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路】黄豆记忆(散文)

精品 【柳岸•路】黄豆记忆(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293.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34发表时间:2020-01-30 06:57:38
摘要:眼瞅着就要过正月十五了,我告诉妻子准备黄豆面,给我们一大家子捏面属儿,黄豆,再一次跳跃在我的眼前,唤出关于黄豆的所有记忆,流出黄豆一样的文字……

【柳岸•路】黄豆记忆(散文)
  
   六
   农家的秋冬,女人们认为是很好过的日子,因为有了黄豆做的“杂面汤”,这是胶东人的叫法,本来这个“汤”字是值得训诂的,汤,热水。可母亲就不这样解释,她说,汤,就是汤面。是用黄豆面掺和极少量的面粉擀成的面条。母亲读“汤”字的声音拉得长腔,仿佛是在拉伸面条。本来秋冬是丰收季,吃的不成问题,可妈妈未雨绸缪,因为她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被饥荒折磨怕了,所以她几乎每顿晚饭都要擀杂面汤,母亲是把她的生活打算和希望都和进了她的面汤,常念叨,有的吃就很满足了,似乎任何美食都不如她擀面杖下的杂面汤。杂面汤,吃起来劲道且耐饿,半锅水,擦一个萝卜,成丝,如花,落入锅中,烧开,将杂面汤撒在锅里,一次水沸,就熟了。喝杂面汤,最好是就着蜢子虾酱,黄豆面的香与萝卜的清,加上虾酱的鲜,融为一体,舌尖上的享受,胜过山珍海味。最好不要马上吞食,在口中玩味一番更好,才不辜负这样的美食。那些干活回家的汉子,看了杂面汤,仿佛是饿疯了,端起碗恨不得连碗也吞食了。女人很喜欢听杂面汤“呼噜呼噜”入口的声音,就好像是一曲乡野之歌的序幕,或者是过门,无需说什么好听的话,女人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就觉得自家里的男人对自己的最大奖赏,垂目,悦听,所有的喜悦之情都洋溢在脸上。农妇是内敛的,有人说,村妇太多的无所顾忌与野性,其实不然,在合适的场合,我们是可以更深地读懂女人的。
   说起杂面汤,如今生活好了,我依然保持着独好这一口的习惯。冬天了,没有新鲜的菜蔬,秋末就备好越冬的干菜,撸一篮子地瓜叶晒干,揪下几簇萝卜缨子晒干,下杂面汤的时候,提前泡好,那滋味,令人回肠荡气,秋野的味儿都在其中,无尽的回想,甚至多少故事都被一顿杂面汤唤出。
  
   七
   农家的有滋味的日子是靠黄豆来发酵的。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并非完全因春暖花开而诗意迸发,更在于黄豆推磨成面酱,使得餐桌上一年都有了滋味,诗意与滋味,农家倾向于后者。没有黄豆,舌尖上就寡而无味了。我家窗户前一株榆树,树身和叶子缓缓变绿之后,泛出一些鹅黄的光泽,母亲看着树说,儿啊,到了吃钱串的日子了,闻见了香?其实,母亲这是提醒自己,到了推磨面酱的时候了。母亲戴上花镜,坐在门前,一粒粒翻检着黄豆,不允许有糟粕,颗颗都要干净,黄澄澄,春光与黄豆的温暖颜色交织一起,母亲的面色或许因营养不足,也有些蜡黄,但她要为家人置办好餐桌上的鲜味,这是饭食出味的灵魂。上锅轻炒,让黄豆释放出醇香,然后用手搓揉,去掉皮尔,加上净水暴晒,阳光似乎为酱缸准备着,一两天,酱缸里就发酵起来。不要析出白色的发酵酶菌,就要上磨推豆,褐黄色的面酱,滴着浓汁,酱铜色,这个极富想象力的色谱命名,让人觉得恰如其分,马上多了口欲。一年间,这豆酱便顽固地占据着农家的餐桌,无论什么饭,没有面酱,都乏味,豆酱染着我们多彩的记忆。母亲也是一个浪漫的角色,在桃花渐落的几日里,弄一些放进酱缸里,说,这是桃花酱,多些好运。我没有足够的根据反驳母亲的说法,也不想败坏了她的心情,或许,桃花入了酱缸,就与众不同了,吃起来没有多少特别滋味,但味蕾因想象而变得发达起来。少年时候,我的胃口就差,可能母亲是想唤起我的食欲,或许母亲发现我就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与我互动起来,未可知。饭桌上摆一碟面酱,成了我一生的习惯,有时候用筷子轻蘸几许,吃不多,在于享受黄豆发酵出来的味儿。有人说,一个人的口味在儿时就形成了,顽固地沾在味蕾上,几乎没有可能去掉,所以,多少游子的回归,往往因为故乡的一种口味,或某个小吃,人的情怀是复杂的,我们无法分析,统统归于“乡愁”吧。
   不仅仅是父母,胶东人对黄豆面都有着别样的情怀。每年,正月十五有点面灯的习俗,所用的就是纯粹的黄豆面。家中有几口人,就捏几个属相,这是观摩女人“面技”的时候,母亲的做工非常好,常有邻居女人登门参观母亲“捏属儿”,我们家三口人,母亲先捏我的大鸡属相,总在鸡冠上涂上“辣椒红”,母亲眼睛眯成缝,说,就是要个“旺性”,大概是意思是希望孩子好养。母亲再给父亲捏一条小龙,呈盘踞状,用两粒黑豆做眼睛,神采奕奕。最后才给自己捏一只羊,羊角上要用豆面捏成围巾,挂在羊头,围住脖颈,问母亲什么意思,不说,我想,她应该是希望好好打扮自己,爱美之心,她不好意思表白,但我从她的眼睛看,她希望我能够理解,否则她是会失望的。
   正月十五的夜晚,暮色四合,光影益深,母亲早就将用新棉花捻成的灯捻插进属相面塑的背部驮着的灯碗,倒进纯净的黄豆油,快要溢出的样子,母亲说,这个不能省,要燃烧到过了子夜。一捻灯芯的光焰,从屋子跳跃着,将我们的身影映在壁上,母亲说,看着才好,这么多的人!母亲一辈子没有生育,她喜欢孩子,喜欢人多,我不能提及这个事,怕伤害了她。有时候,我和父母有一句没搭一句地闲话,更多的是对来年家中大事的提议,如我高中毕业那年,母亲就迫不及待地将准备翻新旧屋的想法说出,父亲无言,这个话就是说给我听的,是考验我的志气,看看我有没有男子汉的气魄,那时,我热血方刚,不假思索,当机立断。出了正月,我就开始动手盖房子了。
   做成灯的属儿,要在出了正月之后,切成薄片,与萝卜丝放在一起煮成大菜。那些年,很少吃到猪肉,吃黄豆灯属,口感如肉,劲道,盈香,耐嚼。母亲说,把每个人的希望吃尽肚子里,心中就装着希望,装着对方。这个道理,似是而非,但我觉得合理,听着就颔首,我喜欢听母亲说话,她的话比诗歌还精彩,很多道理,都是跟母亲闲话时听到的,她虽不识字,可是我名副其实的启蒙老师。
   父母早就作古了,一想起黄豆,父母的影子就绰约于眼前。多少往事早已成云烟,多少情节变得越发惆怅,但红豆释放出来的气息,就像绵延不绝的爱一样,缠绵在我的脑海,渗透进我的血液,在我的周身繁复蠕动,成了无法摆脱与回避的情感一部分。那段岁月,想让舌尖品出时光的质感幽香,唯有黄豆可促成。豆儿,变化了各种形态,在我们的唇齿间绽放,豆儿,有情有义,不可辜负。
   在年味正浓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黄豆,可堪回首,黄豆唱响我们的日子,依然鲜活在我们的往事里,日子虽沧桑,却因黄豆而变得饱满丰盈。
   黄豆记忆,游动在我的脑海深处,是温暖的颜色,就像我们的肌肤,是黄色的温润,在我一生的记忆里,永不褪色。
  
   2020年1月30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766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文《黄豆记忆》是一篇以“黄豆”为主题的亲情类回忆性文章。作者说快要过正月十五了,他告诉妻子准备些黄豆面,给一大家人捏面属儿吃。黄豆,与黑豆、青豆统称为大豆类食品,它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产热营养素,以及钙、磷、镁、铁、锰、硒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被人们称为植物中的牛奶,黄豆对人体有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阻止胆固醇吸收等多种功效,所以说黄豆是豆类产品中最常见也最诱人的东西,它不但被旧时的人喜爱,也被新时代热衷于养生的人所钟情。文中叙述了记忆里用棉花捻成的灯捻,浸在豆油里,点亮后闪耀出的灵光精气,鼻子凑上去闻,诱人的香。情不自禁中,儿时父亲擦试家中那盏豆灯的情景,再一次跳跃在作者的眼前,唤出了关于黄豆的所有记忆,自然,也就在读者眼前流出黄豆一样的文字……呈现出了一系列与黄豆有关联的温馨画面。段落有致的情节里,清晰地描画出一幅幅父母亲辛勤劳作的动感镜头,那些场景也仿佛就在昨天刚刚发生。因为与黄豆的情缘,思念了已经故去的父母亲,但不管怎样,存藏在心底的黄豆和父母依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是呀,父母已去,多少往事早已成云烟,但黄豆还在,每每看见黄豆,父母的影子就绰约于眼前,不管思念让人变得多么惆怅,但红豆释放出来的气息,就像绵延不绝的爱一样,缠绵在“我”的脑海,深透进我的血液,在我的周身繁复蠕动,成了无法摆脱与回避的情感一部分。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黄豆为主线,串联起了父母的恩情,回忆往事,感怀人生,字里行间流淌出的真情实感,令读者动容。温暖的亲情,优美灵动的语言感人至深,彰显了作者丰厚的内心世界和扎实的文字功底。问候作者!倾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13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0-01-30 07:06:36
  拜读佳作,问候怀才老师!感谢投稿柳岸,在春节期间呈现出这样优质的亲情大篇。
   点赞难得的黄豆作品!黄豆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很少有人将它写得这么活泛灵动,充满着人情韵味和亲情滋味。学习,佩服!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1-30 16:14:39
  谢谢安平老师精彩编按,谢谢点赞,每当想起旧事,眼前总是有父母的影子。或许这就是我一段时间写父母的原因。希望可以祭奠父母,慰藉自己。问候春节幸福平安。
2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0-01-30 07:07:35
  祝福新的一年里写作快乐,佳作连连,再创丰收!
   辛苦了!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1-30 16:15:43
  谢谢祝福,用文字描摹精彩的生活,是怀才的坚持,相信我们都一样,用文字书写灿烂的人生。
3 楼        文友:岚亮        2020-01-30 09:23:29
  一曲黄豆之歌,一道文化大餐。一灯如豆,温暖的豆灯点亮了经年的记忆;风送豆铃,父亲的镰刀舞浓了金色的秋意。大磨小磨,豆腐豆酱,炒豆醇豆,加杂面汤,让人身心生死。细腻真实,风物温暖,传神之笔,天人合一。岚亮向老师学习了,祝新春吉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1-30 16:17:22
  岚亮老师的美评精彩,为小文增色,感谢岚亮老师,谨祝春节快乐,阖家幸福,万事胜意,抵抗病毒,安度生活。遥握!
4 楼        文友:岚亮        2020-01-30 09:26:21
  让人身心生香,上面留言严重笔误,万分道歉!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1-30 16:18:13
  这么客气,我很喜欢你的 美评。希望岚亮老师喜欢此文。遥握!
5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20-01-30 11:27:56
  佳作,己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1-30 16:18:38
  感谢柳岸花明编辑部认可推荐。
6 楼        文友:岚亮        2020-01-31 19:01:47
  那盘石磨,就像一部古书……如此妙句,也只有怀才老师提炼得出。日子在咀嚼间流走,还真是。妙文也!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1-31 19:08:58
  谢谢岚亮老师首肯,写这个句子的时候,我想到了小时候端着书本推磨的情境,妈妈说,书好吃还是磨出的粮好吃,我无言以对。但我有了缺乏,那水磨也是一部农家的史书,推磨就是最贴切的耕读文化。文化岚亮老师春节快乐。遥握!
7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0-02-01 12:48:40
  一向钦佩怀才老师渊博的知识与独特的视角,睿智的语言描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草木山水,人文情怀,在老师笔下都能活色生香,丰满厚重。学习祝福老师冬祺笔丰,平安如意。敬茶。
小小莲儿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2-01 13:04:17
  春节 的日子,看见莲儿老师的美评,恍若面见,也是莲儿老师给怀才热情的鼓励。正月正进行中,再祝莲儿老师幸福快乐,问候平安。
8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0-02-02 14:15:28
  小时候在老家,每逢春节母亲和奶奶也是要用自己家种的黄豆生豆芽菜,用上好的黄豆磨碎做豆腐。读老师的文字总是这么亲切。文辞清新淡雅,内容朴实贴近生活,事物刻画细腻,极富内涵与生活韵味,整体读下来可能平淡但细思又意味深长。平淡的语言里透露出点点温情,感觉我们离这样的生活很近,所以能获得共鸣。怀才老师文字接地有烟火味。遥祝老师新春大吉,顺遂安康!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2-02 14:21:08
  谢谢若雪老师留墨美评。很久未见老师的面了啊。问候春节快乐,阖家幸福,万事胜意。
9 楼        文友:走乐        2020-02-06 13:39:17
  黄豆记忆,温暖的颜色,一生永不褪色!作品朴实、无华、动人!小小的黄豆粒里蕴涵着深深的情、义、爱!赞赞赞!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2-06 13:49:10
  再写走乐老师到访。好多东西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东西的属性了,深含情感因素,所以值得我们回忆。谢谢您的美评。
10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4-14 07:25:23
  晨读怀才老师的《黄豆的记忆》,一看题目就有一种亲切感,不但黄豆美味,我知道老师又在给黄豆作传了。黄豆在老师眼里是怎样的位置呢?我拭目欣赏了。每年的父母忌日,点一支蜡烛,火苗如豆,燃起老师对黄豆的美好记忆。父亲生前每年点燃的豆灯芯,一直温暖着一家人清贫而温馨的家。回想起父亲用汗水开荒种粮种豆,滋养着这个家,父亲教儿子种豆的情形历历在目,父亲并不是期望儿子种地,而是无论干什么要学会用心。秋后收获的农作物属黄豆最费心,要掌握好时令收割,要不会都撒满地,父亲最明白,为收割起早贪黑,争秋夺豆,儿子相帮,父亲心疼着儿子。因吃不起肉,父亲把豆都看的金贵,因为父亲知道大都的营养价值,十粒大豆就是一碗豆浆。对黄豆倾注了最大的爱。父亲擅长磨豆腐的绝好,既改善了家庭,又乐于助人方便了乡亲,是个四邻八乡的热心人。炒豆子,磨豆浆,在农村不是都内行,而在国外做过大厨的父亲可是样样精通,父亲做的豆类美味,香透了儿子的童年,回忆起来仍是那么有滋有味。虽是回忆大豆,其实是对父母的挚爱的另一种表达。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14 08:59:33
  还是喜欢大豆,那出锅的热豆腐,那个香啊,如果再配上习之写的那个核桃花,补脑补身,感情好的很啊。其实,庄稼人总是盯住了田里的那些庄稼,在庄稼上打主意,讨生活,想想那个时代,苦了我们的父母啊。今天日子好了,补脑忘怀,所以才有小文写记忆。谢谢习之老师真情点评。遥握!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