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军警】电视剧《第三次勘界》编剧阐述(作品赏析)

编辑推荐 【军警】电视剧《第三次勘界》编剧阐述(作品赏析)


作者:林虎 举人,4897.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39发表时间:2017-08-29 08:35:07
摘要:电视剧《第三次勘界》已在江山山学网连载完结。这是依据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缅勘界纪实》(张勤著)一书改编,是第一部反映中国和邻国划界的电视剧。原著已经过外交部、原军委总政治部、新闻出版署严格审查、批准。编剧张勤、杨笑父女希望能启动摄制程序,就剧本作简要阐述。


   第三次勘界,和第一次、第二次勘界比较,主动权在中方,我处于进攻状态,占领了一片土地。又以受害者、吃亏者姿态出现,对外宣传更有利。第三次勘界时,下边官兵都有一个信念:在我们这一代或者说在我任职期间,一定要修改红钱。
  
   10、写不写高层决策?
   动笔前,反复思量,也考虑送审的难度,忍痛割爱,舍弃了高层人物的决策戏份。双方高层人物都不出镜,决策、谈判过程及结果,通过叙事部份或加字幕表现。割舍难也惋惜。如需要写高层决策,剧中留下了接口。如最精采的高层设计和底层意愿完美结合,国家意志和底层人民的切身利益高度统一,中南海的政策深入人心,中南海的决心和民心一致,毛主席、周总理高超的外交艺术,都有生动、感人的故事可写。男主方兴国就是一个具有极强执行力的人物。
   如要写高层决策,按总体构想,增加三集或四集即可。编剧不愿因此挤掉现有的写基层军民的戏份。即便增写高层人物,也最好从基层军民的视角入戏。
  
   11、剧本追求何意义?
   一部大型文学作品,仅仅写得好看,好玩,好刺激,或者调制成一种麻醉剂,那不写更好。作者坚持《勘》剧应高瞻远瞩,既写大历史、大时代,就要寄寓大意义、大主题。要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表达大意义、大主题,就要拼命写得好看,也好玩,也刺激,蓄意把大意义、大主题隐藏在故事中,让人自己想去。
   礼赞新中国初期那一代边防人。他们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基人一代,是开创的一代。向那一代人表示崇拜、慰问、爱抚,让他们回忆“我们那个时候”时,自豪、欣慰、值得。创作本剧,作者有感而发,不能不发。除了有关文史资料依据外,故事和主要素材,基本是作者亲身经历、见闻、感受。作者作为一名边防战士、基层军官,从20岁起,就在佤山地区戍边守土连续10多年,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这段边防线。剧中所写边防军人,大都为作者当年熟悉的战友、领导,他们都不是英雄、名人。那一代人的功绩在新中国成长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理应为那一代人竖立丰碑,昭示他们是不朽的一代,象征、寄托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不倒。
   传承初心,扫除金钱时代的骄奢淫逸、萎蘼颓废等邪风。力图把那一代人的青春唤回,摆放在这眼花缭乱的社会祭坛上,为改变金钱时代变异的精神状态提供一种催化剂。毫无疑问,那些牺牲的青春,将绽放一个时代的异采,启迪后人不能只从物欲、肉欲、贪欲中去寻找享受、快乐。要学那一代人,到祖国、时代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吃苦,流汗,付出心血,舍生忘死,在所不惜。奋斗,奉献,融汇在集体中,自会有幸福、快乐。剧本修改时,还需加强快乐戏份,最好每集都围绕各主要人物有快乐的一场戏。
   张扬中国人民的睦邻、善邻、和平共处的友好精神。《勘》剧涉及对外关系,回避这个问题可惜。要充分照顾缅方,宣扬“共饮一江水”的胞波情谊。中国人民不畏强权,也不以强欺弱,悉心照顾弱者,在中缅勘界中有突出表现,剧中情节、人物均有生动体现。缅方对中方在历史遗留问题上的被动和难处,也能理解、体谅,这才放弃全面继承英方攫取的边界利益,同意修改不合理的边界。
   寓言和隐喻。剧中主线“修改‘1941年线’、勐困寨回归、班珙部落实现统一”,也寓意大陆和台湾实现统一的迫切愿望。败军人物、男主方兴国的妻兄张威的经历和结局隐喻有的人前途缈茫无路可走,只能拥抱祖国才有出路。剧本修改时,应加强这一寓言和隐喻。
  
   12、多在三条感情线上下功夫
   一是男主方兴国和女主张华的爱情、婚姻、家庭,这是《勘》剧一条主要的副线。这条线还与张华哥哥、逃缅国民党军官张威的曲折命运纠缠始终。
   二是佤族方兴边和田依娜这对小奴隶和小公主的爱恋、婚姻、别离、丧妻、育孤,亡魂附体。
   三是赵永章和佤族姑娘二妹。有爱不能爱,相处不相亲,等到两人可以结婚时,赵永章却悲壮阵亡。
   写好这三条感情线,要大胆袒露他(她)们的内心隐秘和私情,写他(她)们怎样念亲、思乡、闺怨、切盼团聚、为家庭、亲人的不幸和困苦而撕心裂肺,千方百计地既保卫边疆也保护好家庭。这几条感情线都让人泪奔,但不是伤感的泪,而是悲壮、奋发的泪。
  
   13、注意两个家庭
   《勘》剧颂扬一种崇高的家国情怀。以方兴国为代表的剧中许多人物都爱家、恋家、牵挂家。遥远的边关,“家书抵万金”。他们都能舍小家为大家,以艰苦、遥远的边疆为家。剧中两个家庭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佤族大头人尼康一家。
   主角之一佤族大头人尼康有生活原型,他就是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部落王胡忠华(1912--1969)。他祖父、父亲都介入了第一次、第二次中缅定界勘界,他本人参加了中缅第二次勘界(1934年抵抗英帝国主义侵占炉房银矿的斗争)。1943年4月,正式加封为班洪部落王。1952年6月,任临沧专区副专员。第三次中缅勘界,周恩来总理听取了他对勘界定界的意见。他是边界活地图、活历史。他的家庭,是佤族部落中最后的王府,他是最后一代部落王。剧中前段写了他多年备战,妻子被土匪刼为人质,他要武装收回失地,实现部落统一。但听从了解放军劝阻,按照中央部署,耐心等待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在焦急的等待中,再遭土匪武装抢劫,王府化为灰烬,痛失儿子、儿媳。他化悲为力,重建家园,烧罂粟,去内地参观,上北京见毛主席。受内地社会主义建设鼓舞,自愿放弃祖宗积累的土地等财富和特权、债权,收原来的小奴隶为养子、女婿,带领全部落迫赶社会主义,在边界竖立新生活样板,为领土回归增加吸引力。他参加第三次勘界,领土和平回归,如愿以偿。
   二是方兴国一家。他老家农村,贫苦,有父母和妹妹。他和张华小家,以及岳父、岳母家,都要牵挂。他总想好好干,当上军官,把父母接出来过好日子,思乡情切。岳父是爱国人士,从赶马人打拼出来的珠宝商人。抗日战争,一脚把读西南联大的儿子踹出家门参军,随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儿子随李弥部逃窜到缅甸,自称为“丧家之犬”)。他曾捐献一家珠宝店给志愿军买战斗机。他的儿子却在边界成为方兴国的敌对寃家,“美蒋潜伏特工头子”,害了一家人。后查明他与特工无关,脱离行伍,加入缅籍,娶富商女,成为“橡胶大王”。勘界结束才披露,他是团结、统战对象。方兴国的父母因为生活困难,来边疆投儿,在旅途中失散,失联多年,寻亲无果。最后才知,两位老人到了昆明,一边寻儿,一边捡煤碴、废品为生。边疆庆回归时,剧中的向司令员把老人带来,亲人团聚,只是可爱的妹妹仍生死下落不明。这一家人在剧本结尾,都在方兴国驻地大团聚。
   这两个家庭还有许多感人戏份可写。

共 765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个好的剧本,是呈现读者的精神食粮。编写一部好的电视剧本,与编者的巧妙构思,精心策划,认真准备,收集资料等是分不开的。林虎老师这篇非常有深度的作品赏析,从13个方面,囊括了编者编写的良苦用心。从头至尾,我们不难看出林虎老师具有专业编剧的能力和水平,把自己想编出一个什么样的电视剧,以及剧本要达到什么样的一个高度,深思熟虑,有板有眼,让人心服口服。创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编剧更是一项精致的工作。从作品中彰显林虎老师的殷实的文字功底和创作功底及很深的阅历。期待电视剧早日问世,也祝贺林虎老师的作品走上层。好文共赏!感谢赐稿!问好!祝福!【编辑:林雨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7-08-29 08:35:32
  从作品中彰显林虎老师的殷实的文字功底和创作功底及很深的阅历。期待电视剧早日问世,也祝贺林虎老师的作品走上层。好文共赏!感谢赐稿!问好!祝福!
林雨荷
回复1 楼        文友:林虎        2017-08-29 17:58:23
  谢谢军警发表此文。这种题材的电视剧,目前相当受冷遇。加上演员要价惊人,加大了投资,投拍比较困难。正在努力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