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流年】清明上河(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流年】清明上河(散文)


作者:瀛洲居士 布衣,18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1发表时间:2017-07-27 11:14:52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改进,除加固车轮螺丝外,再用铁丝给予固定,与前相比,安全系数高多了。
   当工程进行到大约一个月的时候,我的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虽然身体干瘪、面皮黝黑,但磨练和磨难使我增大了许多力气。祥子说“你盖帽了,再有几天我们就可回家了”。我说“看来挖河是死不了人的,可也算重生了”。
   一日,青塔镇组织了慰问团到工地慰问,为了不耽误工期,其采取的慰问形式是深入工地帮助河工们干活。
   我们工段大约来了五六位铁姑娘,她们有的帮助拉坡,有的帮助掘土,并不断地与河工交谈,发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工地本来是男子的天下,猛然间有一群姑娘参与其中,那人们的激情就会爆发,掘土推车都显得格外精神。有的还不时地说上几段笑话,有的笑话还掺杂着“荤腥”,即“荤说素意”;有的还说段谜语让姑娘们去猜,当然也是“荤说素猜”,直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前仰后合的。
   宝乐是这方面的专家,一口气说了几个谜语,把姑娘们逗得不亦乐乎!例如:“一把粗、两把长、白天不用、夜里忙”(手电);“一头有毛一头光、每逢早晚瞎触攮、触攮两下儿冒白沫、神清气爽啦啦汤”(牙刷)。这真是少有的快乐,在河工记忆中永久不会磨灭。
   一月之后,工程接近尾声,工作量也随之降下很多。此时平板儿锨换下桃锨,清坡清底,细细整理,犹如新娘即将出嫁,娘家人个个都会仔细照料、并为其梳妆打扮,只等着上级工作组前来“迎娶”(验收)。河底河口的宽度,窄一尺就必须拓宽,宽一尺也必须填补,那河坡清理的就像两面矩形的长方镜子,仰天长照,一望清远。
   通过上级两次验收,终于合格了。我们欢天喜地准备返乡了。
   晚上十几人齐刷刷地躺在工棚地上,畅想着明日的美好,因为这是三个月的工程,我们居然一月之余就胜利拿下了,其中还不乏我们这些河工新兵,我们将要得到一面锦旗,还会分得节省下来的米面,这将是多么的荣耀和幸福!
   工友张辉说:我再给大家讲段故事吧,神话传说中,共工不胜颛顼,而一怒之下撞倒了不周山······我们静静地听着。
   故事众所周知,此不赘述。但就共工“生当为人杰、死也为鬼雄”的大无畏气概还是值得效仿的。山石虽硬,可心志更坚。如果没有共工的撞山,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百川水潦归焉的局面就恐难以出现。
   接下来又是几段荤故事。男人的世界里,人们口无遮拦,纵情发泄,恣意取笑而已。常言道,坏学生、嘎戏子、抵不过河工一季子。一季河工下来,听到的记住的和记不住的故事数不胜数。
   故事的兴趣过后,工友们进入梦乡。
   次日早饭后,上级派人给我们送来了锦旗,上书“青年先锋队”。接过锦旗,大家轮流擎举,高呼万岁!此时此刻,一个个黝黑的面颊更显凝重,一口口白牙方显喜悦心情。我的窘促心理也得到了彻底释然。
   不一会儿,工长派去结算口粮的李大等三人回来了,我们每人分得近三十斤玉米面、二十斤高粱面。大家怀揣喜悦,卷起铺盖,带上面粉,一阵风似地向家乡奔去。
   姐姐和弟弟们闻讯赶到村口,翘首以盼多日未见的“河工”,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午后,在太阳的斜晖中,我推着小车闪现在村口,三岁的小弟弟,一头扑上来,似乎大哥从天而降,又惊又喜,亲了又亲。我忙不迭地从土筐中拿出一斤黑枣送给小弟,他高兴地几乎要跳起来。这是回家路上买的,出工时母亲给的几角零钱派上了用场。姐弟们簇拥着,就象凯旋而归的将士,说说笑笑地的回到家中。
   父亲说“我儿终于长大了”,母亲说“你挣回了好几十斤面粉,是我们全家的骄傲”!姐姐说“我们终于放心了”!二弟说“明年我也要去挖河”!我说“今后盖房子、垫台子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
   消息传开,左邻右舍都来了,连绵不断地道着恭维。生产队长也笑眯眯的赶来说:“今后你就是整劳力了,明天上工就是八分工了”!我的心一下子酸楚起来,为了这八分工,真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啊!
   母亲非常亲和地将面粉给左邻右舍分了几碗,大家都笑嘻嘻地走了。
   晚上,一家人吃着“河工”胜利的面粉,喜悦充溢着小屋,荡漾在小院儿,飘逸在村落上空……

共 672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历史的进程中,有些事物会应运而生,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成为永久的记忆。比如,本文所写的清明上河,题目的套用也让本文看似只写挖河这一件事,实则通过挖河写出了那一段历史的面貌,满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文章的开头强调自己的瘦弱和人们对工分的观念之深以及队长不断申明的那一句:“年轻人要想挣八分工,就必须得先去挖季儿河!”为下文的参加挖河埋下了伏笔,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日子之艰苦。对于挖河生活,作者可谓浓墨重彩。从一开始的畏惧到后来的引以为自豪,从一开始的精疲力尽到后来的逐渐适应,从拉车推车的变化“卷扬机”事故,从河工生活到工程质量,从家人挖河前的担心与无奈到挖河回家后的惊喜与夸赞,围绕挖河这一侧面把那个时代的生活及风貌展露无遗。这也是作者成长的经历,痛苦中的喜悦写得具体而又形象。一篇流年往事,记录的不只是自己的成长,更有历史的见证,时代的诗行。文笔细腻,生活气息浓郁,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7-07-27 12:28:19
  感谢王老师支持星月,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7-07-27 12:29:19
  编辑起来感觉很亲切呀,当年挖河的地方,如今我在这里教学。
3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7-07-27 12:31:05
  这篇文字,洋洋洒洒,传递了多方面的内容,容量真的是很大,且写来一股豪情依旧在。
4 楼        文友:赢洲居士        2017-07-27 18:11:08
  真诚感谢编辑老师的推介,辛苦了!
5 楼        文友:赢洲居士        2017-07-27 18:29:38
  说起来我与连老师是校友,都是河间师范的学生,只是有些年轮的差异。再道一声师弟辛苦了!
   如果有机会,我会到青塔看看,看看如今的小白河是否变了模样,是否还有当年的印迹。
   这篇散文是在纪实的前提下撰写的,希望大家对那个年代有所了解,并喜欢我的文章,支持我,谢谢!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