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当下和不着边际的过往烟云(随笔)

编辑推荐 【流年】当下和不着边际的过往烟云(随笔)


作者:刘刚 秀才,2093.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62发表时间:2016-09-10 11:09:29

【流年】当下和不着边际的过往烟云(随笔)
   母亲去世不久,君默在乡村生出了她的第一个孩子。迄今人们都不理解,君默缘何把孩子送给乡下人寄养自己只身回到北京的所为。君默说,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君默的话,是她内心的真实表现吗?
   也许,做为君默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卢,在当时特定的背景里,卢的存在,具有着符号性质。在风雷电的搏击中,信仰、理想、爱情构成了青年人的生命结构。卢,无疑就是风雷电的符号。通往帝王的路被杂碎了,几千年臣服的子民一时之间还不适应。留洋的学问也叫思想,犹如汪洋的巨浪撞击着坚硬的礁石。巴金的三部曲小说《风》、《雷》、《电》还有后来的《家》、《春》、《秋》酒一样醉了几万万人民的感情。南方,黄埔军校的美男子们以中流砥柱的势头不仅为古老的华夏注入了刚烈的青春气儿,也倾倒了多少美人儿的心。在西部,不仅仅只有一座宝塔山,还有一座山叫凤凰山。这叫“凤凰于飞,翙翙其羽。有凤来仪兮,见则天下安宁”……
   云起云落,大江东流,浩浩荡荡。
   但是,在老百姓活着的世界里,饿殍满地、菜色煮糠的日子常见。几万万人,嗷嗷待哺,民国,中国的路在哪里?
   这个问题,饥饿的老百姓木讷不问。但凡识几个字的人却都在思想着。对于君默,更是要思想的。那么,她怎么思想呢?
   这时候,就凸显出了卢这个人物的符号性质了。但是,我以为所谓思想,在君默的身上,不如颠倒了说,道是“相思”。这是因为,卢是真正有思想的青年人,他和一大群有思想的年轻人集合起来探寻着中国的出路。所以,君默寻找的所谓思想,在卢的身上,就有了个具象的东西。君默能够通过卢的言谈或者演说,找到她自以为是的“拯救中国命运”的思想。但是,君默做为一个女人,她与卢的关系已经在“思想的寻找过程中”转换成了暗恋,这也就是相思吧。
   然而,她毕竟是有爱人的女人,她和玄同居,并且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卢呢,似乎他的火一样的情感,全部投入到了为“拯救中国寻找中国之路”里了。卢,似乎不懂得或者顾不上儿女私情,所有这些,都促成了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这就是,君默和卢在感情上也许真的没有缘分吧……
   这么多的事垒在一起,已经叫做君默的女作家,她怎么会把心思放在刚刚出生的孩子的身上呢?她得“去战斗”,去“寻找”,去写作。
   在这样复杂的多事之秋里,玄在干什么?他似乎只做两件事,一是北大求学问,再就是爱着他的女人。那一年,君默18岁,她在小汤山一个农民家生了她和玄的孩子,很快就离开了孩子。对此,玄是怎么想的?
   只有一个结论,玄知道了君默要离开他了。面对这种局面,玄无能为力。我们再设想一下,倘若那个被母亲遗弃的婴儿能够长大成人,那么成人后的这个孩子,他又会怎么看他的妈妈呢?
   于是,一个伟大的,但是没有人情味的时髦词汇就出现了,这就是“大革命时代”。“革命时代”再加上个“大”字,人情味也就“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了。
   那么君默和卢到底有没有结果呢?可以肯定的是,君默是因为认识并且相知了卢以后,才知道了类似于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这样的文学作品。她是在“大革命时代”读完了《母亲》的。也是在大革命时代读完了“革命加爱情”代表作家蒋光慈的小说,其中,一篇叫做《冲破云圈的月亮》让她产生了多少她和卢的浪漫加战斗的爱情遐想。
   也许在一座古庙里,也许在乡下的打谷场上,她和卢奔走在革命的事业中。如果在古庙,那一定是有月亮的晚上,月光透过古松的针叶晕出了她娇羞的脸庞,她想,年轻的体香在月色下恰如丁香的暗示,亲吻也许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吧……
   高尔基最好的小说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第一部《童年》,但是,君默更喜欢看《母亲》。显然,这是卢的思潮影响了她。那么,卢的思想是什么呢?
   在我的意识里,民国的天空总是压着厚重的云,远方的地平线被云牵扯撕裂着,晕染出灰蒙蒙的色调粘黏着人们的身体。上海的十里洋场,男士们穿着西装戴着金链怀表点着手杖,优雅地行走在外滩的水泥大道上。他们的身后,来自欧洲的石垒的建筑呈现出凝重古远的氛围,让中国的男士更显得时髦。黄浦江和大海的交汇处,停泊着来自全世界的商船摇弋着万国的彩旗,汽笛轰鸣声里,劳工们背着硕大的麻包或者箱子脸贴着地吃力地走着。他们的老婆这会穿着柔软贴肉的蓝花大褂子,坐在针线笸箩边缝穷,上海的吴侬软语加上贴肉的蓝花大褂子,让码头上的男人们充满了力量,汗臭和着鱼虾的鲜臭味高高飘扬……
   北平曾经是塞外的夷族,因为朱棣皇上的阴谋和一次大杀戮,就有了京城的华表和巍峨的紫禁城。民国的北平铺设了有轨电车,所谓前门楼子九丈九,无论是宽阔的大街还是犄角旮旯的小胡同儿,骆驼祥子依旧把头剃得精光,拉车的行业依旧是那么火爆,古老的京城依旧是满清遗留的王爷或者新贵们的京城。在有轨电车和车夫交错奔跑的闪动里,还晃动着匆匆的布衣讨生活的影子,满街的叫花子能扯碎了阔家太太和小姐们的旗袍……
   东北,张作霖从“胡子”摇身变成了“诸侯”之一,他请来了满清的没落皇帝溥仪,也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满清的发祥地原就在东北,是努尔哈赤埋祖坟的地方。溥仪回到了他老祖宗的地方,还请来了东洋日本人,虎视眈眈弄复辟。民国的事太多了,“共和”没几天,袁世凯要当皇上。摆平了这件事没多久,又是北伐战争……
   多事之秋,倒霉的还是老百姓,怎办么个倒霉,就四个字——“灾难深重”。
   到了这份上,中国人民几万万同胞,但凡识得几个字的人,也都成了“救国民于水火”的救世主,卢就是这些人里的一个。
   无疑,她爱上了卢。我猜想,君默所以喜欢看蒋光慈的“爱情加革命”的小说,其中原因就是卢的思想冲击和她对卢的感情使然。
   本文多次提到了郊外的古庙以及乡下的打麦场,是因为做叙述者的“我”在试图和君默的感情融为一体。事实上,在君默的世界里,臆想和现实是混淆的。古庙是在幽僻的地方,在深夜里,最好是有月亮的晚上,卢和一群年轻人燃烧起火把,讲述着“革命理论”。火把迸发出古铜色的光影,在幽僻的古庙里蔓延出厚重的,或者说是“地火”燃烧前的土壤的发酵。在打麦场就更壮观了,黑鸦鸦的农民们都来了,也都举着火把。橘色的火光照耀着一张张黑黝黝的脸。“革命的火种”就是这样传播着……
   由此,“林道静”这个人物后来以主人翁的身份出现在君默的小说里,也就有它空灵柔弱的一面。但是,林道静却是坚定不移,意志坚韧的革命者。这种人物名字和个性截然相悖的艺术创作,反衬出了作者内心细腻的情感所向……
   说到底,杨成业也好,杨君默也罢,到了最后,她把“杨”字去掉,似乎要和过去的一切做一个彻底的了断。但她毕竟是个女人,这是一个改变不了的客观存在。纵然她试图努力涅槃重生,但女人的天性使然,让她终究脱离不了感情的纠缠。如是,卢在她的生活里也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但她一直和玄同居,即便母亲去世时,她依然和玄夜夜缠绵。从心底里讲,玄是非常讨女人喜欢的男人。他的文质彬彬,严谨治学的品格,卓尔不凡的气质加上多情多义,让君默蜕变成一位有理想的女青年。问题就出现在“理想”和“思想”上。玄做为一名治学严谨的学术追求者,对胡适崇拜有加。君默则认定了“拯救中国”的“革命理想”。从精神上,他们统一的地方不多,分歧的地方倒是不少。
   这其实是两种思想的对立,学术家评价胡适说,“一言以蔽之,胡适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绝不允许被低估;而他在人格上的高度,绝不允许被高估。”
   我们从胡适先生几个感情故事来透析,就能看出先生做人的品质,也能勾勒出君默和玄的感情分歧在哪里。
   胡适先生的夫人江冬秀,是一小脚女人,形象平平。这样一个女人,和胡适先生携手终老,可谓蹉叹。“五四”以来,中国掀起“新文化运动”,胡适先生是领袖级人物之一。胡适先生最先倡导白话文,就连末代“皇上”溥仪都给他“献”诗:
   “灯闪着,风吹着,
   蟋蟀叫着,
   我坐在床上看书,
   月亮出了,灯熄灭了,
   我应在院中唱歌。”
   胡适先生对此感慨,写到:
   “咬不开,敲不碎的桃核,
   关不住核儿里的生意,
   百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
   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
   用这样一段不为大众所知的“文坛故事”可以窥视到胡适先生以博学统领中国新文化运动潮头的“地位”。他不仅仅是大才子,并且是中文文化界的领军人物。古往今来,是才子不做出几件风流事他就不会安稳。胡适先生前前后后和六个女人有过故事,其中最轰动的,就是他和陆小曼了。真不知道这个陆小曼有多漂亮,居然颠倒了这么多的大才子们。
   如果,胡适先生毅然地和他的小脚老婆江冬秀离婚,那么,陆小曼也就没有徐志摩什么事了。但是,胡适是出了名的“怕老婆”。他前前后后和六个美丽的女人有过故事,但他的感情就就像是天上飞翔的风筝,你可以在天上云里雾里,但牵动风筝的那根线绳子,就在他的小脚老婆江冬秀的手心里,你怎么跑得了?
   这样看来,胡适先生在引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同时,他自身的叛逆心理是不够的。胡适先生最初是不关心政治的,最终“关心政治”也是被逼出来的。实际上,胡适是民国年代的“精英代表”,所谓“精英代表”,所有成员要么是“文化精英”,要么是“军界精英”。胡适最终脱离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就是大家道不同志不合的表现。
   至此,一切也都明了了,民国那一段过往烟云,其实就两件事,一是把心思用在“拯救中国劳苦大众”的爱国者。二是建立“精英中国”所谓“实力派”。这两件事有对立也有统一,对立或是统一,期间繁缛的矛盾冲突和思潮的斗争真他妈的烦人,就不必深究了。为什么不深究,后来毛泽东说,“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就是这个理。
   这就清楚了,本文的主人翁君默和她的初恋玄之间的分歧了。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这首诗在那个时代备受爱国青年喜欢,已经是作家的君默,更喜欢。问题是,君默这时候又怀上了玄的第二个孩子。真实的玄在许多年后这样评价君默:
   “读了不少新文学作品,并想写作。又为了表示心清志大,把有世俗气的学名‘成业’扔掉,先改为‘君茉’,嫌有脂粉气,又改为‘君默’,以期宁静而致远。”
   历史就是这样的,那一阶段的事在当时看是不为人理解或者当事者自以为是的正确,在历史长河的洗刷下,对或者错,都不是个事了。尤其对一位作家来说,人们更关注她的作品以及通过她的作品,在自己个的心理描绘出一个杨成业、一个杨君默、一个君默、一个杨沫。今天,到了我这里,也都成了过往的烟云,一切看上去,真的不着调或者说感慨乃至索然无味了……
   《红楼梦》里林黛玉有句名言,道是“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国家的事也是如此,这是力量的抗衡,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文化力量、思想力量各种力量都在掰腕子。
   在文化领域,一本《新青年》文学杂志的创办,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载体,胡适以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中国文学革命的序幕。接着,他的《尝试集》做为中国第一本白话诗集,使他成为中国的“白话圣人”;周树人第一次以“鲁迅”这个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这样颠覆性质的“革命”,在中国这样一个帝制几千年的国家,必须承受代价。这些代价,在今天看来,都成了过往烟云,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再往后,到了今天,甚至“学院派”们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职称才去“探究”这些。但是,在那个时代,民国的人就在做这几件事。本文中的这位叫做君默的女作家,就是其中一个。
   她离开了玄,甚至不奶自己的孩子,“为了劳苦大众”去“寻找拯救中国的革命之路”。我们通过君默的思想转变轨迹可以看出,民国的年代,风云变化急剧,也由此成为一个最有追求、思想体系产生最多、革命性质最激越的年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君默的小说创作之路,势必会朝着激越的方向发展。
   这样一个激越的年代,势必会造就许多文学巨匠出来。在君默之前,萧红应是文学巨匠鲁迅的得意门生,更不要说林徽因、冰心、丁玲、张爱玲们了。君默创作的视野,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会碰撞出什么样的激情?
   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一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共 11438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新中国诞生后,革命才女杨君默以杨沫的笔名出版了她这一生最为优秀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影响巨大。完全可以说,这是她和她钟情的革命志士的爱情结晶。当今,又有多少人知道,杨沫的成长经历呢?时光如水,作者用回流的方式,向读者展示这位著名女革命作家:当年,一个大雨滂沱的黄昏,河水暴涨,刚好16岁的少女,也就是后来的杨沫,想就此了却生命。一位在北大读书的翩翩少年玄救了她。绝处逢生的她在大雨滂沱的垂死边缘获得了重生,也迎来了她的爱情。当时的北京,红肥绿瘦的春意盎然,窗棂新换的窗纸,夜夜渲染着月白的温润,他们十指相扣,夜夜缠绵。这时候,她是小资女人。然而,这是一个动乱的水深火热的时代,她认识了一个有信仰的小伙子卢。自认识卢这一天起,这位小女人走出了古旧的四合院的自我,投入到了卢的激情救国潮流中。她用“君默”笔名发表了短篇小说《怒涛》引发轰动,她的命运与革命连在一起了。此时,老百姓过着灾难深重、饿殍满地、菜色煮糠的日子。中国的路在哪里?她是有思想的。在一个个有月亮的晚上,她见证了卢和一群年轻人燃烧起火把,讲述着“革命理论”。可以断定后来小说主人公“林道静”这个人物出现在君默的小说里,是来自于她经历的革命实践的。她和像她一样的人,看见了中国的曙光。这篇随笔就是这样充满了真情实感,作者的文字背后的东西,尤其在今天这样的浮躁缺乏信仰的年代,有了特别的意义,杨沫和她最为优秀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就是一部信仰史,标杆作品,对今天的年轻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作品语言凝练干净利落,富有灵动,甚至有一种诗意的美感在文字里流动,富有可读性,好读,读完叫人思考,于是,思想性艺术性就展现出来了。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6-09-10 11:20:06
  富有厚度的作品,耐人寻味,值得品读。
   作品具有特别的意义……
   刘老师,喜欢你这样的写作,大赞!
2 楼        文友:刘刚        2016-09-10 22:33:17
  非常感谢流年,感谢山地兄劳烦编辑……
3 楼        文友:梦化蝶        2018-08-20 20:29:41
  好文章赞一个
回复3 楼        文友:刘刚        2018-09-05 16:49:49
  非常感谢!
4 楼        文友:梦化蝶        2018-08-26 21:29:23
  好好很好很好好很好很好很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