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诗歌浅析(赏析)

精品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诗歌浅析(赏析)


作者:刘银科 秀才,145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37发表时间:2021-12-16 16:05:24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诗歌浅析(赏析)
   末四句为第五节,是本篇的结束。只写出山鬼相思的愁绪便戛然而止,余味悠然。她犹疑徘徊,在那里热切地企盼,忧思满怀,”思公子兮徒离忧”。然现实是伴随她的只有雷声、雨声、猿声、狖声、风声、树声,这一切构成了一曲抑郁的交响乐,徒助神女增愁而已。
   《九歌》中的各篇祭歌,有的是着重描写神的形象和威力,如《东君》只写日神,有的则掺杂进入神间爱情的内容,如《少司命》写主宰生命的神,《河伯》写黄河之神,都有神与巫之间亲密关系的描写。有的是描写神本身的爱情故事,如《湘君》《湘夫人》描写湘水这一对配偶神的相思与悲欢,《山鬼》也属这一类。
   《九章》是由屈原不同时期所作九篇诗歌汇集而成。都是与作者政治斗争生活的身世遭遇相关的。其中《哀郢》《涉江》《怀沙》几篇尤为突出。《哀郢》写被流放离开故国的哀情,《涉江》写由湂渚流荡到溆浦一带的心绪,《怀沙》则是自投汨罗以前的绝命辞。下面我们学习一下他的《哀郢》。
   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楚顷襄王初年,屈原被流放江南时,因哀伤离别郢都而作。全诗可以分为五段。从篇首至“思蹇产而不释”为第一段,写在流放途程中对古都的无比眷恋之情。屈原为楚国的命运坚持了长期的斗争,但是换来的是一系列惨重的打击,现在又被流放到远方去了。这种痛苦的情怀在楚国是无处可以倾诉的,所以诗人以对皇天的怨艾发端。突兀而起的呼天抢地的怨叹声,把诗人积蓄已久的愤懑之情,象山洪暴发一样倾泻出来。在这段抒情中,着重从依恋之情和荒远之感两方面落墨。对即将离去的故都故里来说,是难舍难分,踏出国门而痛苦满怀,哀见君而不能再见到。他望着故国那熟悉高大的乔木流下了泪水;他行至夏水入江处,还在回望而实际已经看不见了的楚都东门一一龙门。另一方面,他对被流放去的地方,则充满渺茫无际之感。由于对故国的爱恋实在太深了,离开它一步便有天涯之感,”春明门外即天涯”,又何况离开楚都。这样一走,便意味着离开了政治,丢掉了实现政治理想的条件,诗人自然会分外感到前路茫茫。所以他因为“发郢都而去闾”,便感到”荒忽其焉极”。当他望龙门而不见时,更感到“眇不知其所蹠”,待到乘舟进入大江,简直不知“翱翔之焉薄”了。这段细腻的抒情,使我们似乎看到诗人依依不舍、一步一回首的神情。
   从“将运舟而下浮兮”到“悲江介之遗风”为第二段,写经过一段旅程之后,在途中对故国的怀思。郢在今湖北江陵西北,诗人顺江而下,经过洞庭时,他的身子虽一点点移向远方,思想却一刻也没有忘怀归去。”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当他走过夏浦,今武汉一带地方时,路程愈远思想牵系愈深,“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深切的怀念,使他弃舟登陆。上岸后,他看到虽然眼前是平阔的沃野和人民富足安乐的生活,可诗人想到这一切怎么能永远保持下去呢?不禁更加悲上心头。
   从“当陵阳之焉至兮”到“蹇侘傺而含戚”为第三段。紧承上段末尾对国事的忧心,当继续茫茫行程时,不禁想到国家倾覆的可怕:“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无!”“两东门”用郢都东西两座城门代指郢都。真不敢想大厦之变为丘墟,怎么能让郢城变为一片荒芫呢?这种可怕的前途使诗人更加不快,“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郢都还远,江水与夏水不可涉渡,楚王昏庸,宵小当政,把路堵死了:“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诗人想到长期以来在政治上被冷落,时光竞流逝得如此迅速,几乎使人不敢相信,已经八九年了!他认为自己的失位是与楚国的日益衰落紧紧关联的,诗人感到格外的抑郁悲伤。
   从“外承欢之汋约兮”到“美超远而踰迈”为第四段。诗人受爱国热情的驱使,将心中的愤懑转为对楚国黑暗政治的揭露与批判。宵小以诌谀取得君主欢心,实质上脆弱而不可依恃,而对国家与君王忠心耿的人物却被群小障蔽而不得亲政。继而又举历史为证,像尧舜那样高行薄天的人物,尚且被馋人加以不慈之名,足见馋奸小人极端可卑和可畏。接着把笔锋指向君主,指出君主既厌憎耿耿忠直的贤人,喜欢善于巧言伪装的宵小,结果只能群小日进,忠良日远。这一段语言不多,但句句击中要害。
   “乱曰”以下为末段。“乱”在乐章上为尾声,是全文的收结。它紧紧扣住本篇的主题,集中表现了思返郢都的强烈愿望。诗人在流放中,纵目流观,高喊出“冀壹反之何时!”诗人知道希望是渺茫的,但却排不掉这眷恋的希冀。”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鸟不论飞出多远,还是要返回故巢本枝,狐狸临死,也还要把头枕在居处的故穴上,又何况人呢?鸟、狐这一反衬,对表达感情十分有利。最末以深长的慨叹结束:”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由于诗人抒写的是一种绝望中的愿望,使人倍感惨痛。
   屈原的另一首《天问》是以四言句为主,一连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范围包括自然现象、神话故事、古史传说,表现了诗人广博的知识,特别是他的大胆怀疑、追索自然和历史奥秘的探索精神。读了《天问》后,对诗人之所以会在创作中广泛利用自然、神话、历史素材,也就会一目了然了。
  
   四、屈原诗歌的艺术成就与社会意义
   屈原诗歌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以《离骚》为例,它的艺术特色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浓郁的浪漫主义,二、比兴手法的运用,三、铺张的描写,四、情节在抒情诗中的出现,五、章法上的波澜曲折、起伏不定。
   《离骚》全篇贯穿着对理想的追求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它着重表现诗人对现实的主观感情和态度,热情滚动犹如江涛海潮,汹涌澎湃,构成了长诗浪漫义的精神特质。在艺术表现上,则不限于直接的抒情,而揉合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以及自然现象,编织幻境,创造更为广阔奇异的艺术境界,酣畅淋漓地抒写思想感情。如第二大段以幻境表现再度争取楚王信任的努力,第三大段以幻境表现去留的强烈思想矛盾等。
   比兴手法,在《诗经》中都是一事一物,有时全篇是一个比喻,如《硕鼠》《鸱鸮》等,意义比较单一。屈原诗歌中运用的比兴大都不限于单一的事物,而是成为一个系列的,如诗中把国家比喻为车子,所谓“皇舆”,以“乘骐骥以驰聘”比喻希望楚王善择贤臣,用“来吾导夫先路”比喻自己愿意效力国家。与此相应,说尧把同家治理得很好,则是“既遵道而得路”,桀纣败坏了国家,则是“捷径以窘步”,而斥责党人把国家推向危亡境地,则是“路幽眛以险隘”,担忧国家倾覆则是“恐皇舆之败绩”。全部是围绕车、马、路同一性质事物展开。又如诗中以男女比喻君臣关系。以美女自喻,以“众女嫔之蛾眉”喻群小对自己的排挤,以“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指楚王的先信任后又变化。再如诗中以香花芳草喻美好的品德,恶草丑物喻丑恶的品质,以采撷前者喻人之向善,以佩用后者喻人的趋恶。以种植香草喻培养贤才,以香草变为凡草喻好人之变质。这样,比喻各成一个系列,前后呼应,寓意清晰,形象鲜明。而香花恶草的运用亦带有象征意义,把比兴用得更虚更活。
   再就是善于铺张的描写,创造浓郁的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如用佩戴的奇异写自己的高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创造出一个异常奇伟芳洁的形象。又如写诗人远游的情况:“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凤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充分利用神话等素材,描状其仪从队伍,斑斓瑰奇,铺张扬厉。
   另外,抒情诗一般只是抒写诗人的一团情结,不具有情节,这首诗却有情节的因素。特别是第二、第三两大段,假托人物与编织幻境,具有了明显的情节发展。如女媭的责言、向舜的陈辞、上叩帝阍、周流四方求女、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直至西征远游等。这是抒情诗的创造,为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开拓了广阔的艺术表现天地。这大约与战国时期的文学中广泛运用寓言、神话的风气有关。屈原的《九歌》《天问》等作品明显受到过神话的影响。
   长诗在章法上波澜曲折起伏不平,处处给人以水石相激摇漾震荡的感受。强烈的思想矛盾斗争常常形成巨大的浪峰,如从第一大段的退至“退复修吾初限”到第二大段又翻转为追求重新取得楚王的信任,形成一个大的挫跌。第三大段中,从决心远逝到终于不能继续行程,又是一个大的跌宕。另外篇中编织许多带有神异色彩的情节,步步推进,层出不穷,使人感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以上这些特点构成了《离骚》独有的风格特色:事与情相结合,围绕生平经历抒写痛苦情怀;实与虚相结合,即现实经历的实际与凭空编织的幻境相结合;朴与华相结合,即直抒衷肠与铺张描写以及广泛采撷神话传说、禽草花色等丰冨的物色相结合。因而使得全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光怪陆离,瑰丽奇伟,情恍迷离,变幻莫测。读者如同被带进一道神奇的画廊,在那里感受诗人激情的奔流,实为我国文学史上稀有的杰作。
   《九歌》中《山鬼》这首诗的艺术水平也很高。第一,它善于用简练传神的笔墨描摹景色、刻画形象。如对山鬼的美貌与乘骑的描写,造型优美奇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还善于用人物的行动含蓄而真切地表现人物的感情,如以折芳馈赠表山鬼深情,以穿越山路表其志诚,以山中采芝表其百无聊赖的心境等,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为丰满。最后,用自然景物烘托主人公的心境,如第三节和节末。这样便能创造出一种浓郁的气氛,别具一种意境美。
   《九歌》的另一特色是祭神的乐歌是由巫扮演所祭之神来演唱的,在歌舞祭神的场合又同时并存扮神的巫与祭神的巫,所以篇中又往往夹杂第三人称描述的句子,如本篇的第三首就很明显。看起来这是矛盾的,实际上是由于这类乐歌的性质和特定的演唱方式所决定的。
   《哀郢》这首诗基本是直接抒情。由于诗是结合放逐的行程来写的,显得丰富而多变化,感情也抒发得酣畅细腻。诗人又将自己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推想国家可怕的前景,挖掘败坏国家的根源,使爱国感情的抒发带有更浓厚的政治色彩,增加了感人的力量。
   《九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少是与《离骚》和《九章》相通的。如在服饰上,《山鬼》以香花芳草为服饰,《离骚》则发展为佩戴香花芳草比喻修养美好的品德。在乘驾上,如《山鬼》中“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一段,与《九章.涉江》中“入溆浦余儃信兮,迷不知吾所如”一段极为相近。屈原不少艺术手法是从民间文学中受到启发而加以创造发展的,与民间文学有深厚的渊源。
   屈原以其伟大的创造精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由他奠定的楚辞体,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种富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屈原作品中包含的深厚的历史政治内容,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了优良的文学传统,与《诗经》并称为“风骚”或“诗骚”,对后世进步作家和进步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千秋万代闪耀着光芒。他忠心耿耿,为国家不顾个人利益、不计个人得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屡遭贬谪而不改初衷,终生为国家兴亡担忧。他爱国主义的最难能可贵之处,是明知去别的国家也可以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不愿舍弃自己的祖国以求个人荣华,拳拳报国之心不改,直至以命殉国。这种思想境界,不仅古时少有,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很少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屈原真正做到了。而我们能像屈原一样,视国家为第一生命,在利益诱惑面前毫不动心吗?想如今有些手握重权的高官们,千方百计为儿女谋出国,总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东方圆。艳羡海外,鄙视自己的国家,挖空心思搞移民,夙兴夜寐想出国。这些现象,当然不包括那些出国深造后又回国,为祖国奉献的人。而对于那些抛弃故土去为洋人卖力的,对照屈原的高尚人格,他们确实应该深深地反思一下。此外,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对于国家的管理者来说,屈原诗歌中反映的问题,其借鉴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善纳谏,辨忠奸,拒小人,任人唯贤,从谏如流,不忘初衷,夙兴夜寐,把国家引向兴旺发达,确是管理阶层应时刻牢记,而不可须臾松怠的。这,也是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应永远铭记身体力行。

共 9988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首先非常感谢刘老师能将这篇宏伟的屈原诗歌浅析下嫁我们江山征文,为我们爱好诗歌楚辞史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单从此篇浅析的建构来看作者是用心了同时也在实践中检验,淬炼了这篇浅析,行文格式很规范;从文章内容来看理论支撑充分,论据充实合理,这是非常值得赞善的。对于屈原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了解的,开篇刘老师就屈原个人做了人物分析,并从多角度的论实上作出补充说明,谈到个人见解,这些内容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这篇浅析。从专业角度来看,作者在阐释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对于屈原以及楚辞研究做了详实陈述,为我们读者开启了楚文化的征程,这是值得欣慰的一点。其中不乏作者对于离骚做了充分剖析,从多方面论述了屈原对于楚辞文化的个人努力,同时对于研究楚辞文化提供了史料基础,这是值得肯定的。其中作者以《离骚》为例,简析它的艺术特色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浓郁的浪漫主义,二、比兴手法的运用,三、铺张的描写,四、情节在抒情诗中的出现,五、章法上的波澜曲折、起伏不定。从这点可以看出作者是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具体得当。其中作者充分的将诗经文化融入楚辞,并结合比兴手法对离骚做了充分浅析。了解楚辞文化的人,对于楚辞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是大加肯定的;从诗经中国风民风的语言魅力充分阐释了当时民风淳朴并以歌谣的形式得以充分传唱;当然楚辞文化中饱具有语言和浪漫色彩的屈原作为杰出代表;其中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西汉刘向编辑成《楚辞》集,东汉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 唐孟浩然《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 辞。”《朱子语类》卷一三九:“楚 词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上》:“有楚 辞,屈 宋以下,效 楚辞体者,皆谓之 楚辞。”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楚 辞者,楚 人之辞也。虽‘凤兮’‘沧浪’,已载前籍,而《骚》尤深远,其辞若跌宕怪神,其思则缱绻恻怛,故能义兼《风》《雅》,体先词赋,於是楚 辞代《诗》而兴,蔚然成家矣。”这些都是楚辞盛大的时代活跃的一笔财富源泉。当然理解楚辞要从多角度认知;楚辞”是指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明显区别。进一步说,楚辞的直接渊源应该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这样就进一步印证了刘老师对于诗经文化中楚辞得到了沿袭和发展。当然屈原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由于楚辞和汉代赋作之间的渊源关系,所以屈原作品又有“屈赋”之称。如:荆轲的《易水歌》,就采用了这一体裁。这是一份沿袭和传承的色彩展现。“楚辞”体的诗歌总集,除了收入战国伟大爱国楚人屈原还包括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还有一点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它独特的土风歌谣。我想这些正是楚辞文化的盛宴,同时也是刘老师费尽心血讴歌浅析屈原的诗歌所在,正因为这份楚辞文化感染了我们,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烈火。最后借此中国文联十一大和中国作协十大代表会的胜利召开,习总书记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为引领,期待刘老师能够生产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再次感谢刘老师的分享。祝你创作丰收,身体健康。【编辑:静安云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22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安云儒        2021-12-16 16:20:18
  我想这些正是楚辞文化的盛宴,同时也是刘老师费尽心血讴歌浅析屈原的诗歌所在,正因为这份楚辞文化感染了我们,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烈火。最后借此中国文联十一大和中国作协十大代表会的胜利召开,习总书记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为引领,期待刘老师能够生产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再次感谢刘老师的分享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会员,现代00后新生代诗人,自由撰稿人。
2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2-16 16:35:22
  非常感谢静安云儒老师对拙作的深刻剖析与高评!问好!祝老师工作顺心、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2-16 18:27:53
  学习绝妙好文。共赏屈原大诗人。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2-16 19:44:30
  感谢黄社高评!祝冬安文丰!
5 楼        文友:鲁励        2021-12-17 16:56:30
  品读老师佳作,多益颇多,祝冬安!
鲁励
6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2-17 17:04:19
  多谢老师关注!远握,冬祺!
7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2-17 18:32:01
  刘老先生乃大家也,又是一个大部头,与屈子之伟大甚是匹配。堪比经典教课书,学习了定能受教非浅!
8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2-17 19:49:43
  非常感谢茆屋闲客老师对拙作的美评!只是一点学习心得而已,其实难负高评。远握!冬安!
9 楼        文友:叶雨        2021-12-18 10:06:11
  刘银科大哥对楚辞的理解和分析,真是精准到位,尤其是艺术成就和社会意义更是具有指导性,读后受益匪浅。赞一个!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10 楼        文友:刘明国        2021-12-23 21:56:16
  静不下心来,钻不进原文里去,功底不扎实,思路不开阔,赏析不细致,是写不出这样大气旳上乘之文來的!佩服刘银科老師,向家门同志学习致敬!.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