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云中漫步的电影(随笔)
说实话,中国的电影就喜欢说话,不说话,导演不知道如何表现情节,如何讲故事,如何拍电影。演员也是全靠说话完成表演和表达,没有语言的表达,许多演员就发愁,就和导演报怨:这里应该说几句话,不说话怎么表演?导演就让编剧临时加词。一般中国的电影拍摄现场,编剧都在现场候着,就等着临时加词,还情思飞扬呢,这是中国电影滑稽的一景。
七
电影艺术不是拍摄话剧和戏剧。然而,中国第一部电影就是拍摄的京剧《定军山》。那是一九零五年的事情——把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拍摄,是中国独特的电影类型。剧本是一剧之本由此诞生,是专门针对京剧和戏曲而产生的理论,是中国电影的特色。那时中国的电影导演其实就是剧务,安排拍摄中的各类杂务。摄像师就更简单了,把摄像机对准舞台一开机就不管了,一盘胶片够拍十分钟,如果此时摄像师没有吃早餐,到剧院门口吃碗馄饨也来得及。因此,当时中国的电影摄影师也被人戏称为“馄饨摄影师”。
后来中国电影导演、摄像的作用才逐步体现,但剧本是一剧之本还遗留在电影创作的口头禅上。理论上说,剧本是一剧之本,是讲剧本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节奏技巧,还要有人文关怀和对人生的理解。电影剧本看似属于文学范畴,但从理论来说,电影剧本应该属于电影艺术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大致的剧情参考,是一张发挥电影艺术的画布。这个问题不只是电影剧本的归属问题,而是创作电影剧本时的基本概念和思考方向。
那么电影剧本创作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呢?从电影艺术的特性可以看出电影剧本的特点。我想,首先应该遵循电影艺术的规律和方法,要多看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电影,从中体会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和手法。再则,要读一些电影理论的书籍,真正理解电影创作的理论指导,理解不同流派和风格电影的实质内涵,从中悟到电影剧本应该怎么阐述什么电影精神,以及剧本在电影中存在的真实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一下世界优秀电影的创作方法,弄懂其制作流程,情绪宣泄的表达方法,情感背景铺垫的方式,以及电影艺术特有的讲故事手法。特别提示的是:中国有一些剧本很不错,但就是被拍坏了,主要原因是不按电影艺术规律进行电影创作,以剧本为纲,以话剧和戏曲为模板,结果可惜了好剧本,拍出来一个烂电影。
中国电影创作的路还很长,电影剧本的创作也是皮与毛的关系,它与电影艺术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不能独善其身。拍好电影的前提不只是剧本的好坏,而是要重点看导演阐述,看分镜头剧本。这是电影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一点,还需大家深刻牢记。
八
那么有什么具体方法有助于写好电影剧本呢?我想还是有的,我总结出来一些个人的见解和建议,勇于实践的作者可以尝试一下。
1.要从导演的角度去思考剧本的创作。
导演是要全面考虑电影整体风格的,是唯美细腻的风格,还是纪实朴素的风格……还有不同情感的色调、声音,在剧本写作时就要注意色彩的描写,声音的搭配。还要考虑场景变化:城市、乡村、室内、室外、沙滩、树林、大海、河流、高山、草原……要把人物活动安排在不同场景,这样就有情调,有味道,还能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使画面语言丰富复杂,这样就有滋有味,耐看。
有人写剧本情节涉及南方和北方,但人物的谈判交易都在宾馆室内,导演还真拉着人天南地北跑的拍摄。我上学时老师就指出,这是不对的,如果在室内拍,就不必坐飞机南北跑;如果有钱南北跑,何不在室外拍,这样能反映当地最有特征的外景,比如高山、大海、园林、街景等等,可以增添许多情趣和信息。
不同场景色调、光影的安排也要考虑,要尽量符合剧情情感镜头的需要,符合人物的心理变化。比如窗外的光线透过百叶窗投射在人物的脸上、身上,再来点微风吹动百叶窗晃动,让条状的光影在人物脸上、身上不规则的移动,这也是表现人物此时心情复杂的手段之一。如果场景的色调和光影能为剧情服务,又能表现人物此时的特殊心情,剧本的写作理念就为整场戏增添了镜头语言。
2.要从摄像的角度思考剧本的创作。
摄影师考虑的是画面的美感和符合导演镜头语言的设计。在剧本的创作中,如果我们在一些场景的描述特有画面感,在营造画面语言的同时,还能增加画面的美感、画面的复杂性,让画面要素带给人们全新的感观刺激,那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比如有两个人在交谈,其背景是大海,这样也不错。但如果此时有船从背景穿过,是否更增加画面的美感和复杂性,而且动感的画面会让时间流动感增强,提高观众的观看兴趣和耐力。当然还有其它方案,比如人物穿行在码头,让观众借此机会了解一些知识的空白点,甚至还能营造电影节奏,创造了新的画面叙事风格。
当我们用文字讲述故事的时候,脑海中产生诸多画面,并将它归纳提升,运用到叙事风格和叙事过程中去,这样的文字就会调动读者的感观进行再创作,形成一种参与意识——这是每个电影艺术的创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退一步来说,即使是单纯的文学创作,你的文字中充满声、光、色的画面,那也就是一个好文章的开端。
3.要从美工、服装、道具的角度思考剧本的创作。
电影剧本是为电影服务的,电影要好看就要有看点,电影艺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细节。场景的描述刻画、人物的服装举止、道具的展示应用,都应该在剧本中有所设计。这种设计就是要把反映时代特征,烘托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独特道具、服装、环境布置描写出来,让故事背景说话。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生活用品,随着岁月的更替,许多物品就从人们的生活中退场了,而许多新的日常用品又精彩亮相,这就构成了时代的综合记忆。当然,影视作品不可能把特定的时代整体复原,只能依靠具有典型意义的建筑、服装、道具来增加真实性。选择最有象征性,最容易完成的,最能勾起大众回忆的时代记忆,就是编剧应该在剧本里预先设计好的。
这种设计需要大量的历史知识,需要删繁就简的择优取舍,需要考虑影视制作时的成本核算,需要最大限度的呈现电影艺术的要求。编写唐朝的故事中出现了宋朝才有的成语、称谓、用品、生活习惯是不行的;战争片中出现了当时还没有的服装、武器、装备、术语也是不行的;即使是科幻片,也是要有科学依据作为基本骨架的支撑,编剧绝不能写成妖气冲天的魔幻片。
还可以再写出4、5、6……几条来,算了,不写了,再写就成了电影编剧指南了。
九
最后,我又想起了电影频道的访谈节目,想起了我们那些追求电影票房的电影人,我认真地问一句:如果没有任何创作限制,也有足够多的金钱,我们能拍出《爱丽丝梦游仙境》《阿凡达》《狮子王》《玩具总动员》《终结者》《真实的谎言》《哥斯拉》等等电影吗?
电影可以把假的东西拍得像真的,也可以把真的东西拍得像假的。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现代版“云中漫步”的巫神,就看人们对电影的真谛是否真正认识到了。
(原创首发)
2020年11月14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