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百味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百味】做伴儿(小说)

编辑推荐 【百味】做伴儿(小说)


作者:安勇 秀才,127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0发表时间:2016-06-15 22:57:54


   过去,孩子摆积木时,姥姥都是在旁边协助的,哪一块该挨着哪一块,不时帮他出谋划策。孩子拿起一块积木时,就习惯性地要等待姥姥的意见,现在孩子就自己扮演姥姥,指挥起自己来,嘴里叨咕着:“长条的,放边上,弧形的,放顶上……”摆着摆着,哗啦一声就倒了,孩子就批评自己:“告诉你放这个,你偏放,那个,看倒了吧!”重新再摆。摆着摆着,脑袋一歪,就躺在地板上睡着了。
   老人收了二胡,听卧室里没动静,就悄悄推开门往里看,见孩子窝在地板上睡着了,就赶忙走进屋,把孩子抱到床上去,再给他盖好被子。孩子睡醒时,闻到了晚饭的香味,一老一小坐在餐桌上吃饭,都不太说话,饭也吃得没有什么味道。
   晚上睡觉之前,孩子又闹了一气,哭着要找姥姥。以往这时候,姥姥总要给他念几页故事书的,虽然那些故事的内容孩子已经记得滚瓜烂熟,但还是每天晚上要求姥姥念给他听,现在,他怎么要求,姥姥都不肯回来,孩子就学姥姥的样子,在心里讲给自己听,就好像是姥姥在讲一样。
   从前啊,森林里住着三只熊。大个子,是熊爸爸;中个子,是熊妈妈;小个子,是熊宝宝。一天早晨,熊妈妈煮了一锅香喷喷的麦片粥。她给熊爸爸盛了一大碗,给自己盛了一中碗,给熊宝宝盛了一小碗。刚刚煮好的麦片粥太烫了,三只熊只好先到森林里去散步,过了一会儿,一只流浪的小花猫看到屋门开着,就好奇地走进来……
   不知不觉地,孩子就像往日一样,在姥姥的故事里睡着了。
   凌晨一点多钟时,老人从睡梦中醒过来,含糊不清地喊一声“你妈”,一只手习惯性地向身边摸过去,另一只手抬起来,遮在眼睛上方。半夜里突然打开的灯长着牙齿,不这么提防一下,眼睛就会被灯光狠狠咬上一口,好一会儿恢复不了视觉。以往这时候,黑暗里就会传来“咔哒”一声开关响,还有老伴儿嘟嘟囔囔的抱怨。老人早已经习惯了老伴儿的抗议,把那些话当成耳边风,不辩解,也不做什么回应,顶天是咳嗽一声以示警告,自顾自地起身,找拖鞋去卫生间。老人的小便不顺畅,断断续续的,似乎总也没有尽头,最后,还总会有几滴落在座便的外圈上。这都是前列腺捣的鬼。艰苦卓绝的小便结束时,卧室里传来老伴儿的喊声,吩咐他等一等,不要冲水。老人嘴上应着,手却已经按了下去,等老伴儿走进厕所,水流刚好变成漏斗型的漩涡。老伴儿自然还要埋怨一番,从电灯的开关说起,到浪费的水,再到座便上的尿渍,最后,便会得出四个字的结论——老年痴呆。直到老人警告的咳嗽加大了力度,成了一个硬邦邦的句号,老伴儿才识趣地停下来。老伴儿就是这样的人,总是东扯葫芦西扯瓢的没完没了。老两口一前一后走进卧室。这么折腾一出,瞌睡已经离开了身体,一时半晌不太容易找回来了,他们就躺在床上有一句没一句地唠嗑。也没有什么固定的主题,想起啥了,就随便说几句啥。说着说着,不知不觉眼皮就又合在了一起。
   好多年了都是这样的。
   但这天凌晨却出了些意外。老人的耳朵没有听到开关响,摸出去的那只手也没能找到身边的老伴儿。等了一小会儿,老人就有些不高兴,提高声音,又喊一声“你妈”,肩膀沉下去,把胳膊伸得更长一些。这次,他的手终于有了收获,但触到的却不是老伴儿熟悉的身体,而是一截嫩藕般的小胳膊。老人就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搞不清是自己出了问题,还是谁和他开了一个莫明其妙的玩笑。好一会儿,他才吃力地反过味来,心里就突然一空,好像是五脏六腑被摘除了出去,空得无边无际。毫无征兆地,就有两行眼泪落下来,凉涮涮地钻进衣领下的颈窝里。老人羞愧地笑笑,把脸上的泪痕抹去,没有开灯,摸着黑坐起身,用脚尖在地板上找到拖鞋,蹑手蹑脚地去厕所。从厕所回来,老人瞌睡就没了,他就在心里一问一答地自己和自己说话,其实都是在重复他从前和老伴儿说过的话。不知不觉间,老人就又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睡来时,孩子没有再找姥姥,但无时无刻,他都觉出姥姥陪在他身边,在给他做伴儿。他起床时,是姥姥在帮他穿衣服,他听到姥姥夸他:“穿的好,是个好孩子。”他走到水池前,姥姥就帮他洗脸、洗手,他听见了姥姥念的儿歌:
   双手拿起小毛巾,
   平平整整放手心。
   洗洗眼,洗洗鼻,
   洗洗嘴,洗洗颈。
   最后擦擦小耳朵,
   小脸洗得真干净。
   翻开故事书,他就听见姥姥在给自己讲《小猫钓鱼》、《三只熊》、《拔萝卜》……
   老人也是一样的,再做饭时,虽然知道老伴儿没在身后坐着,但仍然会不由自主地请示一下,只不过不再等老伴儿回答,而是自己回答自己,答的都是老伴儿的意见——“少盐多醋火候足,起锅前先尝一尝。”吃饭时,饭桌上还是会摆下老伴儿的碗筷。不时地也还会看过去一眼,在心里替老伴儿说着,这道菜咸了,那道菜淡了,这道菜炒老了,这道菜火候不到。老人操起二胡,刚运了几下弓,就学老伴的口气埋怨自己:“你又摆弄那要大饼子的家伙什了!”一天里,他们说话最多的时候,就是凌晨老人从厕所回来之后,常常就会把好多年前的对话重演一遍,有时候,老人还会和自己争论起来。他说:“你妈,这事是你记错了,老王家的小五是个哑巴,咋可能说话呢?”老伴就说:“你爸,你才记错了,老刘家的小五才是哑巴呢,你咋乱安呢!”
   老伴儿头七这天早晨,老人接到女儿的电话,女儿说单位里的事儿实在太忙了,没办法赶回来。老人答应着,没说什么。女儿又问孩子在干什么?老人就把电话交给了孩子。孩子喊了一声妈,说刚刚正和姥姥一起搭积木。电话那端的女儿愣一下,嘱咐说一两天准保来接孩子回家。孩子就提出抗议,说不回家,要和姥姥在一起待着。女儿喊了声孩子的小名,好像要说什么,但到底没有说出口,沉默了片刻,告诉孩子听姥爷话,就挂断了电话。孩子仍然还拿着话筒,听着里面的盲音说:“你不想,听姥爷的话,你听,姥姥的话。”
   这一整天,老人都在默默准备晚上要用的东西。眼看要秋天了,一日比一日地凉起来,老人就收拾了一些衣服,准备给老伴儿烧去穿。摆弄那些衣服时,老人拿起一件来,就会想起老伴儿从前穿它时的样子,老伴儿穿着它时说过的那些话,做过的那些事儿,也会从衣服上升腾起来。放下这件衣服,拿起另一件,又会勾起另一番回忆。老人知道,在穿衣服这方面,老伴儿也是个挺挑剔的人,所以,他不时就会在心里问一句:“你妈,你看这件行不行?”或者是:“你妈,还是这件更合你的心吧?”老人就在回忆和自言自语里,把衣服准备好了。
   然后,老人开始准备烧纸和金元宝银元宝。整沓的烧纸,往往一张张挨得很紧,火不容易咬透,老人把它们分开来,三张五张地叠成一个长条。金元宝、银元宝买了些现成的,老人觉得不太够,就用买来的原料,自己动手叠。孩子看见金光闪闪、银光闪闪的,也跑过来凑热闹,吵着要帮老人叠。老人也不说什么,分出一小撂给孩子,由着他去祸害。孩子就拿着几张纸,装模作样地摆弄来摆弄去,耳边似乎听到姥姥在告诉他,这么叠那么叠,就像从前和姥姥玩折纸一样。
   他们住的小区紧临河边,出了北边的栅栏门,就是一条挺宽的大坝。天黑透了,月亮上来了,老人就带着孩子出了门。他本来没打算带孩子,想等孩子睡着后再出门,但孩子却一直不肯睡,好不容易闭上了眼睛,老人刚要出门时,孩子就突然一下醒了过来,哭着要求和他一起去。老人没办法,就同意了孩子的要求。老人拎着两只塑料口袋在前面走。一只口袋里装着老伴儿的衣服、裤子,另一只口袋里装着烧纸、香烛、金元宝、银元宝。孩子左手心握着一只打火机,右手心握着一截粉笔,摇摇晃晃地在后面跟着。
   大坝顶是水泥路面,周围也没有枯树枯草,不怕发生火灾什么的。老人选了一个位置,就用粉笔画了一个开口的圆圈儿,开口处加一对短横线,就像是进出的大门。老人拿出件衣服,正要点火,看见孩子正撅着屁股,用粉笔在圈儿上描。老人用打火机照了一下,发现那个地方断开了一点点,老人等孩子把断掉的地方接好了,就点火烧东西。
   火烧起来,映红老人和孩子的脸。衣服烧出的灰拖着一条长尾巴,有些凝重地飞起来,像一只只黑蜻蜓。烧纸烧出的灰扇着一对大翅膀,轻飘飘地飞起来,像一只只黑蝴蝶。老人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指引着火,让它把东西都烧透。嘴里说:“你姥,天凉了,给你烧点衣服、烧点钱,衣服你愿意穿就穿,看不上眼的话,你自己再花钱买新的。”
   孩子手里拿一根小木棍,不时往火里捅一下,接着姥爷的话说:
   “姥,买新的。”
   “家里都挺好,你也不用惦记。”老人说。
   “不用,惦记。”孩子说。
   “闺女还挺忙,外孙子还挺淘气,那天刚把一泡屎拉到裤兜里。”老人说。
   孩子听到这话,脸就红了,小嘴嘟着,好一会儿才说:
   “姥,那是,大花猫,拉的。”
   “你妈,今天是头七,你要腿脚乐意动,就回家来看看吧!”老人说。
   “看看吧!”孩子说。
   “你要是懒得动弹,那就算了,回不回来也都一样。这都随你便,反正我们守着,给你开门。”老人说。
   “给你,开门。”孩子说。
   东西烧完了,火光弱下去,老人带着孩子仔细检查一番,灰里再找不到火星子,两个人就下了大堤。老人看孩子有些困了,就把他驮在后背上。孩子在老人的后背上摇晃着,歪着脑袋看天上的星星,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但到了家,老人刚把他往沙发上一放,孩子却突然又醒过来了,然后,就再也不肯睡,吵着和老人一起等。
   屋子里已经布置好,镜面都蒙上白布,电视机也遮了起来,钟停了摆,门呢,也留了条窄窄的缝儿。老人把老伴儿的像摆在五斗橱上,像框左右点两只蜡烛,前面摆一只香炉,里面插三支香。香快烧到头了,老人就走过去,再点上三支新的。弥漫着香味的夜,像水一样,静静地向前流淌着。
   老人和孩子偶尔互相看一眼,但谁也不说话。两个人似乎都在心里想象着,他们的亲人翻过一座座山,淌过一条条河,走过一幢幢楼房,穿过一条条马路,正星夜兼程地往家里赶。临近午夜时,老人格外警醒起来,甚至连大气也不敢出,时刻留意着门外的动静。孩子虽然不明白什么,但也学着姥爷的样子,坐得纹丝不动全神贯注。
   他们果然就听到了门响。先是一阵极轻的触碰声,然后,力度就大起来,好像是正使劲要把门拉开。老人从沙发上站起来,扭头看看孩子,孩子也学他的样子,满脸严肃地站起来。两个人像两棵树,栽在客厅的地面上,一高一矮,都一动不动,听着门外的动静。门外的声音停了一下,很快就又响起来。老人又看看孩子,说:“门缝子大概留小了,走,咱给你姥开门去。”
   孩子接话说:“走,开门去。”
   一老一小就向门口走,步子迈得小心翼翼,生怕把什么赶散,或是碰坏了似的。老人走到门边,伸出一只手,缓缓地把门推开。门外空空如也。但他仿佛看见,老伴儿已经轻飘飘地进了屋,在鞋架旁换了鞋,一路穿过客厅,坐在靠墙的大沙发上……
   孩子没有看到姥姥,看到的是家里的大花猫,拖着疲惫的身子,有气无力地走进门,连叫声都显得力不从心。孩子正想把大花猫搂进怀里,问问它出了什么事,忽然看见,一只很小的小猫,摇晃着身子从门后转过来,步履蹒跚地迈过门槛,跟着大花猫进了屋。小猫也是花色的,大概只有老人的一只拳头大,浑身上下的毛纠缠着打成了绺。它显然对这个环境有些畏惧,站在门口的水晶脚踏上踌躇不前,茫然地四处打量。大花猫不见它跟上,回过头慈爱地看一眼,轻轻地招呼一声。但小猫仍然不敢动,可怜巴巴地叫一声“喵呜”,好像是在喊“妈妈”。
   孩子走过去,弯下腰把小猫捧起来,说:“小猫,不怕,进来吧!”
   老人也说:“进来吧,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小猫好像听懂了,在孩子的怀里轻轻叫了一声:“喵呜!”

共 983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令人心酸的文章。一个独居老人带着外孙,老伴刚刚去世没多久,女儿很忙很忙,连母亲的头七也没空回家看看。老人和外孙两个人经常想起老伴在世时的琐事,仿佛她还在身边。百善孝为先,孝在哪?作者文笔非凡,语言朴实无华,没有掺入个人情绪,整篇文字作者都是用平淡的语气叙述出来,但是读着读着心里很不是滋味,特别的难受,这就是文功深厚。文章启人良知,佳作倾情推荐!感谢赐稿,遥握作者。【编辑:梁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梁心        2016-06-15 23:00:30
  欣赏学习了,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梁心        2016-06-15 23:02:55
  构思新颖,让人耳目一新,耐读。
3 楼        文友:香雪沐紫        2016-06-15 23:42:48
  寂寞是人之大害,一只流浪小猫,也成了老爷俩的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