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哓荷.暖】辉映天府的人文华彩

编辑推荐 【哓荷.暖】辉映天府的人文华彩 ——简评杨传球散文集《桃蹊路》


作者:余懋勋 童生,56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72发表时间:2020-04-25 20:30:06
摘要:《桃蹊路》是一本可读性、趣味性、民俗性很强的散文集。作者杨传球通过对桃溪路历史和现实的寻访、挖掘、收集、整理、提炼,以优美流畅的文笔记录下了桃溪路在历史变迁中一个个珍贵的镜头,给我们展示了这个小小街区醇厚的民风和历史文化积淀,值得一读。


   散文集《桃蹊路》作为“成都•成华历史人文丛书”之一,已于2019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杨传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报纸、刊物上收获了约200万字,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奖励,作品入选三十多种选本,已出版个人作品选集三部,曾被一些圈内文友称为“获奖专业户”,这足以证明他的创作实力。
   成华区作为成都市的一个行政区划,虽然单独建区只有30年历史,但是它作为成都原东郊工业区,已经与共和国一起成长70年。原桃蹊路街道辖区位于成华区西北角,面积不大,仅为1.8平方公里,辖有桃蹊、桃源、踏水、怡福、文德5个社区。
   《桃蹊路》根据丛书的总体要求,对本地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挖掘,以人文地理散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再现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桃蹊路这一片土地,从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一片荒野,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再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经济文化繁荣的宜居社区,经历了70年沧桑巨变,作者不辞辛劳,亲自用脚步丈量桃蹊路的地面,用肉眼观察桃蹊路的风貌,认真查阅资料,细心收集信息。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他不厌其烦地到每一个社区去了解情况,开了一个又一个座谈会,找老同志进行采访,挖掘桃蹊路的历史底蕴,探寻桃蹊路的文化根脉。在此基础上,他按照桃蹊路历史文化发展的情况分类梳理,描述了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变迁、辉煌岁月、春天故事、经济文化、百姓生活和民间艺术,作品中的人物鲜活,故事生动,篇篇都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什么是文化?人类创造的就是文化,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既然是人类创造的形态,那么文化一定是多样的,各具特色的。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不同水土上的人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就会创造出不同的文化。成华区桃蹊路地处成都市中心城区东北角,是成都平原的核心区域之一,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
   本书一开篇就以“岁月留下的老龙门阵”,讲述了关于二仙桥的三个传说,分别跟道教、神仙和张献忠有关,展现了桃蹊路街道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再现了清末民初四方游人年终聚会、寻亲访友、互通有无的场景。“由于南来北往的人多,那时的二仙桥一带,摆地摊的、耍猴戏的、卖打药的、扯场子舞刀弄棒的、说书卖艺的随处可见,餐馆里端上一碗碗河水豆花,茶馆里说着三国水浒,很是闹热。”读着这样灵动活泼的文字,鲜活的历史展现在眼前,让人忍不住想去看看这个“二仙桥”。
   随着成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施工,面貌一新的沙河再现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的美景,坚实宽大的踏水桥横跨于美丽沙河之上。作者在讲述桃蹊路建设成就的时候,总是与过去的传说故事联系起来,追根溯源地搜寻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大省,从全国各地入川的移民与本地人和谐相处,对四川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者对原八里大队的老住户马清国进行了深入采访,对当地客家人的生活情况作了描述。“在八里大队,客家人与四川本地人的相处总体说起来还是很和谐的,基本上没有什么隔阂,以前大队、生产队、小组选队长、组长,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分什么客家人、四川人,谁办事公道、人好,就选谁。选出来的干部里有客家人,也有四川本地人。”“四川人与客家人相互通婚的情况也很普遍。”这种海纳百川,和谐包容的精神,就是四川移民文化的体现,也是天府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上的移民入川,给四川带来了多样的文明、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开放开明的理念,极大地改变了四川的落后面貌,当然也促进了桃蹊路的发展和变化。
   成都量具刃具厂,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桃蹊路街道辖区大型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作者叙述了她的昔日辉煌,步入困境,迎来春天,将那座有着“小克里姆林宫”之称的俄式尖顶塔楼留在了读者的记忆中,与其有关的人和事都定格在人们的头脑里。
   迎着风雨,穿越百年的华西中学,在作者的笔下风采依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华西协中自创办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她虽然经历了协和中学、十三中和华西中学三个阶段,但是“追求进步、崇尚运动、科学严谨、敢于拼搏”的先进办学理念却一直未变,学校培养了大量的普通劳动者,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还有不少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做出了特殊贡献。最难忘的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和革命志士,前赴后继,英勇斗争,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牺牲,他们的英雄事迹理所当然载入史册,让后人铭记。
   作者追寻创业者的足迹,描述了成都石油总机厂的往事,讲述了906厂改革开放中的故事,回顾了成都电焊机厂从起步、发展,走向衰落,到被兼并、破产,最后在东郊消失的过程,讲述了成都电焊机研究所起步上海,移师成都,顶风前行,抓住新的机遇,扬帆远航,再创辉煌的历程。
   民间艺术和文学艺术是值得桃蹊人骄傲的文化。作者先后采访了糖画大师樊德然与他的传人樊均富,留青竹刻艺人文小村,久负盛名的工人作家王金泉,魔方“老玩童”饶道宏,舞动了美丽人生的退休职工申会的故事,展示了他们的人生风采,给桃蹊路街道的文化生活增添了多姿多彩的一页。
   在最后一章《柳下桃蹊,春色纷纷到人家》中,作者着力回顾了给桃蹊路带来变化的1994年那次“统征”。所谓“统征”,就是统一将农村土地进行建设征用的意思。正是这次“统征”,给八里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统征”,桃蹊路腾出了整片地块,吸引房地产开发商前来投资建设,使原来的农村环境得到了根本改观,发展成了今天配套完好、生活宜居的八里小区。
   作者不仅追溯久远的历史,而且重视记录当下发生的事情。因为刚刚过去的每一秒都已经成为历史,而且是很清晰很容易记住的历史。于是,作者的眼光还投向了开放共享的社区教育,以及位于成华区怡福路的“毛边书局,桃蹊书院”,用笔墨渲染了街区的文化氛围。一群爱跳坝坝舞的老太婆,在桃蹊路居民院落、社区广场展示着夕阳红风采,老有所乐,幸福洋溢在脸上,仿佛又找回来逝去的青春。这就是刚刚发生的历史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越来越珍贵,越来越有价值。
   《桃蹊路》是一本可读性、趣味性、民俗性很强的散文集。作者杨传球长期身居成华,他曾工作过的锦江电机厂跟桃蹊路街区仅有一步之遥。他对成华有深厚的感情,又有扎实的写作功底,他接受创作任务后,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身体力行,通过对桃溪路历史和现实的寻访、挖掘、收集、整理、提炼,以优美流畅的文笔记录下了桃溪路在历史变迁中一个个珍贵的镜头,给我们展示了这个小小街区醇厚的民风和历史文化积淀,值得一读。
  

共 26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化的高度自觉与自信,不仅有精神层面的,还包括物质方面。而每个地方独特的物质文化特色便是其魅力所在,需要极具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创作者的大力宣传推广。作者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表述了散文集《桃蹊路》的内容:成都成华区二仙桥的厚重历史文化,沙河卓有成效的治理,成都乃至四川移民文化融合的贡献,成都量具刃具厂的今昔,地域特色的艺人对地域经济发展的功绩,穿越百年的华西中学,9O6厂的改革开放,桃蹊路“统征”的社会成效等等。一个个鲜明且具有特色的故事无不见证着祖国和时代前进的脚步,表明作者对作品倾注了深厚家国乡土情怀以及严谨朴素的创作品质,让人无限向往。非常感谢老师对晓荷的支持。【编辑:萧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0-04-25 20:31:32
  谢谢老师对晓荷的大力支持,敬茶!
回复1 楼        文友:余懋勋        2020-04-25 21:27:27
  非常感谢萧垦老师的精心编按!辛苦了!
2 楼        文友:聆雨        2020-04-25 22:03:59
  向老师学习,好文不错过!
3 楼        文友:杨传球        2020-04-26 10:03:27
  读过余老师的这篇文章之后,心情非常激动,我的《桃溪路》自去年出版发行之后,老余就非常关心,曾找我要书,由于开始书比较紧张,等了两个月后,我才将书送给他。他拿到书后,就认真阅读,我们还在口头上交流过。没有想到,他竟为我的这本书写了一篇评论,而且写得这样长,这么全面,实在令我感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老余这样的知己不可多得,有这样的朋友陪伴,我在写作路上就不会感到孤单。祝朋友健康平安!
回复3 楼        文友:余懋勋        2020-04-26 11:28:46
  杨老师客气了!向你学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