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客家历史(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客家历史(散文)


作者:小乙 秀才,1407.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04发表时间:2018-12-25 16:20:21


   龙井村的幽深绿意萦绕着龙王井,而龙王井正如龙眼一样熠熠生辉。可以想见,若在井旁建一古朴典雅的小亭,亭中摆一石桌,桌上有龙王井水沏好的香茶,饮茶谈笑间,龙王井的悠悠历史,便成为世人永恒的美好记忆。
  
   镇江石刻揽水一方——鸭公潭
   西河镇的鸭公潭,顾名思义,其状宛如曲颈自赏的公鸭。它地处现两河村二组,系西江河的一湾支流,距成洛路数十米之远。此潭形成于清末,全长两百余米,“鸭颈”颀细,弯出优美的U型弧线,“鸭身”却宽阔厚实,显出不凡的肚量。潭水常年清洌,上百年来一直滋养着沿河一带的村民。
   阳春三月,鸭公潭如世外桃源般美丽。潭水映出游鱼,白石粼粼而出,三五成群的鸭子悠然凫水,不时有飞鸟掠过。若此时进入附近的竹林和桃地,定会迎来簌簌的“桃花雨”。桃花雨不疾不徐,风过处落红一片,香透长天,连脚步都带了暖香。恰是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光无限好,留恋处,是当时白发垂髫者立于潭边盛赞的家乡美。
   若追溯鸭公潭的历史,终究绕不过那块鸭公潭碑。吃潭水长大的村民,忘不了鸭公潭水的恩情。民国年间,在“鸭颈”外侧,临邹家老房处立了块鸭公潭碑,上面雕有八九十公分高的阿弥陀佛像,据说是清代石窟寺遗存的石刻。佛像庄严肃穆,日夜望着深不见底的潭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两河村村民,于旱灾之时靠鸭公潭度过用水难关的日子。
   据当地人回忆,有年持久天干,迫于无奈,从鸭公潭开堤引水,用于灌溉农田,满足人畜饮水之需。就在潭水见底之时,天忽然转阴,少顷降下大雨,连绵数日,顿时化解了旱荒。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鸭公潭亦如世间万物,在经过漫长的岁月洗涤后,或许冥冥中受到感召有了灵性。
   这种感召的另一个例证,便是距石碑五十余米的那口古井。这是七十年代初,当地人请藏族匠人钻勘而成。古井冬暖夏凉,特别是冬日,水温非常合适洗衣服。两河村的生产队每次开会,把会场设在井边,如同置于天然空调之下。后来,自来水逐渐普及,用古井水的人慢慢少了,古井也因年久失修,被填埋掉了。
   2015年,龙泉驿区启动了双龙路工程。由于鸭公潭在道路红线范围内,便对此处的水流进行改道,以保持河道顺畅。从此,鸭公潭不复存在。至于那个阿弥陀佛石刻,鉴于风化严重,未再保留。一声叹息之余,到底是这方水潭隐没了踪迹,只能于梦中找寻那桃花源。
  
   第四章故事传说
   1、朱氏重建火神庙
   2、华字一失毁五庙
   3、药王赠籽巧济世
   4、禹王填井治水患
   5、许逊惩贼救浪子
   6、鸭公潭现金鸭子
   7、三眼龙王修正果
  
   朱氏重建火神庙
   光绪年间,内忧外患,西河场的治安亦是每况愈下,盗窃纵火之事时有发生。那时,火神庙早已残垣断壁,遍地荒草。当地百姓希望主一方之事的保正⑦朱华均出面,筹资重建火神庙,以庇佑日子无灾无难。可朱华均只顾经营家族商业,不仅疏于公务,更无心遵从民意。
   某日,他听说扯谎坝来了一位算命先生,对问卦之人皆不应答,一连半月有余。朱华均颇感疑惑,前去一探究竟。见到算命先生后,他问其原故,算命先生说自己在等一个人。朱华均笑道,我方父老乡亲乐善好施,能否告知此人姓名,以便相帮。算命先生对朱华均说,此人便是你。朱华均大为惊奇,邀他去家中做客。算命先生谢绝,还说,今夜酉时,看好贵府柴草房,否则将遭火灾,几代家业必付诸一炬。说罢飘然而去。
   朱华均回家后,细细地琢磨着算命先生的话,甚感荒唐,又觉怪异。傍晚时分,朱华均突发奇想,我倒要看看这个火是怎么着燃起。于是吩咐家眷及佣人守在柴房外,备好救火器具,防备万一,而自己则呆于柴房内。天色慢慢暗下来,酉时即将过去,一切却安然无恙。朱华均暗忖,算命先生无是生非,明日必拿他示问。想到得意处,他掏出一卷烟草,边点边走出柴草房。万不料横梁上忽地滑下一厚实蛛网,悬在他面前。火星触燃蛛网,又落在草堆上,顿时起火。由于早有准备,自然没酿成火灾。但朱华均吓出一身冷汗,连长叹道,真乃天地玄机也!
   因有感高人指教和对神灵的敬畏,朱华均当即牵头,重建了火神庙。而且他任保正期间,恪尽职守,让当地治安焕然一新。
  
   华字一失毁五庙
   20世纪50年代,因为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一切与封建迷信有关的活动和宗教信仰都被禁止。西河场五大庙鲜有人问津,日渐荒落,香坛积灰盈尺。而最早修建的南华宫,破坏严重,戏台坍塌,厢房俱损。而最令人奇怪的是,庙门匾牌“南华宫”的“华”字忽然黯淡失色,且不断出现裂痕。数月之后,“华”字又莫明其妙地不见了。百姓心生不祥之感,望庙宇内,一股阴森苍凉的气息弥漫。有好事者想进去探个明白,又怕被告发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终究作罢。倒是某天,几个胆大的孩童溜进去,跑进主殿,发现慧能佛主的两只慈目被挖。
   此事很快传开,有知书通礼的老年人解说道,慧能大师双目尽失,预知庙宇难存,便将“南华宫”的“华”字精魂收走,躲避世难。故剩下的“华”字空壳很快消耗殆尽。也有风水先生说,若能及时将“华”字补上,西河场的五大庙或许能留存传世。于当时的形势下,如此简单之事却无人敢去做。二十余年间,五大庙果真相继被毁,实乃憾事。
  
   药王赠籽巧济世
   相传清末年间,西河场遭遇一场洪灾,瘴气肆虐,田地荒置,当地百姓患上温病,轻则发热头痛,重则四肢无力,疟疾而亡。人们纷纷到药王庙祈福消灾,但并未见效。对于这场疫病,大家一筹莫展。
   入秋之日,药王庙前来了一个道人,面黄肌瘦,但眼神里确有一股仙气。道人边走边向路人乞求道,谁若请我吃顿饱饭,我就跟他说句话。一位香客心生怜悯,便搭话道,这三甲乡(旧时西河场名)正遭遇瘟疫,四处凋敞,但今碰上沦落之人,仍愿相助。这位搭话的人姓叫苏振煓,是当地的望族。他带着道人来到自家,奉上盛餐奉后问,你有什么话?现在就讲吧。道人朝苏振煓一笑说,贫道有一良方,此可治当下流行的疾病。苏振煓大喜,立即依道人传授良方抓药,并分发于村民们服用,瘟疫迅速得到控制。道人临别前,又赠苏振煓一包“药籽”说,此物需要在崇义桥(今新都大丰)一带的肥土上育秧,再移至此处的黄泥土生长,常吃可防瘴气侵蚀。苏氏言听计从,种植成功后,知道这是二荆条辣椒,除湿驱瘴尤其有效。不久,苏振煓推广给佃户及邻里,富及当地农人,并成为东山一带的特产。
   至于那位道人,据传后来进了药王庙,再也见他走出来。人们猜测,道人就是药王的化身,从此对药王更加信奉。
  
   禹王填井治水患
   禹王宫的大禹神像脚下踩着一处枯井,以前称为“泉眼”。
   相传古时候,此泉眼时常喷出黑气,黑气冲上天空便形成乌云,顷刻之间雷暴骤起,天气变化无常,且每逢六月初六,泉眼里还会喷涌咸水。不仅如此,简华桥的西河江常年泛滥水灾,致使当地百姓难有安宁之日。
   一天,大禹率治水大军途径此地,在此歇脚,泉眼之水怯大禹神威而退去,泉眼暂时成为一口空井。大禹行至井旁,顿时看出此泉眼通至西江河,河中水怪由此出入,兴风作浪。大禹随即脱鞋,将鞋内异物倒入井中,压住河妖,填平泉眼。至此,西河江风平浪静,成为当地母亲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村民。而后来,修建禹王宫时,大禹神像便立于此处。
  
   许逊惩贼救浪子
   西河场万寿宫自建成后,一直香火旺盛。相传是在秋后的一个傍晚,信男善女陆续地离开万寿宫,只有街上的二胖徘徊在廊坊与正殿。
   二胖其实不胖,小时候娇生惯养,落得个街头“小混混”的恶名,祖上的遗产被他挥霍一空,现在是娘俩生活。
   掌灯时分,二胖趁正殿大门没有关闭之际,窜到许逊神像前的功德箱旁,取出里面一些银两,迅速地消失在夜色之中。
   二胖得了钱,忘乎所以,回到家里便进了自家磨坊,推着石磨转了起来。母亲听见磨坊有响动,便前来探看,只见一只驴在拉着空磨转动,母亲高兴万分,家里磨的米面已经吃光了,现在来了一只驴,省得自己劳累,今夜用完后,赶明儿谁家认领便送还人家,并加一说明。母亲向磨台上添加了粮食,一个时辰的功夫便磨成米面。母亲卸下驴,牵到院里,放长缰绳拴住,好让驴打个滚,松散一下,自己又回到磨坊整理一下磨好的粮食。母亲完活以后,准备饲喂一下驴,来到院里发现驴不见了,儿子二胖躺在那里呼呼大睡,母亲急忙唤醒二胖,母子二人回到屋里,母亲见儿子一身土满脸汗,刚才又睡在院里,便问其原因,在母亲的再三追问下,二胖终于说出了自己偷盗的事情,并说,自己从功德箱里拿到钱后,由于害怕,慌忙之中被门坎绊倒,自己正想爬起来,这时,大殿里的那个神人便走了下来,他拿一条缰绳拴在我的脖子上,把我牵进了磨坊,我想喊但无声,不由自主地拉起了磨。
   母亲听后,叹了口气说,孩子,为人怎么能做贼呢!这是许真人对你的惩罚。经过此事,二胖一改前非,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鸭公潭现金鸭子
   良田秀水之地,从来不乏美丽的传说,鸭公潭自然不例外。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说潭底藏着一对金鸭,忠诚地守护着这方水土。村民闲暇之时,喜欢潜入潭底,寻找金鸭。常有人说摸到了金鸭头,金鸭肚,或者金鸭屁股。但浮出水面后,却始终无人能记住金鸭的具体位置,这给金鸭很是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还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讲的是一汉子下潭捉鱼,无意间闯入了金鸭之嘴,滑进鸭肚。肚中满是鱼儿游漾。汉子非常高兴,迅速将所有的鱼兜入网中,打算带回去。但他却怎么也找不到鸭嘴出口了。折腾半晌,他累得精疲力尽,只好将网中的鱼放生。就在此时,忽然一股清水将他推出水面,汉子得以鸭口脱险。从此,村民对金鸭更加心存敬畏。
  
   三眼龙王修正果
   龙井村人对龙王井的想象,又关乎“三眼龙王”。说的是古时候,西河的老百姓生活贫苦,无法给西江河的三眼龙王交纳贡品。龙王一怒之下,整个夏天不降一滴雨。烈日灼灼,河床无水,禾苗枯死,就连千年古树也叶落枝干。百姓为求生存,抬着猪羊,挑着祭果,来到西江河畔求雨。可数日之后毫无结果,旱情还日益加重,大有裂九州废天地之势。此时,夏禹来到人间,举起手中的利斧,只见一道耀眼的闪光,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刹那间,西江河水以不可阻挡之势奔腾而来。百姓欢呼雀跃,趴在河边痛饮不止。他们还敲锣打鼓,唱着客家歌跳起客家舞,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
   忽然,一阵狂风大作,河水咆哮轰鸣,几丈高地劈头盖脑打下来。风浪过后,三眼龙王浮出水面,口喷火舌,旋风般直扑人群。千钧一发之际,夏禹再次抛出斧头,一道厉光直奔龙王。龙王自知敌不过夏禹,转身欲潜入河中。夏禹哪里肯放过,一脚将龙王踏入泥坑,用符咒封住。夏禹告诉人们,龙王若诚意忏悔,改过迁善,自会等来有缘人施救。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上千年,终于有一农夫挖地种田,无意中掘开了符咒。但龙王已修成正果,甘愿长久栖于此处,化成滋养生命的甘霖,至死而不悔。

共 9405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乾隆初年,由广东梅县、广东长乐县及湖北、江西一带的客家人来到西河场,扎根落户,以耕读为本,逐渐站稳脚跟,又经过不懈的努力,出现了刘氏、朱氏、苏氏等望族。于是,由他们牵头筹资,根据来自原籍的同乡,修建了五大会馆,也称五大庙。这些会馆代表了客家人的文化,是他们的重要组织,也是同乡人相互团结,相互帮助,怀乡奠祖,商议修路办学的场所。会馆也创办学校,扶贫,帮助老人,维护宗教和饮食习惯。会馆的建立,使西河场繁荣昌盛起来。这些会馆,又是客家人的精神寄托,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可会馆,随着时代的变迁,陆续被拆除与销毁,最终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西河场除了会馆,还有一些人文历史,传说,亦如吊钟寺,龙王井,晏公潭等。文章厚重,知识性强,集历史与美学为一身,并用灵动的笔触,详细地描述了客家人的历史。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8-12-25 16:25:29
  此篇美文,详细地介绍了客家人的历史。欣赏学习了。
   感谢作者的分享,问好,祝佳作连连。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8-12-25 16:26:41
  感谢投稿流年,欢迎老师来到流年!
五十玫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