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民国的腔调:鲁迅(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民国的腔调:鲁迅(散文)


作者:胡竹峰 布衣,26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22发表时间:2016-02-04 22:49:05

【流年】民国的腔调:鲁迅(散文)
   鲁迅真是去世得早了,从《野草》开始,到《朝花夕拾》,然后是《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这个阶段的杂文炉火纯青。一册《花边文学》堪称绝响,几乎每篇都是游戏文章的妙品,不动声色,一些小议论,点到为止。今天作家的笔下,实在不多见那样的小品了。
   鲁迅晚期的杂文,早期思想中偏激和驳杂的地方也已逐渐理顺,心灵自由,下笔左右腾挪,写作回归到写作本身——借文字愉悦身心。时常一厢情愿地想:如果再给鲁迅十年时间,白话文将会出现一个多么迷人的世界。只能要十年,让鲁迅在一九四六年去世,再长,人生就会进入苦境,甚至会失去自我。鲁迅说话之猛,诅咒之毒,岂是后世所能容忍。
   鲁迅这个人,眼光太毒,他在俄国小说和散文合集《争自由的波浪》小引中说:“英雄的血,始终是无味的国土里的人生的盐,而且大抵是给闲人们作生活的盐,这倒实在是很可诧异的。”这样的话,整个民国,也只有他能说出来。读鲁迅的小说,常常独自笑出声来,鲁迅总是将生活极端世俗化,他让英雄后羿与美女嫦娥成天吃“乌鸦炸酱面”;《离婚》中,地方权威人士七大人手中总拿“古人大殓的时候塞在屁股眼里的”屁塞,并不时地在鼻子旁边擦拭几下。
   人间本来就是污垢的堆积地,鲁迅不想美化掩饰,而是用锐利、深切、苍郁与沉重的匕首划开包裹在外面的一层薄膜。即便是禹、伯夷、叔齐、庄子、墨子,这些历来伟大的人物,鲁迅也解开他们的头发,撕烂他们的布衫,踢翻他们的神台,使一众人等纷纷坠落尘世,坠落到人间的不堪中。
   阅读民国文章,我特别看重鲁迅,因此在他书中停留的次数非常之多。《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且不说了,杂文集《花边文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也曾数次通读。第一次买齐的作家全集是鲁迅的。孙犁说文章最重要的是气,鲁迅文章的气是热的,散发着勃勃生机。
   对于这个生活在民国年间的文人,我常常产生一些遐想。走在深秋的北京或者上海,月色淡淡,灯光朦胧,路过鲁迅先生的楼下,远远地看着朦胧在纸窗上那个握笔写字或者读书闲谈的人影,久久伫立,看一眼再看一眼,直到灯灭。然后返回栖身的小屋,读读《孔乙己》《阿Q正传》……当然,这只是遐想。倘或能潜回到过去,会不会去找鲁迅呢?还是不会吧。读他的书,在字里行间寻找文学上的亲近,这样就很好。
   对鲁迅的阐述,后人已经做了太多工作。一拨拨专家学者用巨大的热忱解读鲁迅。可惜的是,很多评价,常常因激情而忘形,因仰望而放大,因排斥而偏见,因隔膜而恍惚,因久远而混沌,更因为没有得到中国文章的滋养,论述常常不得要旨。可不可以抛开思想包袱,抛开意识形态,仅仅从文学上谈论鲁迅呢?
   鲁迅的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是空前的。对我们写字的人来说,鲁迅就是一座山,看看就在眼前,顺道爬上去,到半山腰才发现这山太高,咬咬牙再往上爬,好不容易到山顶了,人家又变成了另外一座山。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八日,天还没亮,鲁迅病重,气喘不止,修书一封,托内山完造请医生,次日早晨五时二十五分,终不敌病魔。时间还很早,深秋的上海凉意浓浓,倘或没什么紧要事,很多人宁愿在暖和的被窝里多歪一会儿。上帝却早早起床了,他在等待鲁迅。
   绍兴周伯宜家的长子,走过他不平凡的五十六年,独自一人在通往天国的路上踽踽而行。“褪色了的灰布长衫里裹着瘦小的身子,蓬乱的短头发里夹带着不少的白丝,腮很削,颧骨显得有点高耸,一横浓密的黑须遮住暗红的上唇”。迈进天堂之际,守门人问做什么,鲁迅淡淡地说:“和上帝吃早餐。”

共 655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本线装竖排版繁体的鲁迅小说集,还有一本鲁迅杂文书信选编。年轻时很是痴迷鲁迅,曾经仔仔细细地把那本鲁迅小说集翻成简体字,誊抄在本子上,虽然最后这项工程没有完工,但当时的那份虔诚依然记忆犹新。他的小说、杂文都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读作者的这篇文,对鲁迅的作品、人品都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文中写到,了解鲁迅,要先从他的书法开始。鲁迅的书法卓尔不群、独树一帜,古雅厚重,又不失文人气,人都说字如其人,从他的字便可想见他的人,也可以说,只有他那样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的字。而要读鲁迅的作品,先看几本他的传记,应是一条捷径。鲁迅的书深刻、广博,若不能沉下心来,的确是不容易读的,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文化快餐式的社会现状下。但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是后人无法企及的,他小说里的许多人物、地名以及语言都成为不朽经典代代相传。处在那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他跟其他人一样,被时代赋予了特有的历史使命,他把手中的笔变成了匕首,把笔下的字变成了刀枪,对着那个混乱蒙昧的世界,呐喊出自己的声音。他无疑是勇敢的,无论前方是什么,他都选择面对,直面血淋淋的人生,在当时,是何等的勇气。在他的笔下,嬉笑怒骂,恣意而为,令敌人胆寒,令友人敬佩。他的声音,便是民国的最强音,不仅同时代人无法超越,后人更是难以望其项背。他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精神,值得后世人学习和传承。一篇难得的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闲云落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6-02-04 22:57:12
  非常抱歉,胡老师,这几天一直忙,没能及时放出你的文,请原谅。鲁迅是我极其欣赏的文学家,能有幸读到这篇文字,获益匪浅,感谢分享!
闲云落雪
2 楼        文友:齐鲁青未了        2016-02-05 07:23:42
  感谢胡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我更加深刻了解鲁迅的书法、经历、杂文、个性、晚年生活的偏执和自负,鲁迅是我最崇拜的文人之一,一身正气,正义,正直,敢于为时代“呐喊”,能让世人永远尊敬和怀念,可能只有鲁迅了。鲁迅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民族之魂,是中国历史的一座丰碑!
3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02-05 07:55:10
  【题外话】
   1.昨天到新华书店又买了500元书,其中有日籍作者陈舜臣写的《中国的历史》,还有一本是文若愚编著的《一本书读通中外经典》,这本书封面有两位文学人物,中国的鲁迅,俄罗斯的高尔基。由此也可略知鲁迅在国人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作者胡竹峰老师写的系列散文《民国的腔调》系列散文,读者一海明月,非常喜欢,尤其喜欢这篇说鲁迅的!感谢【逝水流年】编辑的倾情奉献,感谢作者的智慧付出!
4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02-05 20:50:07
  《忆刘半农君》一文里,鲁迅说:“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此话可为文论,也时常为我浅白的写作找到理由与安慰。
   【喜欢这样的清澈的浅】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