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梅花岭(散文)

精品 【暗香】梅花岭(散文)


作者:白晓辉 白丁,6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74发表时间:2019-06-16 16:34:28
摘要:“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谁说江南民风柔弱,传檄可下!一起去凭吊出生于河南开封市双龙巷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穿越时空到那风雨飘摇的明末吧,本文也是一篇明末简史……


   恭候
   太太
   杨太太
   夫人万安。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太太苦恼,须托四太爷、大爷、三哥大家照管,炤儿好歹随他罢了。书至此,肝肠寸断矣。
   四月二十一日法寄
   又从小径上岭,过天桥,山势忽然变高,然后又逐渐平缓,从西南下得岭来。梅花岭尾部的墙角处,有湘妃竹园,相传舜帝南巡,途中不幸去世,葬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泪水沾竹成斑,故名湘妃竹。竹子繁盛、颜色青翠、亭亭直立如史公不屈之傲骨,点点斑痕,恰若亡国之遗恨,又如百姓悼念之泪!
   折身往南,就到了湖边,水清见底,水面漂浮着几棵睡莲。那湖泊两旁太湖石林立、叠石成趣。湖尾有一观梅亭,因地方狭小,观梅亭只是半个亭子,仅有两根柱子,另外一半镶嵌在祠堂的北墙墙壁里。观梅亭本为单檐四角结构,祠堂的屋檐本来是一层,只是在观梅亭上方又加盖一层比亭子略大的二重檐。祠堂的第一层屋檐延伸至亭子下面,上面的二重檐又在亭檐的上方,层层叠叠起来十分有趣。真是赞叹造园大师的匠心独特,方寸之地都得到了充分合理使用,又不让人觉得狭窄局促!亭子两边的柱子上有一副楹联:千朵梅花满池水,一弯明月半亭风!坐在亭子里闲看湖水里倒影的梅花岭的影子、树影、草影、还有旁边忠义廊碑刻的影子、观梅亭的影子真好!我想当梅花盛开季节,一定再来赏梅,一睹对联中描写的美景!
   观梅亭东边有一走廊,沿走廊南行,就到祠堂了。祠堂位于一个单独的小院子里,堂前忠臣草铺地,又有树木相映成趣,十分清幽。楹联三间,中间一间高挑,成品字形,宛如鹏鸟展翅欲飞。祠堂正中间供奉着史公的灵牌,牌位后是史公身穿红色朝服的画像。两边又供奉着其他为保卫扬州战死官员灵牌,东边为十一位文官,西边是十一员武将。我看那名字,熟悉的名字有刘肇基、何刚、任民育等,也有很多原来没有听说过的名字。看着这些民族危亡时刻,以身报国的英雄豪杰,心情澎湃!这种浩然正气、殊死抵抗、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正是我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尽管,也有史书指出史可法有些做法也是不恰当的,比如高杰死后,妻邢氏担心儿子幼小,不能压众,她知道史可法没有儿子,提出让儿子拜史可法为义父。但史可法却因为高部是流贼出身,坚决拒绝,命高杰子拜提督江北兵马粮饷太监高起潜为义父,高杰部下寒心,很多人投降满清。然而,人无完人,玉无完玉,史公爱国精神仍万古流芳!即使对手满清朝廷对史可法精神也十分推崇、敬仰,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赠史可法谥“忠正”。后在《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中评价道:
   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
   史可法节秉清刚,心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回。
   扬州城陷落后,同年五月初八清兵渡镇江,巡抚杨文骢逃奔苏州,靖虏伯郑鸿逵逃入东海,总兵蒋云台投降,南京闭城门。五月初十,弘光帝朱由崧传旨放归所选淑女,当天午夜尤召梨园入宫演剧。翌日凌晨,朱由崧偷偷逃到黄得功处。第二天,百官上朝发现皇帝失踪,群龙无首,惊慌失措!1645年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钱谦益、阮大铖等商量如果抵抗,可能城破后被屠城,遂献南京城投降。这些人喊爱国口号的时候声音震天、余音绕梁而不绝!倾轧朝臣时心黑手辣而不耻,为投降找的理由也掷地有声,脸皮真是厚过南京城墙啊!钱谦益的爱妾名列秦淮八艳的柳如是看到朝臣投降,非常气愤,就回家准备了刀和绳子,要钱谦益为国尽忠,说:“你殉国,我殉夫。”钱谦益不肯。柳如是又拉他一起跳水自尽,他却说:“水太凉,老夫体弱,不堪寒凉。”可叹钱谦益为东林党领袖,一代大儒,气节反而远远不如妓女!名声不好的马士英逃跑后继续抗请,直到最后被俘殉国。
   五月二十二日,刘良佐引清兵攻打黄得功部,黄将军被箭射穿喉咙,遂自杀殉国。其部将田雄、马得功捉到朱由崧,献于满清后被押送北京,第二年处死。宏光政权覆灭后,又先后有鲁王监国、隆武政权、邵武政权和永历政权。虽然,都是朱明政权,然而不但不团结一致对抗满清,反而为争夺正统而相互攻打。这些政权内部贪污腐败、权臣跋扈、勇于内斗而怯于外战,长于鱼肉、搜刮百姓,清兵来攻打或拼命逃窜!或望风而降!真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对内如虎、对外如鼠!诚然,也有忠臣良将如张煌言、李定国等,但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最终被满清各个击破,昙花一现!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在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屈膝投降的文臣武将不但被汉人所唾骂,也被新主子从骨头里瞧不起。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编纂《贰臣传》,钱谦益、许定国、左梦庚等名列其中,而早于乾隆四十年(1775)编撰的《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却高度褒扬了包括史可法、袁崇焕等抵抗满清而殉职的文武大臣和普通百姓!乾隆皇帝更下令于梅花岭畔建史公祠,耗费一万六千两银子!梅花如雪,芳香不染,梅岭有幸葬忠魂!几百年来,多少炎黄子孙前往梅花岭赏梅、凭吊!倘若忠魂能泉下有知,当含笑于九泉矣!
   每读明末历史,总扼腕叹息,满清仅有几十万人口,多尔衮入关时兵不过十余万人,其中还包括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却能征服一亿人口的汉人!然而,再细读历史却发现并非这样简单。也有很多历史学家和历史学说指出明亡于鼠疫,万历46年(1618),广东下起大雪,中国进入“小冰河时期”,全国性旱灾和鼠疫长年反复上演,又有蝗灾发生。据统计明末经过持续的干旱,蝗虫,鼠疫,天花和饥荒造成全国损失了40%的人口,因此,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也有人说明亡于农民起义,但是农民起义是因为百姓走投无路然才造反。而比天灾、鼠疫和农民起义相比更可怕的是腐败的吏治!权贵们醉生梦死,拼命搜刮民脂民膏,治国全靠东厂、西厂、锦衣卫实行高压政策。财富两极分化悬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广大农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走投无路、故起义风起云涌!明朝名将孙传庭义愤填膺地说:“天下糜烂,百姓从贼,皆因饥饿,百姓饥饿,皆因无地可耕,人心就是粮食,就是源源不断的兵源,这就是他李自成为什么可以输个十回八回,而我孙传庭连一回都输不起!”事实上,当吏治腐败透顶时,皇帝面对强大的利益集团也无能为力!当李自成的大军逼向北京,崇祯向大臣苦苦哀求“捐饷”,大臣们都装穷不肯捐,然而,北京城不少平民百姓听说皇帝募捐,却主动拿出平生积蓄,毁家纾难!最终仅仅募捐到二十多万两银子的军饷!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自成进北京城的一个多月里,却从明朝京城官员手里“捐饷”出七千多万两银子!因此,貌似强大的明帝国就像一个完全腐朽的房子,早晚会轰然倒塌!故明非亡于清也不是亡于农民起义,更是亡于腐败!其实,治国道理并不深奥,我们的亚圣孟子早在战国时代去魏国都城大梁(今开封市)就告诉过惠王治国之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果明能以此为治国之道,又怎会亡国!然而,说着容易做着难,纵观五千年历史,又有几位独裁的君王和他的官吏能够做到呢?留下更多的是声声叹息……
   我最后一个离开史公祠,大门已经上锁,就从门卫室出来。天色逐渐暗了下来,风声响起、乌云密布、瞬间倾盆大雨!不过却看见护城河旁边几棵石榴树,满树的花儿正迎风雨而绽放!

共 797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讲述的是江南民族英雄史可法,当时明朝末期,清兵进犯!当“我”进史公祠,草木茂密,枝繁叶茂,阴凉清幽,不少文人墨客留下对于史公的称赞诗句!再往前去,飨堂古朴,典雅,对于史公有了一份敬畏之情。还有条古巷,曾有两朝皇帝住在此处!风雨飘摇,历史又再一次出现在脑海里,清兵入关,占据了最重要的扬州一带,而史可法为了清除清兵侵袭,史可法屯兵扬州,史可法也为当地人民称赞。可最后,扬州还是沦陷了,史可法誓死捍卫,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最终英勇就义。穿过后门,来到史公祠墓,墓前长满青草,恰逢初雨,也称为终青草。来到一直想来的梅花岭,古朴典雅,沿梅花狭窄的石阶路,两边青草茂密,小花小草点缀着,曲径通幽,美景也!来到湖边,清澈见底,湖尾还有一个亭子,观梅亭。独站亭边,望湖水,多么惬意啊!接着再来到祠堂,供奉着史公,左右两边还有报国的文武官,顿时心里汹涌澎湃,民族危亡,有这些自身报国的英雄豪杰,这种浩然正气,宁死不屈的是一个国家应有的自我精神!当然了,不免没有投降的文臣武将,如果这样做了必定会让民族人民所唾弃的。文笔流畅,语言纯朴,文章细腻,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底,来到史公祠,不禁在脑海里出现了历史过去的重演,感叹着那些为国为民而死的英雄好汉,这也是每个人对于国家应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品读佳作,祝创作愉快,感谢赐稿暗香文墨,期待再次来稿暗香,推荐佳作!【编辑:易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619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19-06-16 16:35:24
  问候作者,感谢赐稿暗香文墨,祝创作愉快,品读佳作,祝佳作连连~~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 楼        文友:易辞        2019-06-19 22:17:09
  祝贺老师再获精品文,祝佳作连连~~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