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舌尖上的龙王荡(散文)

精品 【心灵】舌尖上的龙王荡(散文) ——杂鱼锅贴


作者:雨春 进士,1148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68发表时间:2019-02-04 15:35:28

杂鱼锅贴,是家乡龙王荡的又一个舌尖上的美味,与众不同的是杂鱼锅贴既是饭又是菜。所谓的杂鱼就是各种各样的小鱼儿,有时还有虾的身影,甚至还涵盖着蟹子,另外无论如何也少不了腌制的咸菜和炒得半熟的大豆。即使你也是北方人,喜爱面食,可这锅贴是什么,好像也不怎么清楚,所谓的锅贴就是将面粉和成为糊状,然后贴到滚烫的锅边而炕熟的饼。
   龙王荡是频临黄海的滨海平原,沟渠交错,河川纵横,湖塘密布,更是淡海水交汇的地方,发达的水系,优美的环境,水域中密布着鱼、虾、蟹和哈、蚌、螺。一直有着“东海福地”和“苏北小江南”的美誉。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阎王殿吃小鬼。”这是龙王荡人的一句歇后语,也说明了龙王荡人主要生活是靠“吃水”,喜爱吃水中的鱼虾是龙王荡人的一个共性,那天八仙桌上少了鱼虾,就好像时光一下子就凝固了,肚腹中就会一直有着饥饿的感受,似乎还没有吃饭一般。
   无论你是在草长莺飞的花香春天,还是蝉唱荷幽的炎热夏日,也无论是天高云淡的宜爽金秋,抑或是大雪纷飞的寒冷的冬季,随便走进龙王荡的任何一家的厨房,都会感到有一股海鲜的气息在氤氲。不错,你的感知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在那些简陋的碗橱里,都会收藏着一盘腊黄似金的小炕鱼,一碟温润似玉的虾皮子,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在那些坛坛罐罐里,总会有一个中腌制着如生似或的黄莹蟹……小炕鱼、虾皮子、黄莹蟹,它们都是来自东海的馈赠和恩赐,也是龙王荡人一日三餐的佐餐小菜,无论早中晚,餐桌上总少不了它们的倩影。
   小炕鱼是一种杂七杂八的海产小鱼,主要由小黄鱼、大头砂、鞋底鱼、鸡毛烤……等组成的,共同特点是长不过20公分、宽不及3公分,厚不到1公分,它们一出海水就被渔家撒进了盐,进港靠岸后,当即被放在烈日下的芦苇帘子上暴晒,不要二个时辰,晒干成为白色的鹅羽状。走进农家后,在淡水洗净后,沥去水气,放进滚油中一炸,迅速变成为金黄色,集脆、香、鲜与一体,是佐餐下酒的精美一碟。从操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炕鱼是一种鳞、脏都没有去掉的整条鱼,而吃的时候又是头尾、骨刺连同肉一起被吃下,所以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补钙补锌的功效。
   来到烟雨江南后,有好多人会问我:“你们那里产虾皮子,虾皮子是熟的还是生的?”我只好笑笑说:“半生不熟!”在龙王荡,有好多“涨潮平流推虾皮”的人,每年的阳春三月后,是皮虾大量繁衍时期,人们在大海潮汕平稳时,用网具去捕捞虾皮。晴天丽日,可以直接在阳光下暴晒成干,细小的虾子在烈日下晒干,簿如纸张的它,几乎就是熟的。而遇到阴天时,人们只好将刚刚捕捞的虾子放进开水中“汆一下”(土语:刚放进热水中,马上捞出来),以防止虾皮子变质,然后摊在席子上风干。所以虾皮子是一种半生不熟的食品,既可以凉拌也可以烧煮。
   黄莹蟹,我已经在《舌尖上的龙王荡——黄莹蟹》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必赘述了。总之,它们都是龙王荡人的经典小吃,也是龙王荡人特有口福,也不难看出:龙王荡人对鱼虾蟹情有独钟,同时也可以知道龙王荡人的与众不同:偏爱吃细小的鱼虾蟹,而不是那种体大腰肥的大家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沧海桑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又不断地改变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砥砺了人们生活习惯。当海龙王无法光顾龙王荡的沟沟坎坎后,风吹雨淋,日晒霜侵,龙王荡的土壤、河水,在岁月流逝中,不断淡化,不仅改变了农作物的种植,旱田水作,也让河水的鱼虾蟹变成为了淡水种类,底蕴与新辞共舞,谱出了龙王荡人餐饮文化的新篇章,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景线。
   龙王荡虽然成为了淡水的天下,但雨水较少,特别是春天,一直有着“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沟沟渠渠里的水位接近枯竭,往往之留下20来公分的水,此时只要带上一个面盆,走进绿叶挥舞的芦苇沟里,很快就会水干拿鱼:大鲫鱼,小参鲦,拐嘴子,肉狗子,挤窟狼,避柴根,扁担带,虎头傻……小螃蟹,大潮虾,河蚬子,七节螺……林林总总,不要一个时辰,就会抓到大半盆,倘若你有耐心,只要在等上半小时,那被排去水的淤泥和芦苇根里,不是这里钻出一条泥鳅,就是那里游出一条黄鳝,说不定还会遇到黑鱼和鳗鱼的身影……总之,好多平常抓不到的鱼儿,此时都会出现。
   这些鱼儿虽然都不会太大(大鱼早已感知季节的变化,随着水流早已游进了大河里。),但每一条都膘肥体胖,大多满肚子鱼籽,而且都是一些肉多刺少的鱼儿。将这些杂七杂八的鱼儿洗净、去鳞和内脏后,勾兑面粉,油锅炕炸一下后,加入葱姜蒜和辣椒,细心地翻炒一下,再加入事先切好的腌菜和适当的水后,盖上锅盖,急火烧煮……
   锅贴,龙王荡人怪怪地称它为“死锅贴子”,别说外地人听不懂,就是我这个土生土长在龙王荡的人,也很是汗颜,无法详细地说明它的由来,只能够抛砖引玉引导一下。在龙王荡,人们喜欢面食,而面食的加工首先要把面粉和成为面糊,如果要加入糟头进行发酵后才制作食品的面糊称为“活面”,比如加工馒头、包子、锅盔饼等等;而不需要发酵直接制作食品的面糊则称为“死面”,比如包饺子、做荚子、面疙瘩等等。因为锅贴是使用“死面”直接贴在锅边上的,所以就叫做了“死锅贴子”。
   就在灶膛燃起熊熊烈火时,家庭主妇也迅速地将面糊和好,和这种面糊是要有一定经验的人才行。面糊太稀,无法捧贴在锅上,太稠,急火燎灶,锅贴一面即使炕焦了,而另一面又不熟。当锅里煮沸腾后,鲜味袭人时,一直观察的主妇立即揭开锅盖,双手捧起适当的面糊,在蒸汽迷眼的情况下,迅速将面糊次第贴在鱼汤的上方锅边上,接着拿起一把锅铲,快速地将面糊摊均匀,一边盖上锅盖,一边吩咐烧火的人将灶膛的火烧均匀,四面开花。大约五分钟后,就吩咐停止烧火,再焖上二分钟,就可以开锅了。
   锅盖一揭,蒸汽升腾,瞬间鲜香之味就溢满厨房,顿时让人舌下生津。此时的家庭主妇并不会首先去盛鱼,而是率先地拿过一把菜刀,将锅贴子铲到饼筐子里,如果家庭有少小儿童,她会首先切下一块小的,并连续吹气,确定不会烫孩子的手时,递给孩子,以防止孩子猴急地抢筐子里锅贴而烫伤手。
   接着家庭主妇才会再次拿起锅铲,不紧不慢地将鱼儿碗碟中盛,太快容易将鱼儿搅碎,太慢又容易让长条装的鱼儿断裂。如果没有外人,吃杂鱼锅贴,一般一家人就围拢在厨房的小桌边,在氤氲鲜美气息中就餐。锅贴,靠锅的一面被炕得金黄,形成一层近半公分后锅巴,迸脆,清香;而另一面则松软,劲道,似乎粘结上了一层簿簿的鱼鲜虾香,可以说不用任何菜肴就可以吃得肚饱腰圆。当然,如果再喝上一碗被称为黄金粥的玉米粥,那才是人们常说的神仙般的生活。
   吃咸菜烧杂鱼,并没有什么讲究的地方,恰如当年阎锡山在吃火锅时,巧辩蒋介石说:“吃火锅嘛,就是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啰!”记得,小时候的我最爱吃那种叫肉狗子的小鱼,因为它活蹦乱跳的时候,皮肤似乎是透明的,几乎可以看到它满肚子的籽,同时它的腹部有两道对称的白色条纹,圆滚滚的,大约三四公分长,小指粗细,乍看恰似当年的一种水果糖块一般,十分喜人。同时肉鲜籽香,而且有很少有刺,细软而脆的几根鱼刺,只要你稍加咀嚼,就会粉碎,可以直接咽下肚子,比吃虾子还便捷,安全。
   吃田螺,好像是当下许多人的喜爱,轻轻地一嗍,就将汤鲜肉美吸到口中,几番咀嚼,越嚼越香。从家乡龙王荡一直吃到烟雨江南,一吃就吃了几十年,可总让我感到,田螺的骨子里总携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土味,总是心有余悸。在当时那杂鱼中,经常会有一种当地人叫做七节螺的河螺,长不过二公分,半公分的口径,圆锥螺旋状,体上有六道肋纹,乍看一节一节的,这种螺丝,肉虽然细小,但奇香无比,鲜美无比。就是吃起来费事,不是一嗍一吸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需要牙签帮忙挑出螺肉。记得当时的我往往慌不择路,经常拔下妈妈发髻上缝补衣服用的针,去挑挖螺肉,尽管不是有时戳到手指,就是有时碰到舌头,可为了自己喜爱的口福,就是不吭声,一个劲只顾着吃。
   龙王荡靠近海边,有拥有着庞大的水系,水中又广布鱼虾,因此曾经的龙王荡人过着半农半渔的日子,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拥有着各种网具,农忙是务农,农闲时撒网捕鱼。就是盛夏炎炎的日子里,水位高涨,阴雨绵绵,人们可以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撒开溜圆的旋网,溅开朵朵银白的菊花,捞起活蹦乱跳的鱼儿,只需几网,就足够一顿解馋的杂鱼锅贴之用。如果河水流的太急,索性拿出抬网(这种网具最简单,就是一张网片,四周用四根竹竿绑好就行。),二个人同力合作,从小河的这边,将网插到河底,然后抬网过河,由于当时的鱼太多,就是如此简陋的网,在一个中午时间里,也可以抬出二三十斤大小不一、乱七八糟的鱼虾蟹来。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人们捕鱼完全是自己食用,你即使拿到集市上去卖,也是无人问津的,只要身体强壮,谁都可以随时随地去捕捞。到了冬季,河水寒冷,基本上无人下水去捕捞,而是使用上了一种叫做探网的渔具去探鱼。只要不是冰冻三尺,河面上的簿冰可以被探网砸开,探网就可以使用。所谓的探网就是一个T形的原木构成骨架,在前部安装上口是三角形的网兜,使用起来往往有一定的目标性。冬天的虾子,往往群居在那些青绿色的水草中间,只要迅速地一网探去,再快速地拉回来,总包你有满意的收获。冰水中鱼儿虽然不怎么觅食,但它们总会到处寻找富氧的场所,一旦寻找到绝佳的地方,它们就会团聚在一起,此时正是捕捞的最好机会,一网下去,总能够捞起许多条鱼来。冬天的鱼儿很奇怪,黑鱼是许多鱼儿的天敌,在寒冷的冰下却一反常态地和睦相处。
   在冬天的冰下,蟹子是抓不到的,它们早已入洞休眠;螺、蚌、蚬子生活在淤泥的表层,探网成了捕捞它们的最好的网具,只要紧贴淤泥的表层向前推,然后在回拉的过程中抖动网具,就可以将它们清洗干净。因此在用探网捕捞鱼虾时,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去捕捞几网螺、蚌和蚬子,而且经常捕鱼的人经验十足,他们都知道那个河段或者池塘中生长着更多的螺、蚌和蚬子。
   刻意的捕捞,目的就是为了回家去做杂鱼锅贴。菊香蟹肥,其实,经过一年的蓄积,冬季的鱼儿也是十分鲜美的,特别是野生的鱼儿更是汤白肉香。同时冬季的咸菜都是秋天精挑细选的蔬菜腌制出来的,本身就十分脆、鲜,粗茶淡饭的日子里,龙王荡人常常直接用它来就饭吃,连爆炒一下都免了。鱼鲜菜美,肯定了冬季杂鱼锅贴的味美,再加上冬季烹饪这菜时,人们会炒些大豆或者花生米放进去,使得杂鱼锅贴更是越发鲜美。另外,冬季烹饪杂鱼锅贴,人们又会可以多放些姜、蒜和辣椒,在即将出锅时又会撒上一些胡椒粉,一改淮扬风味为川味,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吃杂鱼锅贴,往往吃得满头大汗。当然,好酒的人在吃杂鱼锅贴时,总会忍不住地要来上二口,要是遇上亲朋好友的到来,勿用添加任何菜肴,就可以酒足饭饱。
   同时在烹饪杂鱼锅贴时,会故意多做一些菜,那是因为余下的杂鱼在冬季,一旦冷却就会自动地凝固成为鱼冻,嫩、鲜而润喉,口齿留香,从而又成为一道深受龙王荡人喜爱的舌尖上美味,是就饭下酒的完美一碟。
   经典的就是要成为经典。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不断增加,龙王荡的好多儿女同样走出了家门,融入社会的潮流,在各行各业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同时也有好多龙王荡人彻底跳过了龙门,迁居城市,尽管他们享受着城市人一样的生活,但他们的骨子里仍然有着家乡的千千结,茶余饭后,时不时地会忆想和说道家乡的舌尖上美味——杂鱼锅贴。商家就是聪明,他们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个信息,赚得盆满钵满。但,每每在吃这“嫁接”而来杂鱼锅贴,明显有着不足之处,那就是鱼不太杂,面不够筋斗,在加上火候欠缺,有些面目皆非的感受。
   杂鱼锅贴,舌尖上美味,也是我心中的念想——龙王荡的故乡情结。

共 46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美文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农家的家常饮食,杂鱼锅贴这种名字并不起眼食物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与作者《舌尖上的龙王荡》中其它作品一样,杂鱼锅贴这篇美食散文语言流畅,隽永,明快,将这种家常美食细细地道来,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看到这些灵动的文字,就像自己也走到了龙王荡,走进了一户农家,与主人一起品到了那美味的食物一样。通过对美食制作方法详细地描写,让我们也掌握到了其制作方法,或许某一天,我们也会用这种方法制作出一锅这样的食品来。作者是写美食散方的高手,此系列散文应该还要写下去。我们期待着看到作者更多的美食佳作。【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207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2-04 15:36:00
  感谢作者带来的稿件,期待精彩继续。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2-04 15:36:26
  杂鱼锅贴,除夕夜多了一道美食。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2-04 15:36:55
  给雨社拜年了!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