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方言夜话(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方言夜话(散文)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09发表时间:2017-10-13 10:53:09


   古代讲避讳,凡与皇帝名字类同甚至音同的也要改名。古代有一位主考官看到一考生与自己名字相同,便不高兴,因自己还够不上让别人避讳的规格,又不甘心,就出了一联:“蔺相如司马相如, 名相如, 实不相如”。那考生着实有两下子,张口就来:“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我亦无忌”。意思是:你能叫这个名,我为嘛不能叫?主考官顿时哑口无言。
   这叫相如和无忌的就是两对对点子。虽说两个相如或者无忌不属同时代的人,但依照本地方言的规矩,假设阴差阳错,叫相如的一不小心见了面,互相一打招呼(亲热的闹不好还会抱肩膀):“嘿,对点子,最近挺好啊?”“好好,对点子,还写文章那?”“是啊,咱就会耍耍笔杆子,哪像你老兄,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当了相国,俺自愧不如啊!”“啊哈,我那如老兄你啊,凭一手好文章就闹个老婆,我这算嘛呀?啊?哈哈哈!”
   在部队政治处的时候,巧巧遇到一位同名不同姓的老兄,青县人,我见面当然叫职务的,但背地也叫对点子。不过人家是六五年兵,不给我对点子,一般小刘才是我的称呼。
   7、格节
   格节,是褒义词,可以对人,可以对事,可以对工作,也可以对环境。
   当你进入一个人的家庭,物件放置井井有条,室内收拾的整洁有序,也就是说,什么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就在它所在的位置上,决不凌乱。你会不由得赞叹说:“家里真‘格节’啊!”
   当你进入单位的办公室,书刊报纸文件资料档案等等整齐排列,桌子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即使你打开抽屉,也会发现各种小物件,比如铅笔、钢笔、签字笔、记事本、名片、环形针等,归总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你由衷的感叹说:“这是个格节人。”
   你还会发现,格节人对于自己的穿戴打扮也很讲究,从头到脚,一丝不苟,不仅是干净,也不仅是整齐,是因为人家一以贯之的保持。谁都会夸奖:“真格节!”
   还有一个意思。比如,在将一项工作结束或年终岁尾的时候,人们习惯的说:将手头的工作格节一下......大概是收拾、整理、完善、收尾的意思。
   我猜测半天,将“格节”二字作为方言汉字的表达。格,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道理,使自身的思想得到升华和飞跃;“格”本身就有合格、符合规格和标准的意思。节,意思是气节、节操、礼节礼貌,或者说,有节制、有管束、有法度。方言的格和节,也许很简单,就是格“物”、管束,特别规范和要求自己。格,将自己规范于方格内;节就是管理自己,有所节制,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方言的格节,大概有四个意思:一是有条理,不杂乱;二是及时收拾,整理;三是整洁,干净;四是整齐有序,心中有数。有的领导安排工作一二三,注意事项一二三,干脆利落,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废话。 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汇报,有总结。人们都说这个领导很格节,大概是严谨的意思。
   8、晌
   晌,是正午或正午的前后,其意思是半天的时间。这个应该都不会陌生,但现代人时间观念很强,晌的概念就有些模糊了。
   本地方言,对“晌”的运用可能比较灵活,说起“晌”来很有味道。过去,家里有钟表的比较少,一般是看太阳。太阳划过天空的轨迹,应该是人类最早掌握的时间概念。不但是时间,四季的变化也用太阳作为参照。比如,看“南房凉”。就是看南屋的影子宽窄,知道一天的长短。
   一天下来,除了早晨和傍晚,都用晌来概括了。
   晌,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时间概念。上午,是“前晌”,中午,是“晌火(晌午)”;午休,是“歇晌”;午休起来是“起晌”;下午,是“后晌”。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称之为“一晌”;上午、下午之半为“半晌”,也说成是前半晌、半前晌;后半晌、半后晌。头晌,是中午之前;过晌,是中午之后。晌火饭,就是午饭。
   一个人正在午休,忽然被熟人叫醒了。此人惺忪着眼打着哈欠,说:“正睡晌火觉里,大歇晌的,干嘛呀?”注意,歇晌加上一个“大”,表示午休的时间很长。这样的运用,还有大后晌。
   在地里干活,若过午了,说“熬晌”,或者说“晌火错”。一般说,“熬晌”指的是干农活;“晌火错”,用的比较宽。过了中午12点,就可以说“晌火错”。有人看着太阳说:“都晌火错了,还不下晌?又熬晌了!”下晌就是工厂下班的意思,该回家吃饭了。而“误晌”意思是迟到。民谚说“人误地一晌,地误人一年”。误晌,既有干活迟到之意,也有耽误侍弄田地之意。
   9、流丢
   流丢是什么玩意?恐怕谁都不好说清楚。记得《西游记》中,唐僧一行来到车迟国时,孙悟空与三妖斗法,赌隔板猜枚时,王后往橱柜里放的本是一件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孙悟空却叫唐僧猜破烂流丢一口钟。电视剧初次播映时,橱柜打开后里面是一口铜钟。铜钟怎么会是破烂的呢?而且和裙袄有什么关联?现在再看电视剧,橱柜里面是一件灰色的破僧衣。这是后来导演听了社会反应的意见补拍的。一口钟是古代服装名,指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以形如钟覆,故名,又名“斗篷”、“莲蓬衣”、“一裹圆”。明方以智《通雅·衣服》:“周弘正著绣假钟,盖今之一口钟也。凡衣掖下安摆,襞积杀缝,两后裾加之。世有取暖者,或取冰纱映素者,皆略去安摆之上襞,直令四围衣边与后裾之缝相连,如钟然。”这里,破烂流丢,就是破烂不堪的意思。
   那么,“流丢”又是什么意思呢?根据以上理解,流丢应该作“不堪”解释。不堪,表示程度很深。但字词典上没有“流丢\\\'这个词儿,这应该是一个方言词语。本地方言“流丢”的用法主要用在“滑”的程度上。比如,用手捉鱼,说“鱼滑不流丢的,捉不住。”“泥鳅滑不流丢的,到手又滑走了。”到手的鸭子又飞了。
   下过雨后,孩子们去爬树,爬上去就会因为湿滑出溜下来,就会说“这树身滑不流丢的,不好爬”。这个“流丢”,是对“滑”的一种深化,具体应该没有什么意义。不过,吴承恩是江苏人,能说出“流丢”来,可能家乡就有这个方言,至少他在说这个方言的地方呆过。
   本地方言,滑不流丢还运用到人的身上。形容一个人小心眼多,心思变化快,让人摸不到其在想什么。这种人拈轻怕重,在领导面前耍眼前花,嘴甜心眼活,眼睛向上看;腿快跑上多,去领导那里汇报勤。得罪人的事情找不到他,好事准能争一份。滑不流丢在这里是贬义。人们看不惯这种人,虽不当面说,背后指点说:小心这个人,滑不流丢的,少跟他打交道。
   流丢也用在走路上。我们这儿的方言有“丢丢”这个词儿。丢丢,是方言形容词,多用在孩子或者老人身上多。如,一个孩子刚学会走路,一般人们说“这孩子,刚学走路就丢丢跑里。”说老人身体健壮,“走路丢丢的,有劲着哩。”这个丢丢,是说,走路快而有力。对那些无事乱转、闲逛、没有目的胡乱串游的人,人们讥讽说“穷丢丢嘛哩?”当然,还可以形容一种情况,就用流丢了。一个人有急事,急急忙忙赶路,人们形容的时候说:“看人家,那么大岁数了,小跑带流丢的,走得比年轻人还快。”小跑流丢,走得快而急近似于小跑,与竞走差不许多。我体会:流是快之意;丢是声之意,丢是脚落地的声音。“丢丢”与“腾腾”在声音的表示上相类同。
   10、骑马
   骑马,大家当然知道,就是骑在马背上呗。很对,骑马的本意就是骑在马背上。
   但“骑马”到了方言中,只保留了骑马的姿势,而不是骑马含义中的骑马了。骑马的方言音调是qī ma,
   方言中“骑马”,就是以骑马的姿势,骑在任何物体上。
   “骑马着”就是方言中常用的一句话。比如,一个人在墙头上骑着,方言就说“谁谁骑马着墙头”。一个人爬到树上,累了,跨在树杈上休息,两腿耷拉下来,这也是“骑马着”。
   我们知道,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那位国君,就是趴在地上,让儿子骑马在身上做牛做马。现在很多老人甘为“孝子贤孙”,也让孙子外孙骑在背上,虽然很费力,心中很高兴。“骑大马,咵跨跨.....”孩子的兴奋,使得普天下做父亲的可能都会有做牛做马的经历。让孩子骑在脖子上,也是“骑马着”。记得古代一位神童,骑在父亲的脖子上去赶考,主考官戏言出对:“子以父作马”;神童果然不凡,张口就来:“父望子成龙”。看来,古今一般同,做父母的都在“望子成龙”,让后代骑马着做牛做马也就可以释然了。
   还有,整理后再说。
  
  
  

共 8378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方言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地方文化的个性特征。挖掘地方方言是一种文化拯救,也是传承。文章以朴素的语言娓娓道来,风趣幽默地让我们享受了地方传统文化大餐。读来余味无穷,给人以回故乡的亲切之感。多写这样的文章,大家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共享,岂不就可以形成热闹的文化氛围了?推荐精读!【编辑:文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春        2017-10-13 10:56:47
  方言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地方文化的个性特征。挖掘地方方言是一种文化拯救,也是传承。文章以朴素的语言娓娓道来,风趣幽默地让我们享受了地方传统文化大餐。读来余味无穷,给人以回故乡的亲切之感。多写这样的文章,大家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共享,岂不就可以形成热闹的文化氛围了?推荐精读!【编辑:文涯】
   感谢文涯编按。这些文字,大概是几年前的东西,今天发现了,就略微修改一下发出。总觉得以后的乡愁,这些内容会越来越少了,直至退出历史舞台。很多东西的趣味,都会被普通话代替。
老兵
2 楼        文友:刘春        2017-10-13 10:59:23
  还有一点,今天刚贴出,就被编发,太快的速度,谢谢文涯!
   我当把方言的余者整理一下。
老兵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