也给予了证实。老黄平时总爱穿一双解放牌胶鞋,又不喜欢穿袜子,只要往那一坐,他就脱掉胶鞋,用指头往脚丫子一抠,就放在那个塌鼻子上闻,而且还大叫着“好杭啊!跟欧欧系还杭!”当地农民又给我翻译,黄主任的意思是说“好香啊,跟臭豆豉还香!”王太全笑着证实:“的确是那么回事儿,但是他也看地方,例如在乡上开会时,他并不去抠脚丫子。”
   王太全也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黄仁华的故事,这个故事,诠释了石婆沟村老百姓为了什么特别信服黄仁华的谜团。王太全说,黄仁华是个热心人,当地百姓有什么大事小事,他都会热心帮忙。虽然他的话说得不太明朗,但是他有他的办法,喊人喊不清时,他就找到某个人,叫人家干什么,人家就得干什么。例如,要喊某个人座席时,他就把某个人拉到席位前,给人家斟上一杯酒,人家就坐下了。
   王太全还说,黄仁华办事特别公道,有一次在处理一宗边界纠纷时,他发现他的本家侄子占了王家好宽一溜的地界,明显地是欺负人家,他便把侄儿子吼了一顿,侄儿子不服他吼,他就按照承包合同上载明的四至边界,拿皮尺丈量,最终把侄儿子占的那一溜子土地还给了王家。就因为这件事,当地百姓就觉得黄仁华是个公道人,便选他当了村上的治保主任。
  
   民风
  
   娘娘山周围的人都很热情,这是我们考察队所有人的共同感受。
   那天上午,当我们从窑沟穿越出来,翻过大山来到南面的花栗庵村地界时,又渴又饿的我们,都想找个地方泡方便面吃。
   我们随意走到一家农户门口,门外屋檐下坐着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妪,场院上有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男孩在玩耍,付群小心地问那小男孩:“小朋友,你家大人在家吗?”
   小男孩说:“在。”
   付群又试着问:“能不能在你们家烧点儿开水喝呀?”
   “能!”小男孩很干脆地说。
   随即,小男孩对着屋里喊:“妈妈,来客了,他们要喝水!”
   小男孩刚喊出口,屋里便走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少妇,和一个年约五十岁的大婶,她们热情地把我们请进屋里坐下,并迅速拿出两壶开水说:“刚烧的,要不要先洗一下脸上的汗气?”我们说:“不用洗,只想喝上一口。”屋里又走出一个中年男人,手里拿着几个一次性茶杯和一包茶叶,他和那个被唤作侄女的少妇,配合着给我们泡茶。
   我们说是还想泡点方便面垫一下肚子,那位大婶又赶紧从里屋拿出另一壶开水,放在小桌子上,少妇又帮着我们把那些大碗面的盖子撒开,并给我们一一泡上。
   从花栗庵到石婆沟,又从石婆沟到风景村和军家河村,沿途农民总是热情地喊我们到屋里歇脚、喝茶和抽烟,有的农民还热情地留我们吃了饭再走。
   王福升对娘娘山周围的民风不是很了解,每受到一次礼遇,便要感叹一番:“武戈,你看这里的人好热情啊!”我说这不稀奇,这里的民风一直是这样,可以说,涧池乡的人都是这样的热情好客。
   第二天上午,我们正行途中,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我们随意钻进一户农家躲雨。那一家子只有老两口在家,儿女都搬到集镇或者城里去了。老两口硬要留我们在他们家吃午饭,我们说等雨下小些后,还要赶往刘家大院,同等在那里的乡村干部会合,婉言推辞了老两口的挽留。
   由于只顾得躲雨,我们有好半天没有看到向导刘大声了,王福升便问刘大声哪里去了?并跟那家老爷子聊起了刘大声的酒量。王福升说是刘大声在路上跟他说,他特别能喝酒,一顿能喝五、六碗酒,而且还是吃饭用的大碗。那家老爷子就笑了:“刘大声的话你们也信啊!他是个大白话,有一次他跟人吹嘘,说他在岩上砍柴,一架飞机停在半岩上,跟他说了半天话才飞走。”老爷子的话,把我们都惹笑了,王福升再一次惊奇地跟我说:“这是世界上最牛的大白话!”
   看到雨下得小些了,我们便同告辞了那家老俩口,再次往刘家大院的方向前进,谁知,我刚翻过山梁,快要到水泥公路时,大雨又瓢泼似地下起来了,我们只好又钻进一家农房里避雨,这一户只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在家,她见我们一个个身上全部湿透了,就连忙搬了一个火盆放在屋檐下,又从厨房里找来一些细干柴点燃,非要让我们烤干衣服再穿,我们说不用烤了,说不定一会儿还得被淋湿。可是,老奶奶不干,非要我们把衣服脱下来烤干。王福升一边烤着衣服,一边感叹:“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么热情啊!”
   我便适时地抢白了他一句:“民风如此,你不得不服!”
  
   古宅
  
   我们这个民间考察团,原打算对娘娘山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活动,由于下雨的原因,我们只好提前一天来到考察计划中的最后一站——拜谒郧西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宅刘家大院。
   当我们冒雨冲过风景村,来到军家河村时,乡上的任主任和军家河村的胡书记,都在刘家大院等候着我们。任主任考虑到午饭时间未到,就建议我们先去看大泥河的人工瀑布。这处瀑布,距刘家大院还有五公里左右,瀑布的水来自马鞍镇。据说是马鞍那边的一个开矿老板,因为看到矿渣淤塞了河道,他便在山上开凿了一个洞,让那边堵住的水,从这个山洞里泄出,因而形成一个硕大的瀑布。
   我们尚未来到瀑布跟前,老远就被一阵雷鸣般的怒吼声所吸引,及至到了瀑布跟前不远处,就有一阵瘆人骨头的冷风向我们刮来。瀑布的确是壮观!只见一道白练从半山腰上飞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吼声,然后砸向河谷中心,弄得对面路上老远都是冷风瘆瘆。我们赶紧钻进车子里,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已全部湿透,再加上肚子也有些饿了,便催着李德才快点拍,争取早些返回刘家大院,好找点热饭热水,把饥饿的肚子垫巴垫巴。
   刘家大院的出色人物刘少山,听到我们来考察刘家大院的消息后,也从十堰赶了回来。据他介绍,刘家大院是他的太祖刘应榜,于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修建,距今整整190年的历史。
   刘少山告诉我们,他们是高祖刘邦的后裔。八本刘氏家谱的谱头上,有关于刘室宗亲的记载,包括刘氏后裔封王守彊的姓名出处,在家谱上都能找到。据宗谱记载,刘少山的高曾祖是个武将,奉旨据守湖北,到他太祖这一代,天下早已不是刘家的了,他的那些曾为战将的太祖们,纷纷弃武从商,刘应榜就是贩卖布匹沿汉水来到郧西的。
   刘家大院是两进三重的古宅,正门前有二十多步青石台阶,里面每一重院子的廊檐上、窗棂上和照壁上都雕刻着各种各样的人物、花鸟。最有意思的是,在第三重院子的照壁上雕刻着六幅人物,分别是渔、樵、耕、读、商、牧的图案,这同刘少山的自我介绍基本吻合。
   从地形上看,刘家大院非常符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地理要诀;但也有不少的缺陷,例如《地理五诀》上要求,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青龙可以高万丈,白虎不能回头望,而刘家大院左边的“青龙”很矮,右边的“白虎”却又很高。这可能就是刘家大院最大的一个缺陷。刘家大院的建筑面积,估计不少于800平方米,整个大院在飞檐斗拱的映衬下,显得威严而又壮观。
   刘少山是十堰市人民银行的退休干部,他告诉我们,为了有效地保护好刘家古宅,政府出资在大院外面选址建了两栋新楼房,准备把院子里的几户刘氏后裔,全部搬迁到新楼房里安置,然后对古宅进行保护性质的维修,以便日后供游客们瞻仰。
   郧西档案局副局长黄朝强先生告诉我们,刘家大院是郧西县保存得最为完整的清代古宅之一。
   离开刘家大院时,天空再次飘下一阵雨帘,这幅雨帘像天上飘落的大幕,将刘家大院隔在我们的身后,使刘家大院平添了一份神秘……

共 8676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考察游记,内容是丰富的,提供的信息也是丰富的。文章开篇,写了作者参加这次民间考察团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抵御住那份诱惑。然后,文章从地理环境、古树情况、山水传说、诙谐笑话、淳朴民风、百年古宅等方面,具体叙述描写了这次采风得到的见闻感受,生动地记录了娘娘山的有关情况,记述了这次采风的经过情况等。这些内容,让该文有了史料价值和意义。【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1-02 19:08:14
  谢谢主编老师辛勤编辑和精彩按语。谢谢,敬茶!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1-02 22:08:52
  作为写作者,必须要为地方文化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篇文章,作者为家乡的娘娘山做志,对娘娘山做了具体生动的多角度的介绍,对这次行动也做了生动的记录。对外地人和本地人了解娘娘山,是有帮助的。
语文教师
回复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1-03 08:40:25
  非常感谢春雨主编的高度肯定。其实,作者只想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写我眼中所看到的和心里所想到的,仅此而已。不期望回报,这才是为文之道。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