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追风司马(散文)
沿另一边的山梁而下,一台台的林木间,是各种展馆。除了那些介绍韩城当地民俗的、文化的、日常生活及劳动场景的展馆之外,有一处最重要、也是探究太史公后裔世系的展馆。世系图展示,太史公有二子。其一子延续几代后,才改“同、冯”二姓,即今徐村的同、冯姓氏。这也证实了我在徐村的所见所闻。
拜谒过太史公司马迁的这一处祠墓,已是夕阳西下。有几个问题萦绕心头,不得其解。其一,此处墓葬,传说及书载,认其为衣冠冢,而我在徐村,同氏亲家告诉我,此墓冢埋葬司马迁一条胳膊。孰真孰假?是书上记载的正确,还是其后人口口密传的属实?为什么?其二,为何晋朝最初建芝塬大墓,不把太史公的真墓迁来而只建衣冠冢?其三,司马迁受宫刑后仍为中书令,继续著史,子孙并未牵连获罪,而几代后,又要改姓而隐匿草莽?其中又有何隐情?其四,一个大的家族,在专制的封建社会里,仅改姓,就能隐瞒他的来龙去脉?历史的真相,深藏在重重迷雾之中,还需要今世的人,去认真探究、考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探明真相。
3
乘车离开司马迁广场,亲戚领着我们去韩城的老城。说老城保留了一处古庙建筑群和古民居的两条街,很值得一观。
车行路途,我在想,太史公司马迁是韩城引以为荣的一张名片,将去的古庙宇建筑群与太史公又有何关系呢?韩城市的老城在塬下,后来扩建的新城区在塬上。老城区的规模小,无法容纳建市后的需求。但老城区一路也在改造。拓宽至司马迁广场的大道,大道旁新起一处处新楼。据说,四十多万人口的韩城市将打造成可容纳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要使韩城市成为渭北的旅游亮点,纳入省城西安的两小经济圈。韩城至西安二百二十三公里,不论是汽车还是火车,两小时都可到达。在上世纪,韩城是渭北著名的能源基地,以产煤而名,包括毗邻的合阳与澄城。煤炭作为最基础的工业资源,为一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煤炭的开采,却给矿区周围的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二十年前初到韩城,感觉那时的韩城与同样是渭北煤区的铜川市一样,灰头土脸,大、小道路,车过处,扬起的是黑色的煤尘。建筑物表面,也覆盖着一层无法剔除的“煤炭”的标志。现在到韩城,煤矿虽然仍就存在,但那种严重污染过的景象再看不到了。蓝天白云,道路清洁,新、旧建筑都如西安古城一样,靓丽、干净、整洁。可以肯定的是,政府早已转变了观念,发展经济的同时,把保护环境、保护一方人民的生存安全放到了发展经济相同的高度。这一点,值得欣慰。任何一个想重点发展旅游业的城市或乡村,环境的好坏是决定发展的主导因素。
不到半小时,车已至目的地,展现在眼前是古色古香的一片古建筑。亲戚指引我们从文庙开始游览。街巷的入口,古老的木牌楼首先把千年的历史与沧桑一下子抛给游客,历经岁月的圆木柱与牌楼上方密麻麻叠加而成的斗拱,以及覆瓦之上精雕细刻的砖雕泥塑,仿佛时光之门,指引你走向时光逆流的黑洞。
文庙红墙青瓦,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所有的建筑、碑刻以及古柏保存得十分完好。仿佛一朝又一朝的天灾人祸从未光顾过这里。而我初上学时经历的“批林批孔”运动发生在另一个国度。古老而精致的建筑、建筑物上的砖雕、木刻、泥塑、彩绘、琉璃等,我是外行,只能观赏、赞叹、拍照,说不出所以然。只说说文庙里的古柏吧。自东南偏门入,耸立在甬道旁的是一株一千岁的古柏。我与妻张臂合抱合影,一只手指尖相碰,另一只手不知相隔多远。树身的纹理稍稍扭曲,扶摇直上,华盖如云,生机盎然。走过池阁上精美的小石拱桥,路右旁又是一棵比刚赞叹的那株更粗壮的古柏,铭牌上说明它一千二百岁。树高两米处分杈,分杈处,一丛枸杞枝条扶苏,绿叶间点缀着珍珠般熟透的红色鲜果,娇艳欲滴。枸杞是多年生藤本,初生的幼树是不会结那么多那么密的果实的。这丛枸杞借古柏的枝岔间安身,不是一年两年了。树上生树,少见吧?其它稍小但树龄有七八百年的柏树比比皆是。在这里,它们的年龄还是小伙子,不敢跟千岁的爷爷辈攀比。
供奉儒学宗师的大成殿前共四株古柏。两株紧邻殿前石阶,两株稍远,在甬道两旁。这四株古柏有讲究。紧邻殿前,左边古柏为一个主干,右边为二。甬道两旁,左边有五,右边有三。有五根斜岔开主干的古柏被一圈围栏保护着,树身合一处,系了一圈红流苏。乍一看,古柏的树身似乎已没有了树皮,遍布裂纹,像是干枯已久。抬头看树冠,却还顶着云朵般的绿叶。走近,发现那一圈系绑的红流苏原来是一条条打印着金色人名的祈福布条。铭牌上标明,这又是一株“五子登科”柏,树龄一千五百年。站在大成殿门外的解说员见我们围着五子登科柏,便热情而大声地解释道:“这棵五子登科柏是一棵树自然分为五枝,有孩子考重点、考大学的人家,送来孩子的名字,系在树上,很灵验的。”我明白了树身系人名红布条的原因。原来是借“五子登科”的寓意,望子成龙。解说员又解说了其余几株古柏主杆分枝的寓意,以及殿门外龙杠的等级规制。我等只顾了游观,无法一一牢记。回去后记叙这次游历,打开手机百度,百度百科是这样系统介绍韩城文庙的,现摘录如下:
韩城文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区东学巷东端北侧,是全国第三大孔庙。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和北京国子监街的孔庙。若从建造年代算来,在国内排第五,连北京国子监孔庙也要比它晚。
韩城文庙的建造年代至今无统一说法。该馆工作人员持唐初造,宋重造观点。明《一统志》记载:韩城县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旧址重修。《陕西通志》载:洪武四年知县周吉成重建。近年出版的《韩城市文物志》的观点是:韩城文庙具体始建年代不详,通过相关文物考证、推断,文庙当始建于唐初,经历代的重修扩建,其建筑风格集宋、元、明、清于一体,有“四代建筑一庙收”之说。
文庙坐北朝南,不设南门,共有四进院落。主要建筑以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正谊明道门、明伦堂、尊经阁等构成一条南北长二百米的中轴线。
中轴线两侧设有牌楼、致斋所、更衣室、碑楼、碑亭、东西庑、东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东西书斋等建筑。
庙东、西还有名宦祠、文昌阁等附属建筑,并与庙内相通。该庙在建筑设计上强调中轴线相对称的格局。利用层层递进的格局,按功能合理布置建筑。庙、学结合,是研究明初地方文庙建筑的范例。
1975年5月31日被韩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韩城文庙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
韩城文庙集宋元明清建筑于一身,布局规范,体态恢宏。庙宇坐北朝南,1371年(明洪武四年)做过大规模重修扩建。其占地总面积8400平方米,中轴线长180余米,后存主体和配列建筑共22座,计78间。是14世纪以后中国西部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古建筑群。文庙由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5个主体建筑和4个紧密相连的院落组成。
文庙外有木结构牌坊两座。东坊上书“德配天地,西坊上书“道贯古今”。由“贤关”“圣域”两门入庙。门口竖有“文武百官军民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石,南边的“万仞官墙”雕有体态生动、凌空欲飞、琉璃放彩的五条龙。其形象逼真、工艺精美。两边有鲤鱼嬉浪砖雕,风急浪高、鲤鱼腾跃。这飞龙跃鱼,寓有英才辈出之意,同时也暗示着封建社会的“儒童”一旦金榜题名,便如这跃过龙门的鲤鱼,可飞黄腾达,前程无量。
棂星门
棂星门为文庙正门,其门为悬山式,由三座木牌坊组成,五昂重拱,补间辅作分七、五、三朵,饰以龙、凤、仙人、狮马、花卉等。立柱直通屋外,俗称通天柱。顶饰琉璃盘龙、花卉套筒和宝葫芦攒头。过此门,进入第一大院。院内古柏参天,树木城荫,鲜花盛开,清新雅致的环境使人赏心悦目。门前有“泮水”,水上有“泮桥”。院东、西两侧有对称的“更衣亭”“致斋所”,这是祭孔前清心浴面、理衣整冠的地方。两边对称的六座牌楼,分别记载着历代重修该庙的概况。
戟门
院北三间为“戟门”。过“戟门”,进入第二院。正北面为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这是列放孔子牌位的地方。文庙院内有古柏33棵,叶茂枝繁、馨香四溢。第二院建筑呈凹形,布局紧凑,结构严谨。
明伦堂
出角门,进入第三院。明伦堂宽敞明亮,堂正上方高悬着“师道尊严”的大字匾,字体苍劲浑厚。这是当年“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院两侧各有7间廊屋,分别为掌酒司、典库司,当中两边置有东、西碑林。
尊经阁
穿过明伦堂,来到第四院。拾级而登即为“尊经阁”。台高3、65米,阁为重檐歇山顶,周有四廊,明楹十八,补间辅以华拱,琉璃雕花脊,鸱吻而尾卷,结构恢宏,颇具气势。绕台而望,古城风貌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五龙照壁(也叫万仞宫墙)、五子登科柏、龙杠、乾隆、嘉庆皇帝送给韩城乾隆二十六年状元王杰的祝寿匾等为文庙的看点。
大成殿前有一根龙柱,石狮相驮。中间有御道,专为皇帝祭孔通过。朝廷命官走两侧,地方官走偏道。可谓等级森严。韩城不曾驾临过皇帝,但状元王杰曾走过御道。王杰做过三朝宰相,据传,宰相刘罗锅的故事就是以王杰为原型编写的。王杰是韩城庙后村人,乾隆二十六年中状元,在朝为官四十余年,清正廉明,深得乾隆、嘉庆两朝皇帝的赏识。王杰七十大寿,乾隆皇帝御赐“赞元锡嘏”寿匾。王杰与夫人八十大寿,嘉庆皇帝御赐“福绥燕喜”寿匾。
游历文庙,我怀着最虔诚,最恭敬的心,每至一处,战战兢兢,不敢触摸,也不敢大声交谈。孔圣人是文化一脉的宗师、始祖,他老人家在儒学中的地位堪比佛教始祖释加牟尼和道教始祖老子。我辈既披文人的外衣,对始祖岂有不恭不敬之理!
与文庙一墙之隔,便是东营庙,庙内正在修葺,众多工匠们忙着工作,无法细观。右侧有关帝庙,进去转了一圈。关帝左周仓、右关平的坐像前,许多男女正在叩拜,我匆匆一瞥,便退了出来。关公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早已超越了忠、义的层次,化身为武财神。我无意求财,也不信那一套,但不能坏了别人的美好愿望。
据说,韩城的另外一个地方,还有北营庙,与东营庙遥相呼应。元时,成吉思汗在韩城驻军,东营、北营,应是驻军的营帐。韩城濒临黄河,过了黄河,即为山西。历史上,这里是蒙、汉的结合部,也是蒙古大军问鼎关中平原的要冲。蒙古族是虔诚信奉长生天的,他们的驻军营地兴建庙宇,合乎这个民族的信仰。
出东营庙,穿过一条立有高大牌坊的街巷,便是城隍庙。城隍是一座城市主持宗法与正义的神。其建筑格局不亚于文庙。三座大庙都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同一风格。站在城隍庙的北端大殿前,向南而望,视线直至文庙北端的尊经阁。在此最值得一说的是城隍庙与东营庙中间的小巷。这条小巷深处,如今已劈为古城步行街,保留并恢复了古城的建筑风貌,吸引游人玩赏。在东营庙北墙外的墙壁上,保留了一组精美而无与伦比的砖雕。这组历时近千年的砖雕,人物栩栩如生,花鸟逼真,布局大气,肯定出自当时的大师之手。也只有皇家动用国库的财力才能把一面墙做得如此精美细致,精工细刻。天色已晚,我们没有时间细细观赏,拐入步行街,匆匆浏览了一遍保留或新修葺的古民居,便匆匆而归。
走在大街上,华灯初上。看到街旁房屋的外墙上,雕刻着《赵氏孤儿》的故事。问当地人。当地人得意中带着十分地敬仰之情大声说:“救赵氏孤儿的程婴就是我们韩城人!”我听后肃然起敬。程婴以己之子换赵朔之子,使之逃过被杀之灾,而自己亲子被杀之。这种大义,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历史的韩城,文化的韩城,在我敬仰的天平一端,又增加了一块厚重的砝码,那就是忠义的韩城。
我一天之中,拜谒了两座高山,相距不远,都在韩城。韩城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为什么如此厚重?再走访间,我最终得到的答案是:司马迁开辟了崇文、严谨、好学之先河,他的精神和文化高度激励后人,才有了辉煌的文庙,有了状元郎王杰。有了一大群为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的先贤与才子。文化的积淀,因为传承,才得以发扬光大。因为传承,才生生不息,愈加丰满。我的亲家翁亲口告诉我:仅他这一分支,祖上就出过三至四位举人。家藏的牌匾至今保留着两块。他和哥哥一家一块。可惜的是,牌匾上的刻字,在文革时被强迫挖掉了!而他的老父亲,是五十年代初的大学生。他与哥哥正赶上成份论时代,地主的成份无缘推荐上大学。他仅有的妹妹大学毕业,而他与哥哥共有三女两子,全部大学毕业。我家娶回的大儿媳妇,是徐村第一位研究生。任何事皆有因果,这就是文化传承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