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端屯的百年沧桑(散文)

编辑推荐 【海蓝】端屯的百年沧桑(散文)


作者:霞中子 进士,76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22发表时间:2019-02-21 20:31:35


   在上世纪50年代初,端屯东头北山发生了一次大面积的山崩,摧毁了那里的几十块梯地,山脚下好多的耕地全被山石埋没。到此,端屯的土地变得少之又少,能种庄稼的,大概也只有20亩左右。
   据老人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8年,端屯才7户人家,人口只有17人。大约在1951年,居住端屯西北角的“再公”后裔又迁居宜山县矮山镇去了,于是端屯只有6户,13人,那时是端屯人口最少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翻了身,当家做主人,人民生活有了保障,端屯的元气才开始渐渐恢复。到了1960年我6岁的时候,我数屯中人数,有8户,19人。
   到了60年代末,端屯也还是8户人家,人口增至26人;到了70年代末,老的去世,壮的生孩子,户数和人口基本保持不变;到了80年代末,端屯人去世的去世,外迁的外迁,出嫁的出嫁,还有的到外地工作或谋生去了,端屯的户数和人口又开始减少了;到了2005年,端屯人家有的迁到高岭镇,有的迁到大化县,只有1户6个人暂无能力搬迁而继续居住端屯;到了2015年端屯最后的那一户也迁去高岭镇租房居住了,只留1人暂守老屋;2017年8月,在端屯守屋的那人也迁出去了,从此端屯变成“无人村”,一切重归200年前的寂静。
   端屯的人口数量在建国以后,出现渐增而速减的情况,这里面自有其深层的原因,而这种情况是社会的进步所致。
   端屯的生态环境在建国以后,出现过两次盛衰的变化。在50年代初,大搞人民公社化,取消了“自留山”,一切财产归集体所有,山林可随意砍伐,得不到有效保护。50年代末,为满足“大炼钢铁”的需要,山上的柴木基本都用光了,山变得光秃秃的,全部露出灰茫茫的石头来。后来连炊煮所需的柴火都困难,得到很高的山顶去要才行。“大炼钢铁”过后,农村政策调整,划了“自留山”和“自留地”,人们有计划地、合理地使用木柴,山林得到有效的保护。山林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才慢慢的长满树木,恢复了绿色的原貌。可是,到了70年代,又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朝,大兴“并队”搞大集体,端屯被跟弄敢屯并作一队。继而又兴起“割资本主义尾巴”运动,取消“自留山”,一切山林归集体所有。那时生产队响应上级号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砌墙保土”,“兴修水利”、“造田造地”。由于“学大寨”要建集体仓库、集体养猪场,大型水柜等等,需要大量的砖瓦石灰。烧制砖瓦石灰需要大量的木柴,于是砍伐了大量的林木,全割净了所有的藤萝荆棘,使得屯中四面,从山脚到山顶,全都光秃秃的。在这短短的20年里,端屯的山林就经历了两次毁灭性的破坏,“元气大伤”。人们知道,要想恢复到原来的繁茂,起码需要上百年的封山才行。
   幸运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逐步重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三农”的政策,打破城乡壁垒,放宽户籍管理,允许异地搬迁,加速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允许农民离开不宜人居的山弄,退耕还林,加强环境保护,支持农民入城打工,允许农村人口到城市购房和创业,大打扶贫攻坚战等等。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端屯和那一带千百个山屯一样,人们陆续放弃世世代代居住的山弄的祖屋,都迁到城镇或平原地带居住了。因此,无数个古老的山屯都变成了“无人村”,留下那些断垣残壁、零砖碎瓦,任由蓬勃的藤萝杂草掩没复盖。离开故地而去的人们,只见他们带着住上舒适新居的微笑,看不到他们抛弃简陋旧宅的惋惜。
   端屯的人口本来就很少,改革开放后,世居此屯的人们很快外迁出去,放弃了那里的山林和土地。那里的山林没有人采伐动用而得以迅速的生长,山林经过40年的休养生息,又蓬蓬勃勃浓密繁茂起来,又重见合抱的大树了。那里的土地被放弃耕种之后,草木便迅速去占领,直占领得密密匝匝,连道路都被掩盖了。如今若在远处眺望端屯,唯见高山遍翠、绿树重重,更无石头的影子。如今在那,重见野兽出没,复闻百鸟争鸣,生态恢复得很好,这是“退耕还林”政策的成功。
  
   嗟吁!从清道光到现在的近200年来,端屯的变化,可谓沧海桑田了。端屯的变化,是广西北部大石山区沧桑巨变的一斑,到底怎么看待这种变化呢?我认为,这要从本质上来看问题,要辨证地看问题。
   先从人口的变化来说,清道光以前端屯是无人居住的自然屯,清道光年间,“各公”后裔进入开发,当初人口不足10人,到了清同治年间,人口数量到达历史的顶峰,19户,近80人。同治之后,人口负向增长,到了解放前夕,人口数量又减少到当初的状态,才6户13人。这12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渐增到峰顶然后又渐减到低谷,呈现了一个“大波峰”;1951年到2017年这66年间,端屯人口从6户13人渐增到峰顶8户26人,然后又渐减到历史的最低谷0户0人,呈现了一个“小波峰”。
   两个波峰对比,高下如何判定呢?我认为两个“波峰”的实质内涵截然不同,“大波峰”绝对不如“小波峰”。
   “大波峰”里虽然人口众多,但人们的生活质量却是最差的。因为他们的生存是咬着牙,含辛茹苦,每天用血汗拼命劳作来维持的;因为平原大量的土地被极少数富人占有,绝大多数穷人只好挤进山旮旯里去开垦石缝中的薄土谋生。“大波峰”里的人口增长,是因为人们无法走出去,无法在他乡立足的原因;“大波峰”里的人口减少,是因为国家衰弱、社会动乱、人民贫病的原因。
   “小波峰”里虽然人口稀少,但人们的生活质量却是提高的。因为人均土地面积增多了,人们不须象过去那样每天拼命地劳作,也能得到温饱;因为新社会人人平等,山里人可以外出当工人、当干部、到外单位工作;因为共产党领导,搞社会主义,要实现人人富裕;因为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小波峰”里的人口增长,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医疗条件得到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的原因;“小波峰”里的人口减少,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农村人可以自由迁居外地,可以进城购房买地,另谋职业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扶贫政策的伟大,鼓励山区里不易脱贫的农民“退耕还林”,“异地搬迁”,另谋发展的原因。
   再说端屯的生态环境——山林土地的问题。从清道光到现在近200年来,端屯的山林,有过三起三落的经历。端屯的土地,其可种面积由当初的五六十亩锐减到不足20亩。我们从中能看出什么端倪来呢?
   用我的眼光去看,我认为是这样:
   对于山林,就是“人进林退,人退林进;人进兽退,人退兽进”;森林的复盖率与树木的密度至关重要,这两项数据的变小将导致动植物种类的灭绝。
   对于山区里的土地,只有经常翻耕才能杜绝“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若是丢荒泥土就会板结变质,要恢复原状却需要双倍于丢荒的时间;只有经常施用农家肥才能保证土壤不变质。
   我还以为,生态环境的好坏,跟居住人口数量和国家的农村政策都有很大关系;环境是需要人呵护的,是需要有效地和科学地管理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是得不偿失的。
   200年过去了。在这200年中,端屯从寂寞到喧嚣,再从喧嚣到寂静;从原始到文明,再从文明到涅槃。这就像一个人从出生到离开人世一样的悲壮!
   (全文完)
  

共 796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伟大的诗人歌德在《浮士德》中说,生活中,业浪里,滔上复滔下……人的生活是如此,一个地方的发展轨迹也是如此。作者笔下的小山弄端屯的发展历史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200多年前,端屯土厚林密,风水很好,勤劳的壮族人们在这里“一粒米一滴汗”地开发田地,他们披荆斩棘,开垦荒地,修路挖井,营造家园。到了十五世纪,这里由一个无人之地,变成有十九户人家居住,人口近80人。到了清朝末年,因为社会动荡不安,盗贼横行,端屯的人口争剧减少。大量山地荒芜,山地成了密林,野兽隐藏,蛇虫之类也是五花八门,不计其数。上世纪30、40年代,战乱不断,瘟疫流行,端屯人们的生活更苦。到了民国末年,端屯人口不足20人。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翻身做主,端屯的元气渐渐恢复,到了六十年代,这里又有了8户人家,19人。改革开放后,社会高速发展了,人们平等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吸引着人们四处打工,端屯的人口不断外出,这里又成了“无人村”。端屯的人口不断变化,其生态环境也几起几落。“人进林退,人退林进”,环境是需要保护的,人们要科学地对待自然,才能有幸福的生活环境。散文时间跨度大,叙述详细,发人深省。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红叶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秋        2019-02-21 20:35:47
  小山弄端屯的发展变化历史,让人感慨,让人唏嘘。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从老师的美文中,让读者看到了中国二百年历史发展的缩影。问好老师,祝您新春快乐!
文载道,诗言志,不亦乐乎!
回复1 楼        文友:霞中子        2019-02-21 22:26:33
  审我的文章是特别累的,红叶秋编辑辛苦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