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风恋】三义庙鞋歌(小说)

编辑推荐 【风恋】三义庙鞋歌(小说)


作者:孙丹木 布衣,178.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29发表时间:2021-07-14 16:52:16
摘要:清康熙年间,成都提督街一带制鞋业繁荣,众从业者尊蜀汉皇帝刘备为业内祖师,并在“蜀王弟子”鞋坊刘老板(自称刘备后裔)带领下成立了鞋业行会。为感谢祖师蔽荫,纪念刘、关、张三位结义英雄,倡导鞋业团结互助,共同发展,行会提议捐修三义庙,得到大家拥护支持。故事围绕行会组织团结鞋业人员发展鞋业、修建三义庙展开,演绎了一幕幕表现老成都手工业者美德和人间义、恨、情、仇的悲喜剧。


   “既然你反对缠足反对穿小鞋,那你为啥还要遵从什么‘三寸金莲’的传统旧制呢?”娟妹还是想不通。
   “不过人家都已把足缠小了,我们又何奈何?不也只能依足样而画鞋样吗?古有成语叫‘削足适履’,说的不能让大脚变小来适应小鞋,依此道理,也不能将小脚变大来适应大鞋呀。”
   娟妹似乎觉得文兴哥的话也有道理,语气有了缓和:
   “你说的道理我并非不懂,但我们做鞋的也并非硬要跟着传统跑。一点作为都没有,不更助长了缠足之风吗?我是这样想的,做鞋的也有倡导风气,引导时尚的作用。你把鞋越做越小,人家也会跟风把足越缠越小。反过来呢,你把鞋稍做大一点,做得美观实用一点,让女人穿起来轻松舒服一点,不就在无形中引导时尚,倡导大足之风了吗?”
   文兴头一次听到这样的宏论从娟妹口中讲出,似乎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当着几个师姐妹连忙答道:
   “好一个引导时尚,这就是移风易俗的功效啊!听小妹高见,才发觉自己鼠目寸光,枉为读书男儿,实在惭愧,惭愧!”
   娟妹看着文兴哥一脸虔诚的样子,狡黠地笑道:
   “你又没做什么亏心事,惭什么愧呀——该惭愧的是我!”说着,她把脚抬到板凳上,“你看,大脚一双,担心嫁不出去,才想要天下女人都成了大脚,让那些嫌大脚的男人都打单身去。”
   张文兴忙说:“爱小足者,天下愚人也;嫌大足者,无知小人也。小足不但害苦了女人,在男人眼里,也是步履蹒跚,行路难看,哪如小妹这般健走如风,潇洒自如呢?”他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说,“好小妹,你说自己足大担心嫁不出去,非也,其实爱慕你的人大有人在,你想不想知道?”
   听到此娟妹不觉脸飞红云,她明知张文兴爱着自己,又怕他把那张纸戳破,忙阻拦道:
   “别说了,我不想知道,但我晓得有人没安好心,我最讨厌哪个提这码子事!”
   一时两人无语。其实,两人都误解了对方的话。娟妹以为文兴哥此时要向自己表达爱意,她正在为别人提亲的事生气呢,这不哪壶不开提哪壶吗?故顺口说出有人没安好心的话。而文兴又以为娟妹是冲着自己来的,弄得一脸尴尬开不了腔。
   其实,这个误会的根源还在最近有人向刘家提亲的事上。上次桃园会遇上娟妹那个富绅,显然为娟妹的美貌所垂涎,然而他也自知他一个已有两房姨太太的人,哪怕再富有,要想得到这个美若天仙的黄花闺女,也绝非易事。思来想去,便于半月前托媒送来一大堆彩礼,请刘师爷将女儿许给她作正房作姨太太都行,说事成之后,修刘、关、张庙宇的事全包在他身上。刘师爷当时一口回绝,把媒婆彩礼一并打发走了。可那媒婆第二天又来了,刘师爷虽嫌其厚颜无耻,又想到生意人少结对头,故不好太翻脸,便叫继龙请张文兴来商量对策。为什么要请张文兴?一则刘张两家算是世交,文兴父亲死后,刘全力扶助孤儿寡母,从未将他们当作外人;二则文兴知书识理,且有谋略;三则刘也有心将女儿许配给他,趁此可看出他对娟妹是啥态度。
   文兴自然不赞成将娟妹送入虎口,他分析了此事可能的后果,提出了应对策略:坚持这样回绝下去,让对方自知无理无趣,终会放弃。如对方要以势欺人,或耍什么阴谋诡计,那就文来文对,武来武挡,决不示弱!
   对此事娟妹虽知道些风声,却不知详情,又不便多问,故心里正烦。文兴说爱慕娟妹的人大有人在,也是想试探一下她对自己的态度,可娟妹的回答又给他泼了一瓢冷水,让他摸不着头脑,但一转念又觉吃了定心丸——既然她那么反感人家提婚嫁之事,那姓薛的要她当那个“三姨太”,也绝对没门!也说明自己还是有机会有希望的。于是,回家的路上,他不由喜滋滋地吟道: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三集:秀才茶肆救孤女
   这天下午,有外地来的客商约文兴谈笔生意,二人来到一家名叫“有缘来”的茶馆。客人边品茶边作自我介绍,说是来自扬州,本人姓杨名语堂,慕名成都女鞋故来求购,又听说张秀才家的女鞋为成都女鞋之上品,便亲自到其鞋店看了样品,证实名不虚传,故想先订购一批。
   文兴谦逊道:“鄙人的货不敢称上品,可你来找我买女鞋到是找对了门。扬州乃国中最为富庶繁华之地,成都次之,古所谓‘扬一益二’也。扬州美女也是天下第一,如水一样的清丽温柔,而且讲究穿着服饰,追求时尚风雅。我之所以甘冒风险做女鞋,也多为扬州美女准备,杨先生以为然乎?”
   杨老板听了自是高兴,赞道:“佩服,佩服,没想到张先生如此有眼光。”生意当即定了下来,二人言犹未尽,继续攀谈。二人问起年庚,竟是同年所生,只是文兴大两个月。他俩相视而笑曰——看来我俩硬是有缘!
   此时邻坐传来优美的歌声,两人望去,原来是一少女在卖唱,旁边还有个小男孩弹着琵琶伴奏,看样子是姐弟俩。只见那女孩,身穿淡绿色对襟衫,模样清秀,一双大眼显出天真和灵气,大概只有十六七岁。小男孩只有十四五岁,穿蓝色马褂,显几分英气,身旁还放着一支拐杖。只听那女孩稚嫩的嗓音轻轻柔柔唱道: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
  
   小男孩的琵琶伴奏虽不那么娴熟,却恰衬出歌声的动听宛转,天真无邪。一曲下来,在场的人听了连声叫好,纷纷主动向他们盛钱的钵盂丢进几枚铜钱。张杨两位先生则一人送上一小串。姐弟俩礼貌地一一谢过。
   杨先生是扬州商人,听歌女唱曲是常事,也很内行,知道女孩刚才唱这段是元代的曲子,曲牌叫“天净沙”,其巧妙之处是通篇全用叠字词组成,便把一个春光下的美貌少女描绘得逼真传神。他向文兴叹道:“我来成都已有半月之久,到今天我才发现,我原来对成都有两个没想到。”
   文兴问其详,他说:“第一个没想到:成都本西南僻壤,却并非闭塞保守,不仅物产丰富,而且尚工重商,多有杰出工商才俊,故其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并不逊于扬州多少。第二个没想到:成都文化深厚,娱乐兴盛,文人雅士、歌女舞姬荟萃,管弦笙箫之音绕梁……就连眼前小姑娘的歌声都这么婉转动听——这不仅与扬州在伯仲之间,某些方面竟还要高出许多。看来,我这次来成都真未枉此一行!”
   两人正谈论间,少女歌声又起:
  
   花褪残红春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大家正听得入神,茶堂内突然传出一个异样的声音:“小幺妹儿,你唱的曲儿咋个大爷听不懂喃?干脆你跟大爷唱个《想郎想得水汪汪》,唱好了大爷重重赏你!”随着响起几声怪声怪气笑声。只见不知何时进来听歌的一个公子哥儿打扮的人站起来,淫邪地向卖唱女孩笑着,身边还有几个地痞跟着助威。
   小妹的歌声被打断,怯生生地向那人回道:“大爷,请多包涵嘛,这歌我不会唱。”
   “卖唱的不会唱,就别吃这碗饭!——嘻嘻,过来,大爷教教你,抱抱你就会了。”说着就要对女孩动手动脚。
   文兴见这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少女,来不及多想,不知那来的勇气,忙冲上前拉住少女的手道:
   “表妹你让我好找,怎么到这儿来了?快快回去,你父母都在我家急得团团转,等着你们回家呢!”
   女孩先是惊诧,但见文兴一副真诚着急的样子,马上反应过来,说道:“表哥,你看我们又没走好远——弟弟,我们快走吧,表哥来接我们了!”
   那正伸手要摸女孩脸蛋的公子哥儿,没料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气愤不已,不过他似乎认出了文兴,不甘心地问道:
   “噫,你不就是那个张秀才吗?怎么又有这么个表妹?是不是也想打她的主意,要来撬我的盘子呢?”
   文兴道:“鄙人有眼不识泰山,不知你是何方神圣,但我要好言相劝,不要说她确是我表妹,就是与我无亲无戚,你也不可在大庭广众之下胡来。你既然认识我,要是能给我面子,就让我表妹表弟随我回家,你先前的举动,我也不再深究,你看如何?”
   这边杨先生也来劝说:“哥子,看在我与张先生的朋友份上,再给我这外地商人一个面子好吗?这事闹下去恐怕有损天府成都礼义之城的声誉哟。”
   几个无赖虽然人多,见眼前两位也不是等闲之辈,还有茶馆里众人都在怒目看着自己,毕竟做贼心虚,只好眼睁睁让文兴将歌女两姊妹带出茶馆。
   原来小男孩一只脚落下残疾,故拄着拐杖,文兴将他扶着请两姐弟先回他的家里再作别论,杨先生跟着走到快拢文兴家门,便要告辞,拿出一锭纹银交与文兴道:“这算我帮助两姐妹的一点心意,以后的事就烦劳你多照顾了。”
   文兴不便挽留,同两姊妹一道谢过他便分手了。他把两姐弟带进屋见过母亲,将刚才的经历向母亲细述了一遍,母子俩便问起姐弟的身世来历。姐姐还未言语便先伤心哭了,弟弟也跟着流泪。文兴和母亲又忙着安慰,母亲心疼地说:
   “看这姐弟俩,小小年纪出来卖艺,弟弟又是残疾,还遭坏人欺负,好遭孽哟!妹儿呢,你有啥伤心事就说出来嘛,大妈大哥也好帮你们呀。”
   少女止住了哭泣,拿帕儿擦擦脸,便开始述说——
   她家住东坡故乡眉山县城,本是书香门弟,父亲名叫李方义,母亲名叫赵素云,她叫李玉洁,弟弟叫李玉果,小名果果。前年因母亲得了重病,四处求医不愈,不得已父亲卖了家产把母亲送到成都治病,姐弟俩后来也一同来照顾母亲,哪知钱用完了母亲还是撒手人寰。父亲悲极而疯,整天披头散发又哭又唱四处游荡,最后投锦江而死,留下姐弟俩相依为命,靠到茶肆酒楼唱小曲儿为生。可船漏偏遇打头风,今年初的一天,弟弟被一匹街上乱跑的受惊马踩断了腿,找那家马主人根本不认账,还是一位好心江湖郎中为他医治才慢慢康复,但伤得太重腿骨难于完全复位,从此落下残疾……
   听了姐姐的述说,张大妈早已是泪水涟涟,抱着两个苦命孩子泣不成声,结果三人哭成一团。文兴一旁又是安慰又是嗟叹。
   哭过了已是掌灯时分,张大妈张罗着做晚饭,姐弟俩上前帮忙。吃饭的时候,文兴向姐弟俩介绍了自家情况,然后道:
   “你两姊妹若不嫌弃,就在我家住下,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我家鞋作坊也正缺人手,你们先学学做鞋手艺好不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干得很好,今后定会大有前途。”
   说完他把杨先生给的银子交给玉洁,玉洁坚决不要,推来推去,张大妈只好打圆场:“那就先放我这儿替你们保管,日后你两姐弟需要花费随时可取哈。”
   姐弟俩当然高兴。从此有了安身立命之处,告别了餐风饮露担惊受怕遭欺受辱的日子,不多亏遇到眼前的大恩人大救星吗?于是双双跪下,要拜张大妈为干娘,拜文兴为义兄,文兴和母亲欣然接受。
   从此,清冷的张家因洁妹和果果的加入,平添了许多生机和热闹。聪明勤劳的两姐弟除了帮干娘做家务外,还常常弹唱几段小曲逗老人家开心。在做工作坊,姐弟俩更是专心学艺,从不懈怠,还相互督促勉励,把那男娃、女鞋、皮鞋、布鞋的工序技艺一一学习掌握,没多久,他们便成了张家鞋坊顶得起的两把好手。见姐弟俩这样快快乐乐地成长起来,平时关心教导他们的文兴哥自然也非常高兴。
  
   第四集:城南得闲访胜迹
   这年六月,提督街衙门在蜀王弟子鞋坊预订了五万双皮制军鞋,要求最迟在九月份完成。刘师爷一家接到这一大笔业务,也像往常一样要分配给那些没多少业务的鞋作坊,让他们用自家统一购买的材料照着统一设计的鞋样去生产,而且都按客户与自家的订价付给制作费,从中不得分文好处。许多鞋坊都得到过刘家这种帮助扶持,自然对其感激不尽。这回刘师爷是以鞋业行会的名义来分配生产定额,他与几个副会长商量后,再叫继龙和文兴去各作坊店铺作了解,很快就把任务分了出去。接着又派他两个去城南浆洗街采购皮革材料。
   娟妹听说两个哥哥要去浆洗街采购皮革,马上在爹面前嗲声道:“爸,我去一个,我去一个!我好久没看到万里桥码头的船了,好久没到武侯祠去耍了,我要跟哥打个帮手,也顺便去耍一下嘛!”
   刘师爷笑道:“看来这做鞋的仗还没开打,就得先放放你的敞马了——好嘛,多个人去帮帮也好,你们也好顺便去城外转转耍耍,回来可得加油赶活儿啰!”
   有小妹一道去,继龙、文兴当然求之不得,这样顺便开开心心在城外玩玩老人家也不会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兄妹三人带上帮工廖贵就出发了。走了好一阵才到城南门万里桥,踏过桥头就闻到一股皮革味,同时也就到了大名鼎鼎的浆洗街口。街两边的皮革作坊一直向南排列,一里多路长的街道共排了一百多间制革坊。因为制革要先硝皮,硝皮后要取锦江水将皮冲洗干净,故曰“浆洗”,浆洗街便因此而得名。清代的成都,制作皮衣、皮鞋大都取材于这条街,而这条街的皮革除供应成都还外销其它地区,所以当时它与提督街一样都是生意兴隆,远近闻名。继龙和文兴找到一家叫万盛源的作坊,看了皮样品与老板谈妥了购货事宜,因为货一时还未备齐,就留下帮手廖贵等货。三兄妹就直奔隔街相望的武侯祠而去。

共 56658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通过讲述老成都鞋业行会爱恨情仇故事,演绎了一幕幕跨越时空的真善美。清康熙年间,国运日盛,民生安定,成都百业兴旺,特别是提督街制鞋的作坊发达,是全省军务提督衙门订购军鞋的地方。为了抱团发展、共同进退,提督街东头“蜀王弟子”号店主刘昌元提议成立鞋业行会,得到赞同。于是,故事便围绕鞋业行会组织团结鞋业人员发展鞋业及修建三义庙等故事展开。时间跨越幅度大,背景深沉丰实,文化底蕴古老奇特,通过各种人物的多方面刻画,故事的转折发展,表现出一幅极具历史色彩的巴蜀画面,也表现出老成都曾经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此外,作者对人性的描写和深挖也下足功夫,是一篇极具阅感的好文章,非常值得学习,特别是文中的“师爷”“账房先生”“家丁”“银票”等,是一个朝代的代名词,让人有种穿越的感觉!很好的一部小说,画面丰富多彩,对话场景古韵十足,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佳作推荐共赏。问候作者,感谢赐稿风恋,遥祝作者身体健康、文思泉涌!!【编辑:山雨潇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雨潇潇        2021-07-14 17:06:40
  一篇非常值得学习的小说,历史感十足,难得!学习了!祝老师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刘春庆        2021-07-14 17:39:02
  很有地方特点,方言也贴切,也很精彩。问好作者,期待更精彩的作品。遥祝夏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