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脚下凝重的印迹(散文)

编辑推荐 【八一】脚下凝重的印迹(散文) ——杨继国的大爱情怀


作者:清风徐来 秀才,229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61发表时间:2020-10-23 15:26:41


   2012年春节,全县西片最大的祭祀英烈老王爷会由下三屯村承办。因为18年承办一次,村民兴致盎然,聚智献策,盛况空前,唱名团戏,请名演员助兴,各种传承的文化艺术形式。和现代的舞蹈歌唱齐聚村子的街街巷巷,需要要做衣裳,钱支需场地容纳,乐的是村民,愁的是会长,这个重负谁来担当,当任大会的副会长杨继国首例。将买出的5000元苗木款全部捐出,带动全村户户捐款,人人参与,使这村的农民文化生渴水落实处,尘埃落定,人人卸愁,活动经费已经解决,场地愁眉头,因为村头地畔全是村民种植的苗木,不可毁呀,杨继国深知难处,记住乡愁,再无选择的夹缝中主动提出,腾出自己堆放30000多快转和其它建筑材料的场地,而且自己出经费800多元挪走了一切障碍,场地可容纳一切文化活动,经商买卖,逛会散游的万人会场,村民拍手赞誉,大会筹委会和庙管会于盛会于之日鸣鼓敲锣,彩旗飘舞,鞭炮齐鸣。抬上“德厚于心,善于行”的金字牌匾额镶在杨继国门楣之上,这是第五面金匾之家与会的观众无不赞口称绝,第五面牌匾在戏台灯光的映射中,在万人举目中更显庄重耀眼。2015年同一社区重修古庙,杨继国的神念无处都在,乡情同宗的村民史亲念怀,他记忆中的母亲带他在这里祭拜求安,而今重建,缅怀神灵,他出手捐资500元,款额最大,影响最深,过村会立碑时又捐3000元,庙管会给突出捐款的杨继国赠送了“乐善好施”的又一牌匾,这是杨继国门楣上的第六面牌匾。牌匾齐楣,人生辉灿,这是道德的收获,这是善的结果,这是仗义的行修,这是杨继国一生的辉煌。提起杨继国重建庙宇捐资。笔者借此说几句话:“庙是乡愁沉淀的古典,它曾经的消失伤害了人们纯朴的信念,庙在幽深历史中重现,意味着人们精神的重新团,因为它有厚重的经卷,它有消失时的遗憾,重建与炉烟把凝聚重新安,共享国泰民安,同乐福祉家园,
  
   七、为了老母学会了孝道
   孝道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勉词和信碑,二十四孝先贤留芳,只有诗配画中无声的孤守,在传说中如风飘去。随着时代的转移,经济的需求,事业的转迁定格生活的文化的哀变,思想的错位,意识形态的回避,乡愁离去的古老,祖辈的安在已成为当代人的拖累,追求城市化生活已经偏移,浪漫的舞蹈,安逸的散步,已经把富居的父母罗打搁到远离的乡村,孝道淡化,孝或荡然无存,老母成了婢妇,接城里守寂寞,看娃、做饭,洗衣,当保洁工,老父母守家躬耕,锄草,务毛桃,老夫,老妻本谈夕阳情韵相伴老,却银河相隔单孤独守。
   不说现代的老人,在什么位置,现代的儿女,在什么角度,孝在哪里,谁能唱出“花木兰安慰双亲的“平了贼,儿回家在孝敬双亲的剧词,现代人当花木兰太遥远,太悲叹了。
   我在采访时听到杨继国流露出老母的话题,我进一步听他叙说母亲的话题,他未说先啼,彻痛思念,他讲述母亲的故事,抛钱度夜,母亲18岁当了杨家的媳妇,19岁生了姐姐,21岁又使自己降生落地,28岁父亲离开这个家,永远的离开了母亲,母亲很年轻,携着两个孩子撑了这个家,白天劳作消渡,晚上夜长难眠,看着一双儿女,想着父亲,无奈长夜就准备了20个铜钱,撒向炕,只有纺车沿下的空地上,又一一捡拾,不管多久的时间,什么时候,只要捡够了20个树木,才上炕睡觉,这愁的是青春,是向往,是想念,是贞操,无钱的日子难度,就撑起织布机,白天给生产队干活,晚上架起织布机,承接织布挣钱的手艺,织布一丈长,再睡觉。曾记得母亲的织布歌谣“织布,织布,女子娃子都穿上,冬天不受冷,秋天不着凉。”就这样,冬天晚上,承接十几家活,一百多丈长啊,布多长,苦多长,年复一年,遥远悠悠,母亲渐渐老了,织布也萧条了。杨继国也近30多岁没媳妇,母亲心急如焚,儿子长得奇丑、低矮。母亲把姐姐的彩礼钱一分也没用和自己织布挣得钱、卖猪钱凑齐,托亲拜友给杨继国说媳妇,媳妇娶了生了儿子,短命鬼撒手走了,残疾的儿子还是母亲的罪,他想起母亲的苦愁,母亲的累,泪如泉涌。他念母亲80岁,前还操家劳心,一点也不闲着,80岁后母亲身体体弱多病,行动困难,他还要做苗木生意,承接工程,不管走多远,都放不下对母亲的牵挂,为了在母亲身边伺候,不离开家,不做生意,只是劳作在自己的苗木田园,晚上睡在老母亲身边,母亲无牙齿咬菜,就买了母亲爱吃的葱花豆汁,三餐给母亲喂饭,换衣洗澡,操心母亲,喝水、给母亲梳头,洗脚剪指甲,不管邻村远近,用车推母亲逛会看戏,母亲想亲人,就推着母亲走亲戚,母亲升仙了,又为母亲热热闹闹、金童玉女、大蜡、喇叭洋洋火火把母亲送上了坟茔,村里人都夸赞杨善人是孝子娃。
   更为人惊叹的是,西安电影制片厂,选择特技演员选重了他,条件是到留转正,最后他坚决回绝“家有老母”就这样舍弃了特殊而有闪光的前程,我有追访“你后悔马”一句“无怨无悔”的回答,感动了一行四人。
   一种爱,一种感恩,一份责任,杨继国这个黄土儿以孝为先,感动乡邻,留下美名。
  
   八安放乡愁,献地打井
   水是绿色生存的血液,水是一切生命的娘乳,水是天地间云生气韵,之源,太阳高照,风云变幻,雨有时缺。禾苗干渴,枝头叶子垂,活着的挣扎很累,死的可怜悲哀,黄土儿,庄稼人祈盼风调雨顺。
   生在地上,活在水生万物中,靠天吃饭已经是落后的观念。生态稼穑是生命的根,水是根的娘,滋润万物,今年盛夏,大地干渴,禾田焦灼,人人望着云,怨着天,看着庄稼苗木枯萎,心急如焚,坐卧不安。上级拨款打井,村民心情欢腾,但是落实打井的位置时,却无人主动献出精神,矛盾复杂的村民心。尖锐选井位置的争议撂了几天,在村干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杨继国供运苗木回家,听说情况,尚未喝水蹲坐,立即找到干部,主动献上自己的苗木地,并分析周边地形和打井位置,与村民的需求一拍即合,并积极参与筹划,上午决定,下午移树木,损失在千元以上,井架起来了,咚咚的打井声音和村民的欢呼声拍合音切。村民买水管,修水渠,杨继国又走在了前头,水出井了,井在杨继国的地头,水从地边流,可是他是最后一块浇上水的,一块块苗木绿了,长了,村民又对杨继国的举动、菩萨心双手支持,赞不绝口。
   这是一种精神,这是一个人最善美的灵魂,他是一个庄稼汉,他是黄土地养育的黄土儿,他情缘乡邻,厚德载物,无私的心与安放乡愁的真情是骨子里释放出来的,也是母亲留给儿子的,是杨继国刻骨铭心践于一生的恪守。
   附:给良善济贫、济民,为正直人的公开信
   尊敬的济贫齐民为正直人的公开信
   我叫杨继国,四屯乡,曙兴村人,今以公开信,借此之际,情怀捧赤,诚挚谢誉,渭河古道上生下我,黄土地养育我,渭水滋养我。可生下来就苦,母子相依为命,壮年妻子离去,儿子残疾,颠沛奋蹄,老了仍苦,一家五口三残,到暮年,生活在了好时代,享受了好政策,2015年吃上了低保,作务着摇钱树,虽钱不多,够花就行,因为有靠山党的好政策,感谢习主席,感谢党中央,感谢四屯镇政府,感谢我身边济贫的好干部,济我、扶我,感谢邻里和我一样善良的人和帮助过我的人。也感谢过去有过恩怨的人,感谢两位亲姐姐对我的扶持,永记乡愁、永思。美不美泉中水,这句古老的语言,我虽一生平淡,但是怀着善良之心义举之为,并愿在岁暮余年,把心中的爱德积于身献给社会、安放乡愁,留给自己,母赞身边的干部真扶贫,扶贫守住八条标准,亲民,爱民,扶正气。永远做人民的知心人。并建议在党的脱贫政策引领下,依靠智慧脱贫,创新脱贫,技能脱贫,勤劳脱贫,奋斗脱贫,摆脱依靠思想,形成中华民族劳动创造财富的光荣传统,其心共勉,奋斗向上的合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诚勉,让我们奋进在梦已成真的东方,晨晓捧着太阳奔向小康。
  
   杨继国
   丙申仲夏
  
  
   采访时从杨继国身上看到了许多常人看不到的特点,珍贵的是苦了一生,乐了一生,善良了一生,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绊倒了爬起来,不停奋蹄的一生,是砥石。撑起五口三残的一生,特别是亲情孝母的这段故事八面牌匾的荣耀,却自强不息,嘶鸣奋蹄,也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侮辱,歧视困苦和陷入悲哀的绝境,杨继国骨子里有一种毅力,血肉中有一种精神,脑海中有一种信念,他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不变,艰苦奋斗,拼搏,担当,挺立的精神。不变勤劳,朴实、干净、善良,大爱,包容的品格不变,他一生的奋勉、鞠躬、谦卑的作为不变。收获了种德积福,享誉了尊重仁爱。
  

共 13990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运用直朴的语言,记述了一个平凡而又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农民的高大形象。杨继国,无疑是一个有担当,善良,纯洁,正直之士,在他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众多农村农民的优良传统道德和坚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他的故事值得大家敬重和学习,他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和光扬。推荐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欣赏。【编辑:桐疏枝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20-10-23 15:28:25
  欢迎朋友支持八一文学,祝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20-10-23 15:31:04
  文章的摘要内容要精练,长篇大论,有喧宾夺主之嫌,影响读者对主体内容的欣赏。
3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20-10-23 15:34:45
  故事感人,如何能在语言与情节的建构上再注重凝练性则更加完美。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