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知青岁月(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知青岁月(散文)


作者:淡文竹雅 秀才,1100.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641发表时间:2019-06-15 21:43:45


   在菜园子上工这段时间,我和颖达、艳茹、田静成为了好朋友。
   青年点的业余生活很丰富。晚饭后,先学习时事政治方面的文件,然后就写笔记。喜欢唱歌的在一起学唱样板戏,喜欢乐器的就吹笛子,还有看书的,闲唠嗑的。我喜欢写日记,也写一点小诗,但是很少。那时突出政治,谁也不敢乱说乱写的。还有霍亚贤也喜欢写日记,我们在一起,天天写,时间长了女生们都跟着写了起来。那时候,我特别喜欢吹笛子,买了一只笛子,抄了一大本革命歌曲,带简谱的,晚上没事,就练习吹笛子,我不太懂乐理,手法也很简单,吹出来的声音有些直。后来,看到有的人吹的特别好,我就不敢再练下去了。和几个女生学唱歌,五音不全,总跑调,也乐此不疲地唱着。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24日在北京举行。当时,全国上下共同庆祝。4月1日晚上八点,我们收听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然后组织队伍,到村子里游行,一边走,一边高喊:热烈庆祝“九大”胜利召开!跑遍了整个屯子的大街小巷,然后回到青年点,大家还是很兴奋。当时,正值文革的第三年,人们还笼罩在个人崇拜和极左的精神状态之中。我们这些小青年,更是时代的先锋,但是,对于“九大”召开的实质意义,我们根本不懂。
   青年点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利用农闲时间排练节目。我当时也参加了宣传队,我们6位女生装扮成老太太,表演《新苫的房,雪白的墙》,一边排练,一边嬉闹,特别的开心。有几位演唱功底好的青年还排练了样板戏《红灯记》选段和《沙家浜》智斗选段。那段时间,青年点整天歌声不断,这些年轻人有了迸发青春活力的机会和舞台。
   在大队部的过道里有两块黑板,经常不定期地出黑板报,原来是黄绍章负责写,后来写板报的事情就交给我了。我很高兴做这件事。事先设计好版面,选好内容,就拿着一个板凳和一盒彩色粉笔,去写板报,先画一个报头,再在四边画上简单的花纹或者图案。板报的内容有从报纸上摘录的重要指示,有表扬知青的好人好事。一笔一划地写的十分认真,偶尔有人路过,就情不自禁地夸两句,我心里美滋滋的。写完后,自己左右端详一阵子,就高高兴兴地回青年点了。
   转眼之间,到了夏末秋初,菜园子的活计也没什么了,青年们都回到生产队去干活了,我被留在食堂做饭。原来做饭的张丽华、卢秀兰就是我的师傅了。我在家没做过饭,现在给70多号人做饭真得从头学起。摘菜、洗菜、切菜、洗碗、抱柴火、烧火,闷高粱米饭,粗拉活我就多干点。我们的厨房在男女宿舍的中间,四个大锅台,每天都要烧火,因为连着里屋的火炕。冬天时候,晚上要把第二天的柴火准备好,放在厨房里。做饭用的是白铁做的大盆,就是当时各家用的大洗衣盆那么大。每天要洗菜切菜,装好两大盆。发面也用这样的大盆。我们自己做饭,也有做不好的时候,玉米面大饼子有时候半生不熟的,青年们也对付吃了。高粱米饭夹生了,也将就吃掉,没谁有什么怨言。大家年纪都不大,互相都理解。一天卢姐的手烫伤了,就对我说:“宫,我来烧火,你学着贴大饼子吧。”我蹲在锅台上,把和好的玉米面用手拢起来,来回的拍几下,再往10印的大锅里贴大饼子,开始一点也不协调,卢姐就教我,先把面团成一个团,然后放在左手上往上拍,拍到胳膊弯那,对着锅边悠着劲就贴上了。累了够戗,贴的三扁四不圆的。几天下来,也就学会了。逐渐的我也成为做饭的熟手了。我和张丽华、卢秀兰成为了胜似亲姐妹的好朋友。我不仅学会了做饭,也从她们那里学到好多为人处世的经验。
   秋天到了,大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正在人们准备秋收的时候,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冲走了即将到手的果实。男青年都到防汛的第一线去了,有些女青年没什么活做,就回城休息了,只剩下我和高淑清、张丽华、张淑范、卢秀兰、于淑先几位老大姐在一起看护青年点,为在外防汛的青年们做一些后勤服务工作。汛情越来越严重,青年们整天在大坝上防守。一天,青年点在家的青年和村里的留守人员也到村子附近的民堤去修坝。我们来到村外,一眼望去绿油油的大地与天相接,大家简单地休整一下堤坝,就收工了。谁也不相信洪水会来到这里。晚上,我们姐妹几个很晚才睡下,担心着防汛的青年们,听说那里很危险,整天守在大坝上,蚊虫叮咬,吃不好睡不好,又苦又累又困的。半夜时分,就听到有个青年跑回来了,还高喊着,决口子啦!大水来了!吓得我们几个动都没敢动。等到天亮了,就听到村子里人声嘈杂,闹闹哄哄的。出来一看,啊!水已经把半个村子淹了,好多人家的房子进了水,人们正在倒腾东西呢。我们大吃一惊,昨天晚上夕阳斜照下,是满地的庄稼,天与地相接,一夜之间洪水就进了村子,天水相连,真不可思议呀。要不人们都说:水火不留情呢。
   洪水来了,防汛的男青年们也都回来了。我们赶紧做饭菜慰劳他们,尽力做得可口一些。大水已经连成一片了,交通受阻,回不了家。队上也没什么活计,青年们就在青年点留守。大水淹没了庄稼,却带来了好多的鱼,青年们就去捉鱼,拿到食堂炖着吃,改善伙食。闲下来,我和几位大姐到水边去溜达,看着成捆的麦子被水冲到边上已经发霉了,淹死的牲畜在水中飘着,散发着难闻的味道。看得心里酸酸的,刚来到农村,只盼望得个丰收年,开点工钱补助家用,谁想到遇到了这样的灾害,一年就白干了。大家的心里都沉沉的。这时候,没有烧柴了,男青年们就去水边捞起洪水冲过来的木头和蒿子,晒干后拉回来做烧柴。等到大水慢慢退去,在村西南留下一个水洼子,我们就到那里洗衣服和被子。洗完的衣物就晾在草地上。
   到了冬季,农民都猫冬准备过年了,可是青年点这个大家庭还要安排好明年的吃粮和烧柴。利用冬闲时间,青年们要到很远的地方打烧柴。路途太远,就得起早出发,晚上再赶回来。青年们坐着大马车,顶着天上的星星,冒着严寒到几十里外的江叉子里砍江条子(柳树棵子)、推苇子。冻的不行了,就下车跟在马车后边跑一会,跑累了,再上车坐一会儿,就这样折腾着。等到了地方,开始干活时又累的满身是汗,风一吹又透心的凉。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呀,还嘻嘻哈哈的闹呢。
   我也去打过几次烧柴,深感这里的苦滋味。对青年们也就更加倍小心的做好饭菜。可是,就怕起早。冬天的早上4点多钟正是睡的最香甜的时候。我正做着美梦呢,忽然被摇醒,蒙蒙胧胧地睁开眼睛一看,是卢姐,“快起来,做饭了!”这时外面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满天的星星在寒风中眨着眼睛。我睡眼朦胧的穿好衣服,开始和卢姐和张姐一起忙活起来。张姐把两只手插在已经发好的玉米面和白面混合的面盆里,对着我说:“宫,快把面起子(苏打)给我拿来!”我答应着,去拿面起子。到靠东墙一排酸菜缸上面的条板上,把一个代乳粉的瓶子拿了过来,张姐接过瓶子倒出一大把,活到面里,不一会儿,面就和好了。我们一起开始蒸两样面的饽饽。忙乎了一阵子,饭菜都好了。“快起床,开饭喽——”卢姐高声喊道。青年们都起来了,迅速地洗漱,吃饭。我忙着给大家装好中午吃的干粮。把他们打发走,才坐下来吃饭。卢姐说:“今天的干粮怎么又甜又宣呢?就是发黑了点,挺好吃呢。”“是呀,怎么回事呢,我放面起子放多了”?张姐说。“不会吧?”我拿起那瓶子一看,“啊!这哪里是面起子呀,是洗衣粉!”“什么!”卢姐和张姐都楞住了。这时,天亮了,才看清楚,那瓶面起子正在那条板上老老实实地呆着呢。原来装面起子和装洗衣粉的瓶子都是一样的,拿错了。
   这一天,我们几个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好不容易到了晚上,打柴的青年们都回来了,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也就放下心来。我们暂时是不能把这件事情说出去的。可是没多久,大家就都知道了,没有谁抱怨,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笑料或者苦涩的回忆一直讲到了今天。
   那时生活很艰苦,粮食有时候供应的不及时,姜立金和管理员赶着毛驴车到各队去要粮食。要来的粮食有好有坏。一次要回一些等外苞米和瘪高粱,加工成面和米。蒸出的苞米面发糕口味一点也不好。做出的高粱米饭里有不少高粱壳,等我们吃完饭,饭碗上就镶了一圈“项链”,那全是挑出来的壳子。
   随着青年点管理的不断提高,我们的伙食也不断改善。杀猪,是最值得大家高兴的事情。我们自己养了十几口猪,每年都杀几头,一是让大家解馋,二是可以炼点荤油,做菜用。每到杀猪时,我们最忙乎了,还要找几位青年帮忙。做了好多的菜,除了杀猪菜、还有炒菜,凉菜。我在家会切土豆丝,张姐就让我切萝卜丝,把青萝卜切成又细又长的丝,伴上白糖和醋,特别爽口。我们还包饺子、蒸包子,青年们狼吞虎咽的吃不够,这面蒸熟的不够大家吃,我们忙得满头大汗,等到大家吃饱了,我们才能坐下来吃饭。
   插队生活中,避免不了回家看看。我们来回大都是坐运货的火车。这样不用花钱买票。那时候,家里生活都很困难,车票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几次给我印象最深刻。一次是冬天,我们从青年点回县城,一共有十几人,晚上,在大兴车站上了一个装满石头的火车,爬上车厢,找个避风的地方坐下来,小风嗖嗖地刮着,把头缩在大衣领子里,冻得直发抖,整整一个半小时,才到县里,我们冻得都下不来车,男生让我们女生先下,大家一边跺脚一边跑步。那种冷的感觉一生都不会忘记。
   还有一次,我回家买了一双新水靴子,准备带回青年点。我用兜装着这双鞋,来到车站,正值中午,看到站台上停着一列火车,就先把兜子扔进车厢,然后再爬上高高的车厢里面。到了车厢里一看靴子没了,我心中一惊,一定是扔到车厢外面去了。这时候,火车开了。正着急呢,看见南面车厢上走过来一个人,他捡到我的靴子给我送过来了!看来他也是个知青,我好阵子道谢,那人什么也没说,回头就走了。真是遇到好人了啊!一双靴子是我妈攒了好久的钱才买到的,怎么能不心疼呢。下乡这两年,趴火车是常事,我们也习以为常了。
   1970年的三月二十九日,我加入了共青团,心情特别的激动,这证明我是一名先进的青年了。下乡一年了,我没有放弃对文化的学习,借着学理论的机会,我认真记笔记,反复读报刊登载的革命文件,没事的时候,自己就大声地朗读文章。年轻的心总是像大海一样澎湃激荡。憧憬着自己的未来。我的言行感染了一些女青年,大家没事也都写写记记的,使生活更充实。当时,我也总设想自己将来做什么工作,我喜欢读书,想当一名书店的营业员;我喜欢学校,想当一名教师。可是面对这广阔天地,自己的设想只能是一个梦想了。虽说,当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可是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美丽的梦。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青和当地的青年也成为了朋友,当地有的人想在青年中为自己的子女物色对象。已经有女知青忍耐不了这困苦的生活,嫁给了当地农民。还有的女青年已经被当地青年盯上了,准备提亲呢。我和孙颖达、韩艳茹、田静等女青年却在私下里议论着,也想着自己的心事。都快20岁了,在那个年代,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我不能在农村生活一辈子,我要干自己的事业,绝不甘心在这小小村落里做个村妇,窝窝囊囊过一辈子。我便对颖达和艳茹说:“我们决不在农村找对象,假如我们真的离不开这里了,在知青中找,也不和当地的农民结婚。”颖达说:“宁可不找对象,也不在这里生活一辈子。”有个女青年不愿意去生产队干活,就偷着回家,怕大家知道,就从后窗户跳出去,很长时间也不回来。后来她嫁给了当地青年。还有一位很上进的女生,劳动很积极,就是她父亲非逼她找对象,她拗不过父母,就早早嫁人了。刚刚结婚不久,我们就都返城了,她后悔的不知道哭了多少次,这也许是她终生最大的遗憾了。还有一位女青年,家里境况不好,性情懦弱,自己身体也不好,早早地嫁给当地的农民。第二年,她生孩子,她老婆婆也生孩子,这样的日子可怎么过呢?过了不多年,她就病逝了。大家都为她感到痛心。
   1970年的8月,一日,我接到一个通知,让我和李荣去大兴公社体检,推荐我们上大学。上学是我的梦,因为文化大革命,我们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如今,又可以去上学,说不出来有多高兴。我和李荣步行去公社,一路上,我们两个既高兴又惶恐,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快到晚上了,我们到了大兴公社。只见那里人很多,我们去只是报个到,就没事了。在杨文老师的宿舍住了一宿,就回来了,从此就没了音讯。后来听说是当地青年顶替我们去了。我们只不过是顶个数而已。美梦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还有一件趣事,说起来可笑。青年点有几位男生参军了,我们青年全体照了一张合影。照片洗出来了,每人一张。我和霍亚贤、韩艳茹、孙颖达几位女生看着照片,就给全体男生起雅名,都是四个字的成语和常用语,形容每个人的特点,有褒有贬。什么“风流潇洒”、“欲言又止”、“怒发冲冠”......基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然后我们就边说边笑,开心的了不得,把那些男生弄得莫名其妙。几位青年参军走了,让我们看到了走出去的希望。期待着有好消息来临。
   真的传来了好消息,县里要调一批知青回城工作,条件是从先下乡的老知青中选拔。经过条件衡量,大队推荐,先后有几十名老知青被安排到各公社的供销社的小分店里做营业员。这件事情让我们感到特别振奋。送走了老知青,心中有些失落,可我们的心里又燃起了新的激情。每天做完饭,就读报写日记,充实自己的头脑。
   一批老知青返城,像一股春风吹进了知青们的心田,大家都充满了新的希望,也都开始琢磨自己的将来。当然了,每个人的想法是各有千秋的。我的心象春天的小草一样,萌动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兴奋和激情,向往着将来美好的生活。年轻的心,是那么的纯净,把一切都看的那么富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我想将来应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不是如何的轰轰烈烈,也不是如何的叱咤风云,有一个平稳的工作,适合自己特点的,就心满意足了。至于个人问题,现在还不能考虑,那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先干一番事业再考虑也不迟,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1971年5月,我们调回城里安排工作,先在县委党校举办了岗前培训班,又到农村劳动一周。我被分配到泰来县百货公司第三百货商店做营业员。从此,真正走向了社会,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在阿拉新大队,仅仅生活了两年,却让我们经受了那么多的历练。我们学会了坚韧,学会了吃苦,学会了承受,学会了做人。也成就了我们独有的性格,那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我们也和阿拉新这块土地和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成长道路上,阿拉新的经历就是我成长进步的基石。阿拉新,也使我们这些青年成为胜似亲兄弟亲姐妹的朋友,50多年来,我们一直密切联系,互相往来,互相帮助,成为令人羡慕的老知青。
   2008年,是我们下乡插队40周年,姜立金牵头和几位老知青积极筹备了回乡庆典活动,我也积极参与,得到了社会有关人士和大兴镇党委阿拉新村支部的大力支持,使得我们50多名年近6旬的知青们缘了回乡的梦。2018年我们又组织了下乡50周年庆典,看到阿拉新的新变化,大家特别的欣慰。因为,我们的青春奉献给了这片热土,阿拉新哺育了我们这一代人。
   感谢那个时代,虽然时代的风范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是,我们坚强地走过来了。“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我们失去了升学的机会,却收获了社会大学的丰硕成果。知青,为历史写就了厚重的一页,历史为我们建树了一个特有的群体。为有这个独特的称谓——知青,而骄傲和自豪!
  

共 11165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知青下乡的这段历史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随着时间流逝,早已尘封,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更是非常陌生,但是,我们是应该去了解这段特殊历史的。正如作者开篇所言,这段知青下乡的运动起源于毛泽东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作者那时候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响应了毛主席的号召办理里下乡插队手续,我们来自商业系统的子女被分配到了泰来县大兴公社阿拉新大队。围绕着这段特殊的生活,作者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些人那些事。那时候的生活条件是艰苦的,但是人与人之间友爱帮助,与当地的青年成为了朋友,有的女青年甚至嫁在当地落户,而作者在一边的劳动里,没有放弃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作者后来被推荐上了大学,调回了城里工作。作者笔下的知青生活呈现了许多知青青年的百态人生,令人唏嘘感叹。五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大家天各一方,但是大家一直密切联系,互相往来,互相帮助,成为令人羡慕的老知青。是的,正如作者文末所言“知青,为历史写就了厚重的一页,历史为我们建树了一个特有的群体。为有这个独特的称谓——知青,而骄傲和自豪!”文章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展现了知青特殊群体的人生经历和精神面貌,令人触动。欣赏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9-06-15 21:46:37
  感谢老师讲述的这段关于知青的特殊生活往事,这段往事是知青人生轨迹的一个缩影。历史不会忘记你们,你们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也祝愿知青前辈们晚年安康幸福。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19-06-16 14:39:40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编按。谢谢老师对知青们的特殊经历的理解。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