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晓荷】于有心(小说)

精品 【晓荷】于有心(小说)


作者:刘开阳 秀才,195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91发表时间:2020-10-05 13:02:47


   小于顺杆子往上爬:“得有酒,我得喝两盅!”
   周奶奶大度地应承:“没问题,喝死你个小兔崽子!”
   如果是论心灵手巧,小于在整个村子都能排到前三名。小于把说明书和线路图仔细琢磨一遍之后,很快就找出其中的毛病。
   丰盛的晚餐是在周奶奶家进行的,然而肘子是老于炖的,酒也是老于买的。小时候,老两口对这个幺儿子舍不得打骂,长大了,已经不能打骂,可是又不忍心看儿子就这么沉沦下去,就借着周奶奶的手,给儿子找条出路。
   小于就着大肘子喝酒,然后听周奶奶慢慢掰扯做父母的不易。于有心喝着喝着就掉下泪来,想起自己过去做过的种种混账事端,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小于坚决让周奶奶把躲在偏房的父母请来,给母亲倒了一杯酒,给父亲倒了一杯酒,三个人一时间都涕泪横流。
   周奶奶也端起酒杯:“崽啊,有句话你要永远记得‘少年贫不是贫,老来贫才贫杀人!’你这时候还年轻,得学一技傍身,然后混个出身啊!你看看你父母,都多大年纪了,他们那一天真没了,你能靠谁?谁又给你做口热乎饭吃?”
   于有心开始学习收音机、电视机等新型家用电器的维修技术。他没上过培训班,也没有老师,就是在那里自己摸索。
   世界上很多事情,其实远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难,于有心很快就总结出家用电器维修的规律。大件修不了,就是一个字“换”,小件很简单,无非是某个地方接触不良,某个地方螺丝松动,甚至就是积灰太多而已。
   于有心很快就闯出了自己的名堂,许多人“慕名前来”。村子里还有一个人也在做家电维修工作,地点是自己家中,巷子门口挂着招牌,维修之后是计件收钱。因为这个人收钱比较狠,所以很多人望而生畏。这也不能怪那个修家电的人要钱狠,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大家子人等着养活,自然要认真收钱了。
   于有心给别人修家电的时候,要钱要得没那么认真,有时候就是一壶老酒就可以了。因为这个原因,一些人专门请于有心去帮自己修家电。也因为这个原因,于有心经常喝得醉醺醺的。同样因为这个原因,于有心修家电的成功率不是多么高。
   即便是这样,于有心的名气还是超出了这个村子,蔓延到村子外边来了。十几年前,马路这边是村子,马路那边是良田。慢慢地,田地被工厂占领,靠路边的地方,还建起了一座现代化小区,里面有十几座二十来层高的高楼。
   这就是时代的脚步,有时候觉得自己明明还在原地,可是时代已经走出好远好远了。
   因为修电视,于有心认识了阿苏,一个标准的城里人。阿苏的父亲是某个中学的校长,不过现在已经退休在家。
   第一次见阿苏的时候,于有心很景仰的,很恭敬的叫声师傅。阿苏高瞻远瞩地挥挥手:“兄弟,坐下、坐下,我是请你帮忙,你可别客气!”
   于有心第一次这么拘谨:“您老别客气,我一定努力!”
   后来才知道,闹了半天,阿苏只比于有心大两岁。不过,阿苏不论从走路的姿势,还是软塌塌的脊梁,咋看都不像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其实不光于有心误会,其他人也经常看走眼。阿苏和一群退休的老头在一起练太极拳,旁边有个观众就恭维他:“您老身板很硬朗啊,人退休之后就得自己调节好自己的生活。”阿苏问,你看我们这群人当中,谁的年纪最大?那个人说,当然是您了,这群人中,一看就数您德高望重。而那时候,他阿苏还没讨到老婆。
   阿苏的电视只坏了一回,按说两个人不可能再有交集。可是没想到的是,阿苏结婚的时候,竟然给于有心送了张请柬。
   于有心没有去喝喜酒。他现在驼背已经到90度了,因为驼背的厉害,走路开始一瘸一拐。没办法,只有使劲外八字,他才能继续往前走。因为看人的时候需要使劲仰着头,使劲长了,左眼的眼皮使劲往上挑,看上去有些吓人。连原本清秀的脸庞,也因为总是使劲昂头发生了变形。
   除了自身的原因,还有一条无形的鄙视链,让于有心不愿去喝喜酒。从行政区划来看,村子已经划入市区范围。很多年轻人穿衣戴帽也与城里人相差不多。然而,只要一开口,人家就知道你是“村里来的”,就算尽量说普通话也不行。于是,当身高、相貌差不多的人站在一起的时候,鼻子里的冷哼,眼角的余光,都让人不舒服。
   还有就是,于有心预见阿苏的婚宴不会太丰盛。阿苏找的酒店是村头的翰林酒店,厨师的手艺不一定强的过老爹。食材更不一定新鲜,说不定要闹肚子,小于才不去受这个罪呢!
   阿苏这次宴请的对象是自己在小区的同事。只能算是一场“付宴”,双方父母都不参加,只是新娘子来走一圈,“圈”个钱而已。
   于有心还是包了个100块钱的红包给阿苏。算一算,跟阿苏上次请于有心吃饭的酒钱差不多。阿苏是半福利性质买的这套房子,这大概是这个城市最后一批福利分房。阿苏把房子租给了一个卖带鱼的,一个月的房租是500元。然后他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来回跑四十里地,在他丈母娘家住。他丈母娘有辆电动车,平常用来买点菜什么的,阿苏来了之后,就把它征用了。
   当阿苏跟于有心说他每天要骑两个小时上班的时候,于有心的眼珠子差点掉下来,关切地上去摸摸阿苏的前额:“大哥,你没说胡话吧!”
   给阿苏修电视的时候,整个客厅不过十几个平方,彼此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6米。可是阿苏走路拖着腿,到跟前之后,先找把椅子搁上屁股,然后再伸出胳膊支起脑袋,再然后费尽力气“唉”一声:“唉,兄弟,我跟你说啊,这个电视啊,它不出人了……”
   别的不说,单单“唉”的那一声,就让人啥劲头也提不起来。而这短短的几步,给人的感觉是,至少耗尽他半生的力气。并且为了不受累,年纪轻轻的阿苏就主动要求到了后勤,混迹在一群半退休的人当中。而现在,阿苏竟然骑着电动车来上班。
   因为于有心没有参加婚宴,几天之后,阿苏专门给于有心提了一塑料袋水蜜桃。于有心的家与阿苏的工厂隔了条马路。阿苏把房子租出去了,有时候中午就到于有心这里休息一下——父亲利用家里小院的一角盖了间房子,开了个房门。这样既有利于小于维修电器,也给小于一个私人空间。阿苏呢,就常常在中午打扰小于,还经常在上班时间找于有心下盘象棋。
   看得出来,阿苏在同事之间朋友不多,自己有耐不住寂寞,并且无所事事,所以就“跟定”了小于这个朋友。
   无论如何,刚结婚的阿苏看上去还是蛮精神的,人也显得年轻了,体态也没那么老朽了。两只虎棱棱的大眼睛变得热情多了,对人生也不那么失望了。
   然而时间不长,阿苏的眼皮又开始往下耷拉了,拉着小于坐在古老的八仙椅上,语重心长地说:“兄弟,我给你说,寄人篱下的滋味真不好受!”
   小于愣了一下:“你这表情怎么就像一下子回到了旧社会?”
   “别提了,我那个丈母娘跟我媳妇说,是不是该拿点生活费,让我们把租房子的五百块钱给她!你说我这天天风里来雨里去,刮风下雨打雷都得受着,不就是为了这点租金吗?要不然我费这么大劲干啥?”
   小于问他:“你老婆姊妹几个?”
   “兄妹俩,还有个哥哥!”
   小于说:“那就对了,人家有东西当然得留给他儿子,不过你不会不选择寄人篱下啊,不会选择住自己的房子啊?宿舍就在这大院里边,抬腿就到,还不受人气,多好!”
   阿苏说:“兄弟,你不懂,这个世界上,不是自己的爹妈,谁都不行!她那么大年纪了,还能把钱财东西都带进棺材里去?”
   聊着聊着,阿苏已经是义愤填膺。
   “这个死老婆子,连青菜也不给我们买了,肉蛋奶更不用说了!兄弟,你知道我一个月得拿出多少钱来买菜?1000多块啊!”
   小于不禁笑起来:“那你丈母娘买菜就不花钱了!人家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啊!”
   “不是,我们两口子现在不是正准备买房子,需要攒钱嘛!而且小孩正上幼儿园,动动哪里都需要钱。你说,我一年就四五万块钱,掰扯掰扯哪够用?”他喝口茶,喘口气继续说:“原来那个老太婆每天早晨把青菜、肉蛋放在厨房门口,有时候我们来不及做饭,就跟着她吃了,现在可好,啥事都跟我们分得一清二楚!”他已经气的满脸通红。
   “那你每个月交不交生活费?”
   “我哪有钱给她啊!别说我没钱,就是有钱我也不给她,让你说,要是我那闺女和她儿子的小孩同时哭了,你说她会先哄谁?连想也不用想,肯定是先哄她自己的孙子,就凭这个,你说我为啥给她钱?而且他老两口都有退休金,老头子晚上还给人家看门,一个月就八百多,干嘛还非得让我们交钱?”
   又过了几天,阿苏来到小于的住处就躺在床上,显然意气难平。接着又有些伤感的说:“兄弟,这个社会太实在了,我大哥二哥都当官,人家一见面就是亲兄弟,谁都能用到谁,谁都能帮到谁啊!可是一见我,不是转移话题就是默不做声,就害怕咱求他们。上次我借了大哥的轿车开了开,开了几天没有汽油了,让他给我加满油,他那个脸难看的,一箱油才多钱?至于这样吗?我一生气就把车还给了他。二哥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一打电话就让二嫂说不在家,他们挣钱都那么多,还跟我这个穷呵呵的兄弟计较,你说还有什么人情味?”
   “兄弟,我活得郁闷啊,你说做人有什么乐趣啊?”
   小于看看镜子里驼背的自己,想告诉阿苏不驼背就很有乐趣,可是张了张嘴,没发出声来。
   不过也因为阿苏的关系,让小于找到了自信。原来不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灵魂几乎是平等的。而所有人,都在背负着自己的烦恼。只不过有些看上去有些痛苦,有些看上去可笑而已。然而它带给每一个人的感受应该是差不多的,不然的话,聪明伶俐、年轻美貌的林黛玉,怎么能这么年轻年纪轻轻就急急忙忙夭折了呢?
   (七)
   有人说,老年人之所以老了以后显得可怜,不光是因为年龄逐渐变老,行动越来越不便,也不光是因为缺少年轻人探望,更主要的是他们的生活一成不变——总是接触寥寥几个人,总是面对有限的事情,甚至有时候就是呆呆坐着不知道该干什么,于是,看上去就相当可怜了。而且,这种情况会反馈给他自己,让自己觉得自己更可怜。
   从这方面说,小于其实已经提前进入了老年。一开始学修理家电的时候,他觉得自己靠这手艺能对付一辈子。谁知道还没有十年,这门手艺就已经过时了。那种大匣子、小匣子形状的收音机越来越少,几乎都没有人用了。电视他也修得很少了,因为身后背一个大口袋的电视也越来越少。而那种新式电视,里面除了线路板就是二极管,可拆卸的地方太少,弄得小于都不敢轻易上手。而小于不过是三十出头的年纪,连“老于”这个称呼还没混上,那以后该怎么呢?
   小于已经入了五保,每月有几十块钱最低生活保障,逢年过节有油有肉、有米有面。父亲有些积蓄,在村办企业还有些股份,加上小于哥哥姐姐的帮衬,生活没有问题。
   小于所住的村子,慢慢变成了“空心村”,大家纷纷到马路对面去建房子了。老街的房子没有人修缮,街上嬉笑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下于有心和一群老头、老太太继续打扑克下象棋。
   其实在村子里,“游手好闲”的人还有一些,主要是“工二代”。就是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农民,家庭生活水平比周围人要好得多的那群人。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父母故意培养自己孩子的优越感,反正这些“工二代”当中,没几个人学习好的,更没有几个人热爱劳动,大多数人抱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吊儿郎当的态度对待生活。而这些人的父辈,基本上都是工厂里最普通的工人,当国家不再执行顶替制度之后,这些“工二代”进不了工厂,当不好农民,身份变得尴尬起来,有人开始奋发图强,但更多人成了小于打扑克、下象棋的盟友。
   小于的铁杆牌友之一就是孟飞宇,两个人就相差一两岁,都住在老街,一对老光棍。
   孟飞宇也是“工二代”,可惜的是,父母将他惯出一身坏毛病之后,就早早去世了,把他卡在了人生的尴尬处。尤其是父亲过世之后,因为各种变故,家里一下子穷得厉害,加上孟飞宇一直在宣讲:“挣钱的不下力,下力的不挣钱”这一理论,而且自己积极实践,懒在家里不肯干活,所以成了大家的笑料。好些比孟飞宇更穷、更懒的人都娶上媳妇了,却把他孟飞宇留在了原地。
   孟飞宇一个人守着一个大院子,日子过得一地鸡毛。春节的时候,白菜便宜,不到一毛钱一斤。孟飞宇却没买白菜,却买2毛钱一斤的胡萝卜。小于笑话他是不是缺心眼,孟飞宇掰着手指头跟他算账:“白菜一顿饭得炒二斤,还要搭上油、搭上盐,搭上柴火。而胡萝卜腌成咸菜,五六斤就可以从冬天吃到夏天,只需要半斤粗盐,你说哪个合算?”
   听完孟飞宇算的账,小于一阵心酸,这就是到了一定年龄没有老婆、孩子的人,只要喘气就行了。原来,人真是需要为点什么而活着,不然,很难预料会堕落到什么程度。
   孟飞宇活到三十岁的时候,同龄人的孩子见了面开始喊他“老大爷”,这让孟飞宇很受到刺激,于是决定雄起一把。

共 28511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讲述了于有心的一生,真是坎坷的一生,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于有心小时候,是特别聪明用功的一个孩子,长相又好,读书又用功,可惜得了驼背的毛病,人生的悲剧从此开始了。他的一生,什么也没干成,什么也没得到,去工厂做工,得了一个小处分,被赶了回来,在村里开个书店,却因为一个女孩子,书店也开不下去,可是他的父母,还是一样想要他振作起来。慢慢地,他老了,幸好也拆迁了,得了一笔钱,才得以安度晚年。从小说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幻想的世界,是美好的,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本文构思精巧,不动声色地用一个小人物的一生,完成了对这个世界的描写。佳作力荐欣赏。【编辑:千骑卷平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00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千骑卷平冈        2020-10-05 13:03:46
  于有心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2 楼        文友:刘开阳        2020-10-05 18:35:05
  于有心是个普通人,也是个向往光明的人,却摆脱不了市侩纠缠,一直在人世间沉浮,直到最后,他用自杀来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的他是幸福的吗?至少是求仁得仁,不会怨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