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东街的记忆(散文)

精品 【江南】东街的记忆(散文)


作者:西山秋雪 布衣,161.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15发表时间:2018-06-25 16:40:17
摘要:广丰的东街要拆迁了,许多建筑和人物却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本文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记叙背景,把东街的记忆刻印出来……


   可能有人不记得,广丰东街曾有一个十分火爆的剧团,叫做“广丰歌舞团”。上演过歌剧《洪湖赤卫队》、《红霞》等著名歌舞剧。俞景园就在这个剧团工作过,在歌剧《红霞》里扮演了一个叫白伍德的坏人,非常成功。剧中白伍德五六十岁,俞景园当时二十来岁,不得已要化装成一个老人,而效果比老人更象老人。演出之后,就得到了一个外号“老骨头”,一直叫到他成为真正的老人。去年83岁去世。他七十年代曾在广丰中学教过书,住在广中园门顶,我的隔壁,成为我的邻居。广丰歌剧团名躁一时,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解散了,就在那个地方或者是隔壁,建起了菜市场。
  
  
   剧院的对面,有一家历史悠久的面錧店,也就是炒粉店。经营着肉丝粉、馒头、油条等食品。炒粉是主业,每天天不亮就要榨粉,那时是人力,没有机械。城里的居民也有人用大米换粉条,一般是一斤大米换二斤水粉。还有一点余额用作加工费。现在是要用四元多钱换二斤水粉。相当于一斤大米换一斤水粉,其余都算作劳务或者是利润,可见现在的人力是上涨了不少。张金龙是永小的老师,从小喜欢吃粉。每到发工资那天,就到粉店买好一个月的粉牌,每天一碗,从不间断,这种常客不止张老师一个。可见广丰人对于早餐吃粉的需求是多么旺盛。六七十年代,一碗肉丝粉的价格是二角伍分钱,加三两粮票。普通粉是一角伍分,也要三两粮票,后来,到了七十年代后期,肉丝粉涨到二角八分一碗,粮票好象降到二两。有食量大的人,一般是购买一碗肉丝粉加一碗普通粉,这样过足了粉瘾又省下了一角钱的肉丝钱。东街炒粉店主勺叫周金山,许多人吃粉指定要他动手。炒粉是一门技术活,除了原材料要到位,火工也是十分讲究的。周师傅右手拿勺,左手拿炒锅,油放下之后,接着就是肉丝、盐,煸炒几秒钟就要很快放入粉条,然后就是不停地焙,绝不能用勺子胡乱拨拉,到了临近出锅时,舀一点高汤,一点酱油,只听“嗞”的一声,再放上辣椒末,生姜米,葱花,最后焙一下,倒入盘中,一盘香气朴鼻的粉就炒好了。要是普通粉,就简单一点,但也是技术活,首先在各个等待的盘中放入猪油、盐、适当的酱油、葱花、辣椒末、生姜米等调料,再把粉装进粉篓,在滚烫的大锅水中烫到九分熟,连同部分水分一同倒入盘中。客人只需自己翻拌食用即可。有时,店里还会在普通粉上面放一、二片香菇或猪头肉。总之,即使现在,做得好的话,普通粉也是很好吃的。广丰人民对于广丰炒粉有一种特有的情结,远在他乡的人们,一踏上广丰的土地,第一要紧的事就是找一间炒粉店,大吃一碗广丰肉丝粉。即使没有回家,一旦遇到粉的话题,不自觉的就会多了起来。去年,我写过一篇散文《一碗羊肉粉》,没想到点击率超过想象,可见,炒粉在广丰人民心目中的份量。
   “呀片粿”是一种创新的美味食品。主要原料是粉浆、粉头、苞心菜。一般在墟日时,店家就会在临街置一汽油桶改装的炉灶,支上一口大锅,烧的是大块木柴,大火把半锅水烧开后,师傅就用一铁皮大斗装一斗粉浆,倾注在热锅的上半部位,凝固后即用大斗刮下浆片,在大锅里连同粉头、白菜等煮熟,再加上辣椒、大蒜,少顷,一大碗热气腾腾、香辣诱人的“呀片粿”就到了你的面前,而且不要粮票。在当时来说,是农民进城的首选,城里居民和学生也会选择这个食品充饥。东街的粉店生意异常兴隆,粉牌有的是竹片做的,用火印打上店名,有的是硬纸版做,盖上章,以防假冒。不过没有听说过假冒粉牌的事。粉牌一般都用到油沥沥的样子,只要没有彻底坏掉,还继续用,那种竹板粉牌一直用到油黄发亮,和一件古董一样,不知道有没有人收藏了这种粉牌。
   炒粉店的隔壁是一间茶馆,顾客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塘墀进城卖菜的农民。有一句俗活说,“塘墀人下街,就是一天”,塘墀离城里很近,走路也是半个多小时,但是那里的农民有一个喝茶的习惯,菜或者是菜秧卖掉以后一定要到茶馆坐上半天,有时菜卖得晚了,已是中午,那么就在粉店吃一碗粉或一碗“呀片粿”,然后就在茶馆店泡上一碗茶,聊聊天,吃几个油粿,或油条,一旦坐下来,一天就过去了。城里的老年人也喜欢在茶馆店里喝茶聊天度日子。现在东街的茶馆店好象不开了,但是,南街的那个还存在,人还是那些人,只是除了喝茶之外,也有打扑克的,讲故事的,热闹得很。
   东街的走向是东西方向,全长约700米,各条弄是南北走向。街北部分有郑宅弄(从东街入口的郑宅弄有两条,在中段合并成一条)和杮树底、壁底弄等,和城里深处的诸家、杨家弄、天花宫等是相通的。这个区域的行政归属为东街社区居委会,从前叫东街居委会。街南部分天灯弄以外,还有天官基、百板桥、徐家弄等,与湖沿、田里等互通,这一大区域属于湖沿社区。在这个社区内,有一处重要建筑,叫“进士第”。相传是是清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安徽和州直隶州知州林廷杰(广丰永丰镇人)所建,有正屋和偏屋,庭后为花园,房屋属砖木结构,坐北朝南,青石柱大门,大门青石横梁上的青石匾刻有“进士第”三个大字,至今尚存,待拆迁,不过已有文物管理单位张贴告示,要进行保护性拆除,也就是说,可能整体原样异地复原。这种文物性质的古迹还有天灯弄的二座民居的门顶的青石板镌刻了“徽绍伊阳”和“泽衍河阳”字样,估计都有点来历。还有几座门顶被泥巴复盖,看不清什么字。此外,徐家弄也有三处,一处门顶镌刻“荫福州南  ” ,为一徐姓大院,另二处“秀挹松峰 ”、“秀挺兰芝”,均为徐姓大院。环城路有座“林氏宗祠”,字迹清楚,门的两边青石柱刻有一副楹联:“籍隶丰溪流泽长,迁从O邑发祥远”。那个园圈的字被泥涂上,看不清楚。其他字也曾被泥巴涂过,现在又脱落了,所以看得清。我怀疑这座祠堂可能就是林廷杰进士的家族祠堂。从楹联看来可能林氏是从外地迁居广丰县城的。
   一到赶集的日子,整个东街可以说是水泄不通,包括中大街、西关街、鸟林街在内,都非常热闹。早到的人们把箩筐摆在街道店面的前边,晚一点的就把菜篮子摆到箩筐的前面。形成了“店前有摊,摊前有担、担前有篮”的局面,行人要侧着身子才能勉强通过。平车如果来晚了的话,是很难进去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广丰的农民就在这种繁忙的集市中卖出各自的农产品,购回自已所需的日用品。我的丈人是塘墀公社叶家大队人,家离城里约有十三里路。家里生产的冬瓜、南瓜、红著、烟叶等也会挑一些到集市上卖。再买回棉布、食盐、豆腐和农具、化肥,或者把在城里筛到的肥料挑回去。到了九十年代,县里整顿市场秩序,开发了广丰商城这个相对庞大的集贸市场,初步解决了城区拥挤不堪的问题。
   东街的繁荣还在继续,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商品批发异军突起。日用品,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小食品,牙膏、牙刷,应有尽有。这些商品不仅被批发到各农村商店,而且有大型超市也到他们这里采购货物,说是比到上海、杭州更方便,有时也更便宜,取货、结算也方便。
   东街拆迁已成定局,街道两边的店铺这些天都以拆迁为名招揽顾客,所有商品降价处理。6月2日,我经园丁路进入杨家弄、诸家、杮树底,拍到了一座著名的“大夫第”,这一边,暂时还没有拆迁。前些天,从东门入城,经东街从天灯弄绕到湖沿,拍到了“进士第”的门面,其他几座需要保护的民居也拍照留作资料。目前,东街的北部店面已全部拆掉,只剩南面的店铺还在营业,估计二O一八年六月底,整条东街和各个弄堂将完全在人们的视线中消逝。行走在即将拆除的东街街道上,我仿佛看到闪耀着21世纪光辉的大东街豪华建筑在拔地而起,东街即将重生了。
  
   2018.6.3
  
  
  

共 883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曾经热闹繁华的东街,就要拆迁了,无数的记忆涌上心头。作者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记叙背景,慢慢打开东街曾经的辉煌历史。冗长的街道,面馆、茶馆、戏院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将东街称托得热闹非凡。在广丰歌剧院里听一出《红霞》的歌舞剧,坐在面馆店来一碗炒粉,就着一碗热气腾腾诱人的“呀片稞”,一天就这样悠闲的过去了。东街的人文、历史、地理是一种财富,一种回忆。但随着改革发展的大潮流趋势,拆迁已成定局,用一些相片和记忆来记住东街的美丽,这或许是一种最美好的回忆方式。清晰、合理的文字,字里行间却让人感觉到对东街深深的情感和不舍…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编辑:蓝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627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谷雨坡        2018-06-25 19:59:51
  东正街的历史在作者的笔下徐徐辅开,字里行间却让人感觉到作者对东街深深的情感,文笔流畅,欣赏!
2 楼        文友:蓝烟        2018-06-25 22:52:01
  许多时候,我们无法挽留一些建筑,一些人,一些事,但可以用最美的记忆,最美的图片保存心中的美好。感谢投稿江南,期待下一次的精彩…
3 楼        文友:西山秋雪        2018-06-27 15:19:26
  感谢编辑蓝烟兄弟的点评。东街很长,但是说来说去就是那么点事,最可贵的是居住东街的人们,世世代代靠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但又是多么坚强,我能说到的只是其中的万分之—,可能还不到。祝愿他们在新的居住地幸福快乐。
4 楼        文友:将进酒        2020-02-03 13:06:15
  写出特点。佳作。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