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甘南散记(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甘南散记(散文)


作者:敏洮舟 布衣,46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05发表时间:2016-04-29 22:50:18


   白龙江往东,我们朝西。从眼前的气势和流量来看,怎么也难以相信这条宽约两米的河流竟是嘉陵江的主要源头之一,而这一脉活水的渊源,此刻与我们相聚不过二三里之遥。揣着探寻机密般的心思,老师们溯流而上。
   如按图索骥,沿着白龙江流,我们走出了郎木寺古镇,走出了回藏参差的庄户人家,迎面而来的是一片不太大却倍显平展的草地,顿觉眼前豁然敞亮,人不由得缓出一口气来。紧跟着抬头远眺,一道突兀险恶的石峡截断了草地的平展,铺天盖地般压顶而至,人不由得又倒抽一口凉气。
   进入峡谷才发现,它比我们预想中的还要狭窄,左右目测,宽度最窄处,大约两米左右,从两米的夹缝中仰望天空,看到的景象,就如山峡头顶飘逸着一缕蓝丝带。脚下变化最大,刚才还是绿草依依,此刻却绊腿磕脚全是大小不一的青石头,大的像头牛,小的也能抵上一个牛头。白龙江水可不管你有多“牛”,把整条峡谷当作漫游的河道,幽幽静静地流向心中的远方。偶尔撞在“牛”或“牛头”上的水花四散飞溅,仿佛讥笑着人们的笨拙和鲁莽,不是吗,有人稍一出神,一只脚便从立足的青石上滑下,然后讪笑着拖起半条湿漉漉地腿,感受着夏日的清凉。
   石峡总长不过二里左右,就是这略显短促的二里空间,却默默地承载了一个群体漫越千年的精神寄存。仙女洞、虎穴、白龙江泉眼,对于游客,他们只是被贴上标签的某种人间美景,贴近着一个族群的文化心理,走过看过就无憾了。可对于郎木寺的藏民来说,美景、文化等标签的背后,却深埋着他们世世代代奉为图腾的某种精神与俗世的双重寄托。
   走出峡谷,眼前虽非陶渊明笔下“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却也算见到了大块的天空。峡谷由两座石山组成,穿过峡谷,我们已到了山后。老师们纷纷找石头坐下,拧着裤筒上的水,此时黎永祥兄建议,大伙就从这山后一直爬上去,然后再从山前回到郎木寺镇上,老师们轰然叫好。
   日头泼辣辣地照射在山坡上,那一丛丛开的张扬的狗蹄子花被阳光炙烤地蔫头耷脑,比狗蹄子花更蔫儿的是老师们快要散架的身体。走出峡谷,爬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山,抬头一看,山顶依然遥远,依然那么高不可攀,就像我们依然站在山下仰望。山太陡,有些路段几乎不能走人,好几次心里在打退堂鼓,可一望脚下令人眩晕的陡坡峭壁,只有徒呼奈何,更反复计量自己真是从山下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最为奏效同时也能缓解疲劳的办法是不断地给自己设定目标。于是,前面的一簇花,一块石头,一片可以坐下来的草丛都成了不断奔赴的终点。老师中有二十多岁的,三十多岁的,年龄最大的黎永祥兄大概四十六七,可岁数并非衡量体力的唯一标准,这不,他正远远地站在我们头顶招呼呢!待我走近,他拍拍身下一块青石笑着说:这是我的第二十个目标,你呢?我说我已经忘记走过多少个目标了,他点头说:是啊,已经走过的大可不必记藏,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还有能力和心情给自己设定下一个目标,设定了又能否坚持走完最后一步。说完遥指一块凸出的土坎说:那是我的下一站。望着他躬身大步地走去,我兀自咀嚼着适才这短短的几句对话。
   在一阵欢呼声里,最后一位老师也爬上了山顶。我远远地伫立在一边,吐气高呼,群山回应,顿觉人生天高云淡。极目山下,在一个大大的彩色拼盘中,绿的是草地、红的是野花,还有帐篷、牛羊、溪流、远山。
   上山时的口渴、疲乏、懊悔在一瞬间影踪全无,甚至有了特殊的意义。苦楚越浓,苦后的甘甜也越浓。难道说,是艰难成就了幸福?是行走成全了终点?倘若是,莫非“坚持”二字便是身履红尘的基本准则?
   傍晚的天空晦暗深沉,车轮下的柏油马路蜿蜒着向前延伸,最终消融在前方无尽的夜霭中。身后的甘南已轮廓模糊,再走上一两个小时,我们就要进入临夏地界,广河转瞬即到。心里默算,自广河动身再回到广河,我们刚好用车轮和脚步丈量出一个圆圈。从起点到终点,短短的四天五夜里,我体味了故乡的虚幻,历史的深沉,还有生命的执着与那丝丝缕缕说不清道不明的小感慨。还有一个小时就到家了,到终点了,到达之后,它作为终点的意义也将随之消失,并成为下一次远行的起点,抑或成为下一个圆圈的终点,如此周而复始。人生终究无法停驻在某一处风景,即便身后再美,前路再暗。

共 6958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当一个人久居不出时,心中就会生出出游的渴望,以寄情空阔释放胸臆。作者和同校的老师们便得到了一个这样的机会,集体出游。第一站,甘肃临潭县。临潭是作者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经商传统,是全省闻名的“文化县”。以游人的身份回到故乡,心中生出别样的思绪,面对着父亲和先人的墓地,这种感觉更加明晰。诚如作家杨明所言:故乡原本都是异乡,它不过是祖先漂泊旅程中的最后一站。第二站是迭部县,这是一个藏居县城。它虽然和临潭同属甘南,却分属不同的地域,前者是青藏高原,这里已经是黄土高坡了。在这里,有一处驰誉全国的人文景观——腊子口,作为那个血雨腥风年代的见证,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无尽情怀和绵绵情思。在岷县,更有清真寺开仓赈济红军的佳话代代相传。之所以有无以数计的军人前仆后继,各族儿女团结一心,是因为“人民”,因为共同的志愿。第三站若尔盖草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大名鼎鼎的白龙江,穿越了险恶突兀的石峡,攀援了两侧的石山,遍览了地理环境独特的郎木寺镇。尽管人人都非常疲劳,但风景总在前头召唤着,坚持是最好的选择。而人生莫不如此。一篇详尽地描述甘南地理风物的散文,笔触细腻丰盈,按图索骥,使无缘一游的人们也仿佛身临其境,领略甘南的万千风姿。喻家国情怀于风物描写之中,自然妥帖,增加了文章的厚重和内蕴。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6-04-29 22:52:17
  这样的出游有益身心,真好!感谢老师分享美文!
闲云落雪
2 楼        文友:杨忆军        2016-04-30 08:40:11
  分享作者的美文。旅游是不错的健身,还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一个人静静地走进写作的氛围,这样的孤独不会寂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