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相石记(散文)

精品 【流年】相石记(散文)


作者:西伯郎 秀才,100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20发表时间:2016-06-12 18:06:44


   这是我在河北蔚县当矿长开采玄武岩时的收获。玄武岩是岩浆涌出火山凝固后的产物,黑,但不纯黑,灰黑,有点煮饭焦糊的意思。理论上还归之于花岗石类。但比一般花岗石而言,有大小细微不等的相对均匀的气孔,石质比较轻,比较酥,也比较脆,刚开采出来的石头经过日光暴晒,还会自动开裂,大老远就能听到清亮而沉劲的“嘣”的声音。地质学讲,花岗石(包括玄武岩)这些热液岩浆形成的岩石中,可能就有金、玉等共生或伴生矿藏。可是我眼拙或疏忽,从事花岗石开采十多年,除了在辉绿岩黑石头缝捡过几块白莹莹的方解石原生矿结晶体,其它竟然几乎从没发现过。但好在还是得到了一块“烤红薯。”
   “烤红薯”一头粗一头细,蛋圆形,像刚烤出红薯的鼓胀的紫褐色。上面还有一块块烤焦的黑色,和几片掉了皮的黄色,大小也跟一个完整的红薯近似,这就完全是一个烤熟的红薯了。“红薯”最初在山上是以石头蛋废物的形态出现的。就像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它滚在山坡,和其它浮石火山蛋一样被人踢来踢去,羊倌驱赶羊群也不用它,嫌它坠手,沉。那天,一名王姓工人笑嘻嘻使劲儿给我扔到近前,咚地一声,把土地砸了个深坑。工人们都知道我一向喜欢收集奇形怪状的石头,王姓工人就问我要不要这个有点像烤红薯的东西。我捡起一看,多逼真的一个烤红薯啊。我震惊了:世上竟有这种比鸟蛋还肖形逼似的石头!这大概算是老天爷赐予我的象征性食物吧。我仔细用清水洗了,露出了它的真容:颜色自然,形象饱满,更像一个真的烤红薯了。就赶紧宝贝似的收藏起来。甚至妄想般猜测,它那样沉,外皮又被烧焦,肯定不是一般石头。它会不会是天外来客——陨石呢?不知道,真的不知道。这个迷就一直存放在心里,就像烤红薯一直在鼻翼旁散发着清香甘醇的诱惑。我把它郑重地供养在我的书柜里。
   玄武岩矿山给我更多欣喜的,是木化石。
   河北蔚县这座玄武岩矿山同属九千多平方公里的古大同湖范畴,位于东南边缘。蔚县和大同县境内的数十座大型火山遗迹证明,偌大的大同湖就毁于火山爆发。就像洪水漩涡里总要聚卷着一些轻质杂物一样,涌动的火山熔岩岩浆在流动过程中,也聚卷着火山灰、草木、动物等物以类聚的轻质物质。这些物质随着岩浆冷却、凝固,成了玄武岩矿体或岩盖的一部分,其中,就有一窝一窝或一节一节的各种动物骨骼化石,和木化石。因为年代太久远了,在雨水浸润和地质作用下,大多小块化石被风化侵蚀成了土面面,只有那些足够体积足够质量的化石,才保存至今。木化石大多十几厘米粗二十多厘米长,自然节理,无人为折断迹象。有的树上的斑疖依然,有的还附着树皮。比较能够辨认的应该是松木,都是残损的小块,可能因为其木质油性大,都有严重的焚烧过的残痕。每一块化石都各具情态,凝固了千万年生命的最后特征。五行理论认为,土生木。现在的事实是,木成了土,完全颠覆了固有的传统文化观念。科技发展至今,大自然对于人类其实还有太多的没有研究清楚的秘密。
   我把这些凝固的生命标本收集起来,送给一些文朋好友,他们都特别喜欢。
   前年,大同城市建设正蓬勃开展,有朋友说东关东小城基础坑挖得很深,很大,发现了古墓和化石,喜欢猎奇的我就一块儿赶过去,试图捡点漏。东小城基础坑位于御河西岸,十多米深,上万平米见方。地表大约两三米是土层和生活层,下面全部是深不见底的沙子和卵石。大概挖出的沙子都用作建筑混凝土了,坑中堆起了几大堆大块卵石。朋友沿着土方四壁寻找,试图在人类生活层捡些古物或瓷器,我则在石头堆逡巡。很快,就找到了一些海生物化石,折损的石臼,还有两把石刀。石臼太大,太笨拙,我舍弃了。海生物化石残损的比较厉害,我叫不来它的名字,姑且收着。叫我最值得激动的是,我发现的两把石刀。
   石刀是微孔玄武岩磨制的,劈斧状。本来应该是灰黑色,因年代久远,已经氧化成红褐色。朋友问,咋就认定这是远古人的石刀呢?我告诉他,天然玄武岩都呈块状,球状,几乎没有片状的。这两把刀大小不一,但形状相似,用手握住刀背正好砍东西,又发现在地下数米从未扰动过的沙沟里,你说这是不是远古人用的石刀呢?朋友笑笑,大概不太相信,便言不由衷地说,像。我欲给他一把,他不要。他摇着头笑着说,那东西……他没说下去,但我理解朋友的意思:这东西是不是真的不肯定,即使是真的也不值钱。但我认定,它们一定是真的远古石刀,如果把它们放到博物馆,一座城市的历史是否会变得更加生动而厚重呢?这是远古人类最稀罕也最实用的石头工具。我看它们,绝不次于后世熠熠生辉的玉石。
   什么东西是玉呢?和氏玉石最初进献给楚王时,没人认为那块石头是玉,父亲因而被砍了腿。事隔多年,执着的和氏儿子再次进献,人们才将信将疑地剖开石头,确认是玉,并做成举世闻名的和氏璧。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玉石的认识标准。不是所有的玉石都是玉,也不是所有的石头都仅仅是石头。我收藏的那些石头,就是玉石。
  
   三、探矿
   我正儿八经专门探看过一次玉石矿。
   2006年,有人要卖给公司老板一座广西来宾的玉石矿,老板派我去“撑眼。”山是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的那种山,平地凸起,四五十米高,灵劲而浑圆,远看山气青渺,石质嶙峋,很少植被,但爬上去就不是那样了。一人多高的杂草灌木葳萋繁茂地拥挤在陡峭的山坡,即使是裸石,也长着厚厚的苔藓,十分滑腻,似乎有意阻拒他人攀爬。矿山一看就是小打小闹地开过几年,晶莹的碎石遍地,平台已经采出一些荒料,但无大块,最多一米见方。白底,略有绛红色带,硬度小,应该属钙镁占主要成份的碳酸质的半透明大理石。不算玉。只是人们叫玉。我们公司老板经常出国,他发现一些发达国家有钱人的别墅都喜欢用这种石料加工成灯箱,放在草坪上,靓丽雅净,效果奇好。所以老板动了心。我看了矿口开采情况、矿体、矿脉走向,及排渣场地,矿山周围除了凸起的山,就是犹如北方青纱帐的一片片甘蔗田。我把情况汇报给老板后,老板哦哦着,当时没做声。这事最后不了了之。据说购买或合作条件没谈妥。如果以现在玉石的热度来衡量,广西那座矿山也许真的很值钱了。但那时,大多人并不认为它是玉石。叫它玉,它就是玉,不是玉也是玉;不叫它玉,它是玉,也不一定是玉。真此一时彼一时也。
   我的眼前,只是一堆大大小小颜色形状各异的新鲜石头。在石头没有正式确定建矿被使用之前,它们只是浑浑噩噩无所作为的,一块块的石头,最多是马市商人相马一样相来相去的石头。事实上,绝大多数石头样本最终也都成了籍籍无名,人们根本不屑一顾的不稀罕的石头,被遗弃到废物垃圾沟。
   这些石头都是张工他们辛辛苦苦采回来的石材样本。
   公司负责探矿的就是张工。张工六十年代毕业于矿业学院采矿系,内蒙古兴和人。分配回县里工作三十多年,无任何矿业可供他实践开采,他就石头一样无所事事,被人丢来踢去地伺居在小小的塞外县城,历经荏苒光阴,日升日落,慢慢变老。在五十多岁时,被“一刀切”下那个似有若无不值几毛钱的副科级帽子之后,跟山西人有着根深蒂固千丝万缕亲情的张工,就眉头绾着疙瘩,心事重重地来到我们公司,首次从事他曾经学习过的专业,负责探矿,找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张工发挥余热的这十年,为公司探过不少花岗石大理石矿山。后来老板对宝石发生兴趣,张工又在全国各地寻宝,探宝。
   天下无数山脉,可供开采的建材用的石头矿尚且寥寥,遑论人人争抢物以稀为贵的宝石矿。所以至今,任何宝石矿张工都没给老板探到。探矿有难度,这不是拴个馒头狗都能干的事情,这谁都明白。但公司人们其实并不关心张工探了什么石材矿或宝石矿,那是老板要操心的事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公司人只关心探矿张工的这缺陷那毛病,当饭后茶余的谈资。
   张工的确问题不少。他不太好处,是个变人。给他派的探矿吉普,五年内光司机就换了八个;跟随的探矿人员几乎年年也要换,直到最后成了光杆司令。张工老嫌别人不行。他亲口跟我说,现在的年轻人啊,不懂也罢,还懒,这能行?石头样品不主动往车上背,嘿!还等我这个糟老头。这些家伙,他们不背也算了,可把样品摔来丢去,不当个东西,这责任心。他对年轻人成见大了去。张工还跟我吐露“小九九”:经常在荒山野外,如果有个三长两短,这样的伴儿能靠得住?但很多人风言风语,张工生活习性跟别人怪异:经常出门在外,他却吃饭怕辣,怕被褥不卫生,洗脸怕混用脸盆毛巾,怕得皮肤病、传染病、性病,还动不动呵斥人……都是一大堆闲话寡话。我跟张工在一间大办公室呆过段时间,发现他们探矿出差报销票据,张工每每把出差日期、补助金额等,全部跟一页页工作日志核实,卡得特死,钉是钉铆是铆,不允许丝毫“做鬼”。张工跟老板沾着老亲,老板都叫他表姐夫。他这样,一块儿探矿的别人就不能也不好再说什么。水至清则无鱼。越来越没人愿意跟张工共事了。
   我学过点地矿采矿知识,在这方面大概是公司唯一能跟张工有共同语言的人。所以跟年长、孤僻、挑剔还思想保守的张工比较能合得来,能打对“调”。我见面经常逗他,撩戏他,张工也不恼,不燥,倒一反绷脸常态,笑呵呵地还跟我反唇相讥地开些玩笑。张工探矿时,我也就顺口求他,游历各地,也帮我随便拣点什么值钱石头。张工口气冲,荒山沟能有啥!但这就算答应了。他拿回几乎所有的石头样品,总叫我先看看,征询有没有开采价值。他偶尔也拿回几包疙里疙瘩毫不起眼的石蛋样的玛瑙,给老板封走绝大部分后,留给我一些,说你挑,你挑。我撇着嘴嘲笑他,就拿回点这东西?哪个河沟都有的是啊。说归说,我明白,绝大多数河沟只有愚笨僵硬的愣石头蛋,并没有骨格特别的玛瑙。于是还是挑了几块颜色、形状差强人意的。回家后认真洗了,放到无色透明玻璃瓶里,和其他玛瑙一起泡水,摆到书桌书架上,没事时细细观赏。平淡无奇的玛瑙其实也大有意蕴在焉。越看心中就生出一些莫名的踏实,和温暖的抚慰。也就宝而贝之了。就像我看张工,他以近暮之年,十年来在公司持之以恒,对探矿有着极大的热情,真诚,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兢兢业业,虽然也抱怨,虽然也感叹,虽然也叫苦,甚至想退缩,但六十多岁的他,仍然精神矍铄地行走在茫茫山野中,在天际间支撑起一个大写的人。他简直就是一枚人形玛瑙!
   再带回来的,还是石头。
   张工说:“这次有点玉石样儿了。”
   我端详了半天,问他:“这就是玉?”
   张工有点尴尬地摇头说:“这就算不错了,颜色比较纯,结构还算细腻,半透明。”
   “唉,如果你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就好了啊!”我故意调侃。
   “嘁!我有那本事,还在这儿呆?”张工苦笑着傲然远思。
   是的,真正的好玉石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都明白。何况指望的是玉石矿。
   我们无话不谈。我渐渐知道张工在县里的三十多年,其实并没丢下他的老本行。他那里山上,过去一直有人挖一窝一窝的石英石卖给硅厂,冶炼硅。百姓不懂别的,只以为那都是三几十块一吨的不值钱的“马牙石。”他就乘机收了很多结晶好品相佳比较粗大的水晶。他还专门购买了设备,加工水晶项链、手链等。前段时间,张工突然叫我看他新开得网店,看他加工的精美的水晶手链和项链。我开玩笑说,怪不得你给公司探不到宝石矿,原来好东西都探到你家了!张工叹口气说,嗨!这都是我过去积攒下的,现在啊,根本闹不到这些东西了。我问他家里还有多少这样压箱底的宝贝,张工一点也不设防,他说,小胳膊粗的黑色、烟色和粉色水晶,还有四五根。嗬!好家伙!
   这都是冬季公司放假,张工回家自己巧手加工的。他讨厌别人插手自己的事情,也不放心别人干活,包括他的家人。他是个不失闲的人。
   我倒是也跟张工探过一次矿,应该说陪着他玩。那天,在基本框定的山区,步走查看了五六个山头,上来下去,至少三四十里,累得我气喘吁吁,又饥肠辘辘,最后连腿都提不动了,但还必须走,远离车辆,不得不走。凉爽的微风此时在山野都成了小刮刀,刻薄地刮着我有些矫情、涨热的脸。张工几次三番停住,站在前面等我,他稍长的头发飘逸着,显得很峻拔,很高大。他还笑笑说,那相,都说你是个好矿长,每天锻炼,我看啊,道行还是不够!这点路程算啥,我们正常探矿,一天要走八九十里山路呢!
   我承认爬山我道行的确不够。体力,毅力,还有身体习惯,这些都是必须的。当然还有能力。光会爬山怎么能找到玉石矿呢?即使有能力,也有体力、毅力,合适的矿山也未必找得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种事太多了。也可能伯乐有了,千里马却已经衰变成了普通马匹。也可能,一匹看似庸常的马,经过伯乐的调教,倒成了千里马。这种事也很多。对于探寻玉石矿,何尝不是如此!
   我公司没有玉石矿,但至今有两个最值得称道的石材拳头品种,一个是山西黑,全世界最黑的花岗石,质地细腻,刚硬大气,幽穆典雅,色泽纯正,有人称“黑金”或“黑玉”。另一个品种是夜玫瑰,灰黑质地,散发着绢云母的丝丝金光,拥簇着一朵朵大大小小紫色的橄榄石花朵,绚烂,幽雅,曾被《中国建材报》誉为中国最美的石材,现在一个立方售价就达一万三千元,也是难求的高档石材,堪比玉石。
   这几座矿山不是张工探得的。是公司以前的探矿工程师慧眼所得。
   我仔细看过张工后来的几百种石材取样,不是他没发现好矿,有的完全不差我在广西看过的那个所谓玉石的质量,而这些,老板都没看上。

共 10358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相石记》顾名思义就是与研究石头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作者从“鉴定”起笔,依次写了玉的特色、定性及人与玉石之间的相互关联。在这里,作者题到了“古人对玉的五项综合鉴定:色泽温润为仁;质感坦透为义;声音清脆舒扬为智;宁折不弯为勇;锐廉不张扬为洁。”而这五项鉴定恰恰符合做人的五项德行。作者追古述今,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拜金主义及在使用玉的过程中对玉的本质的改变中,在辨别玉的真与假的混乱中所发出的感慨,令人唏嘘及痛心。“收藏”的目的和种类有好多种。值钱的东西谁都喜欢,只一眼,可能就会起收藏之心,这样的藏品或许不会留在每一个收藏者的身边很久,因为值钱,就成为了一种交易的牺牲品。但凡能入心的,就不会轻易易主,不管他是一块玉,还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抑或是一块没有价值的化石,它都会变成你目中心里的无价之宝。“探矿”其实探的不是什么宝,而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精神。玉,可遇而不可求,它埋在地底下如许年,一旦被发现,就如遇到了伯乐。这样的机遇,很少有人遇到过,就如文章中的张工,终其一生都没能找到“主人”理想中的玉石矿,其实并不是他没发现,而是,伯乐与千里马之间,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注定的错过。一篇集研究、学术、文学为一体的散文,文章结合玉的特性挖掘出了人性中的一些虚荣、贪婪及无知等诸多劣性,读后令人深思。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61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16-06-12 18:10:50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流年,期待更多佳作分享流年,祝写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6-06-13 15:44:5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