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一轮明月照南天(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一轮明月照南天(散文)


作者:烟波放钓 进士,7151.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45发表时间:2016-09-12 20:00:08


   我特别喜欢此处的清幽静雅,与如诗如画的百余亩生态公园隔路相邻,傍着王十朋亲书的“泉南佛国”为伴,携晨钟暮鼓,听松涛拍窗。
   这里,远离浮躁的都市环境,位处静谧的极乐福地,让历代祖师安息的牌位得到佛菩萨的安抚,也让广大缅怀先祖的人得到心灵的安慰,享受佛菩萨的恩德和护念。这里,既有生者敬奉礼仪孝道,追思历代祖师的生平事迹,缅怀前辈的恩情,亦处处彰显出对先贤尊重敬仰的氛围,所谓“欲生彼囯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接触过理山法师多次了,她在一些相关场合总是反复强调人要懂得“知恩报恩”,报三宝恩、父母恩、囯土恩、众生恩。”理山法师对弟子、对信徒,对前来寻求开示的信众们常常是这么说的,自己也是坚持这么做的。她这种“知恩报恩”的思想,得益于其元仪尼师和静稳尼师,自小跟随她们的理山法师,常常听元仪尼师等老一辈说起南天禅寺的历史,譬如于夜见石射异光而请来能工巧匠雕刻三尊石佛,又在兴建自在佛殿的南宋得道高僧守净禅师;又如民国佛道禅师不远千里到南洋化来不少银元准备扩建僧寮,却遇上抗日战争爆发,寺里所备的石料等建材均被充作公用,佛道禅师因忧思成疾,为了后继有人,于晚年收禅宽禅师为徒,将他培养成有道行的高僧。
   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就这位禅宽禅师,禅师尚武,为人坚毅,且心怀慈悲,为了悉心护理病重的佛道禅师,主动将住持之位让给禅提法师,而后去南安“一片瓦”寺修行。1953年应邀回来住持石佛寺,修缮大殿,建造石林精舍。禅宽禅师一边管理寺务,一边忙基建,还要掌厨。他不辞劳苦,坚持自己用泥土做建筑物的模型,请施工师傅们按模型设计建造“石林精舍”,一层于1957年基本完成,禅师为此亲笔提门牑“石林精舍”及门联:“石刻翻成白马经梵藏互译;林居组立青连社诗佛同参”,和廊道前石柱对联:“石频踏月苔都净;树不惊风树太平”等。但尚未来得及建好石林精舍,一场“反右整风运动”于1957年在全国开展,禅宽禅师因这场劫难被冤枉、被批斗,因不堪凌辱而最后选择了殉难……
   1957年泉晋佛教寺院教职人员合并,元仪姑被分配到南天寺。1921出生的元仪姑俗姓蔡,自小与佛寺结缘,17岁跟随三姑在靠近泉州名刹崇福寺的小寺出家,因元仪姑奶奶是以“铁沙掌”和慈悲菩萨心肠闻名的闽南著名武僧妙月和尚的俗家皈依弟子,后来妙月和尚指定元仪拜其徒福欣为师,平时跟妙月和尚学医习武。分配到南天寺后,元仪姑在泉州承天寺福利造纸厂认识了颇有道行的惠安涂寨缘姑。俗名王素缘,法号静稳,10岁时出家涂寨明声院,而后到泉州承天寺福利造纸厂边工作边学习佛法,元仪姑便邀请缘姑于翌年与其一同到南天寺共住,那时的住众还有秀云姑(秀姑)、吕妮姑(妮姑),她们与元仪姑一起同甘共苦……。不幸未久遇上一场教难“文化大革命”,1965年元仪姑和缘姑被迫回到东石型厝村老家自耕自养。两人15年之间往还于型厝和南天寺之间耕种劳作养活自己,可谓艰辛倍尝,而道心道念愈加坚固。1979年夏拨乱反正后,元仪姑、缘姑等人重新回到南天寺,但看到处残垣颓壁,长满荆棘和藤蔓,破损的大殿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为了尽快维修古老的自在佛殿。元仪姑闻讯拜访回乡探亲的爱国华侨蔡玉峰先生,蔡先生早年曾出资修葺南天寺。当他听完元仪姑介绍南天寺的近况之后不觉眼泪潸然而下,说,“以前我的功德全付之草埔了。”稍加思忖后,回菲吩咐堂亲蔡金榜向晋江县文管会呈报维修南天寺大殿的申请。随后,全权委托蔡金榜负责有关维修资金、购量用材、派工等事宜,又延请蔡子龙负责现场施工事务。在蔡玉峰先生直接资助下,殿宇修葺工作于1982年动工,1983年竣工。
   在元仪姑的感召下,南天寺日渐兴旺,为适应寺众增加,寺中的寮房便显得紧张不够用了。于是,元仪姑于石林精舍前落扩建石头平屋若干间,使石林精舍成为一个整体。1988年,元仪姑又在石林精舍顶落叠建二楼,增益生活宿舍配套用房数量。同时在隔年,为解决寺僧住众及护法善信往生灵骨存放问题,在“泉南佛国”石刻山坡北侧建造“南天寺四众普同塔”。
   南天寺前任住持元仪姑坚守原则誓死不改的坚定信念,常怀慈悲之心的缘姑毫无功利之心。她们只有自修精进,培福劳作,坚持秉承禅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宗风,这些师长的精神思想对理山法师的教育和影响是深远的!因为自小相随,元仪尼师和静稳尼师对她是亦如严师亦如慈母般地百般磨练和关爱,从小耳提面命引导理山法师知书达理,为人处事。为了缅怀祖师恩德,发扬先师慈悲情怀,在接管南天禅寺后,理山法师继往开来,把禅寺发扬光大,并秉持佛家的慈悲济世精神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践行着菩萨“自利利他”的精神,传播佛法,慈化群生。
   南天禅寺报恩堂,除了供奉历代祖师,主要目的就是强化后人们知恩报恩、积孝成德的佛教伦理道德观念。报恩堂和净观楼的兴建,体现了理山法师着重于“念法乳恩深”和“孝道传承”的理念。俗语说“百善孝为先”!佛学修养深厚的理山法师深知,在物欲、人欲横流的现今生活中,运用中国佛教孝道思想的传播,以感恩报恩的伦理主张,让人们在父母弃世后怀念父母,缅怀生前教导,从而勉励自己加倍地努力,更好地学习、生活;运用中国佛教孝道伦理以及“劝善弃恶”的伦理理念,倡导人人趋善弃恶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安定、和乐的社会环境,不管是对于尊老爱幼、互助友爱、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社会美德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感恩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懂得感恩的人,心地柔软,恬淡知足,别人丝缕滴水的施予,都会以整个生命去回报对方,因此富有整个三千大千世界。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反之,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之人,便是世间最“富贵”的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仰望着寺院上空的这一轮明月,尽管时间伴随生命在岁月里留下深深的印迹,跨越数百年,祖师恩德依然如这月光皎洁如故,坚守初心,映照着这一片清宁的净土。

共 774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静静地读罢这篇精美的散文,微微闭目,顿时觉得心中冉冉升起了一轮明月;皎洁的明月静静地挥洒着清辉,天地之间一片静谧祥和温馨。在这篇精美的散文里,作者运用精彩丰厚的笔墨,精心细致地渲染了人世间无疆的大爱。在文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晋江岱峰山南天禅寺义工团队在寺院里、社会上做义工的种种善举,重点介绍了慈善义工和法会义工两种义工具体的工作;在看似繁琐的叙述描写中,突出了义工们心灵的善良纯真、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在细致的介绍说明中,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义工们的所作所为,全部出自自己的自觉自愿,他们在寺院做义工,丝毫没有影响家庭,完全没有影响在家庭的家务。作者高度赞扬了这种不带任何功利、不藏丝毫私心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叙述介绍义工团队义举的同时,描绘了禅寺幽雅宁静的环境,同时巧妙地插入了对禅寺历史的叙述,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作者歌颂了这种无私的爱,这种爱,让痛苦变成天堂;这种爱,让悲伤远离,绽放笑容。这爱是高山,这爱是大海,这爱是黑航的灯塔,这爱是撕破阴霾的阳光……这份爱,不是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是无私奉献的大爱无疆!这种爱是佛教慈悲的大爱!最后点明中心,任何人都应该懂得知恩、感恩、报恩。感谢赐稿绿野社团,问好烟波放钓老师,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6-09-12 20:02:59
  拜读烟波放钓老师精美的散文,感悟文章宣扬的人间大爱。我们的世界这样美好,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周围有着无数的不计个人名利默默奉献的人。这是因为这些人,才构筑了我们民族的脊梁!敬佩这些人!编辑不当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1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6-09-12 20:58:59
  谢谢平淡如水老师的细致解读和编辑,谢谢!辛苦了,绿野有各位编辑老师,明天会更加美好!
2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16-09-12 21:08:10
  烟波弟弟你辛苦了,又一篇佳作回到根据地绿野家中,有时间仔细拜读学习,今天给弟弟点个赞,祝创作愉快,佳作连连。万事如意,常回家看看,我们都想你。
3 楼        文友:鹦鹉        2016-09-16 05:50:10
  拜读烟波放钓老师的佳作,文字描述了禅寺的优美风光,宁静的环境,衬托出义工们美好善良的心灵,的确在这个社会中,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义工,他们不计报酬,不辞劳苦,为社会发光发热,贡献力量。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国家富裕,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需要一大批义工去守护,也需要更多的人们来加入义工的队伍,愿世上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歌颂了人间大爱,大爱无疆。问好老师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