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杨柳专栏】煤矿 回忆没有走远(随笔)

精品 【杨柳专栏】煤矿 回忆没有走远(随笔)


作者:冰月冷 布衣,455.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49发表时间:2016-08-29 14:36:20
摘要:   回忆,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页页翻着陈年往事。回忆,又像一张旧报纸,断断续续、模模糊糊。那泛黄的色彩,像快要落山的夕阳,载着人们残缺不全的记忆,一切似水无痕。

【杨柳专栏】煤矿   回忆没有走远(随笔)
   四
  
   时光如水,随波逐流。一九七六年,那乌烟瘴气的动乱年代终于画上了一个一去不复返的句号。红星煤矿的名字也回复了原名:八宝山煤矿。
   煤矿随着形势的发展,一天比一天的兴旺发达起来。父辈们用生命和汗水给矿山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沸腾着整个矿山,矿工的子弟们毕业以后,也从此结束了每年上山下乡得路程,换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待业青年”。
   经过几年后得建设,矿区附近的几个碍手碍脚的山包,都被煤矿职工和家属们这些“愚公”们给移走了。阔建了职工文化广场,职工招待所和东西食堂组合的大食堂。
   大西良和小西良又盖起了好几排红砖红瓦的家属房,矿长的三层办公楼和两栋家属楼横立在煤矿的中心大街。医院也从两排平房变成了双层楼。供销社也多了一个伴儿:综合商店。四,五岁的孩子们,也能在很漂亮的幼儿园楼中入托了。
   每天大礼堂的高音喇叭一“独唱”起来,满矿山的草木都跟着舞蹈,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心情就跟着歌曲活跃起来。不管是放电影或歌舞什么的,售票口简直就是上演“杂技”,为了早点买上好票,人踏着人头往上挤,有时候因为一张电影票大打出手。夏天在矿文化广场开消夏晚会,职工家属们自编自演的歌舞,观看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
   大年初一的早晨,雪地上撒满了红红的爆竹皮,仿佛是朵朵“梅花”开满了矿区。家属们踏着雪景,甩着彩扇扭着秧歌在矿区的各个单位拜年,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矿区的天空就像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五颜六色的“流星雨”,带着人们的欢呼声。撒满了八宝山煤矿的上空。
   菜市场每天象集市一样的热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筐里挑的,摊上摆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应有尽有。家属们手里得菜蓝子每天都是满满的。
   矿区虽然没有公园,但是那一个个高山头是工人们下班悠闲的好去处,站在那里阅览着矿山的每一个角落,观看着庙梁山井井口的煤串车,象一条飞龙一样来回穿梭着。谈论着每个月开多少工资和发多少奖金,是人们最开心的事。
   煤矿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它就象一张美丽的画卷,吸引着矿外面人们的眼球。人人手里的铁饭碗就像是一颗夜明珠,放着挡不住的光芒。
  
   人常说: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矿外面有多少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愿意嫁给煤矿的黑小伙来完成自己的终身大事。可是城乡户口的区别就像一座无影的大山一样拦在中间。煤矿小伙子择偶的对象是有本矿居民户口的人,因为煤矿能给解决住房问题,那些古老的青瓦石头房就是人们特别抢手的“福利房”。如果有一个外面的姑娘嫁进来,那真“喜鹊翘尾巴,攀上高枝”了。但是住房问题得自己解决。就这样,矿区的周边野地如雨后的竹笋一样,冒出了好多好多的私人建房来。有的矿工临时在附近农村租房住。有这些“绿叶”的扶持,使煤矿这朵“墨丽花”更加“娇艳”。
   八宝山煤矿还招进的大学生和中专生等人才,这些人是煤矿的栋梁,未来的领导接班人。这些戴着“标签”文化人,在矿区里受着特殊的待遇:住房优先,待遇挺高,找对象不愁。他们就是那些煤矿女青年谈婚论嫁的最佳人选。他们就像紧缺的“物品”一样,一出现就被“哄抢一空”,而且年年还“供不应求”。有这些一批又一批高材生的簇拥,本矿那些矿工子弟中的小伙子们,显的是那么的渺小,更别想接到姑娘们的“绣球”了。看着那些说话用“鼻音”,走路用“猫步”,不用吹灰之力,拥得“佳丽”芳心的“精品”们。这些煤矿子弟们,只有知趣地,咽着唾沫一边“呆着”去了。
   大西良是煤矿矿区地势最高的地方,也是矿区的边缘。它紧挨一个又一个的大山丘和农田野地。自从子弟学校迁来以后,开始在家属区的平房教室里上课。在后来几年里,学校组织学生们停课带上自家的筐、锹和镐义务劳动,用“硝烟弥漫”的开石炮,把那山丘一点点的炸去。不知道占用了多少学生上课的时间,更不知道损坏了多少学生自家的工具,和流淌了多少师生们的汗水。终于在此神画般的“出现”了一栋引人注目的四层教学楼,还有一个宽敞的体育广场。
   每天早上,太阳的第一缕阳光,先把八宝山煤矿这耀眼夺目的教学楼拥抱,那朗朗的书声,踏着云船,裹着风巾,和庙梁山井的煤串车的“歌声”融为了一体。
   每当放学以后,那些祖国的“未来”们,如开了闸的潮水一样,“咆哮”着,顺着那通往学校的台阶奔腾而下。
   那时候煤矿的红红火火劲,简直是用语言难以描述的。
  
   五
  
   日月交替,白驹过隙。时间一晃到了九十年代,在八宝山煤矿生活了几代的人们,开始厌倦了这块给予他们喜怒哀乐的地方,一部分家属第一批搬迁到沙城家属楼。从那时间开始,沙城就是人们的居住目标地。搬迁的人们就像细溪一样慢慢地流出了矿山。
   接下来几年。煤矿就慢慢的失去了往日的雄风,如一个病秧子一样,一天不如一天:七一井和新井这对“有情人”,终于“修成正果”搬到一块过日子了。菜市场那些小商小贩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了。大礼堂的高音喇叭也不想再表达些什么了,“少言寡语”地看着那过往的人们,最后干脆“哑巴”了。过年过节的时候也看不见那多姿的拜年秧歌舞了。元宵节的夜空里再也不下那五彩斑斓的“流星雨”了。各个山头也没有了那休闲的逗留的人了。
  
   青砖白瓦的煤矿学校楼,依然壮观地稳坐在矿区的最高点(大西良),它骄傲自信的享受着每天早上第一缕阳光的爱抚,可是它这壮丽的校园如今就像摆设一样孤独寂寞的立在那里。那些曾经与它朝夕相处的师生那们,犹如东去的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宽敞的体育场上长满了一株株野草,只有那一排垂柳伴着那一扇扇透明的玻璃窗,回忆着那曾经的喧闹和一个个如燕子般的身影。
   随着人们往富达园一批和二批的搬迁,又随着危旧房搬迁改造的热潮,煤矿那曾经红光满面的脸庞,却永远失去了“光泽”,连大街上每一天的阳光都显得是那么的“无精打采”。井口那一串煤车还漫不经心而又不甘寂寞地,一遍又一遍重复着那古老的“歌曲”。那几辆拉煤车和职工的班车“强打着精神”每天早晚向矿山报道着......。
   一阵小雨打断了我遥远的回忆,望着这处处颓垣断堑的残景,不由得内心伤感的泪水与雨水交融。
   回忆,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页页翻着陈年往事。回忆,又像一张旧报纸,断断续续、模模糊糊。那泛黄的色彩,像快要落山的夕阳,载着人们残缺不全的记忆,一切似水无痕。
   不惑之年的我喜欢恋旧,也明白回忆过去并不能挽留住什么,但仍是无法不思不念。举目望一眼周围那一座座环山,它们如一头头苍老的老牛,卧在蓝天下慢慢咀嚼着岁月的交替。
   不知不觉中,时光又让我们踏上了中秋的班车,八宝山煤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给我们打下抹不掉的烙印。时光没有走远,仿佛就在昨天。多少酸甜苦辣,多少喜怒哀乐,夹着眼前的一片残垣断壁,在我笨拙的笔笺和粗燥的词句里,回忆永远永远......

共 7769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  过去的岁月早已走远,从前的风光也化为了尘迹,唯有记忆里的那些事,那些人还是那么真切。回忆里的那一段岁月,在现在的很多人看来,已经有些荒唐,有些不可思议,可历史就是如此真实,不会因为你不再提它,它就变得沉默无言,当作那段岁月从未存在一样。它只会如实记录。而那段岁月时的风光,如今也变得黯淡了。“那泛黄的色彩,像快要落山的夕阳,载着人们残缺不全的记忆,一切似水无痕。”[编辑:风残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831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残云        2016-08-29 14:55:42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写支言片语 记零星感悟
回复1 楼        文友:冰月冷        2016-08-29 21:49:22
  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风残云        2016-08-29 14:56:07
  岁月只会远去,不会消失。
写支言片语 记零星感悟
回复2 楼        文友:冰月冷        2016-08-29 21:50:13
  就是的,只会越来越远,不会消失
3 楼        文友:风残云        2016-08-29 14:56:27
  期待您再次赐稿。
写支言片语 记零星感悟
4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6-08-31 16:01:41
  祝贺作者获得杨柳社团8月份第九篇精品,祝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冰月冷        2016-08-31 20:54:12
  谢谢青州大浪老师,祝老师秋安
5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6-08-31 16:03:09
  社团文章 现有文章:10293篇,精品文章:2000篇,绝品文章:18篇
   祝贺作者获得杨柳社团第2000篇精品。
回复5 楼        文友:冰月冷        2016-08-31 20:55:16
  谢谢老师鼓励,我一定再得更多的金作
6 楼        文友:枫林老矿工        2022-07-03 06:21:34
  尊敬的杨柳先生:《回忆没有走远》一文,写得真好,充满着极其深厚的煤矿情怀,很感人。我也是一个老煤矿。在煤矿生活工作了一辈子,累计有三十八年。我感到您的文笔很细腻,观察和表达都十分到位,绝对是一位高手,向您学习!我退休后,将自己和父母兄弟在煤矿两代人的经历写成了长篇小说《血色枫林》,也是在江山文学平台发表,目前阅读点击量已经接近二十万。我认为以你的水准,将煤矿回忆写成一部长篇小说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