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诗歌情缘(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诗歌情缘(散文)


作者:前方 布衣,125.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64发表时间:2016-06-16 21:17:22
摘要:这星星之火果然呈现燎原之势,势头强劲,一路飙升,由6人发展到千余名会员,由小组壮大为沙龙,由拖船埠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会员遍布全国及港澳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斯里兰卡等世界华人国家,作品被介绍到世界华文诗刊,分会遍及全国各省市(县),以至不得不将名不副实的湖北业余诗人学会更名为楚天业余诗人学会继而又更名为中国业余诗人学会。一度享誉全国,蜚声文坛,轰动诗坛。

【荷塘】诗歌情缘(散文)
   熊夫人的到来给业余诗人总部平添了生趣,熊夫人叫杨凤鸣,人如其名,貌美若凤,说话如凤鸣动听。我常直呼“老熊”,其实,老熊那时不老,与我同庚,比我大几个月,27、8岁,顶多算大熊,但他为人做事老成持重,经过兵营的摸爬滚打,革命大熔炉的锤炼考验,脸上分明镌刻者沧桑,或许是被我喊老了的。熊夫人却与熊反差明显,大相径庭,她生得葱白,又很小我几岁,以至于我不好称呼是叫嫂子还是叫妹子。熊夫人贤惠能干,熊的斗室,便成了我们活动的“据点”。
   由于业余诗人的巨大成就及影响,也因为我们诗歌创作突出成果,80年代中后期,《诗刊》发表了吴晓珍的《敲错的门》,《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散文诗《高山流水》,记得当时稿费及样报是汇寄到市文化馆的,当我去取时,时任文化馆书记的曾祥佐非常高兴而又震惊地亲手慎重交给我,后来才知道,当时我市作者在国刊党报发表文学作品当属突破,至多凤毛麟角,《诗歌报月刊》将我作为中国当代实力诗人重磅推出,头栏发表了我的现实主义长诗《致99棵躺倒的树和一棵站立的树》。我、吴晓珍、熊衍东先后应邀参加牡丹江、北戴河、张家界、鼓浪屿、乐山(《星星诗刊》、未名湖(《诗刊》)等全国性诗歌研讨会和改稿会。
   中国诗坛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天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门诗坛宿将新秀前呼后拥,锋芒毕露。华姿已入武大跳出天门,业余诗人诞生稍后,相继曾腾芳赴汉履新、钟星进京深造,而彭秉玉钟爱小说、文清擅长散文诗,前方、吴晓珍、熊衍东专攻诗歌且崭露头角,一时间被称之为天门诗坛“三剑客”。当时,活跃在湖北乃至中国诗坛的曾腾芳、钟星、华姿、前方、吴晓珍、熊衍东、文清、白守成、彭天喜、张响钟等势头强劲、小有成就,尔后刘云龙、刘云魁、刘文龙、刘芳、朱长发、汪法频、汪剑平、吴之燕、田祎、张德明、张桃洲、张北平、张兴艳、张有为、李劲松、肖敏、成峰、陈洁、袁丁、龚翔等后起之秀,潜力无限,前途不可估量。
   当年的众多文朋诗友怀揣五彩缤纷的梦想而来,有的因各种原因打退堂鼓半途而废,有的沿着文学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他们中间,有的年轻气盛,心血来潮,一时冲动;有的只为附庸风雅,装饰门面;有的盲目追星跟风,趋炎附势;有的本是过客甚而看客,玩个新鲜,凑份热闹;有的弃文从政,弃文经商,另辟蹊径,另谋高就;有的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坐享其成,隔岸观火;有的将文学作为敲门砖,一旦门被敲开,便改换门庭;有的死狗不怕滚汤淋,碰得头破血流仍坚贞不屈、矢志不渝......总之,无外乎两类人,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人“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个政党执政太久,如不加强自身建设,容易产生腐败,一个组织运行过长,也会出现质变。往往只能“打天下”,不易“坐天下”,只能共苦,不能同甘。业余诗人也不例外,业余诗人内部,包括“元老”级,以后参与介入的,亦有心术不正,居心叵测之人。树上的桃子熟了,谁都想摘。有人既未栽树,又没浇水、施肥、杀虫,有的只是浇了一瓢水,或施了两捧肥,却喊着跳着摘桃子,包括蹲在一旁看笑话或隔岸观火的人说见者有份,甚至自命桃树的主人。
   常言:无功不受禄。有功受禄,名正言顺,理所当然,有功不受禄情理不容,有小功受大禄,甚至无功受禄则大逆不道。有人贪天之功为己功,欲将业余诗人总部拉到天门或荆门;有人自封为旗手,篡夺业余诗人的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会长、主编是香饽饽,会长名气大,主编实权大,平心而论,吴晓珍是“业余诗人”第一人,是发起者、组织者、创始人,出任会长实至名归,当之无愧。而西天取经的美猴王自封“齐天大圣”,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却争盆夺缽削尖脑袋往编委里钻。1985年9月8日,《业余诗人》创刊号改稿会在拖市文化站举行,期间,荆门栗溪的郑文榜就坦言将总部迁至荆门,企图废《业余诗人》而兴《诗门》,并套近乎:天门、荆门一字之差,一河之隔,他主编荆门《诗门》,恰巧荆、天都有“门”。我们心里有定准:原则问题决不让步!最高领导权绝不能落入外人手!后来给了个“副会长”他当当,他嘴里不说心里特不爽,而后,便与“业余诗人”情断义绝,老死不相往来了。哦,原来如此,篡权拉夫捞资本,用心何其毒也!前期介入的市群艺馆(当时是文化馆)副馆长彭秉玉、辅导干部刘文清属我们名正言顺的上级,他们的参与,既雪中送炭,又锦上添花,我们求之不得,一定程度上为业余诗人的发展起到了正确引领及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市群艺馆也因抓业余诗人工作的突出成绩,屡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老彭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作家,上世纪60年代发表长篇小说《黄金洞》,并被翻译成朝文介绍到国外,曾出席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我们不是没考虑过,彭馆长有资格有能力成为会长人选,不过,彭馆长一不写诗,当然后来也学着写写;二将一个自发的民间群众文学组织归为正统,就也变味变质、不伦不类了。再后来吴晓珍主动退任副会长,彭馆长坐正了。总编交椅也炙手可热,文清兄坐过,后来集于彭馆长一身了。编辑部主任和总会秘书长是干实事的人,编辑部主任一职,常年驻会的老熊无可厚非,不可替代,他殚精竭力,劳苦功高。秘书长就是我的啦,将创作的时间和精力花到了方案的起草、文件的撰写及会员文稿的校正上了,会员都是业余作者,水平参差不齐,写作是原始的刀耕火种,不像时下写微博,敲键盘,而是笔耕,爬格子。吃力不讨好,谁也不愿干,更谈不上争了。出版的诗刊标明我由副主编到编委,后来只写主编、编辑部主任、责编了。我等虽平时坚持看稿选稿改稿发行,期期改稿会不落下,但却从责编或编委中消失了。而将那些自始至终“元勋”却被晾一边,甚至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业余诗人第一人吴晓珍及我等“元老”有此遭遇。有人别有用心,各怀企图,夸饰自我,打压别人,抬高自己,我就多次遭此“毒手”,比如,我在其他刊物发表作品时,有两位编辑,也是我身边的知情诗友,在作者简介中三番五次介绍“发表作品多篇”,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我已发表10多篇,90年代50多篇,此后分别为100多篇,200多篇,500多篇,而今1000多篇。别人总是多篇,且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而自己一路飙升,日新月异。不知者不为过,情有可原,而明知故犯,有意为之就另当别论了。业余诗人就是一个平台和阶梯,给人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也是有目共睹的。小处讲,可以结识文朋诗友,提高创作能力,多发作品,大处说,可以推荐入学,升官发财,转正晋级,声名大噪,名利双收。业余诗人于我的好处属前者。我很单纯执着,为了文学,为了诗,只求付出不图回报,为此,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可谓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参加研讨会、改稿会、刊物付梓、校对、提货的旅差费、食宿费、信封信笺的印刷都是自掏腰包。教学之余,为业余诗人的创建、组织活动、改稿、组稿编辑牺牲了大量的创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但我不计得失,乐此不疲。业余诗人产生的影响也是重大且久远的,这里有个反面事例,有一位业余诗人的普通会员,曾是我的学生,在业余诗人解体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打着业余诗人旗号招收会员,收纳会费,招摇撞骗。有时邮递员竟然将会员信稿和汇款送到我手里了。试想,业余诗人阵地不复存在,刊物没有了,他承诺不了更不能兑现什么,隔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他凭的是业余诗人的名声,搞得业余诗人“晚节不保”,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一直到现在,我还是善意地认为,事出有因,不是简简单单钱的事,说不定是他恋恋不忘业余诗人,对业余诗人的激流勇退于心不甘,试图重振旗鼓呢!
   “业余诗人”诞生后1、2年,步业余诗人后尘,湖北青年诗歌学会应运而生了。青诗会来头不小,由熊召政、饶庆年、陈应松、梁必文、俆鲁、董宏量、王新民等牵头负责,记得有一个专门回信寄发会员证叫田禾的办事员,会员证冠以中国作协湖北分会头衔,证件全称:中国作家协会湖北省分会青年诗歌学会,会刊《诗中国》,曾屡次三番拉我们入伙,归顺其麾下。在省内一次文学活动会上,为此,吴晓珍还与陈应松先生进行过一场激烈辩论呢,与蒲圻(今赤壁)蒲纺总厂的饶庆年、王渐建、叶向阳分庭抗礼(记得著名诗人叶文福没参与其间)。“业诗”名声大噪,规模庞大,走得已远,而“青诗”圉于湖北一隅,刚刚起步。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历史上,接受朝廷招安或结成统一战线的,或时下企业被人兼并,只有大势已趋,穷途末路者或弱势投奔强势,哪有强势归顺弱势之理?如此我等必将成为历史的恶人,又将如何向诗界及诗友交代,情何以堪?理何以堪?
   上世纪90年代初,坟禁设新乡,坟禁乡(后更名佛子山乡)首任党委书记程远斌爱才惜才、酷爱文学,(程后相继升任天门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副书记、巴东县委书记、恩施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湖北省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协副主席等职,出版长篇小说《大汉枭雄陈友谅》),点名要熊衍东,并亲力亲为,到拖市接熊赴任坟禁乡文化站站长(熊后以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转正,任天门侨乡开发区群宣部部长),文友相逢,分外亲切,我们把盏举樽,开怀畅饮,为熊饯行,依依惜别。
   中国文学由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的繁荣、鼎盛再到90年代以后的不景气而后逐渐中落、衰败。人们由对文学的狂热而后渐趋平静以至冷淡。业余诗人也不可抗拒由高峰跌入低谷,又加上吴晓珍调入张港高中,后渔薪高中,熊衍东赴任坟禁(佛子山)文化站,我留守拖市中学,业余诗人“主帅”各奔东西作鸟兽散,业余诗人们偃旗息鼓,各自为战。《业余诗人》出刊6期,业余诗人学会历时8年,以至最后两年举步维艰几番挣扎而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但业余诗人的现象及影响是深远而有意义的。

共 917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怀着对诗歌的无比热爱、虔诚之心写下这篇《诗歌情缘》。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业余诗人学会从开始的星星之火,到最后的燎原之势。由6人发展到千余名会员,由小组壮大为沙龙,由拖船埠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会员遍布全国及港澳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斯里兰卡等世界华人国家,这里面有多少人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最初萌生办《业余诗人》的是吴晓珍,一时间,纷纷收到著名诗人、编辑惠赠的题辞,还有诗坛泰斗臧克家和邹荻帆的题辞,鼓舞人心。作者曾写《邹荻帆与业余诗人》、《老马“臧老”》追忆和怀念这两位诗坛泰斗和大师。“业余诗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过风雨,到上世纪90年代,由高峰跌入低谷,主帅们各奔东西。虽然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但《业余诗人》在中国诗坛的现象及影响是深远。文章语言流畅,情感饱满,作者亲历了《业余诗人》从开始到辉煌再到败落的全过程,有幸福也伤心,有笑也有泪。一部中国现代业余诗歌的发展简史,值得细品慢读,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6-06-16 21:21:34
  感谢诗人赐谢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6-06-16 21:30:55
  没想到前方老师还有这么辉煌的过去,与诗歌有这么深的情缘。希望有朝一日,《业余诗人》能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再创辉煌!!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前方        2016-06-16 21:44:09
  我作为中国业余诗人学会发起人、创始人之一,首次揭示中国业余诗人学会历程,独家披露中国业余诗人内幕。
回复2 楼        文友:前方        2016-06-16 21:46:08
  时代的产物。
3 楼        文友:阿巧        2016-06-16 21:33:41
  问候前方老师!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开心!佳作连连!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6-16 23:26:00
  感动老师对诗歌的热爱!只要爱在,坚持在,又会形成燎原之势。有诗歌相伴,生活也会过成诗歌。欣赏学习感人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前方        2016-06-17 06:54:26
  将文学进行到底!
5 楼        文友:天龙        2016-06-17 00:56:15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回复5 楼        文友:前方        2016-06-18 05:47:08
  天龙版主老师早上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