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病中随笔(随笔)

编辑推荐 【笔尖】病中随笔(随笔)


作者:孙戈 秀才,1182.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67发表时间:2018-07-17 23:03:14


  
   老太太的女儿回病房后,我给她说了一下老太太说液体的事,她无奈地笑笑,刚想开口,老太太又开始说液体没滴,叫了护士进来才安静下来。右边三张床陆续输完液走了,病房渐渐静下来。老太太的女儿安抚好老太太后,坐下来与我说话。老太太的女儿五十多岁,长相秀气,身材高挑匀称,穿一件玫红色的暗花短旗袍,洗得有点发白。半长的头发随意地盘在脑后,说话轻言细语,总是带点微笑,整体看上去,细眉细眼,目光温柔,典型的瓜子脸,有些古典美。虽然脸上也刻上了岁月的沧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憔悴。当我听她说了怎样给婆婆公公养老送终,看见她对老太太无微不至的照顾,再将目光移上她的脸时,竟然觉得其实那些皱纹都是图画上美丽的线条,投射出艺术的效果,令人赏心悦目,就连有些陈旧的穿着也显得别有风韵。好一个心美人美的女子,有必要将这一份病房里觅得的美好写进我的文字里。今天心情特好,病也觉得轻松不少,想想挺开心的。
   六
   清晨睁开眼,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在飘窗窗台上,火辣辣的感觉。顺手打开微信,收到来自母亲的第一个生日祝福,还有一个写有生日快乐的红包。母亲两年前学会了用微信,从只能收看信息,到打字转发收藏收取红包,到现在可以发红包聊语音,拍照片拍视频,偶尔还能戴着老花镜打些简单的字回信息。虽然母亲发出的信息常常有别字,母女连心,她想表达的,透过字里行间,仍然能够体会。
  
   自从家里添了言小小,去年又添了小一一,母亲家也陆续添了两个重孙,我们母女常常各自忙碌,很多时候全是通过微信传递问候。有时在外面忙到中午,想老爸老妈了,便利用中午的时间去陪二老吃顿午饭,陪着二老聊聊天,然后从二老那里直接去学校接言小小。我和二老的生活习惯相近,喜欢清静,喜欢简简单单过日子。就连二老的七十岁生日也是在住宅附近的农家乐几家至亲吃了顿团圆饭,接了鼓楼山九十多岁的外祖母到城里,玩了几天,照了张五世同堂的全家福,仅此而已。父母过日子简单到如此,我更没有要怎么安排自己生日的打算和理由。我也是好静的个性,尽管我与二老心中对喜静的诠释截然不同。二老是年龄大,觉得没有精力去应酬,家里小孩多,偶尔周末全部聚在一起都嫌吵,所以不想办什么事。
  
   我是总有俗事缠身身心疲惫的感觉,总想有一点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凡事能简单尽量简单。特别是在经历了一些人世沧桑后,有了对佛学的诸多了解,常常琢磨皈依一事。其实有时候觉得自己很超脱,超脱到近乎四大皆空的地步,幻想着能有一天,无牵无挂,找个有缘的古寺遁入空门,从此黄卷青灯,在佛经里去觅得净土般的诗词,将更多的禅意融入我的文字,那种通灵剔透一尘不染的纯文字。
  
   然而现实中我并不是那种活得洒脱的人,太在乎亲情,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在乎到我的词典和世界融不进一个我字。即使是身心受创,痛定思痛,还是没有一个角落能够安顿一下自己,让自己的心得到一丝应有的安宁。人大都是矛盾体,总会在各种纠结中挣扎煎熬,现实与理想总是那么水火不容,背道而驰到永远没有交割。其实自己心里明白,像我这样的人只能做一个徘徊在佛门之外的信徒,就像一个运动员永远没有勇气踢出临门一脚。菩提树下的悟永远停留在不知怎么去体会:本来无一物,何故染尘埃的境界。
   有时总在想,与佛有缘的人最好的选择是遇上一个有缘的地方,一个能够让自己身心安宁的地方,能够让自己有天人合一之感的地方去皈依。让自己一半的心时时能感受到晨钟暮鼓的洗礼,获得片刻的安宁,让一半的心像蜗牛般在尘世中继续修行,去经历该经历的磨难,去完成一些作为人需要尽的职责和义务。有道是红尘有红尘的熬煎,佛门有佛门的清苦。如若什么都能丢下,不管不顾,即使是四大皆空了,也悟不出佛学的真谛。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四大皆空,遁入空门只是逃避,成就小我,于众生毫无意义。反之则是拯救,佛光普照,普度众生才是大我。
  
   不一定每天手捧经书诵读百遍就能参透悟透,只有生活才能让人大彻大悟。弥勒佛在修成正果前,并没有刻意参禅悟道,诵经念佛,而是做好自我,真实生活,心无杂念,忍辱负重,体现真性情。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帮那些该帮的人,让人心与佛意在不期遇间碰撞,让灵与肉的完美升华在自然而然中迎来佛光照耀。
  
   我对皈依的理解,是觉得生命承载不了太多的负重,有必要去选择一些放下,拾起更多的宽容,给自己的心里减负,给自己的修行注入一些新的元素。对于人来说,信仰往往与责任同样重要,所以才有生活中那么多的纠纠缠缠,磕磕绊绊,欲罢不能。
  
   近几年我过生日的方式有点特别,总是在忙了一上午后,到卤制品店买一点父母爱吃的凉菜,让老爸煲点饭,烧好小菜汤等我,然后去父母家匆匆忙忙陪二老吃顿午饭,说上一些母难日的体己话,再回家忙自己的事。现在父母的年纪大了,更加依赖子女,总想儿女在身边陪伴,他们知道人到中年的子女有诸多脱不开身的事由,总想用自己的方式为忙碌的子女付出一些什么,尽管时时会帮一些倒忙,但却乐此不彼。
   二老都有不同程度的脑梗阻脑萎缩,用医生的话说,他们大脑里得到的往往都是错误指令,这点我深有体会。正如一大清早就接到刚出院的老爸打来的电话,说要做一顿饭给生日当天的女婿吃,这通电话应该我打过去的呀!弄得我在一旁心酸不已。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今晨母亲发过来的生日祝福和红包,虽然与母亲说了谢谢,虽然没有点开母亲发来的红包。而且大有今生何其有幸之感,能够有机会在自己生日当天独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就着叫来的一份肉丝盖饭,对着生活来一番顿悟,权当这是天意吧。时间不早了,我得赶在生日当天给母亲的母难日发去红包才对。最后对自己说一声,木鱼石:祝你生日快乐!
   七
  
   上午言小小学书法,下午三点多钟才回医院输液,太阳火红火红的照在头顶,地气烫得双脚的皮肤生痛。还是平儿了解我,在我第一天进院输液时就笑着叮嘱我,说如果不能按时到医院输液,请提前给护士打招呼。我果然没有几天按时回了医院,输液的时间有时上午,有时下午,今天差点调整到晚上。
  
   不仅是整间病房就我一人躺在床上,整个内科二楼都显得静悄悄的,刚到医院时,从出楼梯间到护士站,再到开水房,所有的病床几乎空着,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很多病人都是城区或城郊的,只要病情许可,上午输完液就回家休息。因为天气热了,病房的空调是要另外付费的。只有少数远方入院或重病的人,才会留在医院,直至病愈才能回家。
  
   医院的上午是忙碌的,每间病房躺满了病人,到处都在叫护士,到处都在按响床头的催促铃。仿佛再多的护士都应付不过来一般,护士穿梭在走廊里的身影,都是训练有数的小跑步,统一的平底鞋。连护士站接听电话的语速,总比一般人的语速快,躺在病床上,听着护士站杂乱的脚步声,闭着眼都能感觉出紧张与忙碌,在医院,时间就是生命。
  
   有些工作没有近距离的接触,很多人会以为很舒适,就像护士的工作,很多人对他们的认识仅停留在书上描写的白衣天使,气质优雅,走路迈着小碎步。我小时候,曾经把护士装当成梦寐以求的连衣裙向往过,甚至觉得穿护士装的人应该配上时尚的高跟鞋长筒袜,这样才够漂亮。
  
   此时左右邻床都空着,没有近距离的声音像往时会硬生生将我的思绪拉进拉出,让我的心一会儿高飞在天上,一会儿回到地下。原本一个人静静地输液,静静地打字,任由思绪信马由缰,是心中的渴望。就像此刻,病房里除了空调运转声,再没有其它,却又心里空落得慌。连听见护士站有人叫拔针,有人询问点什么,心里都不由得有一丝雀跃。人还是怕孤独,尤其在特定的环境,人声的喧闹总比一个人静得发呆,静得要竖起耳朵拼命去捕捉声音的来源舒坦。
   进病房时,热得满头大汗,脸晒成了猪肝红,用手一摸,滚烫滚烫的。窗外的阳光直接洒在靠窗的床上,也照在我靠着的床头柜上。等着输液的一会儿时间,感觉就像在蒸笼里,前胸后背的衣服很快黏糊在身体上。赶紧拉上窗帘遮挡住阳光,叫护士开了空调,又重新躺下。人在脆弱的时候,需要一些外援的力量,就像在孤独时,有人乐意陪你聊聊,在你害怕时,有人站在你身旁,在你满肚委屈时,有人愿意充当垃圾桶,让你尽情倾诉,尽管你的倾诉一地鸡毛。
   等着输液的时间,去想张康老师打来电话传递诗词学会对我住院问候一事,来自组织的关爱想想蛮温馨的。点开微信图片,看汝蓉姐到医院探望扑空时从护士站发来四楼找到二楼的图片。大热天从炭黑厂步行两个公车站的距离到医院,并且提着书走个来回。
   汝蓉姐下午五点多钟又一次到病房找到我时,累得大汗淋漓,汗水顺着脖子流,胸前的粉红色纯棉绣花衣服都能看见汗迹。见我已经输完液,边擦汗边忙着将带给我的书从塑料袋里取出。汝蓉姐真是爱书惜书的人,除了塑料袋,里面还严严实实裹着两层报纸。看着汝蓉姐小心翼翼剥开报纸的那一霎时,我想到了幼年时奶奶对我说过的话。六七十年代的小孩,很多在街边或路边随意大小便的,家长总是随身携带了家中大孩子用过的书或写完的本子,报纸之类,用来擦屁股。有些家里也用这些如厕。
  
   奶奶没读过书,但受了些爷爷的影响,爷爷是文化人,写得一手好诗好字,也可能是奶奶小时对读书有过向往。总是对我说:千万不能这样糟蹋写有字的纸,要知道惜字墨,不然以后子子孙孙都读不走书。奶奶讲的道理我懂,其实身为读书人,是应该要懂得惜字墨的,这是对文化的尊重和敬礼。因为奶奶没文化,什么事情到了奶奶那里,就会具有迷信色彩。所以汝蓉姐整过取书的过程,我一直在回忆似地傻笑。
   看着《清风徐来》那本书,真是心情特好,扉页还有胡瑶的亲笔签名,来之不易啊!想起前不久我和一帮诗友去泸州市博物馆看胡瑶的扇面展时,听说此书一早开展就送完了,去图书馆听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金正昌先生讲解历代扇面文化时,因为手里没书,心里一直觉得遗憾。
   汝蓉姐说当天听完讲座她没有离开,到讲台去找金正昌先生和胡瑶师徒合影。胡瑶将留下的《清风徐来》一书签名送给她,她给我要了一本,并且帮我要了胡瑶的签名。坐在病床上,一边翻看,一边与汝蓉姐聊乾隆皇帝题写扇面的事,非常开心,真是意外惊喜。
  
   今天算是住院码字以来最清静的一天,可能是已经习惯了病房应有气氛的缘故吧,对于今天的静居然没有太大感触,还有些想念这些病友们。特别是左边邻床思维常常穿越的老太太,进院时穿着长棉衣,盖着厚棉絮,近两日气色好多了,身体恢复得不错,穿着薄睡衣,盖着被单。原本思维混乱时,说话都是梦呓般的感觉,声音像蚊虫飞一样。近日常常回忆与老伴的点点滴滴,一直在诉苦,说话中气十足的样子,说到激愤处,还能提高声调,痛心疾首到就像老伴站在她床前一样。女儿怕她生气,又怕吵着旁人,常常在老太太提高声音时,望着我笑笑,想有效提醒一下。我说你让她讲,或许讲出来心里会舒坦不少,老太太精神状态好了,是好事。
  
   我在码这些文字,不时有人路过我的病房,站在门口有些奇怪地看着我,直到我感觉出注视,抬眼去看着他她,才肯离开。可能觉得有点奇怪,一个病人坐在床上输液,明明右手插着针,还在不停玩手机,怎么会有那么贪玩的人呢?而且还是个一把年纪的人。
   八
   今天是住院第九天,医生说输完这最后一组液体就可出院,可能是埋头打字的原因,感觉颈椎又在隐隐作痛。用手摸摸颈椎处,按照孔医生说的方法活动一阵,继续打字。有人说人的身体就像一辆高速运行的车,医院就是加油站,车运行得越多,油便加得越勤。可惜这些道理,我现在才明白过来。想想这些年,常常为了所谓的忙,胡乱凑合饮食。其实身体是要靠自己用心去保护的,谁虐待了身体,身体就会疯狂地报复谁。就像人类破坏了大自然,大自然会报复人类,是同样的道理。
  
   这几日,言小小追着看我的《病中随笔》,每天催着我将新写的章节转发到她的微信。小学二年级还没开始正规的作文练习,言小小口中的作文,其实就是看图写话。让她早点接触一些纯粹的文字,对她以后的学习会有一定帮助。说不定多年后,能写出一些不一样的散文随笔或游记。我这样希望着,第一次将诗词以外的文字转给她读。
  
   诗友王治远读过《病中随笔》留言在微信:说老实话,我是看到大家都在祝福孙孝蓮康复后,才把孙孝蓮住院四篇点来认真阅读了。真有“生活不幸文章幸”的感慨。文字顺溜,用白描手法记叙人事细节,生动有趣;虽说是在记流水账,但确有阅读小说的美感。
  
   诗友燕子留言:@王治远 同感!小孙记述真实,文字干净,直抵社会世象,引人入胜,很喜欢这样的文章!

共 16961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身体是自己的,这是一说。而身体有时又是身不由己的,比如生病,就像大街上的汽车,跑着跑着,得,出毛病了,不得不进修车店或修理厂!而车修好就修好,而作者却在修理自己身体的同时,码出这上万字的随笔感言!病是坏事。而对忙碌的我们来说,有时又是好事,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在修复的同时,可静下心来,看看周遭的人群,思考思考自己!感谢作者赐稿笔尖!情暖笔尖,因为有你!【编辑:龙飞在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龙飞在天        2018-07-17 23:08:11
  祝身体健康,文笔更健!问候驾到!
2 楼        文友:孙戈        2018-07-18 23:46:53
  编辑辛苦了!谢谢龙在飞天老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