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丹枫】琴童获奖记(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琴童获奖记(小说)


作者:思不群 布衣,19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92发表时间:2018-05-09 19:52:33

【丹枫】琴童获奖记(小说)
   钢琴老师最后又帮着讲讲情,这次连运费都免了,两万八千。玉芬真不知道怎么感谢这个老师啊!
   琴买了回来,但上楼又成了问题。往楼上搬水泥、搬沙子,一层楼五块钱就行,但是往楼上搬钢琴,一层楼每人要五十元钱,几个人加起来又得好几百元。物件上了档次,花销就也上了档次。玉芬生气,赶了这几个人,上街找别人,价码一样。玉芬气不过,找了几个亲戚朋友来,打算自己弄上楼算了。但大家弄了半天都不敢下手。钢琴这东西是个娇贵的东西,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走了半层楼,到转弯处便没辙了。玉芬没办法问琴店老板。老板说,价码基本都这样,不过这抬琴也是门技术活,要不,我给你找几个人吧。钱没省下,但赶走那几个人玉芬还是觉得心里舒服一些。原来,不但弹琴是门技术,抬琴也是门技术。
   琴运到了家,钢琴老师说,还得找人校音。
   “啊?这新买的琴音就不准啊!”玉芬质疑了。
   “新买的琴都需要校音。不但现在需要校音,以后需要定期校音。钢琴就这样。”老师和老板都是这样说。
   “哪找这样的人啊?”玉芬问。
   “你要实在找不到,我帮你找一个?”琴行老板说。
   没办法,又掏了几百元,一个琴师上门把一切搞妥当。
   最后成刚解释道,只要你肯花钱,一切都不是事;如果你不想花钱,处处都是难题等着你。
   一切准备就绪,子浩开启了通往音乐家的征程。
  
   四
   这段时间,子浩的琴学的很顺利。玉芬又在朋友和同事间反复宣传老师教的如何好,前后介绍三个朋友的孩子去学琴,这样子浩学琴的费用又免了大半。
   但不知道为什么,对玉芬来说,闹心的事就从来没断过。现在最闹心的事就是孩子的病了。孩子的舅舅通过关系联系到京城一家有名的医院,专家也是一个世界级的专家,他却说孩子的病目前没什么好办法。玉芬隐隐感到一种不祥的预兆。没有人说“绝症”这两个字,但玉芬反复琢磨医生的话,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从京城回来,一家都来看望。大家在一起七嘴八舌,但谁也不能把夫妻俩闹心的问题解决了。
   玉芬说:“这钱没少花,却没见什么疗效,这可真愁人。”
   成刚说:“应该找医院打官司,把钱要回来。”
   孩子的大舅说:“医院就这规矩,不论是否把病治好,钱可是一分都不能差。”
   玉芬说:“谁给他们定的规矩?谁同意他们这么做了?”
   成刚附和道:“可不是,如果医生去修车,车没修好的情况下,人家收他钱,他能答应?”
   大舅母说:“净说那些没用的!你们谁能改变得了啊?咱们所能做的,就是找到能治这病的人和办法。到于钱的事,大家都帮着出些,你们不用愁。”
   大舅紧接着舅母的话音说:“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咱家条件虽然一般,但给孩子看病的钱咱还出得起,砸锅卖铁咱也要保证孩子治病。妹子、妹夫你俩别犯愁,钱的事大家都不会看着不管,我包大头。”
   哥哥和嫂子的话让夫妻两个心里很温暖。玉芬、成刚夫妻两个各自的兄弟姐妹感情非常好,所以,孩子有病没钱了,大家会全力支持的。这样和睦的大家庭也却实很难得。但让人闹心的是,医生说目前没什么办法。即使你有钱,但没有办法,这让人很无奈。
   子浩虽然得了难缠的病,但对子浩的教育却仍然坚持进行着。
   玉芬和成刚明白,人类社会说到底就是两个字:竞争。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好,要想成为成功的人,就是在竞争中取胜。如果早期教育落下一步,以后可能步步赶不上。因此,他们投入到孩子教育上的花销比一家人的生活费还多。子浩爷爷奶奶的身体不好,子浩爸爸妈妈既要照顾老人,又要工作,还要时刻不忘孩子的教育,但他们坚强地支撑着。
   要说动手最早的教育便是音乐,在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每天都要定时隔着肚皮给他听世界名曲。孩子出生不久,受音乐学习班的鼓动,子浩的教育在妈妈的怀里又开始了。当然,此时的教育只是听,但这个听可不是一般的听,而是一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技含量很高的听觉教育。
   后来忙于给孩子看病有些耽误,但他们早先设计的主体教育计划基本没受到大的影响。现在这个老师虽然年龄不算大,但看样子对孩子有很深入的研究,并且发表了很多孩子教育方面的论文。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多特别的方式方法,老师挣的是“高知识含量”的钱。
   孩子对音乐的感觉很好,看来早期没白费劲,现在的教育更是及时有效,看来这精力和财力都没白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如何当好家长可是一门大学问。为此,子浩的妈妈参加了一个家长培训班。办班的是一个头发银白、皮肤白皙、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的一位退休女教授。她的课程让子浩的妈妈耳目一新。
   有一天,讲关于幼儿心理学知识的时候,她说,五六岁的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发育还没完全,感知能力也没有达到最好时期,因此这个时期学音乐不是最好时期。尤其是学习键盘类的器乐,五线谱和黑白键还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损伤。子浩确实已经有了近视问题,虽然医生说是假性近视。
   说起健康一下触动了玉芬的敏感神经,孩子的健康可是天大的事啊,第二天她便找到钢琴老师说了这事。钢琴老师说:“专家的话你也信?在中国,最不可信的就是专家了!”然后又给子浩的妈妈上了一堂儿童早期教育常识课。子浩的妈妈一听,似乎也有些道理,唉,真不知道该听谁的了。可是,这么长时间的心血与花费,真的有用吗?
   她又一次找到教授。也许是教授对委婉与含蓄失去了耐心,开始用所谓的大实话一下一下直戳她的心窝。她几乎被戳蒙了,最后只记住了那句结论性的话:“你呀,让人忽悠了!”
   “不行,我得讨个说法!”几天没有睡好觉,玉芬想来想去,决定去她家里找她,因为在钢琴班有学生在,有时还有家长来,有些话不好说。
   经过一番周折,她终于找到了钢琴老师的家。老师感觉到了她的到来并非善意,所以收起了往日见面时的笑容。玉芬也就不客气了,直接奔主题。话还没说几句呢,老师家来的一位客人——老师的姨从里屋出来了。这位客人让玉芬吃了一惊——原来是教授!
   “正好教授你在这,你快说说怎么回事。”玉芬一下增添了不少信心。教授与这位钢琴老师也都是一惊,教授原来不知道外甥女儿刚刚办了一个钢琴班,这钢琴老师也不知道她姨刚刚退休就成了教授。
   玉芬觉得,矛盾的双方见了面,问题就应该很快得到解决。但她没想到,人家娘俩个迅速结成同盟,开始对她进行反击。
   三个女人吵了好一阵子,玉芬落了下风。她不明白,明明是对方两人互相矛盾,至少有一个人是错的,现在怎么弄自己一身不是呢?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当道理与感情发生矛盾的时候,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感情而不是道理。所以,不要在感情的世界里讲道理。
   “那咱们法庭上见吧!”玉芬摔门而去。
   回家的路上她心力憔悴,走不动了,坐在石阶上,身边的人流车流,仿佛在另一个世界……
  
   五
   孩子学习上所遇到的波折让玉芬痛苦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忽然时来运转。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夫妻俩不放心,又带着孩子来到京城找上次看病的专家。进一步检查的结果证明,孩子确实恢复正常了。专家说,这是从未遇到的奇迹。
   一家人回到家,少不了一番欢聚。孩子有病这几年,家里可是没少花钱,医院方面却说“没办法”。这段时间他们几乎是放弃了,孩子竟神奇般地好了。难道是天天和孩子一起玩的小老鼠“乙儿”起了作用?或者是那枚不知来历的神秘的铜币带来了好运?玉芬把那枚铜币用丝线系好带在了子浩的脖子上。
   目前最紧要的就是恢复针对孩子的教育计划。正常上学就不用说了,夫妻俩个开始研究重新启动课外教育。钢琴的学习自从那次和老师产生矛盾便停止了。琴都买了,还得学啊。于是,玉芬通过看电视新闻,选中了一个钢琴老师。她慕名找上门去,结果是:学员已满,暂时不收。原来,这个老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班只收十个学生。而且这个老师比较有名气,别说是现在入班,就是现在有学生结业,他也排不上号,后面排队的好几个呢!
   越是这样,玉芬越是想把孩子送到这个班里。她又找到哥哥,哥哥通过教委的人找到这个老师。这个老师原来是某中学音乐老师,现在正好就在教委工作。孩子的大舅找的那个人,既是这个老师的同事,又是他的哥们儿,就这事很顺利就办成了——破例收子浩为第十一个学生了。玉芬问哥哥,是不是得给教委办事的人表示呀?哥哥说不用,我也帮过他。玉芬高兴地把消息告诉成刚,成刚说,咱这小老百姓没点门路还真不行啊。
   学了没几天,子浩就说家里的琴和老师的琴不一样;老师也觉得孩子对音准的感觉有问题,就提出要看看家里的琴。老师抽空来到家里一看,发现了大问题。这琴是一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琴了,更主要的是它的内部还有一处破损,这处破损应该是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了,早已被人修补过了,由于修补得并不是很专业,严重影响了琴发音的准确性。玉芬说,这是前任钢琴老师推荐的。老师问前任老师是谁之后,说,怪不得呢,卖琴的是她的远方侄儿。
   “你怎么找这样的老师教琴啊?”
   “朋友介绍的,说她教的不错的。”
   “介绍一个学生免20%的学费,所以你不应该相信介绍人说的话。”
   可不是,她自己还介绍了几个学生呢,当时她也是净挑好听的说。如果利益驱动或主宰了人们的行为,那么人的行为便没了准则,人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信誉。
   “那个老师不是专业搞音乐的,水平很有限。懂点行的人没人会把孩子送她那学。她的情况,可别说是我跟你说的。”老师嘱咐玉芬道。
   玉芬、成刚感觉受了欺骗,郁闷劲就甭说了。
   “据说她家有亲属从事校琴行业,所以这琴坏了他不说,以免给琴行找麻烦。”
   “我得找她,退琴!”
   “当时不看好,现在都一年多了,恐怕很难了。”老师说道:“找个专业人员好好修一下并调校好,也能用。要说这琴有多好,根本谈不上。”
   “那,会不会影响孩子学习呀?”
   “现在还没问题。看孩子发展情况,达到一定水准了,这琴就得换。”
  
   六
   子浩的第二个钢琴老师是个男老师,40岁左右。原来是一家学校的音乐老师,现在在教委当干部,业余时间带几个学生。别看教琴是业余的,这收入可不业余,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孩子上门学习,费用是按小时收取的。
   子浩的记忆力和听力都非常出色,因此进步非常快,老师几次表扬了他。子浩的琴弹得也挺溜了,谁想听什么曲子随手弹一首也是没问题的。孩子的培养有了成效,玉芬和成刚也非常高兴。
   一个周六,玉芬像往常一样送子浩到钢琴班。老师跟玉芬说,大约在下月初,市里将举办一个“新星杯”儿童钢琴大赛。他选了几个优秀的孩子参赛,其中有子浩一个。
   听说子浩要参加钢琴比赛家里人都非常高兴,盼望着子浩能取得一个好成绩。老师帮助选好了参赛曲目,这段时间别的曲子都不弹了,专门弹这个参赛曲目。临近参赛的日子,玉芬和成刚还领着孩子上街买了一套新衣服和一双新鞋。玉芬从老师那又多要了几张票,想多去几个亲属助阵。
   比赛定在周日上午九点,地点在市青少年宫。比赛这一天,子浩的大舅开车,一车坐了五个人,剩下的老叔老婶、老舅老舅妈等人只好打车前往青少年宫。其实这样也好,因为子浩的大舅陪玉芬和成刚带子浩来的早。子浩既要熟悉现场,又要试弹一下熟悉熟悉琴。
   场馆不小,观众并没有坐满。比赛开始了,这次参赛的选手一共二十多个孩子,据说都是在全市选拔出来的比较优秀的孩子。子浩发挥的不错,最终取得了一等奖。教子浩钢琴的这个老师因为在教委工作,所以他也是评委之一,他教的学生有六个获奖,但子浩是最高奖。
   全市的钢琴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家里人自然非常高兴。这钱没白花,辛苦也没白费。比赛结束后子浩的大舅直接带着家里人去饭店吃饭,表示对子浩取得优异成绩的祝贺。
   回家以后街坊邻居的,玉芬也有了显摆的资本,上班时和同事也经常很自豪地提起这件事。
   事情的发展本来是顺心如意的,但突然有一天音乐老师来了信,说自己最近有事要出门,钢琴班只能暂停,剩余的学费先退回来。
   这学的好好的,怎么暂停了?这不影响孩子的前途吗?
   子浩的大舅在教委有熟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钢琴老师出事了!
   比赛的当天中午几个评委在饭店公款吃喝让纪委抓住了。纪委深入一了解,他们除了公款吃喝,还有别的问题。他们以市冠名的这次比赛,证书印章却是市教委,而且并没有请示教委的领导。占用青少年宫也没有交任何费用。原来这几个评委和子浩钢琴老师互相之间都是朋友,有两个也在私下里办钢琴班。于是他们共同策划了这场钢琴比赛。这次活动,就做宣传排版、证书花了几个钱,他们用办公费报销了。连中午吃饭都是用的公款。这场活动没有经过任何组织和领导的批准,活动的目的就是在为自身做广告,获奖的都是他们几个评委教的学生。所以这次大赛说的好听,其实就是一场闹剧。如果不是因为吃喝出了问题,这背后的“猫儿腻”有谁知道呢?

共 1289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琴童获奖记,通过王子浩的父母对其进行早期教育,课余参加钢琴学习班的经历,折射出社会人一切向钱看的挖空心思、尔虞我诈,弄虚作假,打着教育专家的旗号赚人钱财,王子浩的父母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教训是深刻的!其实,很多学习班、补习班就是利用父母望子成龙的普遍心态,在赚取孩子的钱财,徒然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而真正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季候和专家是不收费的。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故事曲折,针砭时弊,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5-09 19:53:45
  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故事曲折,针砭时弊,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回复1 楼        文友:思不群        2018-05-10 06:28:28
  感谢孤音老师指导推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