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枫】插秧(散文)
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还有生产队,父母亲无论如何努力干,都逃不脱贫穷的生活。一家六口人的日子十分清苦,每天不是玉米面窝头,就是杂面窝头,一年四季都很少见到白面,整日饿的肚子咕咕叫,就连春节,母亲也只是蒸煮几个敬财神的白馍,等过了正月十五,这些裂了口子的白馍才能分给我们兄妹四个。在吃不饱饭的日子里,我们这些没有劳动力的人,就只能去野外的田地里寻些能吃的野菜,那些吃着酸酸的叫不出名字的野菜,还有面条菜、灰灰菜、猪毛菜、蒲公英、黄花苗、咪咪蒿等,那时,可都是我们果腹的美味。由于终日吃的主食没有野菜多,所以我被饿得面黄肌瘦,身体抵抗力极差,整天小病不断。记得有一次得了很严重的贫血,母亲不得已带我上县医院挂针,护士很小心地为我扎上了针,却因为我的血管太细而多挨了几针。
因为当时家里太穷,没有多余的房子,两间薄皮瓦的主房里,里间铺着一张大点的床住着父母,旁边还打有一个地铺住着我和姐姐,外间一张床是两个哥哥的,床的一边有一个冬天烧煤的煤火台,在床的脚头还有烧柴火做饭的灶台,锅碗瓢盆所有用具全在这间屋里。房间的门后还有一口大大的水缸,整个房间的上半部都被烟熏得黑乎乎的。墙也是土堆砌成的,只不过在土墙之间垒有一些蓝色的砖,这些砖上面压着房屋大梁,负责整个房屋的承重。屋里的墙皮用泥巴糊的比较平整了些,但在日子的煎熬中有些也都脱落了。那时的我有时躺在床上看着那些斑驳的墙面,总会幻想那些掉下的墙皮能像一幅什么图?后来两个哥哥大了,不方便在烟熏火燎的屋子里,就去了邻居家里睡,直到以后有了工作离开了家在外打拼。
后来家家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日子稍微的好了那么一点儿。因为要耕地,所以养牛养驴的也多了起来。为了农耕,父亲和母亲也想买一头牲口,但喂牲口必须先得为他盖一间屋,所以请了邻居帮忙盖了一间低矮的草房。盖屋子的墙全都是父亲动手和泥一下又一下往高处堆砌起来的,檩条是锯断了家里的几棵树拼凑的,就连树枝都被派上了房顶,屋顶全用麦秸秆铺盖,铺好的麦秸秆上面再糊一层泥巴。这样的屋顶必须每年都换,不然就会一大块又一大块地往下落。门是几块薄薄的板材拼凑的,从中间的缝里都能看到屋里的一切。
养牲口的房子有了着落,随后父亲又东拼西凑地买了一匹便宜的母驴,虽说它的一只眼睛瞎了,但赶着它拉车时一点也不走斜路。有了牲口,就得有专人喂养,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给了我。虽说与驴共处一屋,又是在门口打的地铺,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屋,当时内心也是万分欢喜。
无论家里有多穷,开朗的父母依然让我们上了学堂。十岁之前,我们是没有听说过大米的,更别说吃大米了。直到六姨结婚后,我们才知道了什么是大米,因为他们那儿属于盐碱地,只能种稻谷。小姨上有一个小脚婆婆,常年无法去地干活,小姨一结婚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虽说已经分田到户,我们的日子在慢慢好转,但对于每天吃上白面大米,还是遥遥不可及的。
大概在我二十岁左右的那年夏天,正值插秧时节,我在家无所事事,母亲就让我和姐姐去六姨家帮忙插秧,当时刚刚流行长筒袜子,到膝盖的那种,我特意多带了一双,然后打扮得漂漂亮亮和姐姐去了六姨家。说了来帮忙插秧后,六姨微笑着答应下午就领我们去田里。在吃饭的时候,六姨讲了稻田里可能发生的事,还特别强调说:“稻田里会有一种软绵绵的黑虫子,叫马鳖,一定要当心不要被它咬到,一旦咬到,它就会顺着人的血液钻进血管里,到时救也救不活。如果刚被这种虫子咬到,先拿布鞋底子抽一百下,及时的话,它就会丧命,人也无碍的。”六姨的话让我毛骨悚然,马鳖的厉害也被我记得牢牢的。
下午,我特意没有脱下长筒袜子,并穿上了一双高筒胶鞋。我们一行人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田地,田里早已被姨夫修整得平平整整的,也放满了水,在田间地头,有提前培育好的稻苗,需要在插秧时分散到田地中间,然后再由人一下又一下地把稻苗插进田里。
“插秧也有讲究,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而秧苗之间也要间隔一定的距离,插秧的秧苗不宜过多,四五颗即可。”面对六姨的讲解,我选择了往地里运送稻苗,姨夫用平头铁锨将稻苗平平铲起,放在一张不大的塑料布上,塑料布两头用一截棍子和绳子一并绑着,再留下一截绳子用于手拉,这样在水中运稻苗会比较省些力气。运到田中的稻苗,也要像扔手雷一样将稻苗扔进田里,在扔稻苗的时候,也要注意间隔一定的距离,秧苗分散不均匀,负责栽种的人就会因为伸手之处没有稻苗,再移步去拿稻苗而耽搁时间。在运输稻苗的时候,高筒胶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便将胶鞋脱下,只穿丝袜,丝袜虽说漏水但脚趾处却会存泥,运苗没有几趟,便得将袜子中的淤泥清理一下,不然脚下沉沉的迈不动腿。因为运送秧苗时,我是一直移动着的,所以也没发现腿上有什么虫子。当运完了地里的稻苗,看到大家忙着低头插秧的我,也不能老是闲着,便在田埂处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插秧。
我的身旁是六姨,六姨一下把了六行,还不用扯线。看她插的秧又快又直,而且秧苗之间的纵距和行距都几乎一样,真是令人佩服。六姨的旁边是姐姐,虽说她扯了线,也把了四行,但远远没有六姨插的秧苗好,而且还被六姨落在了后面。
拿了一把秧苗,让六姨给我匀出贴近田埂处两行,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拇指从左手中的一把秧苗中分出四五枝秧苗,捏住根部便向水中插去,第一棵秧苗插的周周正正,令人很欣慰。接着,便插入第二颗,第三棵,一连插了十几棵后抬眼一瞧。妈呀,这才几棵呀,便开始往一边歪去,害怕被六姨嘲笑,赶紧将歪斜的秧苗重新拔出来再插进田里,端详一番后,才开始再次分苗插苗。当时弯着腰看着还行,可当插了几把稻苗后再次端详,又有许多歪歪扭扭的。算了,好在错得不算太大,将就吧!不然,别说追不上六姨了,就连比我小十岁的三表弟也追不上啊!六姨插完了一趟折回来后,看见了我插的秧苗,一再表扬说不错、不错。得到六姨的表扬,令我当时就激情大发,斗志昂扬,也不顾太阳毒辣,晒得我头晕目眩汗水直滴,累得再腰酸背痛也不甘落后的坚持干活。当我插完一趟后再瞅,我插的秧苗除了歪的就是斜的,没有几棵是在一条线上的。唉,勉强就这样吧!
正当我专心致志地插秧时,腿上有了小小的瘙痒。我抬起了腿,虽说我穿着丝袜,但腿上依然可见有一条黑色的小虫,软绵绵的。我用秧苗的根部去腿上蹭了一下,这个小虫子像画一样紧紧贴在我的小腿上,蹭也蹭不下去。六姨中午说的马鳖一事,早被几句夸奖忘到了爪哇国,相反,还笑呵呵地抬起腿跟让六姨瞧,问这是什么东西?六姨一看,赶紧说:“乖乖,那就是马鳖,赶紧用稻苗蹭掉。”
“啊,这就是马鳖,怎么办?怎么办啊?”当时就在水中跳了起来,一边跳一边喊,还带着将要哭出来的颤音。
大家一看我这囧样,都哈哈大笑起来,尤其是六姨,一边笑着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几步来到我身边帮忙将马鳖捉住弄死,一边解释说马鳖没有说的那么厉害,只是一般的小虫子而已,中午说的都是谣传。我被吓出一身冷汗,再也不敢下水插秧了,只能胆战心惊地在田里帮忙运稻苗,还时刻担心地看看腿上有没有虫子。
虽说此事已过去多年,当今日再次想起,内心依然有种后怕。好在,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许多稻田也改成了种植旱作物,农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我家的两个哥哥和六姨家,都盖起了两层青砖大楼,年近古稀的母亲,也过上了天天有白馍大米吃喝不愁的日子。而我总在吃大米的时候想起当年插秧时的辛苦,爱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大米。如今,人人都过上了好生活,这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编注: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