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于艳华散文选之五(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于艳华散文选之五(散文)


作者:于艳华 布衣,31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75发表时间:2018-02-15 09:39:46

【丹枫】于艳华散文选之五(散文)
   第二,感情丰富,想象和意境优美。
   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它主要是通过作者感情的抒发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染读者的。作者的情感隐藏在每一首诗作中,它比别的文学体裁表现得更为强烈、更为鲜明、更为直接。比如《美丽的中国》这首诗,作者写出了黄河之美、草原之美、黄土高原之美和山河之美,通过河流、大漠、田野、小草、牛羊等事物的描写,很巧妙地揉进了作者的情感,即热爱祖国山河的那种高尚的情感。作者还常常以最直接的抒情或歌咏事物的方式,来描述自己在各种情景中的思想感情;比如《像妈妈一样》、《朝霞》、《家乡》、《往事如烟》等诗作,都属于这种直接抒发感情或借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感;这几首诗作,真情地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对家乡的怀念,对往事的追忆,对美好事物的回望,借助朝霞、家乡和图书馆的往事,披露了作者深藏心底的秘密和对故乡无比热爱的情怀。特别是《家乡》一诗,写到了“一条崎岖蜿蜒的石板路”,“一棵老杨树/依旧矗立在那里”,“集市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一碗乡土气息的小吃,弥漫着浓浓的乡情”等等,诗的语言朴素而淳厚,生动地再现了家乡的生活画面,也流露出作者那种深厚绵长的乡愁情结。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诗歌的激情总是和丰富的想象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作者富有强烈的感情,就具有了特别丰富的想象;而丰富的想象力,又可以推动感情的飞驰。比如《长长的思念》和《母女情缘》这两首诗,向读者真实地描述了作者对慈祥的母亲的那种亲情和那种永远不会休止的思念之情,也写出了母女两人之间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真挚情感;甚至可以这样理解:这首诗因思念而以泪洗面,因情深而难以忘怀,一对情同手足、恩爱有加的母女形象如在眼前,栩栩如生,意境美妙,充满浪漫而神奇的色彩。
   第三,诗的语言凝练含蓄,耐人寻味。
   诗歌的语言必须凝练,并且富有音韵之美。语言的凝练体现在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深邃的思想上;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往往会选择那些最富有概括力而又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广阔的内容和深刻的诗意。言简意深、耐人寻味,是诗歌作品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正因为如此,诗人们都十分讲究用字,以求“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效果。比如:《在梦中》、《听雨》、《竖琴》等诗作,就属于语言比较含蓄、优美而凝练的诗作,作者既描写了“梦中的情景”、雨中的思绪和欣赏音乐时的遐想及心境,也写出了作者的美妙情愫;这几首诗的语言都比较凝练、优美和耐人寻味。诗歌作品的语言之所以讲究凝练和耐人寻味,是古而有之的;就是说,从古人开始就十分讲究诗词语言的凝练,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诗,都包含有许多的含义在其中;同时,好的诗歌往往讲究含而不露,用凝练性、形象性极强的语言,抒发自己复杂的情感,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图,阐述深刻的人生哲理。除了凝练、含蓄和耐人寻味,诗歌作品还要讲究音乐美;因为诗歌用的是有韵律、有节奏的语言。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的:“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诗的节奏是随着感情的起伏而变化的。一般来说,当作者的感情紧张而亢奋时,节奏趋向急促;当感情松弛平静时,节奏趋于平缓。韵律是语言声调、音色等各种变化、停顿和配合的有规律的体现,也显示出了感情的层次变化;韵律的构成因素之一就是押韵。所以,要想使自己写作的诗歌富有音韵美,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要去“押韵”。比如:《重庆至广州》等诗作,都是在押韵的环节上做得比较成功的诗作。
   第四,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这一类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面,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在写作时往往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自己的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了感情,于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比如:《几江》、《流连三峡》、《半亩方塘》、《月牙湾海滩》、《兴凯湖》、《古城墙遐思》等诗作,都可以说是作者借景抒情,把自己的情感揉进了景色之中,情景交融,合为一体。在《古城墙遐思》一诗中,作者的手“触摸到一块块/古老的青砖/我的内心感到温暖”,“一棵小草/伸出稚嫩的身躯/仿佛千年之前的少女”,这样的诗句,既富有优美的想象,也富有很深的思想感情。《兴凯湖》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溯(音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今天的兴凯湖就是曾经的“北琴海”,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还有那首《月牙湾海滩》,“无数颗玲珑的珠石/撒落在海边/围成一个长长的月牙/一泓碧水/仿佛玛瑙/涌进月亮的怀抱。”这是多么优美的诗句,这又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海滨景色,相信每一个读者读到这样的诗句,一定会露出欣赏的笑容,也极有可能去月牙湾海滩一堵她的芳容。
   抒情诗永远是伟大的,又因为伟大而永远年轻。“抒情”,自古就是中国诗歌传统中的传统。她奠定了古典诗歌的基础就是“咏叹”;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友情情、人情、民情、乡情、国情等等,以致于包括对天地万物的敬畏、怜惜、感恩、尊崇,都成为诗歌诞生的能源。大凡涉及到“心情”,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诗意;中国的大部分诗人,都是多情或多情善感的人物,因此诗歌也就多是抒情的。诗人往往是被“美”所感动,又用那些感动过诗人的“美”去感动读者。普希金曾写过一首诗《致凯恩》,诗中写到:“我记得那奇妙的瞬间/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你/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犹如纯洁之美的精灵••••••”,简单易懂的诗句不仅饱含真情,还寄托着作者美好的向往。这样的诗句,“从来不需要想起,却永远也难忘记”。许多年来,我在生活中、在人生的路途中,每每遇见美景、美物、美事、美好时光,我都会把那美妙的瞬间永记心间,最后写成一首首诗作,来借喻和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它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生态而能为人们所感知的具体形象。通俗地讲,诗人创作的诗歌作品,都要借助于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意境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这种认识和情感就是意象的“意”。因此,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而变成了艺术形象,所以就被称之为“意象”。那么,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就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中的“月落、乌啼、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都属于景物,它们的特征是:秋夜幽静,一派清冷的情景。诗人借这种情景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古人最常用的自然景物就是“月亮”,用这种景物、这种意象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思念家人的情怀和情感。
   再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物和情感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在这首诗中,诗人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那古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诗人的浪迹天涯、孤苦旅途的愁思和愁绪。所以说,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诗歌的意境是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情景交融的思想和艺术境界,是对富于特征的事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在的情意有机的结合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含义深远的生活画面。“意”,就是蕴藏在这些景物和画面中的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意境的构成是这样的,可以是借古咏怀,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可以是托物言志,如郭沫若的《炉中煤》;也可以是直抒胸臆,如汉乐府民歌《上邪》;还可以是触景生情,如李清照的《永遇乐》。如于老师的《浪花》、《重庆的太阳》等诗作。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体会诗歌的意境时,要联系到诗人的时代背景,同时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本诗集总的来说,是一本印刷质量较好、艺术水准较高的诗集。
   最后我想说的是,真正的抒情诗是有感而发的,她注定是会感人的。能让读者感动的诗歌,能让读者在阅读你的诗的时候产生丰富的联想的诗,一定会让读者铭记在心。如今的读者不是不喜欢诗歌,而是对真正的好诗充满了期待。在这里,我真诚地祝愿于艳华老师和在座的每一位作家,能够创作出更多更感人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用文学点亮我们的晚年生活。
   谢谢大家!
   2016年9月17日
  
   吉春文学院三周年暨于艳华《四叶草》诗集、吉春《小北京演义》研讨会胜利召开2
   七、韩城矿务局实业公司办公室主任郭秋顺宣读黑龙江省鸡西市广电总局书记兼总编吴国华评于艳华《四叶草》诗集:
   吳国华老师点评《四叶草》
   于艳华2016-9-610:03:57
   吳国华老师的点评原文:
   艳华:你好。
   收到你寄来的《四叶草》,謝谢了。
   你能在古稀之年出版这本诗集,令人敬佩。在收入的117首诗作中,使我看到作者满怀着激情,饱含正能量,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更使我惊讶的是,与半个世纪前一样,诗作中风采依旧,青春永驻。古人云:文如其人。我更相信诗如其人。诗作中更能表达一个人的理想,性格,爱憎。
   阅读这本诗集,使我感受到作者的人生哲理,对綠的歌颂,对情的怀念,对行的期盼,对书的追求。作者没有忘记导师的指点,更没有忘记书籍给了她无穷的力量。这是难得的,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个人的晚年怎么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安排和设想,我不想过多地去干
   预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但你的以书为伴,在书香汉字的芬芳里生活,在纸上谈笑风生,境界是高尚的,行为是积极的。值得人们反思和借鉴。
   由于身体的原因,我已多年没有对他人作品妄加评论,不当之处,望多加凉解。
   祝安。
   吳国华草于鸡西
   2016年8月29日
  
   八、陕西能源技工学校培训科老师田广川宣读黑龙江工业学院教授滕宗仁评于艳华《四叶草》诗集:
   爱和美的颂歌
   -喜读于艳华的诗集《四叶草》
   滕宗仁
   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拉斯.普京有一段名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良心与纯洁为榜样,用悲悯和热爱劳动,用大自然之美与人的灵魂之美,用睿智和深刻的语言,用热爱自己的土地和自己传统的榜样来教育的话…….那么这会是一个新的文明,一个坚决拒书籍中和所有其他艺术中恶的文明!我们知道恶是强大的,但爱和美更强大。”
   于艳华女士以她的“绿”色浓浓、“情”意绵绵、“行”走漫漫、“书”声郎朗四个乐章,120个(首)音符,为广大读者演奏了一曲爱和美的交响乐。读后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洗涤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
   吉春先生读后感到“三个惊讶”,我读后也有“两个震撼”,第一个震撼她是一个七旬以上的老诗人,丰富的人生阅历会决定她会总结人事沧桑,抱怨生活,心呈老态。但她却把诗写得青春勃发,生机盎然;第二个震撼是老诗人的一般规律是文字上善于引经据典,风格上深沉含蕴,但她却通过“诗言志”,表达出是阳光心态,文风晓畅。不由得击掌赞叹!
   诗人在《梦想照进生活》的自序中揭示出《四叶草》的主题:“我用善良编织爱情的花环/我用正直缔造生活的真谛/我用勤奋书写人生的价值/我用聪睿昭示人性的美丽。”这里的关键词是爱和美。这120首诗都在为爱而抒怀,为美而讴歌。“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爱是生活的永恒旋律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爱,渴望得到温暖,却常常忽视别人也有一样的需求。在人的一生中会让我们记得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大自然的严酷是强大的,但生活中爱和美更强大。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一切能源都是稀缺的,但唯有一样东西我们不缺,那就是“感动”。这些感动来自自己心中的爱。“四叶草”中抒发了四种爱:

共 49619 字 10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8910
转到
【编者按】这一辑是于大姐散文选的最后一辑,其中十篇散文,分别是参观怡宝生产线;鸡冠花断想;召唤暴风雨的来临;世界健康学院成立祝福语;健康的标准;钱氏家族成功的秘密;相逢在女儿家;爱情梦想;读书使人充实;南湖。另外,附录16,主要有:吉春文学院三周年暨于艳华《四叶草》诗集、吉春《小北京演义》研讨会胜利召开;世界文协主席兼吉春文学院院长张春发等人的讲话;世界文协秘书长兼吉春文学院副院长吉文仙介绍国内外评吉春170个“最先”:世界文协副主席兼吉春文学院副院长冯骁评于艳华《四叶草》诗集;世界文协荣誉主席吉春序于艳华《四叶草》诗集;吉春文学院副院长、大唐韩城二电高级政工师刘宏伟评吉春《小北京演义》等。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巧,文采飞扬,委婉雅致,耐人品读!倾情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2-15 09:40:47
  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巧,文采飞扬,委婉雅致,耐人品读!为大姐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于艳华        2018-02-15 11:37:08
  为认真精细的“梦锁孤音”责编致敬!您在大年三十前不仅编完我的散文选,而且详细点评“吉春文学院三周年暨于艳华《四叶草》诗集、吉春《小北京演义》研讨会胜利召开”内容,可谓关怀备至!!!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