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走近菩提树之释迦牟尼篇

精品 走近菩提树之释迦牟尼篇


作者:古风存 举人,308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10发表时间:2008-11-07 13:49:15


   佛教能在古印度婆罗门教国土中得到发展,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佛教的反对阶级制度和主张种姓平等却是其根本。在佛教僧团中,代表当时最高等级的婆罗门种姓和刹帝利种姓固然有着一定的地位,但即使是吠舍和首陀罗,也同样能够获取一定的权利。这些,在佛教徒们听法时座次的安排上就能说明。佛教徒听法座次的安排,既不按照种姓的尊卑,也不按照年岁的老幼,而是按照出家的先后而决定。另外,释迦牟尼传教的方式也不拘一格,对不同的对象,用故事、譬喻、问答等不同的形式宣说不同的内容,往往是对僧众讲述佛道而对俗人讨论道德和行善。在语言上,释迦牟尼也同样用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言来对待。同时,释迦牟尼的教法也充分地民主。释迦牟尼教法并不限于自己来宣讲,而是更希望自己的弟子将各自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悟向他人阐扬。
   和道教追求的“不死”不同,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不生”。这“不死”和“不生”的区别,实际上有着非常深的奥妙?“不死”是一个现在明白式,有几人见过人是不死的?即使世上真有人能够修炼成“仙”,那也只能是极少数的几个,每个修炼的人首先得问问自己是否有这种福气,这实际上已经脱离了群众基础。而佛教的“不生”却是一个未知揣摩式。既然已经“不生”了,那还有谁能够知道“不生”后的事情呢?想要明白,那你就凭着自己的臆会慢慢地去想象吧!所以佛教对于“死”叫“涅槃”,因为一旦“涅槃”了就不会再“轮回”。再进一步讲,佛教还有个“立地成佛”的说法,也就是通过某一件事你立刻就能得到你所想得到的精神上的境界,尽管这种得到只是一种臆断,但毕竟比道教的“不死”要“朦胧”许多。这就为佛教赢得了最为庞大的人群,并奠定了在社会上快速广泛传播的基础。
   佛教从创立到流传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传入我国,也有近二千年的历史。在佛教这二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影响了几乎整个东方的文化,某种程度上,还改变了这些地区的历史。释迦牟尼也逐渐由人转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历朝历代各个时期几乎都有大批的信徒供奉、朝拜,以至在佛教传播过的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形成释迦牟尼由人转为神的原因,主要是普通百姓极难读通佛教经典,所接触到的佛教知识,大多只是一些通俗的信仰,而这种通俗的信仰,又往往会和中国的另一个宗教——道教相混淆,使得人们神、佛难辨。其实真正信仰佛教的高层僧团人员,也是极力反对把释迦牟尼神化的。他们认为佛就佛,释迦牟尼是佛,而不是其他任何意义上的神。因此他们认为,要信仰佛教,首先必须了解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不是人格上的神,更不是主宰宇宙的上帝。释迦牟尼所追求的,是完美的人格,以及从完美人格发挥出的伟大智慧。
   和中国历史上的孔丘创立儒教,提出“仁”被尊称为圣人,老聃创立道教,著写《道德经》被尊为太上老君一样,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因推行“善”而被人们推崇为佛。在释迦牟尼以后的追随者中,还有许多弟子由于对佛教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被尊称为“菩萨”,如:密教的第十二祖马鸣菩萨,第十四祖龙树菩萨;大乘唯识宗的创始人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等。这些人,也是因为对佛教这一宗教哲学的著书立说和对佛教教义作出了杰出贡献以及有着佛教教义上的完美人格和杰出智慧才被佛教界所尊敬。
   但是,他们只是历史人物,仅此而已。

共 647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佛是觉悟的人,佛不是高高在上的雕塑,就跟这篇文章所介绍的释迦牟尼佛一样,是从世俗不断超越自己而最终成佛的。【编辑:邬海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无奈的飘荡        2008-11-08 21:22:13
  从作者文字中学到很多知识,也净化了心灵,谢谢作者
2 楼        文友:溪洋        2012-10-04 01:39:58
  佳作欣赏,问好,祝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3 楼        文友:康噩鲤        2015-09-12 18:07:21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