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如梦令】扯断的琴弦(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如梦令】扯断的琴弦(征文·小说)


作者:两袖清风 秀才,122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37发表时间:2017-11-10 21:59:49

【流年·如梦令】扯断的琴弦(征文·小说)
   杨建华的母亲说完,没等同意,就搀着张兰回到家。王亚平和陈颖等人忙着把张兰的箱子被褥搬过来,帮忙安顿好。
   陈祥林因乱搞男女关系,破坏上山下乡被押送进了劳改队,后又判了无期徒刑被投送进了监狱。那一年知青大返城,以后就再也没有了陈祥林的任何消息,有人说陈祥林已经死在监狱里了,也有人说陈祥林还在服刑,还有人说陈祥林早就出来了,还见过他又拉上了小提琴,众说纷纭,但没个准信。至于那位刘司令,听二十多年后回老连队寻找当年那份知青情结的王亚平、陈颖他们说,刘向东回上海后当了建筑老板,刚开始发了不少财,后来因承包的工程出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被判了刑。老婆离了婚,家产也因事故赔款而全部被拍卖。这些都是后话。
   六
   俗话说:再硬的石块在河水的冲刷下都会磨去楞角,再深的伤痕在岁月的洗涤中渐渐熨平。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时间过得真快,张兰住到杨建华家,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收工回到家,帮着喂喂鸡鸭,也有时候帮着杨建华的母亲把芭蕉杆切碎了喂猪,这段日子,张兰倒也过得平平静静,十分踏实。转眼间就到了国庆节,连里放假。
   休息天连队食堂供应二餐,早九晚四。虽说是国庆佳节,但除了米饭,就是菜汤,只不过汤里漂浮的青菜叶比平时多了不少。下午,张兰刚准备去食堂打饭,杨建华端了一盆饺子过来。
   “今天家里包饺子,阿妈让我给你送过来的。”
   “谢谢阿姨。住在这儿经常麻烦你们,真不好意思。”
   “说啥呢?阿妈说你经常帮她干活,该说不好意思的是我们。快接着,饺子要趁热吃。”
   “哎。进来坐坐吧。”张兰接过饺子,侧过身把杨建华让进屋。屋里很简陋,也没有凳子,张兰让杨建华在床口坐下,倒了杯水递给他说,“喝口水吧。”
   杨建华接过杯子,有点局促不安。毕竟已经是二十三岁的小伙子了,还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男女独处过一室。张兰看着杨建华手足无措的样子,想起陈颖说过那天杨建华对她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情景,脸上也觉得一热,尴尬起来。僵坐了一会,还是杨建华先开了口:“快吃吧,饺子都冷了。”
   张兰用竹筷夹起一个饺子刚要吃,突然觉得一阵噁心,忙放下饺子,对着脸盆呕吐起来。
   “张兰,你怎么啦?病了吗?我马上去叫陈颖。”杨建华急忙站起身。
   “不是病,建华,别叫陈颖。”张兰一把拉住杨建华,说,“没事,过一会就好了。”
   张兰又接连呕了几下,吓得杨建华不停地用手在她背上轻轻拍着,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呕累了,张兰无力地靠在杨建华怀里慢慢地睡着了,眼眶中滚出几滴泪珠。
   这天,杨建华在张兰的房中待到很晚很晚。他不忍心再让张兰受到伤害,也决定一辈子为张兰守着这个秘密。
   春节过后没几天,杨建华和张兰去营里扯了证,结婚了。结婚那天,杨连长把自己家喂的那头大肥猪杀了,请全连吃了顿红烧肉。那刘向东望着知青们吃肉时的高兴劲儿,心里觉得实在不是个味儿,肉嚼在嘴里什么味也没有,像嚼蜡似的。
   这是连里知青的第一场婚礼,当然少不了闹洞房。等大伙儿闹了洞房散去,早已过了午夜时分。张兰先解衣躲进了被窝,摧杨建华快睡。
   杨建华沿着床边躺下,不敢太靠近张兰。
   “建华,靠过来,抱着我。”张兰一边拽着杨建华的手,一边娇嗔地说。
   “我怕,怕吓到孩子。”
   “都二个多月了,不碍事的。快上来。”张兰有点气喘吁吁的。
   “真的?”
   “嗯。”
   杨建华轻手轻脚地爬在了张兰的身上,嘴巴对着嘴巴盖了上去,随之俩人的舌头绞在了一起……
   七
   转眼间来到了五月中旬。平时不大下雨的勐捧却下了几天的大雨浑黄的南腊河水暴涨,淹没了一连到营部的那条沿岸土路。
   这天,张兰觉得身子沉沉的,便有些不安地对杨建华说:“建华,你快去叫陈颖,我恐怕快要生了。”
   陈颖来到张兰床前,显得有点慌乱:“我没学过接生,也没看过别人生孩子,快送营部卫生队吧。”
   杨建华着急地说:“外面在下雨,南腊河水还在涨,那条拖拉机路早就被淹。怕来不及。”
   “建华,快请阿妈过来。她可能会有办法。”张兰知道,生过孩子的女人或许会有主意。
   阿妈过来了。生过孩子的女人果然不一样,她让杨建华去准备毛巾,烧好开水,留下陈颖在里面当助手。
   “哇—哇—”几声清脆的啼哭声从屋里传出。杨建华只听得见阿妈在高兴地笑,边笑边说:“太好了,陈颖快看,粉嘟嘟的,还是带个小鸡鸡的。”
   “恭喜阿姨,当奶奶了。”陈颖一边轻轻地为孩子身上擦去浆液,一边高兴地说着。突然,她看到张兰身下渗出血来,越渗越多,惊慌地说:“阿姨,血……”
   阿妈看了大吃一惊,“不好,大出血,有危险。建华,你和阿爸送张兰到营卫生队抢救。拖拉机路不通就翻山,越快越好。”
   杨建华背起张兰就要出门,张兰声音十分微弱地说:“阿妈,让我看一眼孩子。”
   阿妈把孩子抱到张兰面前,张兰深情地望了孩子一眼,又把恳求的目光投向了阿妈,然后闭上了双眼,轻轻地说:“建华,走吧。”
   ……
   杨建华想到这儿,眼睛湿了,他慢慢合上提琴盒盖,泪珠忍不住涌出了眼眶。
   “阿爸,我回来了。您又想阿妈了?医生说过要多休息。”阿强上坟回来,看见阿爸还拿着提琴盒,说。
   “没事。阿爸老了,就容易想起一些过去的事,想你的阿妈,还有你的那些知青叔叔阿姨。”杨建华用枕巾擦去了脸边的泪痕,说。
   阿强伸手摸摸床头柜上的水杯,觉得凉了,兑了点开水端给阿爸,说:“阿爸,我刚为阿妈上好坟要离开,看到一个和您差不多年纪的叔叔也到了阿妈的坟前,他好像要为阿妈上坟。”
   杨建华听阿强这么一说,水也没顾上喝。他把水杯搁在床头柜上,问:“这个叔叔他有多高,长什么样?”
   阿强回想了一下,说:“和阿爸差不多高,四方脸……”
   “难道是他……一定是他,他一定还活着!”杨建华一拍床头,肯定地说。
   “他是谁?阿爸你们认识?”阿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此时的杨建华真有点迫不及待,说:“阿强快扶我起来,把小提琴带上,我们马上去知青公墓。”
   知青公墓建在不远处山脚下的平坝里。没多大一会儿,阿强就带着阿爸驱车来到墓地。杨建华远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蹲在张兰的墓前点香烛摆供品。这不是陈祥林还会是谁?
   “陈祥林!”
   “你是……”陈祥林站起来转过身,略显木然的目光在杨建华脸上注视了好一会,突然眼睛一亮,“你是杨建华!”
   杨建华上前捶了陈祥林一拳,然后紧紧拥抱着陈祥林,老泪纵横地说:“你这家伙还活着?我等了多少年,终于把你给等来了。这些年你都上哪儿了?”
   “在里头蹲监狱。”陈祥林苦笑着说,“我还认为这辈子要把牢底坐穿了呢,真没想到一年前被人想起来,落实了政策无罪释放。”
   “出来就好,值得庆贺。”杨建华松开双手,仔细打量着陈祥林,说,“没变,就是老了,瘦了。家里人好吗?”
   “父母亲几年前去世,都怪我不孝,没能送二老最后一程。二个月前知青聚会,王亚平告诉我说张兰在这儿,我就来了。”
   杨建华关切地问:“张兰的父母亲呢?都这么多年了,没见他们来过,他们都好吗?”
   陈祥林叹了口气,说:“他们早就不在了。就在当年出了那个事后,她母亲急得脑中风,住了一年医院走了。张兰的父亲处理好老伴的后事,在回家的时候遇上车祸,没救过来,也走了。”
   “二位老人真可怜。”杨建华一阵叹息。他从阿强手中接过提琴,递给陈祥林,“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提琴,是我的小提琴。”陈祥林一阵惊喜。
   杨建华告诉陈祥林,说:“这琴我阿爸一直保管着,三年前临走时他交给我,让我一定想法找到你。”
   “谢谢!谢谢老连长。”
   陈祥林激动地哆嗦着双手,他接过提琴,打开琴盒。琴盒中的松香还在。他在琴弦上擦好松香试了试音,随即,一曲悠扬的《梁祝》,在墓地里轻轻荡漾。陈祥林仿佛觉得又回到了当年,在宿舍后的那块小坡地上,自己在拉琴,张兰在唱歌,演奏的也是这一曲《梁祝》。突然,噔楞一声,一根琴弦断了,一口鲜血从陈祥林嘴里喷出,染红了张兰的墓碑。
   “陈祥林,你怎么啦?”杨建华想上前搀扶,可重病的他怎么扶得住,双双跌倒在墓碑前。
   “阿爸,叔叔!”阿强被眼前的突然变故惊得手足无措,蹲在二人身边着急地呼喊着。
   “陈祥林,你……醒醒,你快…睁…开眼看…看这是…谁?”杨建华挣扎着靠近陈祥林,轻声说。
   “这……是谁?”陈祥林吃力地挣开无神的双眼。
   “这…是你和…张兰的…儿子…”
   “我的…儿子…”
   “阿强,快叫……阿爸,这…是……你…亲阿爸,快叫,再不…叫就听…不见了……”杨建华不停地喘着大气。
   “阿爸……”阿强哭喊着跪倒在杨建华陈祥林跟前。
   杨建华和陈祥林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共 18810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读罢小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段唯美的爱情,在那史无前例的年代,却演变成了一出悲剧。那个年代,打倒一切,造反有理,文学艺术枯竭,许多文物被破坏,许多事物被颠倒黑白。一句话,一首歌曲,一段音乐,一旦不符合上面的要求,不对他们的胃口,就会断送一个人的前程甚至生命。亦如这篇小说里的主人公陈翔林一样,当年,他的父亲——一个富有才华的小提琴首席就因为一首曲子,被批斗,被游街,被关进牛棚,还殃及到了妻子和儿子。父亲关进牛棚后,陈祥林子承父业,身背小提琴来到了建设兵团,在那漆黑的夜晚,他用悠扬的琴声,唤醒了人们疲惫的心灵,使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身心放松,心情愉悦,给枯燥单调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使女青年张兰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然而,一曲《梁祝》断送了这对恋人,陈祥林被关押,鸟无音信。张兰无奈地嫁给了别人,在生孩子时又因大出血而亡。小说构思轻巧,人物形象饱满,人物内心刻画细腻,情节的发展舒缓有度,细节描写得详细。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112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7-11-10 22:02:33
  唯美的小说,凄美的爱情,欣喜学习了!
   问好作者,祝愿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两袖清风        2017-11-11 07:44:55
  谢谢玫瑰老师鼓励。问好
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7-11-10 22:05:04
  写作手法老辣,是大手笔!
   感谢徐老师投稿流年!
五十玫瑰
回复2 楼        文友:两袖清风        2017-11-11 07:48:13
  玫瑰老师言过了,哪敢称大手笔,一篇拙文而已,还望雅正
3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11-11 08:45:43
  扯断的情弦,扯不断的亲情。一曲悲歌,一曲晚唱,一段历史。
   作者为我们缓缓道来的痛,就是为了以后不再痛。
回复3 楼        文友:两袖清风        2017-11-11 17:55:44
  一曲悲歌,一曲晚唱,一段历史
4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11-11 08:50:25
  小说故事把读者带到那个难忘沧桑的岁月,展现了一段悲沧的爱情故事。作者用倒叙手法,凝练的语言,扯开一段历史蒙纱,还原历史真相,描写了人性,深刻的挖掘,人物形象,令人唏嘘,发人深思!
回复4 楼        文友:两袖清风        2017-11-11 17:56:33
  山哥好。谢谢!
5 楼        文友:康心        2017-11-11 19:02:12
  又读一次,读得泪水盈眶。作者文笔老道,画面感极强,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啊。此情无处可消。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回复5 楼        文友:两袖清风        2017-11-11 19:25:30
  谢谢朱老师鼓励。问候冬安
6 楼        文友:斯琴        2017-11-14 10:46:32
  作者带人们走进那段历史,几个活成戏的人,经历过各种磨难,留下一段唯美凄婉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读后肝肠寸断,那段历史已经结束,可作者始终没有把读者从悲惨中带出来,结尾更加悲凉,让人长久疼痛,小说的高度就在于此吧,行文如流水,语言娓娓道来,故事中的人物在我眼前晃动,情节十分感人。敬佩作者老师的高招伎俩。斯琴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复6 楼        文友:两袖清风        2017-11-14 11:55:00
  惭愧,斯琴老师言重了。还望指正。问候冬安
7 楼        文友:妖怪山        2017-11-15 15:50:54
  徐老师的语言非常干净清爽,读来很舒服。经历是财富啊。
回复7 楼        文友:两袖清风        2017-11-16 20:51:15
  谢谢沈老师鼓励。问候冬安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