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军警】报恩(小说)

编辑推荐 【军警】报恩(小说)


作者:兵心 秀才,130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57发表时间:2018-02-22 13:06:49
摘要:欠什么也不能欠良心。在李光明的人生岁月里,已把报恩谱成了一曲人性大爱的恋歌,没有因春夏秋冬的花开花落而写上休止符。年复一年,他和他的妻子刘玉兰都坚守着那个救命之恩当报还的承诺。一诺千金,说起来容易,真要持之以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下来是可想而的。


   一杯酒下肚后的李光明,那颗纯朴的感恩之心又在他腹内躁动,当联想起老班长至今还孤身一人,还在拖着痛苦不堪的伤残之躯为生存拼搏,将来老了谁来照顾他---李光明不敢再往下想。
   真是知夫莫如妻。李光明的哪点心思,刘玉兰早已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光明,咱这辈子欠你老班长的救命之恩我和你一起还,一切都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这是一个来自沂蒙山老区纯朴善良女人发自肺腑的声音,谁听后都会为止动容,更何况是她的丈夫李光明呢!
   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知恩图报的妻子,李光明是幸福的。鸡圈里的鸡鸭们都已进入了梦香,床头边一盏并不太耀眼的小台灯,发着橘黄色的光,像是眨巴着眼睛的小精灵,全神贯注地盯着李光明夫妇的一举一动。“玉兰,我不在家的这些天你辛苦了!我好想......”急不可奈的李光明一把抱住久别的妻子,一种如饥似渴的野性,充斥着李光明男子汉的雄性荷尔蒙,亢奋的他像一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举枪向两座耸立的小山头冲去,就在李光明一堆干柴即将点燃欲火的关键时刻,他的妻子刘玉兰果断的向他发出了戒严令:“等等!我有话还沒来的及跟你说呢-......”妻子怀孕的意外惊喜,让毫无思想准备的李光明欣喜若狂。“我要当爹了,我有儿子了......”
   ......
   一颗报恩的心,在李光明的人生岁月里已谱成了一曲人性大爱的恋歌,没有因春夏秋冬的花开花落而写上休止符。年复一年,他和他的妻子刘玉兰都坚守着那个救命之恩当报还的承诺。一诺千金,说起来容易,真要持之以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下来是可想而的。
   “照顾好咱的娘......” 是他的同乡战友王勇临牺牲前对李光明的祈愿。多年来,李光明用“我会孝敬好咱的娘” 孝感乡邻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诺言。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李光明的儿子也已出息成了一个像他爹一样善良忠厚,孝心有佳的男子汉。一家人上有老母,下有贤子,夫唱妇随,理当幸福美满。可老天爷总是捉弄人,好端端经营有佳的养殖场,一夜之间被一场禽流感袭击的荡然无存。李光明一家人看着尸横遍地的成千上万只死鸡死鸭,真是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一贯流血不流泪的硬汉子,面对如此残不忍睹的场景,也不由得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尽管身受如此沉重经济损失的打击,李光明并没有就此沉伦倒下,而是还像一个冲锋的士兵那样,倾其家中全部积蓄,在当地银行的帮助下又重新东山再起。历经短短两年的苦心经营,他终于偿还了银行的贷款债务。就在养殖场经营转好,效益红火,全家人刚刚舒眉展眼的时候,一个个不幸的噩运又向李光明一家袭来。
   一天上午,李光明夫妇带着工人们正在忙着给鸡鸭接种预防禽流感的防疫苗,他的儿子李爱军急匆匆的跑到鸡舍:“爸,妈,你们快回家看看吧,奶奶正做着饭就晕倒了!” 等李光明夫妇赶回家时,躺在地上浑身抽搐的老娘已失去了认人的意识。尽管送医院进行了抢救,但还是被突发的心肌梗塞夺去了生命。老人连一句话也没有来得及给李光明留下,带着一张祥和的笑容走了。出殡的那天,李光明披麻戴孝,在老人的墓碑前捶胸顿足地哭喊着他救命恩人王勇的名字:“老战友,我没有照顾好咱的娘,我对不起你呀!”
   生老病死是人的脆弱生命无法抗拒的道理李光明心里是明白的,可他受战友生死之托的诺言,却自责折磨着他那颗善良的报恩心。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对李光明倾心赡养王勇母亲的义举都投以赞赏的目光,很多好心的叔叔大娘们也都纷纷登门劝慰李光明。可李光明心存报恩的心结却一时难以打开。为此,他没白沒黒的仍沉浸在痛苦不堪的自责中。每当闭上眼睛,他好像又看到浑身鲜血的王勇战友那双祈求的目光。老娘的不幸病逝,对李光明打击太大了,终于有一天,正在鸡圈干活的李光明手扶一把铁锨,痛楚的喊着妻子:“玉兰,快来扶我一把,我......”
   李光明被妻子送进了医院,医生对他做了全面检查后,把刘玉兰悄悄叫到办公室深沉的对她说:“你丈夫的病情很严重,基本确诊可能是肝癌晩期。”医生的话犹如五雷轰顶,一向温柔敦厚的善良妻子,难以经受这如此塌了天一般的沉重打击,扑通一下跪倒在医生面前,哭泣着哀求:“医生,求求你,救救俺的男人吧,俺家里不能沒有他呀!” 刘玉兰救夫心切饱含磁性悲凉的哭泣声,也深深刺痛了医生们救死扶伤的良心。那一天,李光明住进了医院。
   步入深秋的沂蒙山区,迎来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繁华了一个盛夏的梧桐树叶,经不起秋霜的蹂躏,在一阵阵乍凉的风雨中扑簌着摇曳的翅膀,从躺在病床上的李光明的眼前飘落。那一片片的落叶,就像一块块沉重的巨石,砸在李光明的那颗一生不懈追求的报恩心上。那种痛彻心扉地滋味,别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不怕死,因为他是一个曾经在战场上亲眼见证过生死的人。作为一个幸存下来的人,他肩上还担负着替战友尽孝,为救命恩人尽责的未尽使命。此时此刻,一种求生的欲望激励着他,一个战胜病魔的信念促使他从病床上坐起来,他用力擦一把从眼角的褶皱处流了的眼泪,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我不能死,还有很多的事需要我去做,我得战胜病魔活下去......”
   高昂的医疗费很快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由于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养殖场也顾不上经营,慢慢的已处于倒闭的状态。为了给李光明治病,他的妻子刘玉兰不得不四处借钱。真是好人自有善报。村上的左邻右舍得知李光明的病情后,都主动向他伸出援手,虽说家家给的钱并不多,但这一笔饱含父老乡亲们善意的救命钱,已足以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秋去冬来,早上初升的太阳很快融化了玻璃窗上的霜花。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李光明那张面无红晕且消瘦的脸上。因长期的放化疗原故,原本满头茂密的略带花白的头发不见了,只有少许稀疏可辨的银发还在顽强的坚守着阵地。在一双光秃秃的眼眉下,略显凹陷的双眸也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再细看他突起的颧骨下,尖瘦的下巴与高高隆起的锁骨,怎么也让人难以置信,那个身强力壮一米八的汉子咋就被病魔折磨成了这个样子!凡是来探望他的乡亲们,都为他好人的不幸遭遇而痛心难过。
   ......
   李光明的病情在恶化,唯一能抢救生命的办法就是尽快换肝。可问题又来了,一是合适配型健康肝的来源,二是二十多万元的高昂费用。肝源和费用从哪里来,一时间成了让李光明一家人最揪心的难题。好人真的没好报吗?为此,李光明的妻子刘玉兰成天寝食难安泪水洗面。李光明已高中毕业的儿子李爱军,几次向父母提岀为父捐肝的请求,都被宁死也不要儿子捐肝的父亲严厉拒绝了。李光明耐心的劝说儿子:“儿子,你能有这份孝心我就知足了,你要有个好身体去当兵,去报效国家。父债子还,你一定要记住,父亲这辈子没还完的救命之恩的人情债,你可要替父亲还上。”深知自己病情的李光明,自从给儿交待完自己人生未了的心愿后,心里觉得坦然了很多。他本不想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他的老班长刘以伟,怕给他添麻烦。可他当意识到自己不久将可能离开人世时,又萌生了想再见一面老战友的渴望,这种难以割舍的战友情怀,成了他临终前的遗愿。深知丈夫心愿的妻子,早已看懂了李光明的心思。为了不给丈夫留下人生遗憾,她背着李光明拨通了刘以伟的电话,在电话里向老班长哭诉了李光明的病情和愿望。
   沂蒙山的太阳好像也怕冷,下午五点多钟就急匆匆地向西山后的家里跑去。两只花喜鹊,在李光明病房外的梧桐树枝上喳喳叫了几声,也不管报信的主人是否听明白,就双双扑棱着翅膀飞回了能挡风寒的窝,病房里又恢复了医院里特有的死气沉沉地宁静。李光明忍受着医院里那种来苏水消毒液阵阵刺鼻的味道,翘首祈盼着前来送晚饭的妻子刘玉兰。除此之外,他的心里还在心心念念地牵挂着两件心事。正在李光明默默沉思的空,只听吱嘎一声,病房的门开了。
   “光明,好事!喜事呀!” 刘玉兰一手提着饭盒,一手拢一下垂在脸上被风吹散的乱头发,面带笑容的向李光明的病床走来。多少天来已难见妻子笑脸的李光明,也喜出望外的还了妻子一张莫名其妙地笑脸。“啥好事呀,快告诉我!”李光明急不可奈的问道。妻子没有马上回答李光明的问话,反到对着李光明扮了个诡异的笑脸,随口甩给了李光明两个字:“你猜!”两个人久违的笑声冲淡了医院病房里的沉默,一时间好像又回到了整日忙忙碌碌的养殖场,又回到了曾经爱恋中的芳华经年。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话对李光明来说真是一点也不假。自从听到老班长刘以伟明天要来看他的消息后,就像瞬息间变了个人似的。以往萎靡不振的脸上不单是有了笑颜,更让人可喜的是,他又重新找回了一名老兵应具有的精气神。特别是得知儿子李爱军已被批准入伍,近日就要穿上新军装到部队的消息时,李光明那张布满褶皱的脸上乐的就像一朵盛开的喇叭花,他沉浸在兴奋和对往事美好的回忆中。那一夜,让他感到幸福和滿足的泪水,陪他迎来了充满温暖的太阳。
   与老班长刘以伟久别重逢感人的场面就不必重语描述了,还是那句老话,只要当过兵的人都懂得,那是一种用世上最美的语言也无法形容的军人情怀。因为,他们之间不需要华丽的词藻来表达,有时情至动容处,只要一个军礼,一个拥抱,甚至于一记拳头,一碗浓浓的烈酒足亦!
   话分两续,还得从刘以伟接到李光明妻子的电话说起。刘玉兰万分焦急的哭诉电话,就像万根钢针在刺痛刘以伟的心。自李光明帮他办起竹编厂以来,他自己不但甩掉了贫困潦倒的穷帽子,而且还带领山村的父老乡亲们一同发家致富,也成了当地十里八乡有名的竹编能人富户。刘以伟曾多次向李光明提及偿还他办竹编厂资助钱的事,可几次又被李光明谢绝了他的还钱请求。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各忙各的事业,平时联系和见面的机会也少了。李光明突发疾病的事,让刘以伟也深感自责和内疚。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当初,要不是李光明慷慨出钱帮自己办起竹编厂,自己能有今天吗!于是,刘以伟抱着即使砸锅卖厂也要筹钱为李光明看病的痴心,在最短的几天内,忍痛转让了正经营红火的竹编厂,共凑齐了给李光明救命钱四十万元。为了带巨款上路的安全考虑,刘以伟将四十万元崭新的人民币,精心放进了用那床泛白的旧军被打成的三横压两竖的背包里。他背着这个包着情,含着爱的特殊背包,一路风尘,情怀满满的来到了李光明的病床前。
   真是善有善报,李光明可算是个幸运儿。就在刘以伟正在为肝源能否配型成功一筹莫展的时候,医院的周院长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李光明的床前:“老李,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和你匹配的肝源在云南的麻利坡县找到了,听说还是位当年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捐献的......” 听到这一消息后的李光明,顿生五味杂陈。在他求生的欲望里一股感恩的火焰又在心中燃烧,只见他顽强的从病床上坐起来,双手整理下那顶已泛白的军帽,面向朝南的窗户方向,举起右手庄重的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嘴里喃喃的说道:“我这辈子欠战友们的救命之恩太多了,让我怎么报答你们呀---”说着说着,两行感激的热泪又不由的从眼窝内滚落下来。
   “老李,你千万不要激动,要好好休息,做好明天手术的配合,预祝手术成功。”周院长带着成功的期望离开了病房。这次性命攸关的手术,对李光明来说就是一场没有枪炮声的战斗。強烈的报恩心,激发着他顽强的求生欲望。院长的鼓励,老班长远道而来的倾囊相助,还有妻子那一个个祈盼的眼神,爱子即将离开家去部队临行前那张恋恋不舍稚嫩的脸---活下去,战胜病魔顽强的活下去,就像一团希望的生命之火在李光明的胸中燃烧着。为了给李光明做好手术,周院长处于对一个曾参战老兵的崇敬,专门从大医院请来了外科专家主刀,整个手术可谓顺利完美。对李光明来说,这次的劫难重生,与其说是生命的奇缘,道不如说是好人自有好报的善果。
   冬寒万木悄无声,唯有红梅报春来。病房外也不知啥时候已飘起了雪花,沉静的梧桐树枝干上已穿上了白白的衣裳。以往还在窗前偶尔叫几声的花喜鹊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在这眺窗听雪的时刻,日渐康复的李光明,可谓心存万千的感慨,他有一肚子感恩的话要对人诉说。漫漫人生路,一路走来,他忘不了,是战友王勇用自己的身体替他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他忘不了,老班长刘以伟为掩护他被炮弹炸的浑身是血的场景。自他因肝癌生命垂危住院以来,他忘不了,老班长宁愿散尽家财也要为他筹钱治病真挚的战友情怀;他忘不了,南国那位不知姓名的战友,为他捐献岀的挽救他生命的肝脏;他忘不了,众医生们对他的精心呵护和让他起死回生的妙手医德;他更忘不了,多少个日日夜夜里,爱妻和孩儿对他的祈祷和守候,他还有很多的心里话要对他的恩人们说。他慢慢的下床,手扶床沿走到了窗前。玻璃窗上已经结上了薄薄晶莹的霜花,透过多姿迷人的霜花向外望去,在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里,有一树红梅正在傲雪怒放。此情此景,让大病初愈的李光明顿觉心情豁然开朗。红梅报春好兆头啊!我生命的春天又要来了。这是李光明自生病住院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出声来。

共 11500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报恩感恩,在人生的旅途中可谓是最美丽的风景,也是人间最为难忘的故事。兵心老师这篇军旅情感小说,读起来,回味无穷,感慨万千。故事中的主人公李光明以一颗博大的爱心和善良,照顾着牺牲的战友王勇的母亲和残疾军人刘以伟。他和妻子一样,善解人意,通情达理。送老人上路,帮助战友做生意。他的所作所为,令人赞叹和钦佩。而当他自己被病魔快要击垮时,显现出刚强和勇敢,同时也得到了当年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捐献。好人有好报,善人有好运。整篇作品上演一场老兵们的真情实感、情同手足,弘扬中华民族风传统美德和军人无私无畏的情怀。作品充满正能量,讴歌军人的风采,可圈可点。好小说共赏!倾情推荐!感谢赐稿!辛苦了!【编辑:林雨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8-02-22 13:07:17
  好人有好报,善人有好运。整篇作品上演一场老兵们的真情实感、情同手足,弘扬中华民族风传统美德和军人无私无畏的情怀。作品充满正能量,讴歌军人的风采,可圈可点。好小说共赏!倾情推荐!感谢赐稿!辛苦了!
林雨荷
2 楼        文友:兵心        2018-02-22 18:15:11
  诚谢雨荷老师辛劳审编。兵心诗礼!
   每逢佳节备思亲,在新春佳节之际,我不免又想起了我那些曾经历战争硝烟洗礼过的战友。岁月几十年,为报家国之恩的痴心未改。虽然有的至今伤病缠身,家境贫困,但那颗纯朴善良的战友情怀仍像一团火在燃烧着无私无畏的大爱和奉献。想起他们,特别是那些长眠南国的战友,在团圆之际,怎不让人伤感缅怀。利用节日之余,写成此小作,既是对他们的讴歌,也是对中华民族风传统美德感恩报恩正能量的弘扬。谢老师赏读推荐!
3 楼        文友:黄义江        2018-03-09 17:46:05
  写出了兵味!继续,老战友。
愿江山文学成为能够让我的作品生根、开花、结果的果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